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1中考生物備考-“科學探究”考點專題復習【學習目標】1、嘗試從日常生活、生產實際或學習中發現與生物學相關的問題,嘗試書面或口頭表述這些問題,描述已知科學知識與所發現問題的沖突所在;2、能應用已有知識對問題的答案提出可能的設想,并估計假設的可檢驗性;擬訂實驗計劃,選出控制變量,設計對照實驗;嘗試評價證據、數據的可靠性,避免偶然性;5、描述現象,分析和判斷證據、數據,得出結論。6、掌握重點實驗的基本操作,形成科學探究的能力。一、考綱要求:1、嘗試從日常生活、生產實際或學習中發現與生物學相關的問題,嘗試書面或口頭表述這些問題,描述已知科學知識與所發現問題的沖突所在。2、能應用已有知識,對問題的答案提出可能的設想,并估計假設的可檢驗性。3、擬訂探究計劃。列出所需要的材料與用具。選出控制變量。設計對照實驗。4、能進行觀察、實驗。收集證據、數據。嘗試評價證據、數據的可靠性。5、描述現象。分析和判斷證據、數據。得出結論。二、回顧基礎知識:實驗探究過程包括:探究步驟基本要求提出問題從日常生活或生產實際中發現并表達與生物學相關的問題。作出假設應用已有知識對問題的答案提出可能的設想,并估計假設的可檢驗性(陳述句)。設計實驗方案擬定探究計劃,列出所需的材料與用具,控制單一變量,設置實驗組與對照組(必要時還要設重復組)。實施實驗按計劃進行研究,并收集所得數據、記錄實驗現象等資料。分析現象得出結論分析所得數據、現象等實驗資料,經縝密的推理,得出科學合理的結論。表達交流撰寫探究報告,交流探究過程和結論。三、考點突破:考點1.提出問題,作出假設:例1:取同一植株生長狀況相同的三根枝條,分別標記為A、B、C。枝條A保留全部枝條,枝條B摘除部分葉片,枝條C摘除全部葉片,然后將他們分別插入三個盛有等量清水的量筒中,并在每個量筒的水面滴加植物油。將上述裝置放在溫暖、有陽光的地方,24小時后觀察量筒中液面的變化。以下哪一項可以作為該實驗探究的問題()光合作用主要是通過葉片進行的嗎?油滴對植物吸水有影響嗎?蒸騰作用主要通過葉片進行的嗎?呼吸作用是通過葉片進行的嗎?考點2、設計實驗方案:例2:為了探究種子萌發的環境條件,楊明同學設計了如下實驗:在甲、乙、丙三個培養皿中分別放等量的棉花,在棉花的上面都放入25粒豌豆種子,然后將它們放在不同條件下進行培養,數日后,種子萌發的情況如下表:裝置甲乙丙光照黑暗中黑暗中日光下溫度23℃23℃23℃棉花干濕狀態潮濕干燥潮濕種子萌發的數量23024(1)如果要探究水分對種子萌發的影響,應該選擇和組成對照實驗。(2)實驗中每組的棉花上都放了25粒豌豆種子,只放2粒可以嗎?為什么?例3:下面是某課外活動小組以雞的受精卵為實驗材料進行的探究實驗方案。組別ABC實驗處理用凡士林涂滿每一個雞卵的表面①不涂凡士林37.8℃室溫(約20℃)自然孵化37.8℃A組與C組形成對照實驗,其變量是,可探究;如果要探究溫度對雞卵孵化的影響,B組表中的①處應該填,并與組形成對照。按上題所填,A組和B組能否形成對照?為什么?考點3.分析現象與得出結論:例4:為了探究不同濃度的酒精對心臟的影響,現選用活水蚤(10秒內心跳次數在30-60次之間的成年水蚤),用95%的酒糟和蒸餾水分別配制0.1%、0.2%、0.25%、1%和2%、5%、10%、15%和20%等不同濃度的酒精,在15℃左右的室溫中經過大量實驗,求其平均值,測得不同酒精濃度下水蚤在10秒內心臟跳動次數如表所示:酒精濃度清水0.1%0.2%0.25%1%2%5%10%15%20%水蚤心跳數3338433430282421160根據上述實驗結果,回答下列問題:(1)當酒精的濃度達到20%時,水蚤會因酒精濃度過大而導致;(2)通過實驗數據,可以得出的結論:;(3)根據上述實驗,談談你的生活啟示:。(4)當實驗結果與假設不相符時,正確的做法是___A、馬上否定原來的假設。B、修改實驗數據,使結論與假設一致。C、如實記錄,重新實驗。考點4、評價實驗方案:例5、初中生物實驗曾經帶給我們很多樂趣,請根據自己的實驗體會回答問題:(1)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時,為維持細胞的正常形態,應在載玻片上滴。(2)觀察小魚尾鰭內血液流動的實驗中,下列材料用具無需用到的是(D)A.培養皿 B.滴管C.顯微鏡 D.蓋玻片(3)用顯微鏡觀察植物葉片的下表皮時,若要使視野由甲變成乙,請選擇規范的操作步驟并排序:____(填序號)。①向上移動玻片, ②向下移動玻片, ③調節粗準焦螺旋, ④調節細準焦螺旋, ⑤轉動轉換器例6、甲、乙兩同學分別對光合作用相關要素進行了如下探究:(1)甲同學將盆栽的天竺葵進行24小時暗處理(即放到黑暗處一晝夜);乙同學對盆栽的帶銀邊的天竺葵不進行暗處理。(2)甲、乙兩同學將各自盆栽的天竺葵移到陽光下照射。(3)幾小時后,甲、乙兩同學各自從自己盆栽的天竺葵上摘下葉片。(4)甲、乙兩同學把各自摘下的葉片分別放入盛有酒精的兩個小燒杯里加熱10—15分鐘(甲摘取的葉片放入A燒杯,乙摘取的葉片放入B燒杯)(5)二者都用清水漂洗葉片,然后再把各自摘取的葉片放到兩個培養皿里(甲摘取的葉片放入A培養皿,乙摘取的葉片放入B培養皿),向葉片滴加碘液。(6)稍停片刻,再用清水沖掉碘液。實驗現象:甲摘取的葉片全部變成藍色;乙摘取的葉片除銀邊不變藍外,其余部分都變藍。實驗結論:甲:光合作用合成淀粉需要光照;乙:光合作用需要葉綠素。(1)甲、乙兩同學在步驟4的操作中有一處明顯的錯誤,請改正過來:。(2)甲、乙兩同學所得到的實驗結論都可靠嗎?請對實驗結論不可靠說明理由:(3)請你對甲同學的實驗提出改進意見:。四、學生自擬實驗探究題:某生物興趣小組的同學在探究“口腔對淀粉的消化作用”時,實驗方案如下表:試管編號12345饅頭碎屑或塊適量碎屑適量饅頭塊適量碎屑唾液有無2mL唾液2mL唾液2mL唾液是否攪拌攪拌不攪拌攪拌溫度?37℃37℃?37℃??100℃滴加碘液要求:1、模仿以上六個例題,根據這個實驗自擬題目至少2道;2、表中空格可以根據自己擬題需要自主補充實驗條件。強烈建議:掌握課本中的重點實驗!創造性復習課本實驗!從課本中發掘考點!五、綜合訓練:1.取同一植物的四條大小相同且葉片數相同的嫩枝,在有光照的正常條件下,依據下圖所示的方法進行處理:實驗開始時,先將各個裝置的質量調整至80g,其后每隔4h記錄各個裝置的質量變化。實驗結果用下面曲線表示:(1)曲線Ⅰ代表哪兩組裝置的質量變化,說明理由。答:(2)曲線Ⅱ和曲線Ⅲ分別代表哪兩組裝置實驗結果?答:(3)比較分析上述實驗的結果,對葉片上、下表面氣孔的相對數量作出推理。答:(4)假如將裝置A放在暗室中,對實驗結果會有什么影響?答:2、為探究某些生態因素在生態系統中的作用,有人設計了如下實驗:①在四個大小形狀相同的魚缸中加入等量的清水,另外向C、D中加入等量的河泥;②向B、C、D中放入等量的水藻;③向四個瓶中放入大小形狀和生長狀況相近的小魚各兩條;④把A、C、B瓶置于陽光下,D瓶放在黑暗的環境中。實驗裝置如下圖所示:(1)實驗裝置A、B、C所模擬的生態系統中,相同的非生物因素是,比較A、B、C的實驗結果可知,小魚存活的時間與有關;(2)比較A、B的實驗結果可知,水藻的作用是;(3)比較C、D的實驗結果可說明,水藻在有的條件下,才能釋放氧氣。(4)四個魚缸中,哪個裝置中的魚存活時間最短?。哪個裝置中的魚存活時間最長?。答案提示例1:C.例2:(1)甲和乙(提示:圍繞變量設計對照實驗)(2)不可以。種子數量多一些可以避免偶然性,減小實驗誤差。(提示:對照實驗要盡量避免偶然因素的發生,一般可采取設置重復實驗等方法。)例3:(1)空氣空氣對雞卵孵化的影響;(2)不涂凡士林C(3)不能形成對照。因為有空氣和溫度兩個變量。提示:在一組對照實驗中只能有唯一變量例4:(1)死亡;(2)低濃度酒精可以加快心跳,高濃度酒精會抑制心跳;(3)不要過量飲酒。(4)_C__提示:在同一組對照實驗中,問題、假設和結論三者必須圍繞同一變量展開!例5、(1)生理鹽水。(2)D(3)_②⑤④_例6、(1)把各自摘下的葉片分別放入盛有酒精的兩個小燒杯里隔水加熱10—15分鐘。(2)甲同學結論不可靠。沒有設置對照實驗,實驗缺乏說服力。(3)用黑紙片把葉片的一部分上下兩面遮蓋起來,然后移到陽光下接受光照。五、綜合訓練1.(1)C、D,嫩枝幾乎沒有散失水分(2)曲線Ⅱ和曲線Ⅲ分別代表B、A裝置(3)葉片上表面比下表面散失水分少,說明葉片上表面比下表面氣孔的相對數量少些。(4)嫩枝A散失的水分少得多2.(1)魚缸、清水、河泥、空氣、陽光(2)植物和河泥(3)給魚提供氧氣和養料(4)DC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