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一單元物體的運動物體有“靜止”和“運動”兩種狀態。判斷物體是運動的還是靜止的,要看物體相對于另一個物體的位置是否發生變化,我們把另一個物體稱為參照物。如果物體相對于另一物體的位置發生變化,物體就是運動的;如果物體相對于另一物體的位置沒有發生變化,物體就是靜止的。選擇不同的參照物,判斷物體是否運動,結果也不相同。在行駛的火車上參照物乘客狀態地面運動車廂靜止例如:在行駛的火車中,乘客相對于地面是運動的,相對于車廂是靜止的描述靜止物體的位置時,我們要先選定參照物,再明確物體相對于參照物的方向和距離。在生活中,我們一般用東、南、西、北、東南、西南、東北、西北8個方向來描述方向,距離可以用軟尺來測量。物體的運動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可以分為移動、轉動、滾動、滑動、擺動、振動等同一物體的不同部位在運動時的運動形式可能不同,即同一物體可以有多種運動形式。例如:汽車在前進時,車輪在轉動,車身在移動。在物體不同的位置上貼上圓點,可以幫助我們更準確地描述物體的運動。根據運動路線的不同,物體的運動分為直線運動和曲線運動小球在桌面上滾動時做直線運動,沖出桌面后,小球做曲線運動物體在斜面上可能會靜止,也可能會滑動,還可能會滾動物體的形狀、物體與斜面接觸面的粗糙程度、物體的放置方法、斜面高度等因素會影響物體在斜面上的運動形式。如果將斜面一端逐漸變高,物體在斜面上的運動狀態可能會發生改變,原本靜止的物體可能會運動,原本滑動的物體可能會滾動,且都會運動得越來越快。運動相同距離,先到終點的,速度快;后到終點的,速度慢。(100米看誰先到終點就快)運動相同距離,比較運動時間,運動時間短的,速度快;運動時間長的,速度慢。測量運動時間可以用秒表。測量一個小球運動所花時間時至少測量3次,目的是避免實驗的偶然性。在相同時間內,比較運動距離,運動距離長的,速度快;運動距離短的,速度慢兩位同學沿直線行走,不同起點,同時出發,同時停止,用軟尺測量他們的運動距離,距離長的,速度快。兩位同學沿直線行走,不同起點,不同時出發,用秒表計時,在相同時間內,比較運動距離。距離長的,速度快。在“追及跑”游戲中,只有后者跑得比前者快,才能追上前者;如果后者比前者慢,他們的距離將越拉越大;如果兩者速度相等,他們的距離將保持不變。在觀察“過山車”運動過程中,要描述小球的位置,以起點為中心,用方向盤判斷方向,用軟尺測量起點到小球的直線距離。小球的起點在“過山車”的最高處,小球從高處滾落,它的運動形式是滾動。比較不同“過山車”上小球運動的快慢,可以在相同距離內,比較運動時間,時間短的運動得快。用到的材料有軟尺、細繩、秒表。如果要讓小球運動得更快,可以采用增加軌道的坡度,減少曲線軌道,改用表面更加光滑的軌道等方法。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當前文檔不提供在線查看服務,請下載使用!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