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7張PPT)第8課經濟體制改革第三單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一、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二、城市經濟體制改革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國有企業改革擴大企業自主權、增強企業活力1993--中共十四大三中全會第三單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第9課對外開放一、經濟特區的建立二、對外開放格局的形成三、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現在的世界是開放的世界,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現在任何國家要發達起來,閉關自守都不可能,我們吃過這個苦頭,我們老祖宗吃過這個苦頭。——鄧小平禁瀕海民不得私出海……片板不許下海。——明太祖天朝物產豐盛,無所不有,原不及外夷貨物以通有無。——乾隆被迫開放在40多年的對外開放中,中國……全面融入經濟全球化潮流,踩著歷史的節奏,每一步都沒有落空。一、經濟特區的建立1.背景:2.開始:3.特點:4.典型:5.意義: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后,中國邁出了對外開放的步伐1.交通便利,是中國南方對外交通的重要陸路通道或重要海運港口。2.是著名僑鄉,在歷史上與海外有密切交往。3.離香港、澳門、臺灣較近,靠近國際市場。廣東、福建一、經濟特區的建立1.背景:2.開始(時間、地點、標志):1980年,廣東、福建兩省興辦深圳、珠海、汕頭、廈門4個經濟特區廣東深圳廣東珠海廣東汕頭海南島“一九七九年,那是一個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國的南海邊畫了一個圈,神話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跡般地聚起座座金山……”福建廈門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后,中國邁出了對外開放的步伐一、經濟特區的建立1.背景:2.開始:3.特點: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后,中國邁出了對外開放的步伐1980年,廣東、福建兩省興辦深圳、珠海、汕頭、廈門4個經濟特區實行特殊的經濟政策和管理體制,允許外國企業或個人以及華僑、港澳同胞進行投資活動,并在進出口、減免稅等方面提供優惠條件特區姓“社”不姓“資”。——鄧小平一、經濟特區的建立1.背景:2.開始:3.特點:4.典型:5.意義:深圳成為經濟特區的代表和對外開放的“窗口”設立經濟特區,(1)對引進外資、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2)推動國內的進一步改革,(3)擴大對外經濟交流,(4)發展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起到了極為重要的作用一、經濟特區的建立1.背景:2.開始:3.特點:4.典型:5.意義:深圳成為經濟特區的代表和對外開放的“窗口”設立經濟特區,(1)對引進外資、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2)推動國內的進一步改革,(3)擴大對外經濟交流,(4)發展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起到了極為重要的作用1、擴大:2、格局:(1)1984年,中國進一步開放大連、天津、青島、上海、福州、廣州等14個,(2)1985年,把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閩南三角洲地區開辟為(遼東半島)(3)1988年,經濟特區建立;1990年,開發區建立(4)1992年,相繼開放了重慶、武漢等沿江城市,滿洲里等陸地邊境城市和昆明、烏魯木齊等內地省會和自治區首府海南島上海浦東沿海城市沿海經濟開放區二、對外開放格局的形成“中華第一樓”金茂大廈“中國第一塔”東方明珠電視塔中國第一條磁懸浮鐵路中國第一座現代化的垃圾發電廠。全國第一個保稅區──外高橋保稅區。全國唯一一個以“金融貿易”命名和定位的開發區──陸家嘴金融貿易區。全國第一家知識產權法庭。第一個法律援助中心。第一個“110”電話報警系統。第一臺“999”市民救助電話。……對外開放之進行篇——擴大開放經濟特區汕頭廈門深圳珠海海南沿海城市南通秦皇島天津大連煙臺連云港青島上海寧波溫州福州湛江北海廣州沿海開放區珠三角閩三角長三角浦東環渤海沿江城市岳陽重慶九江武漢蕪湖內地省會城市蘭州烏魯木齊西寧銀川成都昆明南寧長沙南昌合肥鄭州西安太原呼和浩特哈爾濱長春貴陽沿邊城市塔城伊寧瑞麗河口滿洲里黑河東興琿春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二、對外開放領域的擴大1、擴大:2、格局:(1)1984年,中國進一步開放大連、天津、青島、上海、福州、廣州等14個沿海城市(2)1985年,把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閩南三角洲地區開辟為沿海經濟開放區(遼東半島)(3)1988年,海南島經濟特區建立;1990年,上海浦東開發區建立(4)1992年,相繼開放了重慶、武漢等沿江城市,滿洲里等陸地邊境城市和昆明、烏魯木齊等內地省會和自治區首府經濟特區沿海開放城市沿海經濟開放區內地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塔城伊寧瑞麗河口東興滿洲里黑河琿春烏魯木齊拉薩昆明貴陽長沙西寧銀川呼和浩特長春西安經濟特區沿海開放城市沿海經濟開放區內地點線面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中國對外開放的格局三、加入世界貿易組織1、背景:2、時間:3、影響:(1)為我國參與經濟全球化開辟了新途徑,(2)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開拓了新空間2001年12月對外開放加速了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步伐;促進了我國對外貿易和國民經濟的迅速發展加入世貿組織可以在開放的世界中發展自己,可以享受多邊貿易的各種好處……我國入世后做出了四個方面的承諾,其中在降低關稅方面,我國承諾:到2005年,把15%的平均關稅水平降到10%。在農業方面,放開美國6000多家肉類加工廠對我國的出口等。這將會給國內部分企業帶來更大的競爭壓力和挑戰。一、經濟特區的建立1.背景:2.開始:3.典型:4.特點:5.意義:年,廣東、福建兩省興辦4個經濟特區實行特殊的,允許外國企業或個人以及華僑、港澳同胞進行投資活動,并在進出口、減免稅等方面提供優惠條件1988年,經濟特區建立設立經濟特區,(1)對引進外資、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2)推動國內的進一步改革,(3)擴大對外經濟交流,(4)發展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起到了極為重要的作用成為經濟特區的代表和對外開放的“窗口”1980深圳、珠海、汕頭、廈門經濟政策和管理體制海南島深圳1、擴大:2、格局:(1)1984年,中國進一步開放大連、天津、青島、上海、福州、廣州等14個,(2)1985年,把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閩南三角洲地區開辟為(遼東半島)(3)1988年,經濟特區建立;1990年,開發區建立(4)1992年,相繼開放了重慶、武漢等沿江城市,滿洲里等陸地邊境城市和昆明、烏魯木齊等內地省會和自治區首府經濟特區沿海開放城市沿海經濟開放區內地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海南島上海浦東沿海城市沿海經濟開放區三、加入世界貿易組織1、背景:2、時間:3、影響:(1)為我國參與經濟全球化開辟了新途徑,(2)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開拓了新空間2001年12月對外開放加速了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步伐;促進了我國對外貿易和國民經濟的迅速發展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世界貿易組織.mp4 第9課 對外開放.ppt 經濟特區.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