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直面升學與擇業導學案命制 授課教師 授課時間學習目標 1、正確認識學習壓力的作用,了解緩解學習壓力的有效方法。2、明確自己要樹立正確的擇業觀,自己能作出明確的選擇。3、樹立自身的學習目標,正確對待升學與考試、就業與擇業的問題。4、中考考點:怎樣克服考試焦慮現象?重點難點 正確對待升學與考試、就業與擇業的問題。轉變傳統的擇業觀念。課前預習 面對考試時的焦慮現象有那些?如何正確認識考試中的焦慮現象?怎樣克服考試焦慮現象?我國勞動者的就業方式和渠道有那些?我們應如何選擇職業?(樹立正確的擇業觀) 處在升學與就業的十字路口,我們應該怎么做呢,征求家長和老師的意見。高效課堂 ※ 互動探究探究活動一:讀P137圖片及材料,回答你有過考試前緊張的情形嗎,當時是怎樣做的?探究活動二:擁有良好的心理品質有助于積極地面對考試,克服考試焦慮。你認為應具有哪些心理品質?探究活動三: 完成p139 -141的填空,你認為什么樣的職業是好職業?選擇職業應考慮哪些因素?※探究升華看P139材料,回答如果自己初中畢業后走向了社會,王元成的成才道路對你有什么啟示? 前言:升入高一級學校繼續深造,這是我們的心愿,也是家長、老師的希冀,由于我國目前還沒有普及高中學段的教育,考試仍是高一級學校選撥新生的主要手段。面臨中考,緊張和擔心在所難免。總結啟示:生活的道路千條,只要我們腳踏實地,全力以赴,一定會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條條大路通羅馬。課后訓練 1.對于我們即將面對的中考,下列認識不正確的是( )A、中考只是我們今后人生中可能遇到的許多考試中的一種 B、中考是學習和人生發展的一次賭注C、目前,考試是高一級學校選拔新生的重要手段 D、平時勤奮學習,我們才可以從容面對升學考試2.楊自會自1991年到宜昌市環衛處公廁管理所工作以來,把公廁當家管,在平凡的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業績。作為一名普普通通的基層環衛工作者,她當選為黨的十七大代表,這說明( )A、只要社會需要,能為社會做貢獻,從事任何職業都是光榮的 B、沒有知識和技能的人,擇業之路困難重重C、無私奉獻就要犧牲個人利益 D、職業的選擇要以個人的好惡為出發點3、2006年榮獲“全國巾幗建功標兵”和“全國創業之星”稱號的山東梁山華宇集團公司董事長胡桂花原本是一名下崗工人,創業成功后,相繼安置了1200多名下崗工人到自己的企業就業。胡桂花的事跡說明( )①自主創業也是就業的一條重要途徑②憑自己的聰明才智和頑強意志,艱苦創業,也可以成就人生的輝煌③只要我們具備一定的條件,就可以勇敢地走自主創業的道路④我國形成了勞動部門介紹就業、勞動者自主擇業和自主創業互相結合的就業方式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4、第18屆“中國十大杰出青年”分布在解放軍、體育、農林牧漁、醫療衛生、教育、政法、科學技術、文化衛生等各個行業和系統,他們勇敢面對各種生活、工作的考驗,拼搏進取,都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貢獻。這啟示我們中學生( )①根據自己的能力、興趣確立切合自身的理想,腳踏實地、全力以赴②理智面對學習、人生壓力,從容面對各種考驗③根據自身條件,正確篩選信息,作出最佳選擇④確立終身學習觀念,不斷學習,不斷進步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5.九年級的生活,同學們感觸很多,壓力也很大。通過第十二課的學習,我們懂得了要正確對待理想與現實,緩解學習壓力,從容面對考試,學會選擇,迎接社會的新挑戰。下面請你回答:克服過度的考試焦慮,從容面對考試,我們應該:A、 B、 C、 6.有人說,工作輕松的職業是好職業;還有人說,能賺錢的職業才是好職業。你認為呢? 7.一位同學在給校園電臺的求助信中寫道:每次快要考試的時候,我整夜睡不著覺。考卷一發下來,心跳的特別快,雙手總是在不停地顫抖,頭腦一片空白。求助信在校園電臺播出后,引起了強烈的反響。為此,某班團支部決定圍繞上述現象開展系列活動。請你緊扣上述主題參與并完成下列任務:(1)開展調查 A、確定調查主題。B、調查發現:在“你通常在什么事情上最容易感到苦惱”這項調查中,認為苦惱主要來自于考試焦慮的占86.7%。因考試焦慮而造成學生部想學習的占25.1%自卑的占24.5%,甚至有9.1%的學生因此感到絕望。這些結果說明了什么?(2)風采展示請你以“理智看待考試焦慮現象”為主題,擬一份電臺演講稿的提綱。(3)出謀劃策:請你給這位求助的同學回封信,向他提幾條解決問題的建議。這種情況,教學學生學以致用,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和所學知識條例清晰地去表達。課后反思 1、這節課明確一個觀念:社會需要的職業是多層次多方面,社會職業只有分工不同,沒有高低貴賤之分,只要社會需要,能為社會做貢獻,從事任何職業都是光榮的。2、摒棄統包分配的陳舊觀念,樹立市場觀念,主動到勞動力市場上自謀職業,善于推銷自己,勇于參與社會就業競爭。A:樹立多次擇業的觀念。B:不惟對口用所長C:不愿從小事做起。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