資源簡介 第七課 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 第二框 全面依法治國的總目標與原則 導學案 學習目標 必備知識 1.全面依法治國的總目標;2.全面依法治國的原則。 素養目標 政治認同 通過學習,認同我國依法治國的總目標和原則的正確性;相信依法治國下的中國能夠實現公平正義。 科學精神 樹立科學精神,明確法治要立足國情、從實際出發; 法治意識 通過學習,深刻認識到任何組織和個人都必須依照憲法法律行使權力或權利、履行職責或義務,都不得超越憲法法律的特權,都要尊重憲法和法律的權威。 公共參與 自覺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同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參與到法治國家的建設中來。 學習重點 我國法律發展的歷史,馬克思主義法律思想。 學習難點 我國法律發展的歷史。 【課前預習 自主探究】 預習任務: 一、全面依法治國的總目標 依法治國的地位: ______是治國之重器,_____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 要推動我國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不斷開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更加廣闊的發展前景,必須全面推進_____________建設。 2.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總目標:是建設_________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______。這就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貫徹中國特色社會主義⑤ ,形成完備的法律規范體系、高效的法治實施體系、嚴密的法治監督體系、有力的法治保障體系,形成完善的黨內法規體系,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實現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進國家⑥ 現代化。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是一個⑦ ,是國家治理領域一場廣泛而深刻的革命,需要付出長期艱苦努力。全黨和全國人民必須更加自覺地堅持依法治國、更加扎實地推進依法治國,努力實現國家各項工作⑧ ,向著建設法治中國的目標不斷前進。 二、全面依法治國的原則 堅持________________的領導。 原因: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______的特征,是社會主義法治_____的保證。 要求:必須堅持黨_______、保證執法、______司法、帶頭______,把依法治國與________統一起來。作為執政黨,中國共產黨必須切實尊重憲法法律權威,模范遵守憲法法律,堅持依憲執政和________。 堅持_______________。 原因:人民是依法治國的_____和________,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保證人民當家作主的______政治制度。 要求:必須堅持法治建設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護人民,以保障_____________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保證人民依法享有廣泛的權利和自由、承擔應盡的義務,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促進共同富裕。 堅持________________。 原因:_______是社會主義法律的基本屬性。 要求:任何組織和個人都必須_____憲法法律權威,都必須在_______范圍內活動,都必須依照憲法法律行使權力或權利、履行職責或義務,都不得有超越憲法法律的特權。必須維護_________、尊嚴、權威,切實保證憲法法律有效實施,絕不允許任何人以任何借口憑借形式以言代法、以權正法、徇私枉法。 堅持依法治國與___________相結合。 原因:國家和社會治理需要_______和________共同發揮作用。 要求:必須堅持一手抓法治、一手抓______,大力弘揚_____________,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培育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既重視發揮法律的規范作用,又重視發揮道德的______作用,以法治體現道德理念、強化法律對道德建設的______作用,以道德滋養法治精神、強化道德對法治文化的______作用,實現法律和道德相輔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 堅持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_________。 要求:必須從我國________出發,同改革開放不斷深化相適應,總結和運用黨領導人民實行法治的成功經驗,圍繞社會主義法治建設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推進法治理論創新,發展符合_______、具有中國特色、體現社會發展規律的社會主義法治理論,為依法治國提供理論指導。 【課堂活動】 情景分析: 法律是治國之重器,法治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要推動我國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不斷開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更加廣闊的發展前景,必須全面推進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建設。 探究一:結合材料,闡述怎樣才能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總目標的實現? 情景分析: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是一個系統工程,是國家治理領域一場廣泛而深刻的革命,需要付出長期艱苦努力。全面依法治國要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 探究二:(1)全面依法治國的原則有哪些? (2)談談你對全面依法治國,要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的認識。 總結: 歸納總結、串聯整合 【易混易錯】 1、作為執政黨,中國共產黨必須模范遵守憲法法律,堅持依憲執政和依法行政。( ) 2、法律是治國之重器,法制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 ) 3、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總目標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 4、人民當家作主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社會主義法治最根本的保證。( ) 5、公民是依法治國的主體和力量源泉,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保證人民當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 【檢測鞏固】 1.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 ) A.法律 B.法治 C.道德 D.道義 2. 相傳,清朝大學士張英的族人與鄰人爭宅基,兩家因之成訟。族人馳書求助。張英卻回詩一首:“一紙書來只為墻,讓他三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族人大慚,遂后移宅基三尺。鄰人見狀亦將宅基后移三尺,兩家重歸于好。根據上述故事,關于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的關系。下列哪一理解是正確的( ) A.在法治國家,道德通過內在信念影響外部行為,法律的有效實施總是依賴于道德 B.以德治國應大力弘揚“和為貴、忍為高”的傳統美德,不應借訴訟對利益斤斤計較 C.道德能夠令人知廉恥、懂禮讓、有底線。良好的道德氛圍是依法治國的重要基礎 D.通過立法將“禮讓為先”“勤儉節約”“見義勇為”等道德義務全部轉化為法律義務,有助于發揮道德在依法治國中的作用 3. 關于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遵循的原則,下列選項中正確的是( ) ①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 ②堅持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有機統一 ③堅持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建設 ④堅持法治理論與法治實踐有機統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 沒有正當理由給予優待,即為特權;沒有正當理由加以限制或增加負擔,即為歧視。我們要堅決反對特權和歧視,這體現了全面依法治國的________原則( B ) A.堅持人民主體地位 B.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 D.堅持從中國實際出發 5.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總目標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為此需要( ) ①深入推進依法行政,加快建設法治政府 ②增強全民法治觀念,推進法治社會建設 ③堅持黨的領導,完善黨的執法功能 ④發揮人民政協的立法職能,民主立法 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④ 6. 推進全面依法治國,必須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這一原則。下列古語蘊含這一思想的是( B ) ①法不阿貴,繩不撓曲 ②刑一而正百,殺一而慎萬 ③不宜偏私,使內外異法也 ④國因法而昌,法因人而貴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對社會主義法治的理論認識和實踐探索達到了新的歷史高度。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全面依法治國高度重視,從關系黨和國家長治久安的戰略高度來定位法治、布局法治、厲行法治,把全面依法治國放在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中來謀劃、來推進,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建設取得歷史性成就。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作出了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頂層設計,制定了路線圖、施工圖,在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黨的十九大對新時代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提出了新任務,描繪了到2035年基本建成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的宏偉藍圖。 結合材料,運用政治與法治的知識,分析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應堅持的原則。 答案:1.B 2.C 3.A 4.B 5.C 6.B 7.①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只有在黨的領導下依法治國、厲行法治,人民當家作主才能充分實現,國家和社會生活法治化才能有序推進。②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堅持法治建設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護人民。③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必須維護國家法制統一、尊嚴、權威,切實保證憲法法律有效實施。④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既重視發揮法律的規范作用,又重視發揮道德的教化作用。⑤堅持從中國實際出發。發展符合中國實際、具有中國特色、體現社會發展規律的社會主義法治理論,為依法治國提供理論指導。 學習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