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初 年級 政治 科 探究新知 學案 主備 時間:2012 年 2 月 29 日學習內容:人人享有人格尊嚴權 教學過程(收獲) (2)品行優良者就一定會得到客觀公正的評價嗎?3)面對不公正的評價你該怎么辦?(4)你對大偉,小輝,小敏的觀點怎么看?(5)你會采取大江的做法嗎?為什么?3提問:什么是名譽權?它表現在哪些方面?活動:辯一辯 目的:通過活動,使學生認識到給同學起歧視性、侮辱性外號的行為的危害及應承擔的后果,它也是一種侵害名譽權的行為,要求:(1)學生分成正反兩方,自由發言。(2)正方:起外號很正常,無可指責。反方:起外號是不道德的,應該譴責(3)當我們的合法權利受到侵害時該怎么做?(三)課后反思(今天學習你有什么收獲)學習目標:了解人格尊嚴和名譽權的內容,珍惜自己的名譽,增強依法維權意識。學習重點:人人享有尊嚴權,法律維護我們的名譽權自主學習(閱讀課文完成) 導學方案中的5個教材導讀二探究學習(一)人格尊嚴不可辱1活動:小光的案例分析目的:通過對分析,使學生明白每個人都有人格尊嚴,都有受人尊重的要求。要求:學生閱讀材料(見教材 34 頁),思考并回答問題: (1)小光父親的說法正確嗎?為什么? (2)班主任郭老師的行為侵害了小光的什么權利?(3)談談你對此事件的看法?(4)如果你是小光,會有什么感受?(二)、公民的名譽權不受侵犯1.導讀P35有關信用審查制小字資料,邊看邊思考,用自己的話談談人格尊嚴權中的名譽對我們有什么好處?2活動:“大江作弊”案的分析目的;通過活動,使學生認識到人的名譽是受法律保護的,侵犯他人的名譽權,既違背道德。也違反法律。要求:學生閱讀P35、36頁的材料,分組討論:(1)在老師調查前,小明侵害大江名譽的行為會產生哪些影響?教學反思(疑惑)第 1 頁 第 2 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當前文檔不提供在線查看服務,請下載使用!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