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3.1呼吸道對空氣的處理(二)學習任務單【學習目標】1.說出呼吸道有哪些結構能夠保證氣體順暢通過2.通過觀察羊肺,說出肺的結構特點及功能3.初步了解呼吸道受阻的原因及對人體健康的影響【課前預習任務】1.閱讀課本P41中的“資料分析”,知道哮喘的原因及表現。通過查閱資料,了解哮喘的危害。2.閱讀課本P48“技能訓練”,通過課本中提供的方法測量并計算出自己的肺活量。【課上學習任務】1.用手觸摸鼻,感受圍成鼻腔的骨和軟骨的存在。2.畫出氣管的橫切示意圖,簡要說出各結構的功能3.畫出肺泡的結構示意圖,說出肺泡有哪些特點適于進行氣體交換4.能夠簡要說出海姆立克急救法的操作要領。5.概括呼吸系統的組成及功能【課后作業】1.下列關于呼吸道功能的敘述中,正確的是()A.呼吸的主要器官B.過濾全部有害物質C.干燥和溫暖氣體D.氣體進出肺的通道2.人在感冒時,呼吸不暢的原因主要是()A.鼻腔粘膜分泌粘液過多,堵塞了鼻腔B.鼻腔粘膜充血腫脹,堵塞了鼻腔C.氣管分泌的粘液過多,堵塞了呼吸道D.聲帶發炎腫脹,氣體不能順暢流通3.海姆立克急救法能夠幫助排出卡在氣管口的異物,恢復呼吸。吃飯時大聲說笑,食物容易誤入氣管,其原因是()A.流經消化器官的血量減少,不利于消化???B.有利于保護聲帶?C.會厭軟骨來不及蓋住喉口,食物由咽誤入氣管D.唾液腺分泌唾液減少4.呼吸系統下列結構特點中,與肺泡適于氣體交換功能無關的是()A.肺泡數量極多B.肺泡壁由一層上皮細胞構成C.肺泡內有纖毛D.肺泡外包繞豐富的毛細血管5.下列行為習慣與生物學原理搭配不當的是()A.吃飯不要說話——避免食物進入氣管B.不要大聲喊叫——防止聲帶受損C.不要隨地吐痰——減少細菌等的傳播D.用口進行呼吸——有效處理空氣6.請根據圖和文字資料回答下列問題。小東同學參加了北京自然博物館的科學實踐活動,博物館里有豐富的標本和模型,十分吸引人。同學們一起參觀了《走進人體》主題展覽,在“人體的呼吸”展區,小東看到了一下內容,請根據資料回答下列問題。(1)圖1中呼吸道不僅是氣體的通道,而且還能使到達肺部的氣體溫暖、濕潤和。(2)肺是呼吸系統的主要結構,在動物體的結構層次中,肺屬于。(3)如圖2所示,肺主要由細支氣管的樹狀分支和組成,它由最細的呼吸道末端膨大形成,它和毛細血管壁都很薄,由層上皮細胞構成,這種結構利于肺部行。【課后作業參考答案】1.D2.B3.C4.C5.D6.(1)清潔(2)器官(3)肺泡一氣體交換第三章人體的呼吸第一節呼吸道對空氣的處理(一)學習任務單【學習目標】 1.描述人體呼吸系統的組成; 2.結合生活實際,說出呼吸道的作用; 3.分析呼吸道與其功能相適應的特點; 4.認同呼吸道對空氣的處理能力是有限的。【課前預習任務】1.聯系生活,思考有哪些結構參與了呼吸; 2.仔細體會用口呼吸和用鼻呼吸的感受; 3.預習課本41頁“資料分析”2、3、4; 4.復習回顧科學探究的方法、過程、原則。【課上學習任務】任務一:填寫呼吸系統結構模式圖:1、2、3、4、5、6、任務二:分析模擬實驗:編號毛刷水碳粉結果1有無1勺少量碳粉2無無1勺有碳粉,多于1號3有有1勺少量碳粉,少于1號4有有3勺大量碳粉,多于3號1.1號與2號:毛刷模擬了呼吸道中的結構;實驗結論。2.1號與3號:水模擬了呼吸道中分泌的;實驗結論。2.4號與3號:實驗結論。綜上所述,呼吸道對空氣有功能,當外界環境中顆粒物較多時,呼吸道的處理能力是的。任務三:總結呼吸道的功能1.。2.。【課后作業】1.人體呼吸系統的組成器官按順序排列正確的一組是 ( )A.鼻→咽→喉→支氣管→氣管→肺B.鼻→喉→咽→氣管→支氣管→肺C.鼻→口腔→咽→喉→氣管→支氣管→肺D.鼻→咽→喉→氣管→支氣管→肺2.俗話說“食不言,笑不語”,是因為食物和氣體的共同通道是 ( ) A.口腔B.咽C.喉D.食道3.邊說笑邊吃東西,食物很容易誤入氣管,其原因是( )A.氣流沖擊聲門裂開大B.氣流沖擊喉腔擴大C.會厭軟骨沒能及時蓋住喉的入口D.環狀軟骨擴大4.用鼻呼吸比用口呼吸好的原因是()①鼻毛可阻擋吸入的塵埃②鼻黏膜分泌的黏液可使吸入的空氣清潔、濕潤③嗅細胞接受氣味的刺激④鼻黏膜內豐富的毛細血管能溫暖吸入的空氣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5.痰生成的部位是()A.鼻腔粘膜 B.喉腔黏膜C.氣管和支氣管黏膜D.食道黏膜6.下圖為人體呼吸系統的結構模式圖。(1)請將圖中的序號填寫在下面相應名稱前的括號內。()氣管()右支氣管()咽()喉()會厭軟骨()細支氣管()肺泡(2)發生的秘密:在喉部有發聲的器官。呼吸時聲帶(填“打開”或“關閉”)。【課后作業】答案:1.D 2.B 3.C 4.D 5.C6.(1)④⑥①②③⑤⑦(2)聲帶打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3.1呼吸道對空氣的處理(一) 學習任務單.docx 3.1呼吸道對空氣的處理(二) 學習任務單.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