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 案 教學基本信息 課題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狀 學科 生物學 學段: 初中 年級 初二 教材 書名:《生物學》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教學目標及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目標】 (一)知識方面 1.舉例說出生物的性狀和相對性狀,以及親子代間在性狀上的延續現象。 2.舉例說出不同性狀和相對性狀之間的區別。 3.舉例說出生物的性狀是由基因控制的。 4.舉例說出生物性狀會受到環境的影響。 (二)能力方面 1.嘗試概括性狀的概念。 2.嘗試運用已有知識解釋日常生活中的現象。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 1.關注轉基因技術給人類帶來的影響。 2.認同人類社會已進入基因時代。 【教學重點】 1.舉例說出生物的性狀和相對性狀。 2.舉例說出生物的性狀是由基因控制的。 【教學難點】 1.舉例說出生物的相對性狀。 2.分析“轉基因鼠的啟示”的資料。 教學過程(表格描述) 教學環節 主要教學活動 設置意圖 導入 出示圖片,以“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導入遺傳和變異。 提問:看到這兩幅圖片同學們會想到哪句俗語呢? 提問:這是哪種生命現象呢? 提問:我們從圖片上還發現,就算是同一個藤上結的瓜,同一棵豆苗上結的豆,也是不完全相同的,這又是哪種生命現象呢? 導入遺傳和變異 遺傳和變異 出示一家人的合影,通過分析親子間的相似性也差異性認識遺傳和變異。 引導觀察:大家可以比較觀察一下,孩子們哪些特征像父親,哪些特征像母親,哪些特征與父母都不像呢?為什么會與父母既像又不像呢? 引導思考:女兒和兒子具有相同的父母,他們彼此之間各有相同和不同的特征。這是為什么呢? 引導進一步思考:通過比較這兩個概念,有同學可能產生了疑問,子代個體之間的差異性屬于變異,子代個體之間的相似性為什么不是遺傳呢?你能試著解釋嗎? 通過分析親子間的相似性也差異性認識遺傳和變異。 生物的性狀 1.通過游戲初步體驗生物的性狀 游戲一“猜猜他是誰?”關羽、劉備、張飛 游戲二“猜謎語”大象、梅花鹿、牽牛花、西瓜 游戲三“填歌詞”雄雞打鳴、喜鵲筑巢、蜜蜂采蜜 2.觀察幾種生物性狀 豌豆種子的形狀有圓粒的和皺粒的;番茄果實的顏色有紅色的和黃色的;兔子的毛色有白色的和黑色的;雞冠guān的形狀有玫瑰冠和單冠guān。 3.觀察自己的性狀 引導觀察:跟圖片對比一下,你屬于有耳垂還是無耳垂呢?你的眼睛是單眼皮的還是雙眼皮的?看看自己的發際有沒有美人尖?你的舌頭能由兩側向中間卷曲qū嗎?請你對著鏡子笑一笑,看看是不是有酒窩呢?請你豎起大拇指,看看能不能向背側彎曲qū呢?接下來,請你隨意將左右手嵌qiàn合,觀察一下,哪個拇指在上呢?試著換一換是不是覺得非常別扭? 引導觀察:你還觀察到了哪些性狀呢?你有沒有一接電話就能聽出是誰的聲音?你有沒有遠遠的看見一個人走路的姿勢就知道是誰?你慣用左手還是慣用右手? 引導觀察與思考:有沒有看不見的性狀呢?你在體檢時,醫生會讓你看一些卡片,請你說出上面的數字。這是對色盲的檢測。你知道自己的血型嗎?你有沒有對什么東西過敏呢? 概括性狀的概念及檢測評價 通過以上的觀察與思考,你能概括出什么是性狀嗎? 通過對大量生物性狀的觀察概括出性狀的概念。 生物的相對性狀 1.通過認知沖突,引導新概念的形成 提問:請同學們進一步思考,圖片中有紅玫瑰、白玫瑰、粉玫瑰,是三個性狀嗎? 有的同學回答:是。他們認為紅色,白色,粉色是三種不同的特征,因此是三個不同的性狀。 有的同學回答:不是。他們認為紅色,白色,粉色都是顏色,玫瑰花的顏色是一個性狀,只是有不同的表現形式。你同意誰的觀點呢? 呈現事實:玫瑰是同一物種,花的顏色是同一性狀,紅色、白色、粉色,是不同的表現形式。茄子是同一物種,果實的形狀是同一性狀,球形、梨形、條形,是不同的表現形式。人是同一物種,膚色是同一性狀,黃皮膚、黑皮膚、白皮膚,是不同的表現形式。 形成概念:為了描述方便,遺傳學家把同種生物同一性狀的不同表現形式稱為相對性狀。相對性狀可以是一對兒,也可以是一組。 2.運用新概念進行觀察 請你說出圖片中所表現的相對性狀。 同種生物:貓,同一性狀:耳形,不同表現形式:立耳與折耳。我們可以這樣表達:貓的立耳與折耳是一對兒相對性狀。 同種生物:豌豆,同一性狀:花色,不同表現形式:紅花與白花。我們可以這樣表達:豌豆的紅花與白花是一對兒相對性狀。 請大家再找一找這張圖片中的相對性狀。 兔的毛色,花色和棕色是一對兒相對性狀;兔的耳形,直立和下垂是一對兒相對性狀。 你還能說出哪些相對性狀呢?我們之前觀察的單眼皮、雙眼皮;有耳垂、無耳垂;有酒窩、無酒窩;能卷舌,不能卷舌;都是相對性狀。 3.引導辨析男、女是否是相對性狀 提問引發思考:有的同學認為男、女是一對相對性狀,同種生物:人;同一性狀:性別;不同表現形式:男性與女性。你同意他的觀點嗎?如果不同意,你的判斷依據是什么? 引導辨析:有的同學認為男、女不是一對相對性狀,而是一組性狀的綜合表現。他的依據是,判斷一個人是男是女,首先要根據第一性征,男、女生殖器官是不同的;其次要根據第二性征,比如體型是否健壯、乳房是否發育、喉結是否突出、胡須是否生長、嗓音的高低等......因此,性別不是單一性狀,而是一組性狀的綜合,從而男、女也不能算是一對相對性狀。你覺得他的觀點是否合理呢? 4.檢測評價 通過認知沖突,引導相對性狀的概念形成,并嘗試運用和辨析。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狀 1.由克隆牛導入問題“基因是否控制生物的性狀?” 問題過渡:我們知道了什么是性狀,什么是相對性狀,生物所表現出來的性狀是由什么控制的呢?我們先來看一個資料。 引導思考:左圖所示的五頭牛,是我國首例用成年牛體細胞克隆出來的,它們幾乎一模mú一樣。為什么它們長得如此相像呢?我們來一起分析一下。 從資料中來看,它們幾乎“一模mú一樣”說明它們的性狀相同。而它們都來自同一頭牛的體細胞。 我們知道,細胞當中的控制中心是細胞核,它們具有相同的細胞核,相同的遺傳物質,相同的基因,那么生物所表現出來的性狀是不是由基因控制的呢? 2.梳理探究的過程 提出問題:基因是否控制生物的性狀? 作出假設:基因能控制生物的性狀。 制定計劃:要關注三個方面:變量、對照和重復。此探究的變量是某基因;對照實驗分為兩組:未轉入某基因的為對照組,轉入某基因的為實驗組;并設置重復實驗。 實施計劃:觀察某基因控制的目標性狀是否表達。 得出結論:如果實驗結果是“未轉入某基因,不表達目標性狀;轉入某基因后,表達了目標性狀。”則可以得出結論“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狀”。 表達交流:...... 3.資料分析“轉基因鼠的啟示” 研究背景:1982年,英國的《自然》雜志發表了一篇文章:美國的兩個實驗小組共同研制出轉基因超級鼠。轉基因鼠,比與它同胎出生的,對照小鼠的生長速度,快2~3倍,體積大1倍。這項研究被譽為分子生物學技術發展的里程碑。 研究過程:雌雄小鼠交配,精子進入卵細胞后,從雌鼠輸卵管中取出核尚未融合的受精卵。用吸管將核尚未融合的受精卵固定,把大鼠生長激素基因通過顯微注射器注入到受精卵內的雄原核中。核發生融合后,攜帶轉入的基因。此時雌鼠體內有兩種受精卵:攜帶大鼠生長激素基因的受精卵,未轉基因的受精卵。這兩只鼠為一胎所生,左側的為轉基因超級鼠,右側為普通小鼠。 引導思考:1.在這項研究中,被研究的性狀是什么?控制這個性狀的基因是什么基因? 2.轉基因超級鼠的獲得,說明基因和性狀之間是什么關系?3.由此推論,在生物傳種接代的過程中,傳下去的是性狀還是控制性狀的基因? 引導表達:1.在這項研究中,被研究的性狀是鼠的個體大小。控制這個性狀的基因是大鼠生長激素基因。2.轉基因超級鼠的獲得,說明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狀。3.由此推論,在生物傳種接代的過程中,傳下去的是控制性狀的基因。 通過資料分析得出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狀,引導學生形成科學探究和科學思維能力 轉基因技術及應用 1.轉基因技術及應用 講述:以上研究中,用到的是轉基因技術。就是把一種生物的某個基因,用生物技術的方法轉入到另一種生物的基因組中,培育出的轉基因生物就有可能表現出轉入基因所控制的性狀。 引導查閱資料,表達交流:人類已經進入了“基因時代”。用轉基因的方法能夠培育出高產、優質、抗病的新品種。你能舉一兩個例子嗎?舉例時請說明信息的來源。 舉例:轉基因抗蟲棉,轉入草魚生長激素基因的鯉魚,轉基因抗除草劑大豆。 2.關注轉基因技術安全性 講述:隨著轉基因技術的發展,轉基因技術的安全性越來越受到各國政府和人民的關注。對轉基因生物的安全性評價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一是環境安全性:轉基因植物在種植過程中是否會將基因轉移到野生植物中,或是否會破壞自然生態環境,打破原有生物種群的動態平衡,是人們普遍關注的問題。二是食品安全性:從理論上講,通過轉基因技術,人們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得到所需要的食品。但由于發展時間短,其生產和消費的安全性具有不確定性。這些問題已成為世界上許多國家環境和健康的中心議題。 關注轉基因技術給人類帶來的影響。認同人類社會已進入基因時代。 生物性狀會受到環境的影響 1.從生活中的現象分析生物性狀會受到自然環境影響 舉例:大家熟悉的蘿卜,長在地下部分和地上部分的顏色是有差異的。地下不見光的部分是白色的,地上見光的部分呈現綠色。如果把蘿卜埋得深一些,白色的部分就會增加,綠色的部分就會減少。 舉例:在遼寧省盤錦市的一處入海口,有一片海灘濕地。比較奇特的是,這一千多公頃的濕地上,居然完全呈現出一片赤紅色。置身其中,仿佛進入了一片紅色海洋!海灘上生長的植物叫做翅堿蓬。原本綠色的翅堿蓬,為何到了盤錦入海口這個地方,就變成了一片赤紅色呢?專家們經過驗證,發現了翅堿蓬顏色與土壤含鹽量的關系:當土壤含鹽量在4‰~10‰時,生長其上的翅堿蓬是綠色的;土壤含鹽量在10‰~16‰時,翅堿蓬就會變成紅色。 總結:由以上的資料我們得出生物的性狀還會受到光照條件、土壤含鹽量等環境的影響。你還能舉出其他例子嗎? 2.從生活中的現象分析生物性狀會受到人為因素干擾 舉例:你見過方形的西瓜嗎?猜一猜方形西瓜是如何獲得的?有的同學說,是用一個方的模具套在未成熟的西瓜外面,通過限制它的生長得到的。那西瓜這個性狀的改變,就是施加了人為的干擾。 舉例:還有就是,有的單眼皮的人會出現眼瞼下垂的現象,需要通過手術來進行修復,手術后單眼皮變成了雙眼皮,這個性狀的改變也是人為因素的干擾。 舉例:當你看到這樣一只像熊貓的小狗,你如何判斷它的毛色是否是天然的性狀呢?我們可以觀察它的后代,看看這個性狀是否還會出現。原來它是一只白色的松獅犬,被主人裝扮成了熊貓的樣子。這個性狀的改變也是人為因素的干擾。 3.梳理總結 講述:我們來梳理一下,影響生物性狀的因素有,基因控制生物性狀;環境影響生物性狀;環境影響包括自然環境的影響和人為因素的干擾。生物的生存離不開相應的環境,生物體所呈現的性狀是基因和環境共同作用的結果。 4.評價檢測 從生活中的現象分析生物性狀會受到環境的影響,其中包括自然環境的影響和人為因素干擾。 引導進一步思考和學習 1.小結 講述:本節我們學習了遺傳與變異的概念,性狀與相對性狀,性狀與基因之間的關系,環境對性狀的影響,轉基因技術及應用。 2.課后任務 講述:這節課之后,希望你能對家庭成員的性狀表現做一個調查,填寫在這樣的調查表中。 3.引導進一步思考和學習 講述:調查之后,你可能會產生一些新問題:為什么父母的許多性狀會在孩子身上出現呢?為什么有的性狀像父親,有的性狀像母親?有什么規律嗎?同樣是受精卵發育而來,為什么有的是女孩?有的是男孩?期待同學們帶著問題和思考繼續本章的學習。 引導進一步思考和學習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