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0張PPT)第8課經濟體制改革學習目標1.知道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主要內容2.掌握城市經濟體制改革的重點3.了解我國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基本情況1976年,在安徽的鳳陽縣梨園公社小崗生產隊,村民一起勞動,一起分享勞動成果,卻出現“上工人喊人,下地人等人,干活人看人,收工人攆人”的狀態。鳳陽地多不打糧,磙子一住就逃荒,只見鳳陽女嫁出,不見新娘進鳳陽。以上材料反映了當時農村的什么現象?(改革的原因)集中勞動,統一分配,吃大鍋飯,農民生產積極性不高。農民說:土地歸公社所有,勞動農民沒有生產自主權都是集中勞動,每天勞動后統一記工分,干多干少一個樣。一天混一個杠,一個杠7分錢正好買三盒火柴,干一天活還不如抓一個母蛤蟆。農民說:男勞力上工帶撲克,女勞力上工帶納鞋,頭遍哨子不買帳,二遍哨子伸頭望,三遍哨子慢慢晃。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是指農戶以家庭為單位向集體組織承包土地等生產資料和生產任務的農業生產責任制形式。其基本特點是在保留集體經濟必要的統一經營的同時,集體將土地和其他生產資料承包給農戶,承包戶根據承包合同規定的權限,獨立作出經營決策,并在完成國家和集體任務的前提下分享經營成果,一般做法是將土地等按人口或勞動力比例根據責、權、利相結合的原則分給農戶經營。承包戶和集體經濟組織簽訂承包合同。分田包產到戶,自負盈虧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大包干”)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農村經歷了四次生產關系的變革土地改革(農民私有)1950年農業生產合作社(小集體公有)1953年人民公社(大集體公有)1958年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國家公有)1978年小小電影院一、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1.背景: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黨和政府實行改革開放政策。改革先從農村開始2.目的:調動農民的生產積極性,促進農村經濟發展3.實施方式(1)時間:1978——1983(2)方式:包產到戶、包干到戶(3)試點:安徽安徽鳳陽縣農業生產三年三大步1980年產糧5.02億斤1981年產糧6.70億斤1982年產糧7.15億斤請問:以上數據,說明了什么問題?農業生產得到大發展,農村開始富裕起來。4.意義激發了農民的勞動熱情,帶來農村生產力的大解放,為農民致富和實現現代化開辟了一條新路。小崗村責任承包書企業沒自主權,政企不分因為天氣很熱,工廠為采取降溫的措施,打算買風扇、鼓風機,但是工廠沒有自主權。要經過十一個政府部門的審批,要蓋十一個圖章,等最后的圖章蓋完,夏天已經過去了。一個廠長的煩惱????材料:“上班八點鐘來,九點鐘走人,十點鐘時,隨便往廠區大院里扔一個手榴彈也炸不死人。”——30多年前一段描述青島電冰箱廠的文字這番話體現了一種怎樣的生產經營局面?工人生產沒有積極性,吃大鍋飯一個廠長的煩惱????二十年來,海爾集團(前身為青島電冰箱廠)由一個虧空147萬元的集體小廠,發展成為2004年全球營業額1016億元的中國第一品牌。海爾集團總部張瑞敏背景:“改革在農村取得成功,為繼續深化改革打下了基礎,改革的浪潮從農村涌向城市展開: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屆三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要求加快以城市為重點的經濟體制改革的步伐中共十二屆三中全會會場1984年10月21日《人民日報》刊登1.國有企業改革主要內容(1)把單一的公有制經濟發展為以公有制為主體的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2)政企分開,擴大企業的生產經營自主權,實行經營承包責任制。(3)以按勞分配為主、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2.中心環節:增強企業活力3.意義:大大調動了企業、職工的積極性,增強了企業的活力。二、城市經濟體制改革(國有企業改革)小小電影院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1.提出:1992年,中共十四大2.意義:有利于實現經濟的協調發展和穩定高速增長,對現代化建設有巨大推動作用,使中國的經濟實力明顯增強。超市中琳瑯滿目的商品逐步擴大企業自主權全面展開有計劃的商品經濟70年代末1984年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城市經濟體制改革過程和結果 開始 1992年不斷深化21世紀初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初步建立,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成分共同發展的格局基本形成。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對內改革農村城市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國有企業改革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隨堂訓練1.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農村改革的主要形式是()A.把地主的土地分給無地或少地的農民B.引導分散的農民參加農業生產合作社C.實行對個體農業的改造,建立農村集體經濟D.實行以家庭聯產承包為主的責任制D2.小蕓同學帶著一個研究性學習課題,搜集了“政企分開”“利改稅”“股份制改革”等資料。根據這些信息,判斷她的研究性學習課題是( )A.土地改革B.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C.國有企業改革D.資產階級性質改革C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國有企業改革.mp4 小崗村的改革.mp4 第8課 經濟體制改革.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