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高一年級政治學科導學案 課題: 1.2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 課型:新授課 編制人: 審稿: 日期:2021.3 【學習目標】 (1)新中國成立的政治意義。 (2)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的初步實踐中,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進行了哪些努力與探索? (3)中國共產黨歷史貢獻的意義與價值。 (4)改革開放的目的、意義。 (5)我國邁入新時代的主要標志,新時代的內涵、意義。 【重難點】 教學重點:我國邁入新時代的主要標志,新時代的內涵、意義。 教學難點: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的初步實踐中,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進行了哪些努力與探索? 【自主學習·互動展示·當堂反饋】 模塊 自學內容 學法指導 隨堂筆記 互動展示 知 識 點 梳 理 自主探究一:根據下列鏡頭,結合預習,自主思考、學習: [探究任務] 回顧新民主主義革命與社會主義革命的關系? 2. 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的初步實踐中,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進行了哪些努力與探索? 3. 中國共產黨在此時期的貢獻,其意義與價值何在? 一.建立新中國 中國人民站起來 1.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為實現由① 向社會主義的過渡,并在社會主義道路上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創造了② 。 2.到1956年底,我國對農業、手工業、資本主義工商業的③ 基本完成,社會經濟結構發生了根本變化,④ 已成為我國社會經濟制度的基礎。這標志著⑤ 基本制度在我國確立,從而為我國逐步走向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為當代中國的一切發展進步奠定了制度基礎。 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確立之后,在中國怎樣⑥ 社會主義、怎樣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并沒有現成的道路可走,如同革命一樣,也必須在實踐中進行艱苦的探索。 3.在社會主義建設的初步實踐中,我國基本上建立了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⑦ 體系,教育、科學、文化、國防等事業有了很大的發展,⑧ 逐步提高。 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艱辛探索社會主義建設道路所取得的物質成就和歷史經驗,為后來的改革開放奠定了堅實的⑨ 。 自主探究二:根據下列鏡頭,結合預習,自主思考、學習: [探究任務] 1. 改革開放的目的是什么? 2. 改革開放的意義是什么? 二.實行改革開放 走向民富國強 1.1978年12月,黨的① 開啟了改革開放的歷史新時期。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② 。 2.實行改革開放,就是要進一步解放和發展③ ,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使中國人民富起來、中國強起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要推動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④ ,賦予社會主義新的生機活力,建設和發展⑤ 社會主義;就是要在引領當代中國發展進步中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保持和發展黨的⑥ ,確保黨始終走在時代前列。 3.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極大地⑦ 了社會生產力,增強了社會發展活力,激發了廣大人民群眾的創造性,使人民生活顯著改善,綜合國力顯著增強,國際地位顯著提高,這是中國共產黨對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作出的⑧ 。 自主探究三:閱讀材料,結合預習,自主思考、學習: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的事業發生了歷史性變革,取得了全方位、開創性的成就。一方面,我國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在世界主要國家中名列前茅,國內生產總值已穩居世界第二,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超過百分之三十,對外貿易、對外投資、外匯儲備穩居世界前列;另一方面,我國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取得突破性進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更加完善,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明顯提高,全社會發展活力和創新活力明顯增強。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實現歷史性變革,我國發展站到了新的歷史起點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 [探究任務] 1.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的標志是什么? 2. 我國邁入新時代的意義是什么? 三.進入新時代 踏上新征程 1.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全國人民,經過長期努力,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① ,我國發展站在新的歷史方位上。 2.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意味著近代以來久經磨難的中華民族迎來了從② 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迎來了實現中華民族③ 的光明前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發展史和中華民族發展史上具有重大意義。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意味著科學社會主義在21世紀的中國煥發出強大④ ,在世界上高高舉起了⑤ 偉大旗幟,在世界社會主義發展史上具有重大意義。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意味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不斷發展,拓展了發展中國家⑥ 的途徑,給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發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獨立性的國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選擇,為解決人類問題貢獻了⑦ ,在人類社會發展史上具有重大意義。 3.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的不平凡歷程,充滿著苦難與輝煌、曲折與勝利。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黨領導中國人民踏上了決勝⑧ 、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新征程。實踐充分證明,由⑨ 領導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是歷史的選擇,是人民的選擇,是正確的選擇。 課 堂 練 1.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的標志是( ) A.人民對于建立先進的工業國的要求同落后的農業國的現實之間的矛盾 B.人民對于經濟文化迅速發展的需要同當前經濟文化不能滿足人民需要的狀況之間的矛盾 C.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 D.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 2. “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是中國共產黨幾十年來探求救國救民之路和強國富民之路得出的必然結論,是實踐已經證明并將繼續證明的科學真理,也是我們黨在領導人民奪取政權、代表人民執掌政權過程中樹立的堅定信念。某班同學開展“社會主義改造后的中國”的主題班會,下列材料不可以佐證該主題的是( ) A.1956年后,在共產黨領導下,我國建立起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 B.1956年后,在共產黨領導下,我國農業方面初步滿足了占世界1/4人口的基本生活需求 C.1956年后,在共產黨領導下,我國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的壓迫 D.1956年后,在共產黨領導下,我國科技發展取得重要突破 3. 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領導中國人民實現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歷史性飛躍,而且實踐也充分證明,中國共產黨帶領全國各族人民開辟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是完全正確的。這說明( ) ①堅持改革開放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特征 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黨的領導 ③科學執政是中國共產黨的基本執政方式 ④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執政地位是中國人民的正確選擇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 美國漢學家傅高義說:“很多人欽佩他以87歲高齡毅然踏上南行之路以確保中國在加快改革開放的道路上繼續前行的步伐的舉動。”這一“舉動”( ) A.使中國人民實現從“東亞病夫”到“站起來”的偉大飛躍 B.有利于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促進中國人民“富起來” C.使人民生活明顯改善,綜合國力顯著增強,使得如今的中國站到了世界舞臺的中央 D.把“鄧小平理論”作為指導思想,不斷指引著我國改革開放的進行 課前預習參考答案 一.①新民主主義 ②政治前提 ③社會主義改造 ④生產資料公有制 ⑤社會主義 ⑥堅持和建設 ⑦國民經濟 ⑧國際地位 ⑨基礎 二.①十一屆三中全會 ②關鍵抉擇 ③社會生產力 ④自我完善 ⑤中國特色 ⑥先進性 ⑦解放和發展 ⑧偉大歷史貢獻 三. ①新時代 ②站起來、富起來 ③偉大復興 ④生機活力 ⑤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⑥走向現代化 ⑦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⑧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⑨中國共產黨 自主探究參考答案 自主探究一: 1. 舊民主主義革命由資產階級領導,以建立資本主義社會和資產階級專政的國家為政治目標。舊民主主義革命的綱領不徹底,群眾發動不充分,不能徹底解決土地問題,最終遭到失敗。 新民主主義革命由無產階級領導,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作為思想武器,以創建人民民主共和國為政治目標。新民主主義革命提出了徹底的革命綱領,廣泛發動群眾,解決了民主革命的中心問題,即土地問題。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成為社會主義的必要準備,社會主義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必然趨勢。 2. (1)1949-1952年,在著重完成包括土地改革、鎮壓反革命等在內的民主革命遺留任務的同時,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致力于恢復被長期戰爭破壞了的國民經濟。 (2)1953年12月,黨中央提出:“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到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這是一個過渡時期。黨在這個過渡時期的總路線和總任務,是要在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內,逐步實現國家的社會主義工業化,并逐步實現國家對農業、對手工業和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 (3)1954年,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召開,我國第一部社會主義憲法頒布,這是我國在民主政治建設方面取得的新成就。 (4)1956年底,我國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社會經濟結構發生了根本變化,生產資料公有制已成為我國社會的經濟基礎。這標志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在我國初步確立,從而為我國逐步走向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為當代中國的一切發展進步奠定了制度基礎。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確立完成了中華民族有史以來最為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但是,社會主義制度確立之后,在中國怎樣堅持和建設社會主義、怎樣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并沒有現成的道路可走,如同革命一樣,也必須在實踐中進行限苦的探索。 (5)在社會主義建設的初步實踐中,我國基本上建立了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教育、科學、文化、國防等事業有了很大的發展,國際地位逐步提高。 3. 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艱辛探索社會主義建設道路所取得的物質成就和歷史經驗,為后來的改革開放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自主探究二: 1. (1)實行改革開放,就是要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使中國人民富起來、中國強起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2)就是要推動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賦予社會主義新的生機活力,建設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3)就是在引領當代中國發展進步中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保持和發展黨的先進性,確保黨始終走在時代前列。 2. 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極大地解放和發展了社會生產力,增強了社會發展活力,激發了廣大人民群眾的創造性,使人民生活顯著改善,綜合國力顯著增強,國際地位顯著提高,這是中國共產黨對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作出的偉大歷史貢獻。 自主探究三: 1. 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表明原有的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被新的社會主要矛盾所替代,標志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 2.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意味著近代以來久經磨難的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迎來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發展史和中華民族發展史上具有重大意義。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意味著科學社會主義在21世紀的中國煥發出強大生機活力,在世界上高高舉起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在世界社會主義發展史上具有重大意義。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意味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不斷發展,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給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發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獨立性的國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選擇,為解決人類問題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在人類社會發展史上具有重大意義。 自我檢測參考答案 1.D 2.C 3.C 4.B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