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教學目標1.了解地震現象,知道地殼運動是地震等自然現象形成的原因。2.能用簡單器材做模擬地震的實驗,運用分析、比較推理、概括等方法得出地震成因的結論,并能選擇自已擅長的方式表達研究過程和結果。3.能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對地震的成因表現出探究興趣。4.認識地震的危害,掌握防震知識。教學目標1.了解地震現象,知道地殼運動是地震等自然現象形成的原因。2.能用簡單器材做模擬地震的實驗,運用分析、比較推理、概括等方法得出地震成因的結論,并能選擇自已擅長的方式表達研究過程和結果。3.能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對地震的成因表現出探究興趣。4.認識地震的危害,掌握防震知識。13.地震教學目標1.了解地震現象,知道地殼運動是地震等自然現象形成的原因。2.能用簡單器材做模擬地震的實驗,運用分析、比較推理、概括等方法得出地震成因的結論,并能選擇自已擅長的方式表達研究過程和結果。3.能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對地震的成因表現出探究興趣。4.認識地震的危害,掌握防震知識。重點:了解地震現象,知道地震來臨時人們應該采取的措施。難點:能用簡單器材做模擬地震的實驗;對地震的成因表現出探究興趣。活動準備:毛巾、干木棒等。活動流程一、導人新課方法一:案例引入。教師可以2008年5月汶川地震視頻導人新課。地震是一種自然現象。強烈的地震會造成山崩地裂、房倒屋塌,給人們的生命和財產帶來嚴重的損害。那么,地震是怎樣形成的呢?二、活動過程1.了解地震帶來的危害。(1)教師可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交流課前搜集到的資料,并將資料進行整理、分類,選擇最有價值的資料在全班交流。(2)閱讀教材內的資料卡,以唐山地震、汶川地震、玉樹地震和日本的大地震造成的人員、財產損失為交流的主要內容,使學生深切體會到地震帶來的危害。(3)播放汶川大地震、日本的地震以及堰塞湖給人們帶來危害的視頻。(4)師生總結。2.研究地震的成因。(1)教師可引導學生猜想地震的成因。(2)教師可引導學生設計模擬實驗。學生小組討論,設計模擬地震的實驗方案。(3)學生小組研究地震的成因。(4)學生匯報交流。(5)師生總結,得出結論。3.地震來臨前有什么預兆?播放視頻:唐山大地震來臨前的蜻蜓;唐山地震來臨前天邊出現紅光;動物驚惶不安等。4.地震來了,我們怎么辦?(1)教師可引導學生在小組內交流避震知識,同時適時提供關于避震常識方面的資料,與學生共同學習如何避震。(2)選擇合適的時間組織一次避震演習,使學生切實掌握避震知識。三.、拓展活動教師引導學生課后查閱資料,了解更多的避震方法。板書設計地震1976.7.28唐山地震、2008.5.12汶川地震、2010.4.14玉樹地震、2011.3.11日本大地震巖層斷裂所產生的地震波傳到地表就會引起地表的震動,這就是地震。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精品試卷·第2頁(共2頁)HYPERLINK"http://www.21cnjy.com/"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共22張PPT)13.地震青島版小學《科學》四年級下冊配套課件(五﹒四學制)新知導入這是什么現象?新知導入任務卡搜集有關地球的資料料。材料包毛巾、樹枝等地震是一種自然現象。強烈的地震會造成山崩地裂、房倒屋塌,給人們的生命和財產帶來嚴重的損害。那么,地震是怎樣形成的呢?活動過程了解地震帶來的危害。活動過程5.12汶川地震3.11日本大地震7.28唐山地震4.14玉樹地震活動過程資料卡1976年7月28日凌晨3時42分,河北省唐山市的地下傳來類似打雷的轟鳴聲,大地突然劇烈搖晃,地震爆發了。這次地震共造成約24.2萬人死亡。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四川省汶川縣發生里氏8.0級強烈地震,全國許多地區有明顯震感。這次地震造成了嚴重的生命和財產損失。2010年4月14日,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玉樹市發生6次地震,最高震級7.1級。2011年3月11日,日本國際海域發生里氏9.0級地震,引發的海嘯最高達到23米,福島核電站發生核泄露。活動過程5.12汶川地震活動過程3.11日本大地震活動過程堰塞湖活動過程地震的成因活動過程活動過程1.注意安全,別讓木棍傷到自己和同學。2.小組內分工合作,認真觀察實驗現象.3.實驗結束后,收拾好實驗材料。活動過程1.擠壓毛巾時,看到什么現象?2.折斷樹枝時,聽到什么聲音?手有什么感覺?3.由此推想:巖層在巨大的壓力下會發生什么變化?變化時會伴隨什么現象發生?活動過程活動過程地震的定義活動過程地震來來臨有什么預兆?活動過程活動過程活動過程地震來了,我們怎么辦?1.有序撤離,遠離建筑物。地震來了,如果你正在教室里上課,一定要在教師的指揮下迅速抱頭、閉眼,躲在各自的課桌旁邊。如果時間允許,要在教師的指揮下捂住口鼻有序撒離。2.衛生間是室內最佳避震場所。地震來了,如果沒能第一時間逃到室外,衛生間是最佳避震場所。學生蹲在桌子旁比蹲在桌子底下逃生的機會大得多。3.選擇墻角避震。如果地震來得突然,來不及逃離房間,一定要遠離外墻、陽臺等地方,優近尋找墻角或桌旁邊,掉落的水泥板會與墻角或桌角形成一個安全的黃金三角空間,能給人留有活動空間。活動過程拓展提高查閱資料,了解更多的避震方法。謝謝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網站有大把高質量資料?一線教師?一線教研員?歡迎加入21世紀教育網教師合作團隊!!月薪過萬不是夢!!詳情請看: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13.地震.doc 13.地震.ppt 唐山大地震.mp4 大地震前的預兆.mp4 日本大地震.swf 汶川地震.mp4 汶川地震形成的堰塞湖.mp4 汶川大地震地震現場視頻.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