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40張PPT)4.6太陽系浙教版初中新知導入觀視頻談收獲談一談,觀視頻的過程中你收獲了哪些信息?地球介于哪兩個星球之間?合作探究活動一、探究太陽系的形成太陽系在銀河系離中心近3萬光年處以太陽為中心受太陽引力支配的天體系統——太陽系合作探究觀察分析太陽系有哪些天體組成呢?八大行星、衛星、矮行星、小行星、彗星、流星體等天體按一定的軌道圍繞太陽公轉構成了太陽系。合作探究1.中心天體:。2.按與太陽由近及遠的順序,依次寫出八大行星的名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小行星集中分布在__________星和_________星軌道之間。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太陽觀察發現火木合作探究太陽是距離地球最近的恒星,是太陽系的中心天體。太陽系質量的99.87%都集中在太陽,它強大的引力控制著大小行星、彗星等天體的運動。它孕育了地球文明,并且始終影響著地球生物。太陽的魅力何在?合作探究活動二、探秘行星及其衛星行星是一種比太陽小得多的球形星體,運轉共面。你了解太陽系中的行星和衛星嗎?行星運動形式:自轉和繞太陽公轉。你知道這些行星和衛星都有什么特點嗎?怎樣獲得它們的信息呢?合作探究科學認知17世紀初,伽利略用自制的天文望遠鏡第一次撩開了太陽系神秘的面紗。20世紀50年代以來,航天器的運用使人類對太陽系的認識進入了一個全新的時代。合作探究如果以地球的質量和體積為1,太陽系其他行星相對于地球的質量和體積的數值見表。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質量0.050.821.000.17317.9495.1814.6317.22體積0.0560.8561.0000.1501316.000745.00065.20057.100對比分析表——八大行星相對于地球的質量和體積體積、質量最大的兩顆行星分別是、。2.體積、質量和地球相近的行星是__________。木星、土星金星合作探究根據圖,說說八大行星的外觀差異。大小不同、顏色不同、有否衛星、光環等觀察分析合作探究科學認知距離太陽最近的行星水星地貌酷似月球,有環形山,沒有大氣,沒有水,晝夜溫差很大,最熱高達427℃,最冷低到-173℃。水星凌日平均每世紀發生13次。凌日即指太陽被一個小的暗星體遮擋。這種小的暗星體經常是太陽系行星。也可以解釋為凌日是內行星(即水星和金星)經過日面的一種天文現象。水星和金星的繞日運行軌道在地球軌道以內,稱內行星。合作探究金星表面有大氣,成分以二氧化碳為主,是固體星球,表面地勢平坦,有山脈也有平原,在大小,質量外表各方面都很像地球。從地球上觀察,除了太陽和月亮,最亮的就是金星,又稱它為“太白星”,金星沒有衛星。啟明星,是金星的古稱。天亮前后,東方地平線上有時會看到一顆特別明亮的“晨星”,它不是光源,人們叫它“啟明星”;而在黃昏時分,西方余輝中有時會出現一顆非常明亮的“昏星”,人們叫它“長庚星”。這兩顆星其實是一顆,即金星。科學認知合作探究地球是太陽系中唯一一顆表面大部分被水覆蓋的行星,也是目前已知唯一一顆有生命存在的星球。有一天然衛星----月球火星肉眼看去是一顆引人注目的火紅色的亮星,表面有大氣,成分以二氧化碳為主,火星表面最引人注目的地形特征是有干涸的河床,火星有兩顆衛星。科學認知合作探究為什么人類把火星首選為移居外星球的第一站?思考討論火星是和地球最相像的一顆行星。火星是固體星球,表面有大氣,但大氣密度只有地球的1%,十分稀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表面平均溫度為-55℃。和其他行星相比,這樣的溫度是最接近地球表面的溫度,部分地球生物可以生存。據考證,火星可能有大量的固態水存在。在火星的南、北兩極地區,有固態二氧化碳(干冰)和冰水層覆蓋,但沒有液態水。有科學家推論,有更大量的水凍在厚厚的地下冰層,只有當火山活動時才有可能釋放出來。火星表面有很多史上河流和湖泊的痕跡。合作探究地球生命生存的條件是什么?思考討論適宜的溫度、充足的水、一定厚度和適宜呼吸的大氣是地球生命得以存在的三個條件。合作探究美國“鳳凰號”火星探測器“鳳凰號”火星探測器在2007年8月發射,于2008年5月25日19時53分(美國東部時間)在火星北極成功著陸,按計劃將對火星北極地區實施為期90天的探測任務。這次探測的主要任務是在火星地表下“探冰”,尋找火星過去,甚至現在可能存在某些生命形式的新線索以及觀測火星北極氣候循環模式等。2008年6月15日,“鳳凰號”探測器發現了冰凍水,從而證實火星上確實存在水。圖4-41美國“鳳凰號”火星著陸探測器科學探索合作探究火星沖日是指地球在火星和太陽之間,火星與太陽視黃經相差180度時的天象。這時,火星和太陽分別位于地球的兩邊,太陽剛一落山,火星就從東方升起,而等到太陽從東方升起時,火星才在西方落下,因此整夜都可觀測火星。一般來說,火星沖日時,火星離地球較近,它的亮度也是一年當中最亮的。天文趣談合作探究木星是太陽系中最大的行星,木星有66顆衛星。質量占除太陽外其余質量的35%,為地球的318倍,太陽質量的0.1%。它的體積可容納1300多個地球,它的質量是地球的300多倍。木星表面的大氣運動激烈。木星最顯著的特征是位于赤道南側的大紅斑,長約2萬多千米,寬約1.1萬多千米,呈紅色卵形。科學認知合作探究木星上的大紅斑,是地球直徑的三倍。天文趣談合作探究月亮、金星、和木星雙星伴月天文趣談合作探究土星按體積和質量都排在第二位,僅次于木星。土星具有最美麗的光環,它位于土星赤道面上,由繞土星運轉的碎塊和微粒組成。土星的最大衛星“土衛六”是人類迄今為止在太陽系中發現的第二顆存在液體的星球。科學家們正借助土星探測器來證實是否有地外生命的存在。科學認知合作探究天王星是太陽系中次于木星、土星的第三大行星。天王星幾乎“橫躺”在公轉軌道面上,它一年內,太陽光輪流照在它的北極和南極上(目前是它的南極處于晝半球)。衛星數(已確認)27個。海王星到太陽的距離最遠。衛星數:14(已確認的)。海王星的色調偏綠。海王星的大氣不像天王星那樣平靜,旅行者2號在它的南緯22度處觀察到一個“大黑斑”,這是和木星大紅斑一類的持久氣旋。科學認知合作探究歸納整理類地行星(固體)遠日行星(氣體)巨行星(氣體)肉眼可見合作探究小行星的體積和質量比行星小得多,直徑在數米到數百千米不等。已經發現的小行星有數十萬顆。它們圍繞太陽運行,大部分集中在火星和木星之間,稱為小行星帶。活動三、探秘小行星和彗星什么是小行星?小行星有什么特點?合作探究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間,又稱“小行星帶”。有的石質,有的鐵質,有的主要成分是碳。科學認知大約有50萬顆合作探究6500萬年前小行星撞擊地球小行星的運行軌道一旦發生變化,就有可能被行星俘獲而發生劇烈的撞擊。拓展視野合作探究彗星有什么特點?它的結構是怎樣的?彗星由彗核、彗發、彗尾三部分組成。彗核是由巖石的碎片、固體微粒和水結冰而成的“大冰球”。彗核的冰物質受太陽光照后變成氣態物質,形成彗發。這些氣態物質被太陽風吹拂,形成長長的彗尾。有時,在天空中會看到一些拖著尾巴的星星,它們叫做彗星。彗尾彗核彗發科學認知合作探究哈雷彗星是最著名的彗星,繞日公轉的周期是76年,因英國天文學家哈雷準確地預言它的到來而得名。我國早在公元前613年就有關于哈雷彗星的記載,比西歐早了六七百年。此后,它每次接近地球,我國都有記載,但可惜沒有人發現它的周期。著名的哈雷彗星合作探究2.一個小朋友10歲時曾看到哈雷彗星,當他第二次看它時是多少歲?1.上次出現的時間是1986年,那下次在地球上出現的時間是什么時候?思考交流當他再次看到是已經86歲高齡了它繞日公轉周期76年,2062年將再次出現合作探究彗星在繞日運行時如果被行星俘獲,也會發生劇烈的撞擊現象。1994年蘇梅克-列維9號彗星以每小時21萬千米的速度撞擊木星。撞擊后,木星表面升起寬闊的塵云,高溫氣體沖至1000千米的高度,并在木星上留下了像地球大小的撞擊痕跡。彗星撞擊木星前后的照片合作探究太陽系中的一些固體小塊(流星體)闖入地球大氣層時,與大氣摩擦燃燒發光而劃亮夜空的現象,稱為流星現象。你知道流星的哪些秘密?合作探究那些沒有燒盡的流星體降落到地球表面,叫做隕星。主要由巖石構成的隕星叫隕石。世界上最大的隕石——吉林1號隕石合作探究獅子座流星雨每年11月17日左右都有一些流星從獅子座方向迸發出來,起因于一顆叫坦普爾·塔特爾的彗星。流星雨:聚集的流星群沖入大氣層燃燒的過程。說一說哥白尼與日心說在長達幾千年的時間里,人們一直以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16世紀,波蘭天文學家哥白尼(NicolausCopernicus)提出了“日心說”理論,揭示了地球是圍繞太陽旋轉的行星這一科學真理。“日心說”極大地動搖了神權統治的思想基礎,為封建教會勢力所不容。為了捍衛“日心說”,不少仁人志士前仆后繼,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價。意大利思想家布魯諾被教會用火活活燒死;意大利科學家伽利略被宗教法庭判處終身監禁……但是,真理終究戰勝了邪惡。現在,我們不僅知道太陽是太陽系的中心,還知道太陽系也只是銀河系中極小的一部分。合作探究資料閱讀課堂練習1.在質量、體積、平均密度和運動方向等方面與地球極為相似的行星,稱為類地行星,下列屬于類地行星的是()A.火星B.土星C.木星D.天王星2.下圖所示為太陽系中八大行星的示意圖,地球處于()A.1處B.2處C.3處D.4處3.太陽系中的一些固體小塊闖入地球大氣層時,與大氣摩擦燃燒發光而劃亮夜空,那些沒有燒盡的固體小塊落到地球表面,叫做()A.流星體B.彗星體C.隕星D.隕石ACC做一做4.火星是類地行星,直徑約為地球的一半,自轉軸傾角、自轉周期均與地球相近,公轉一周約為地球公轉時間兩倍。火星基本上是沙漠行星,地表沙丘、礫石遍布,二氧化碳為主的大氣十分稀薄,密度僅為地球大氣密度的1%,火星兩極皆有干冰組成的極冠,會周期性地消長。根據以上信息,你認為下列推測正確的是()A.火星上也有季節變化B.火星的一天比地球的一天長一倍左右C.汽油在火星上可以正常燃燒D.火星表層上的成分與地球上土壤成分相似課堂練習A5.2012年6月6日,我國許多地方觀察到“金星凌日”現象。人們觀察到小黑點般的金星在太陽表面緩慢移動(如圖所示)。下列敘述中錯誤的是()A.太陽、金星和地球都是恒星B.太陽是恒星,金星和地球是行星C.太陽會發光,金星和地球不會發光D.金星和地球都繞太陽運動6.下列有關木星的敘述,正確的是()A.木星上的大紅斑是木星表面激烈噴發的巖漿B.八大行星中,木星的近鄰是地球和土星C.木星上沒有大氣,有光環D.木星的體積在太陽系各天體中位列第二課堂練習AD教學板書太陽系太陽:太陽系的中心,質量占99.86%八大行星水、金、地、火木、土巨行星天、海遠日行星彗星:彗核、彗發、彗尾流星體和流星隕星隕石衛星:繞各大行星運轉的天體小行星及星際物質類地行星作業布置12畫出太陽系中各大行星的位置,并標出小行星的位置。尋找不同年份發生流星、彗星現象。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浙教版科學七下4.6太陽系課時教學設計課題太陽系單元四學科科學年級七學習目標知識目標:1.了解太陽系的構成及九大行星、衛星、小行星、彗星和流星體。2.會根據哈雷彗星的周期計算它出現的時間。3.知道銀河系的構成,大小,形狀以及太陽系在銀河系中的位置。4.了解宇宙的構成及宇宙中不同級別的天體系統的關系。能力目標: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創造性思維能力,及對資料、信息的獲得和處理能力。情感目標:1.知道人類及我國在航天事業中的成就。2.培養學生的空間概念和認識到宇宙是廣闊無邊的,培養學生探索宇宙奧秘的興趣。重點太陽系的構成及九大行星離太陽由近到遠的排列順序;銀河系的構成、大小、形狀及太陽系在銀河系中的位置。難點太陽系、銀河系及宇宙的空間三位概念。教學過程教學環節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導入新課播放視頻《太陽系的秘密》。提出問題:談一談,觀視頻的過程中你收獲了哪些信息?地球介于哪兩個星球之間?觀看視頻,思考問題并進行交流以形象生動的影像資料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講授新課活動一、探究太陽系的形成1.出示太陽系圖片,了解什么是太陽系。太陽系在銀河系離中心近3萬光年處以太陽為中心受太陽引力支配的天體系統——太陽系。2.提出問題:太陽系有哪些天體組成呢?3.提出問題:(1).中心天體:。(2)按與太陽由近及遠的順序,依次寫出八大行星的名稱:____________________(3)小行星集中分布在__________星和_________星軌道之間。4.問題引導:太陽的魅力何在?太陽是距離地球最近的恒星,是太陽系的中心天體。太陽系質量的99.87%都集中在太陽,它強大的引力控制著大小行星、彗星等天體的運動。它孕育了地球文明,并且始終影響著地球生物。(轉折)太陽系中的行星又有什么秘密呢?活動二、探秘行星及其衛星1.你了解太陽系中的行星和衛星嗎?提示:行星運動形式:自轉和繞太陽公轉。追問:你知道這些行星和衛星都有什么特點嗎?怎樣獲得它們的信息呢?2.引導學生說一說:怎樣觀察天文信息?17世紀初,伽利略用自制的天文望遠鏡第一次撩開了太陽系神秘的面紗。20世紀50年代以來,航天器的運用使人類對太陽系的認識進入了一個全新的時代。3.引導學生讀材料,思考回答問題:如果以地球的質量和體積為1,太陽系其他行星相對于地球的質量和體積的數值見表。(1).體積、質量最大的兩顆行星分別是、。(2)體積、質量和地球相近的行星是__________。4.引導學生繼續觀察討論:根據圖,說說八大行星的外觀差異。5.說一說各個行星的特點——水星(1)距離太陽最近的行星水星地貌酷似月球,有環形山,沒有大氣,沒有水,晝夜溫差很大,最熱高達427℃,最冷低到-173℃。水星凌日平均每世紀發生13次。(2)凌日即指太陽被一個小的暗星體遮擋。這種小的暗星體經常是太陽系行星。也可以解釋為凌日是內行星(即水星和金星)經過日面的一種天文現象。水星和金星的繞日運行軌道在地球軌道以內,稱內行星。6.科學認知——金星金星表面有大氣,成分以二氧化碳為主,是固體星球,表面地勢平坦,有山脈也有平原,在大小,質量外表各方面都很像地球。從地球上觀察,除了太陽和月亮,最亮的就是金星,又稱它為“太白星”,金星沒有衛星。補充:啟明星,是金星的古稱。天亮前后,東方地平線上有時會看到一顆特別明亮的“晨星”,它不是光源,人們叫它“啟明星”;而在黃昏時分,西方余輝中有時會出現一顆非常明亮的“昏星”,人們叫它“長庚星”。這兩顆星其實是一顆,即金星。7.鼓勵學生自主介紹我們生活的家園——地球。8.科普火星的知識:火星肉眼看去是一顆引人注目的火紅色的亮星,表面有大氣,成分以二氧化碳為主,火星表面最引人注目的地形特征是有干涸的河床,火星有兩顆衛星。(1)引導學生認識火星的特點:火星是和地球最相像的一顆行星。火星是固體星球,表面有大氣,但大氣密度只有地球的1%,十分稀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表面平均溫度為-55℃。和其他行星相比,這樣的溫度是最接近地球表面的溫度,部分地球生物可以生存。據考證,火星可能有大量的固態水存在。在火星的南、北兩極地區,有固態二氧化碳(干冰)和冰水層覆蓋,但沒有液態水。有科學家推論,有更大量的水凍在厚厚的地下冰層,只有當火山活動時才有可能釋放出來。火星表面有很多史上河流和湖泊的痕跡。(2)討論:地球生命生存的條件是什么?(3)展示資料:美國“鳳凰號”火星探測器(4)展示火星沖日:火星沖日是指地球在火星和太陽之間,火星與太陽視黃經相差180度時的天象。這時,火星和太陽分別位于地球的兩邊,太陽剛一落山,火星就從東方升起,而等到太陽從東方升起時,火星才在西方落下,因此整夜都可觀測火星。一般來說,火星沖日時,火星離地球較近,它的亮度也是一年當中最亮的。9.認識木星:木星是太陽系中最大的行星,木星有66顆衛星。質量占除太陽外其余質量的35%,為地球的318倍,太陽質量的0.1%。它的體積可容納1300多個地球,它的質量是地球的300多倍。補充——趣味天文:雙星伴月10.認識美麗的土星:土星按體積和質量都排在第二位,僅次于木星。土星具有最美麗的光環,它位于土星赤道面上,由繞土星運轉的碎塊和微粒組成。11.鼓勵學生說出天王星和海王星的特點:天王星是太陽系中次于木星、土星的第三大行星。天王星幾乎“橫躺”在公轉軌道面上,它一年內,太陽光輪流照在它的北極和南極上(目前是它的南極處于晝半球)。海王星到太陽的距離最遠。海王星的色調偏綠。海王星的大氣不像天王星那樣平靜,旅行者2號在它的南緯22度處觀察到一個“大黑斑”,這是和木星大紅斑一類的持久氣旋。12.通過觀察行星,講述它們的特點,你會怎樣給它們進行分類呢?補充:木星、土星——巨行星(氣體)天王星、木王星——遠日行星(氣體)其中巨行星和類地行星是肉眼可見的。活動三、探秘小行星和彗星1.什么是小行星?小行星有什么特點?它們圍繞太陽運行,大部分集中在火星和木星之間,稱為小行星帶。小行星的成分:有的石質,有的鐵質,有的主要成分是碳。大約有50萬顆2.拓展視野:小行星的運行軌道一旦發生變化,就有可能被行星俘獲而發生劇烈的撞擊。6500萬年前小行星撞擊地球3.提問:彗星有什么特點?它有哪些部分組成?彗星由彗核、彗發、彗尾三部分組成。彗核是由巖石的碎片、固體微粒和水結冰而成的“大冰球”。彗核的冰物質受太陽光照后變成氣態物質,形成彗發。這些氣態物質被太陽風吹拂,形成長長的彗尾。4.認知——著名的哈雷彗星哈雷彗星是最著名的彗星,繞日公轉的周期是76年,因英國天文學家哈雷準確地預言它的到來而得名。我國早在公元前613年就有關于哈雷彗星的記載,比西歐早了六七百年。此后,它每次接近地球,我國都有記載,但可惜沒有人發現它的周期。一個小朋友10歲時曾看到哈雷彗星,當他第二次看它時是多少歲?補充:彗星在繞日運行時如果被行星俘獲,也會發生劇烈的撞擊現象。1994年蘇梅克-列維9號彗星以每小時21萬千米的速度撞擊木星。撞擊后,木星表面升起寬闊的塵云,高溫氣體沖至1000千米的高度,并在木星上留下了像地球大小的撞擊痕跡。5.提問:你知道流星的哪些秘密?追問:你知道這是什么嗎?那些沒有燒盡的流星體降落到地球表面,叫做隕星。主要由巖石構成的隕星叫隕石。流星雨:聚集的流星群沖入大氣層燃燒的過程。每年11月17日左右都有一些流星從獅子座方向迸發出來,起因于一顆叫坦普爾·塔特爾的彗星。6.展示材料:哥白尼與日心說1.讀一讀,說一說2.讀圖分析:八大行星、衛星、矮行星、小行星、彗星、流星體等天體按一定的軌道圍繞太陽公轉構成了太陽系。3.讀圖思考:(1)太陽(2)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3)火、木4.說一說1.行星是一種比太陽小得多的球形星體,運轉共面。2.說一說:航天器的運用3.對比分析,交流討論:木星、土星金星4.展示交流:大小不同、顏色不同、有否衛星、光環等5.小組內交流:不斷提出自己的疑惑6.說一說:我們所說的啟明星是指哪一顆星呢?7.自主介紹——地球:地球是太陽系中唯一一顆表面大部分被水覆蓋的行星,也是目前已知唯一一顆有生命存在的星球。有一天然衛星----月球8.閱讀與思考討論:為什么人類把火星首選為移居外星球的第一站?(2)說一說:適宜的溫度、充足的水、一定厚度和適宜呼吸的大氣。(3)讀一讀(4)趣味天文:火星沖日9.說一說自己發現木星的特點:表面的大氣運動激烈。木星最顯著的特征是位于赤道南側的大紅斑,長約2萬多千米,寬約1.1萬多千米,呈紅色卵形。雙星伴月是指:月亮、金星、和木星10.說出自己對土星的認知:土星的最大衛星“土衛六”是人類迄今為止在太陽系中發現的第二顆存在液體的星球。11.交流討論:天王星:衛星數(已確認)27個。海王星到太陽的距離最遠。衛星數:14(已確認的)。12.整理分類:水性、金星、地球、火星成為類地行星。1.展示交流:小行星的體積和質量比行星小得多,直徑在數米到數百千米不等。已經發現的小行星有數十萬顆。2.小組內講一講小行星撞擊地球恐龍滅絕的故事。說一說:有時,在天空中會看到一些拖著尾巴的星星,它們叫做彗星。4.說一說自己知道的——著名的哈雷彗星思考回答問題:(1)上次出現的時間是1986年,那下次在地球上出現的時間是什么時候?5.展示交流:太陽系中的一些固體小塊(流星體)闖入地球大氣層時,與大氣摩擦燃燒發光而劃亮夜空的現象,稱為流星現象。展示:世界上最大的隕石——吉林1號隕石自主說一說讀一讀圖文集合,初步了解太陽系鼓勵學生發現,總結問題,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通過對比的方法引導學生去區分、辨別行星引導學生調動已有的知識儲備,鼓勵學生自己去解決問題學會用科學的數據去對比分析八大行星讀材料科普與生活實際相聯系。將高大上的天文知識生活化,形象化,便于學生接受鼓勵學生去解決通過自己的思考、或者調動已有的知識能解決的問題認識行星與趣聞相聯系,增強趣味性,增強學生對天文知識的好奇心發揮學生的能動性,鼓勵學生將搜集到的行星資料進行展示,培養學生學會搜集資料,展示信息的能力穿插趣味性的天文知識,提升學生探究的欲望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激發學生展示,鍛煉其表達能力引導學生學會用歸納整理的方法學習,形成一種意識師生互動,互補,科學的認識小行星引導學生用觀看的科普片來解釋小行星撞擊地球的現象,容易激發學生的共鳴利用學生聽說的較多的哈雷彗星再次調動學生的積極參與和發言說一說生活中觀察的流星,培養學生善于觀察的習慣課堂練習1.在質量、體積、平均密度和運動方向等方面與地球極為相似的行星,稱為類地行星,下列屬于類地行星的是()A.火星B.土星C.木星D.天王星2.下圖所示為太陽系中八大行星的示意圖,地球處于()A.1處B.2處C.3處D.4處3.太陽系中的一些固體小塊闖入地球大氣層時,與大氣摩擦燃燒發光而劃亮夜空,那些沒有燒盡的固體小塊落到地球表面,叫做()A.流星體B.彗星體C.隕星D.隕石4.火星是類地行星,直徑約為地球的一半,自轉軸傾角、自轉周期均與地球相近,公轉一周約為地球公轉時間兩倍。火星基本上是沙漠行星,地表沙丘、礫石遍布,二氧化碳為主的大氣十分稀薄,密度僅為地球大氣密度的1%,火星兩極皆有干冰組成的極冠,會周期性地消長。根據以上信息,你認為下列推測正確的是()A.火星上也有季節變化B.火星的一天比地球的一天長一倍左右C.汽油在火星上可以正常燃燒D.火星表層上的成分與地球上土壤成分相似5.2012年6月6日,我國許多地方觀察到“金星凌日”現象。人們觀察到小黑點般的金星在太陽表面緩慢移動(如圖所示)。下列敘述中錯誤的是()太陽、金星和地球都是恒星B.太陽是恒星,金星和地球是行星C.太陽會發光,金星和地球不會發光D.金星和地球都繞太陽運動6.下列有關木星的敘述,正確的是()A.木星上的大紅斑是木星表面激烈噴發的巖漿B.八大行星中,木星的近鄰是地球和土星C.木星上沒有大氣,有光環D.木星的體積在太陽系各天體中位列第二認真完成,當堂達標課堂小結這一節課我們學習了......1.通過觀察太陽系圖,我們知道了太陽系是由八大行星、衛星、矮行星、小行星、彗星、流星體等天體按一定的軌道圍繞太陽公轉構成。2.我們知道了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八大行星。3.通過搜集資料、展示交流知道了八大行星各自的特點。4.通過學習我們知道了小行星的位置、組成等。5.通過交流我們知道了彗星和流星的秘密。板書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精品試卷·第2頁(共2頁)HYPERLINK"http://www.21cnjy.com/"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21世紀教育網–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浙教版科學七下4.6太陽系導學案課題太陽系單元四學科科學年級下【教學目標】知識目標:1.了解太陽系的構成及九大行星、衛星、小行星、彗星和流星體。2.會根據哈雷彗星的周期計算它出現的時間。3.知道銀河系的構成,大小,形狀以及太陽系在銀河系中的位置。4.了解宇宙的構成及宇宙中不同級別的天體系統的關系。能力目標: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創造性思維能力,及對資料、信息的獲得和處理能力。情感目標:1.知道人類及我國在航天事業中的成就。2.培養學生的空間概念和認識到宇宙是廣闊無邊的,培養學生探索宇宙奧秘的興趣。【教學重點】太陽系的構成及九大行星離太陽由近到遠的排列順序;銀河系的構成、大小、形狀及太陽系在銀河系中的位置。【教學難點】太陽系、銀河系及宇宙的空間三位概念。【導學方法】知識點總結,考點精講,講練結合,課后鞏固。【課前預習】、、、、、等天體按一定的軌道圍繞太陽公轉構成了太陽系。2.按與太陽由近及遠的順序,依次寫出八大行星的名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小行星集中分布在星和星軌道之間。4.八大行星中離太陽最近的是___________,離太陽最遠的是___________。5.太陽系中體積最大的天體是___________,衛星最多的行星是_________。6.彗星的彗核主要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組成。學習探究【新知導入】播放視頻《太陽系的秘密》。提出問題:談一談,觀視頻的過程中你收獲了哪些信息?地球介于哪兩個星球之間?【合作探究】太陽系1.什么是太陽系,太陽系有哪些天體構成?2.讀圖完成——分析太陽系的構成。(1).中心天體:。(2)按與太陽由近及遠的順序,依次寫出八大行星的名稱:____________________(3)小行星集中分布在__________星和_________星軌道之間。3.在太陽系中太陽有著怎樣的地位?二.行星及其衛星1.什么是行星,它的運動形式是怎樣的?2..引導學生讀材料,思考回答問題:如果以地球的質量和體積為1,太陽系其他行星相對于地球的質量和體積的數值見表。(1).體積、質量最大的兩顆行星分別是、。(2)體積、質量和地球相近的行星是__________。3.根據圖,說說八大行星的外觀差異。4.說出八大行星的特點:(1)水星(2)金星(3)地球(4)火星(5)木星(6)土星(7)天王星(8)海王星5.歸納整理:請給八大行星進行分類:三.小行星和彗星1.什么是小行星?小行星有什么特點?2.小行星的運行軌道一旦發生變化,就有可能被行星俘獲而發生劇烈的撞擊。說一說會給地球帶來哪些災難?3.彗星有什么特點?它有哪些部分組成?4.說一說你知道的哈雷彗星——(1)發生周期是。(2)最早預言哈雷彗星的學者?(3)我國對于哈雷彗星的觀察的時間?(4)上次出現的時間是1986年,那下次在地球上出現的時間是什么時候?什么是流星現象?最著名的流星是?6.什么是隕石?【課堂總結】這節課你學到了什么【課堂練習】1.在質量、體積、平均密度和運動方向等方面與地球極為相似的行星,稱為類地行星,下列屬于類地行星的是()A.火星B.土星C.木星D.天王星2.下圖所示為太陽系中八大行星的示意圖,地球處于()A.1處B.2處C.3處D.4處3.太陽系中的一些固體小塊闖入地球大氣層時,與大氣摩擦燃燒發光而劃亮夜空,那些沒有燒盡的固體小塊落到地球表面,叫做()A.流星體B.彗星體C.隕星D.隕石4.火星是類地行星,直徑約為地球的一半,自轉軸傾角、自轉周期均與地球相近,公轉一周約為地球公轉時間兩倍。火星基本上是沙漠行星,地表沙丘、礫石遍布,二氧化碳為主的大氣十分稀薄,密度僅為地球大氣密度的1%,火星兩極皆有干冰組成的極冠,會周期性地消長。根據以上信息,你認為下列推測正確的是()A.火星上也有季節變化B.火星的一天比地球的一天長一倍左右C.汽油在火星上可以正常燃燒D.火星表層上的成分與地球上土壤成分相似5.2012年6月6日,我國許多地方觀察到“金星凌日”現象。人們觀察到小黑點般的金星在太陽表面緩慢移動(如圖所示)。下列敘述中錯誤的是()A.太陽、金星和地球都是恒星B.太陽是恒星,金星和地球是行星C.太陽會發光,金星和地球不會發光D.金星和地球都繞太陽運動6.下列有關木星的敘述,正確的是()A.木星上的大紅斑是木星表面激烈噴發的巖漿B.八大行星中,木星的近鄰是地球和土星C.木星上沒有大氣,有光環D.木星的體積在太陽系各天體中位列第二7.下列各組行星中,全部都有光環的是( )A.水星、火星B.木星、土星C.地球、水星D.土星、金星8.在太陽系行星中,按照它們的質量從大到小的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A.木星 火星 地球 海王星B.土星 地球 金星 水星C.天王星 土星 木星 水星D.地球 水星 金星 火星9.讀圖太陽系模式圖,回答下列問題。(1)寫出圖中字母所代表的行星名稱:a________,d________。 (2)小行星帶位于______軌道和________軌道之間。(均填字母)(3)圖中哈雷彗星的軌道形狀是________,它的公轉周期是________年。(4)圖中各行星中,衛星最多的是________(填字母)。參考答案課前預習1.八大行星、衛星、矮行星、小行星、彗星、流星體2.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3.火、木4.水星海王星5.木星木星6.彗核、彗發、彗尾合作探究:一、1.以太陽為中心受太陽引力支配的天體系統——太陽系;八大行星、衛星、矮行星、小行星、彗星、流星體等天體按一定的軌道圍繞太陽公轉構成了太陽系。2.(1)太陽(2)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3.太陽是距離地球最近的恒星,是太陽系的中心天體。太陽系質量的99.87%都集中在太陽,它強大的引力控制著大小行星、彗星等天體的運動。它孕育了地球文明,并且始終影響著地球生物。二.1.行星是一種比太陽小得多的球形星體,運轉共面。自轉和繞太陽公轉。2.木星、土星金星3.大小不同、顏色不同、有否衛星、光環等4.(1)距離太陽最近的行星水星地貌酷似月球,有環形山,沒有大氣,沒有水,晝夜溫差很大(2)金星有點像地球,是固體星球,表面有大氣,但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水星和金星沒有衛星。(3)地球:地球是太陽系中唯一一顆表面大部分被水覆蓋的行星,也是目前已知唯一一顆有生命存在的星球。(4)火星是和地球最相像的一顆行星。火星是固體星球,表面有大氣,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溫度是最接近地球表面的溫度,部分地球生物可以生存。據考證,火星可能有大量的固態水存在。(5)木星是太陽系中最大的行星,木星有66顆衛星。表面的大氣運動激烈。(6)土星具有最美麗的光環,它位于土星赤道面上,由繞土星運轉的碎塊和微粒組成。(7)天王星是太陽系中次于木星、土星的第三大行星。(8)海王星到太陽的距離最遠。5.水性、金星、地球、火星成為類地行星。木星、土星——巨行星(氣體)。天王星、木王星——遠日行星(氣體)。其中巨行星和類地行星是肉眼可見的三.1.行星的體積和質量比行星小得多,直徑在數米到數百千米不等。已經發現的小行星有數十萬顆。它們圍繞太陽運行,大部分集中在火星和木星之間,稱為小行星帶。小行星的成分:有的石質,有的鐵質,有的主要成分是碳。2.災難例如:恐龍滅絕3.有時,在天空中會看到一些拖著尾巴的星星,它們叫做彗星。彗星由彗核、彗發、彗尾三部分組成。彗核是由巖石的碎片、固體微粒和水結冰而成的“大冰球”。彗核的冰物質受太陽光照后變成氣態物質,形成彗發。這些氣態物質被太陽風吹拂,形成長長的彗尾。4.哈雷彗星是最著名的彗星,繞日公轉的周期是76年,因英國天文學家哈雷準確地預言它的到來而得名。我國早在公元前613年就有關于哈雷彗星的記載,比西歐早了六七百年。1986年發生,再次發生是2062年。5.聚集的流星群沖入大氣層燃燒的過程。最著名的是獅子座流星雨6.些沒有燒盡的流星體降落到地球表面,叫做隕星。主要由巖石構成的隕星叫隕石課堂總結這一節課我們學習了......1.通過觀察太陽系圖,我們知道了太陽系是由八大行星、衛星、矮行星、小行星、彗星、流星體等天體按一定的軌道圍繞太陽公轉構成。2.我們知道了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八大行星。3.通過搜集資料、展示交流知道了八大行星各自的特點。4.通過學習我們知道了小行星的位置、組成等。5.通過交流我們知道了彗星和流星的秘密。課堂練習:1.A2.C3.C4.A5.A5.D6.B7.B8.(1)海王星木星(2)ed橢圓76c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精品試卷·第2頁(共2頁)HYPERLINK"http://www.21cnjy.com/"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太陽系的奧秘》.mp4 浙教版科學七下4.6 太陽系 教學設計.doc 浙教版科學七下4.6 太陽系 課件.pptx 浙教版科學七下4.6太陽系 導學案.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