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8張PPT)?第二單元 理解權利義務復習課件八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目錄考綱呈現……………1思維導圖………….…2知識梳理……………..345課標要求1.了解憲法對公民基本權利和義務的規定,懂得正確行使權利、自覺履行義務。2.知道公民的人身權利受法律保護,任何非法侵害他人人身權利的行為,都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3.知道公民有受教育的權利和義務,學會運用法律維護自己受教育的權利,自覺履行受教育的義務。4.知道法律保護公民的財產,未成年人的財產繼承權和智力成果權不受侵犯,學會運用法律保護自己的經濟權利。5.知道法律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學會運用法律維護自己作為消費者的權益。6.掌握獲得法律幫助和維護合法權益的方式和途徑,提高運用法律的能力。7.知道不履行法律規定的義務或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為都是違法行為,理解任何違法行為都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受到一定的法律制裁。思維導圖1、我國憲法規定的公民基本權利有哪些?(P35-P41)(1)政治權利和自由。包括:選舉權和被選舉權、政治自由和監督權等。(2)人身自由。包括: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嚴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護。(3)社會經濟與文化教育權利。包括:財產權、勞動權、物質幫助權、受教育權、文化權利。(4)其他權利。包括:平等權,宗教信仰自由,婦女、兒童和殘疾人等特定人群的權利受到憲法和法律的特殊保障。知識梳理2、我國公民享有哪些政治權利和自由?(P35-P36)(1)選舉權和被選舉權。①條件:我國年滿十八周歲的公民,不分民族、種族、性別、職業、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財產狀況、居住期限,都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但是依照法律被剝奪政治權利的人除外。②重要性:★選舉權和被選舉權是公民的一項基本政治權利,行使這項權利是公民參與管理國家和管理社會的基礎。(2)政治自由。①內容:我國公民有言論、出版、集會、結社、游行、示威的自由。②重要性:公民享有政治自由,有助于公民參與國家政治生活,充分表達自己的意愿。(待續)(3)★監督權。①內容:我國公民對于任何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有提出批評和建議的權利;對于任何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的違法失職行為,有向有關國家機關提出申訴、控告或者檢舉的權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實進行誣告陷害。②重要性:有助于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依法行使權力,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補充筆記】公民行使監督權的途徑有哪些?①通過人大代表或直接向全國人大常委會和地方人大常委會反映;②采用書信、電子郵件、電話、走訪等形式,向有關部門舉報或反映;③通過電視、廣播、報紙、網絡等媒體進行輿論監督。④參加聽證會、論證會。3、★公民依法行使政治權利和自由有什么意義?(P36)我國公民依法行使政治權利和自由,參與國家政治生活,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文化事業,管理社會事務,這是人民行使當家作主權利的重要體現。4、人身自由(P36-P37)(1)含義:人身自由是指公民的人身不受非法侵犯的自由。(2)內容:包括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嚴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護。(3)重要性: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權利,只有在人身自由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公民才能獨立、自由、有尊嚴地生活。5、人身自由不受侵犯(P37)憲法規定:任何公民,非經人民檢察院批準或者決定或者人民法院決定,并由公安機關執行,不受逮捕。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剝奪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體。6、人格尊嚴不受侵犯(P38)(1)原因:公民都有自我尊重和受人尊重的需要,都應當享有受他人和社會尊重的權利。(2)憲法規定:公民的人格尊嚴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對公民進行侮辱、誹謗和誣告陷害。(3)★內容:公民的人格尊嚴權包括名譽權、榮譽權、肖像權、姓名權、隱私權等。7、住宅不受侵犯(P38)(1)原因:住宅是公民享有安寧生活和安全感的私人空間。(2)憲法規定: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8、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護(P38)憲法規定: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護。除因國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機關或者檢察機關依照法律規定的程序對通信進行檢查外,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9、我國公民的社會經濟與文化教育權利包括哪些?(P39-P41)(1)財產權。①重要性:我們的生存和發展及物質和文化生活需要的滿足,都離不開財產。②憲法規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財產不受侵犯。③內容:公民可以通過合法方式取得財產,并依法占有和使用,獲得收益和進行處分。【補充筆記】占有權、使用權、收益權、處分權①占有權含義:財產所有人對其財產的實際控制權表現:擁有自己的財務;擁有自己的專利等②使用權含義:財產所有人根據財產的性能和用途加以利用,以滿足自己需要的權利表現:購買的房屋用于居住、開超市③收益權含義:財產所有人在其經營、使用的財產上獲得經濟利益的權利表現:如出租自己的房屋、汽車獲得的租金④處分權含義:指財產所有人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處理其財產的權利表現:事實上的處分(如吃掉、用掉)和法律上的處分(如財產贈給、送給、賣給他人)(2)勞動權。①含義:一切有勞動能力的公民有勞動就業和取得勞動報酬的權利。②憲法規定:公民有勞動的權利和義務。③重要性:這是公民賴以生存的基礎。人們通過勞動,參與社會生產與服務活動,獲得勞動報酬和其他收益,既可以保障合理的生活水平,實現自身價值,也為國家和社會作出貢獻。(3)物質幫助權。①憲法規定: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喪失勞動能力的情況下,有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的權利。②保障措施:國家發展為公民享受這些權利所需要的社會保險、社會救濟和醫療衛生事業。(4)★受教育權。①含義:公民有按照其能力平等地從國家獲得接受教育的機會,并獲得相應物質保障的權利。②重要性:教育為個人人生幸福奠定基礎,為人類文明傳遞薪火,成就民族和國家的未來。③保障措施:國家實行義務教育制度、國家制定資助政策。(5)文化權利。①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進行科學研究、文學藝術創作和其他文化活動的自由。②保障措施:國家對于從事教育、科學、技術、文學、藝術和其他文化事業的公民的有益于人民的創造性工作,給以鼓勵和幫助。10、公民應如何依法行使權利?(P43-P44)①公民行使權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濫用權利。②★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權利的時候,不得損害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權利。③公民行使權利應依照法定程序,按照規定的活動方式、步驟和過程進行。11、維護權利守程序的作用和要求是什么?(P44)(1)作用:遵守正當的程序,有利于公民實際享受權利,有效避免和化解糾紛。(2)要求:每個公民都應該樹立按照法定程序辦事的意識,通過正確的途徑和方式維護自身權益。12、★公民權利受到損害時應該怎么做?(P44)要依照法定程序維護權利。維護權利的方式包括:協商、調解、仲裁和訴訟等。【說明】如果是消費者權益受到侵害,維權方式用句子表述可以這樣寫:①與經營者協商和解;②請求消費者協會調解;③向有關行政部門申訴;④根據與經營者達成的仲裁協議,提請仲裁機構仲裁;⑤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13、協商(P44)(1)含義:協商是當事人之間自行解決糾紛的方式。(2)適用情形:一些常見的消費、勞動爭議和交通事故糾紛等(3)實施方法:當事人可以在自愿、互諒的基礎上,依據法律,直接對話,分清責任,達成協議,解決糾紛。14、調解(P45)(1)含義:調解是通過調解組織解決糾紛的方式。(2)實施方法:調解人以國家法律法規和政策以及社會公德為依據,對糾紛雙方進行疏導、勸說,促使他們相互諒解,進行協商,自愿達成協議,解決糾紛。(3)方式:我國調解方式主要有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和司法調解。15、仲裁(P45)(1)含義:仲裁是通過仲裁機構解決糾紛的方式。(2)適用情形:公民與其他個人或組織之間發生合同糾紛和其他財產權益爭議。(3)實施方法:當事人根據他們之間訂立的仲裁協議,自愿將其爭議提交仲裁,并受仲裁裁判約束。16、★訴訟(P46)(1)含義:訴訟是通過人民法院解決糾紛的方式。(2)實施方法:公民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訴,維護自身權益。(3)方式:①公民遇到人身關系或財產關系的爭議,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②公民對于某些侵犯自己人身、財產權利的行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刑事自訴;③公民認為行政機關的行政行為侵犯了自己的權益,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17、我國憲法規定的公民基本義務有哪些?(P48-P52)(1)遵守憲法法律。(2)維護國家利益。(3)依法服兵役。(4)依法納稅。(5)其他義務。包括:勞動的義務、受教育的義務、夫妻雙方實行計劃生育的義務、父母撫養教育未成年人的義務和成年子女贍養扶助父母的義務等。18、遵守憲法和法律的原因及表現?(P48)(1)原因:我國憲法和法律是全國各族人民意志和利益的集中體現,維護憲法和法律的尊嚴是公民對國家和社會應盡的職責。(2)具體表現:保守國家秘密,愛護公共財產,遵守勞動紀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會公德。19、★公民應如何遵守憲法和法律?(P48)①忠于憲法,維護憲法尊嚴,保障憲法實施。②自覺做到尊法學法守法用法,共同營造守法光榮、違法可恥的社會氛圍。③自覺學習法律知識,了解法律程序規定,以法律來指導和約束自己的行為,做到依法辦事。20、★維護國家利益的表現?(P49)①維護國家統一和全國各民族團結。②維護國家安全、榮譽和利益。21、維護國家統一和全國各民族團結(P49)(1)原因:我國是統一多民族國家,國家的統一和民族的團結,是我國順利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基本保證。(2)做法:每個公民都應當把自己的命運與國家盛衰、民族興亡緊密聯系在一起,自覺維護國家領土完整和主權統一,維護民族之間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關系。【說明】新型民族關系:平等團結互助和諧(本冊P72和九年級上冊也會學到)22、維護國家安全、榮譽和利益(P49)(1)維護國家安全:包括維護國家的主權、領土完整不受侵犯,國家秘密不被竊取、泄露和出賣,社會秩序不被破壞,等等。(2)維護國家榮譽:包括維護國家的尊嚴不受侵犯,國家的榮譽不受玷污。(3)維護國家利益:包括維護國家的政治、經濟和安全等各方面的利益。(4)★重要性:維護國家安全、榮譽和利益是每個公民義不容辭的責任。23、依法服兵役(P50-P51)(1)原因:①保衛祖國、抵抗侵略是公民的神圣職責。②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參加民兵組織是公民的光榮義務。(2)兵役制度:我國實行義務兵與志愿兵相結合、民兵與預備役相結合的兵役制度。(3)分類:兵役分為現役和預備役。24、依法納稅(P52)(1)原因:稅收是國家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依法納稅是公民的一項基本義務。(2)違反依法納稅義務的表現及后果:任何偷稅、欠稅、騙稅、抗稅的行為都是違法行為,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責任。25、★權利與義務的關系是怎樣的?(P54)①公民的權利與義務相互依存、相互促進。權利的實現需要義務的履行,義務的履行促進權利的實現。②公民既是合法權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義務的承擔者。③公民的某些權利同時也是義務。【特別提醒】勞動和受教育既是公民的基本權利,也是公民的基本義務。26、公民行使權利和履行義務有什么意義?(P54)(1)行使權利:公民權利的充分實現,可以激發公民的主人翁意識,調動其履行義務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自覺承擔對國家和社會的責任。(2)履行義務:公民自覺履行義務,促進國家發展和社會進步,又為其權利的實現提供和創造更好的條件。27、★如何正確處理權利與義務的關系?(P55)①堅持權利和義務相統一,任何公民既不能只享受權利而不承擔義務,也不應只承擔義務而不享受權利。②我們不僅要增強權利意識,依法行使權利,而且要增強義務觀念,自覺履行法定的義務。28、為什么必須履行法定義務?(P56)①法定義務是由我國憲法和法律規定的,具有強制性。②自覺履行法定義務,是公民不可推卸的責任。29、★如何履行法定義務?(P57)①法律要求做的必須去做。②法律禁止做的堅決不做。30、什么是違反法定義務的行為?(P57)公民實施了法律所禁止的行為,或者沒有實施法律要求做的行為。31、違反法定義務必須承擔怎樣的責任?(P57-P59)違反法定義務,必須依法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①違反民事法律,應當依法承擔民事責任;②違反行政法律,應當依法承擔行政責任;③違反刑事法律,構成犯罪的,應當依法承擔刑事責任。謝謝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網站有大把高質量資料?一線教師?一線教研員?歡迎加入21世紀教育網教師合作團隊!!月薪過萬不是夢??!詳情請看: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二單元 理解權利義務復習學案【課標要求】1.了解憲法對公民基本權利和義務的規定,懂得正確行使權利、自覺履行義務。2.知道公民的人身權利受法律保護,任何非法侵害他人人身權利的行為,都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3.知道公民有受教育的權利和義務,學會運用法律維護自己受教育的權利,自覺履行受教育的義務。4.知道法律保護公民的財產,未成年人的財產繼承權和智力成果權不受侵犯,學會運用法律保護自己的經濟權利。5.知道法律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學會運用法律維護自己作為消費者的權益。6.掌握獲得法律幫助和維護合法權益的方式和途徑,提高運用法律的能力。7.知道不履行法律規定的義務或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為都是違法行為,理解任何違法行為都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受到一定的法律制裁。【思維導圖】【知識梳理】第三課公民權利3.1公民基本權利1、我國憲法規定的公民基本權利有哪些?(P35-P41)(1)政治權利和自由。包括:選舉權和被選舉權、政治自由和監督權等。(2)人身自由。包括: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嚴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護。(3)社會經濟與文化教育權利。包括:財產權、勞動權、物質幫助權、受教育權、文化權利。(4)其他權利。包括:平等權,宗教信仰自由,婦女、兒童和殘疾人等特定人群的權利受到憲法和法律的特殊保障。2、我國公民享有哪些政治權利和自由?(P35-P36)(1)選舉權和被選舉權。①條件:我國年滿十八周歲的公民,不分民族、種族、性別、職業、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財產狀況、居住期限,都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但是依照法律被剝奪政治權利的人除外。②重要性:★選舉權和被選舉權是公民的一項基本政治權利,行使這項權利是公民參與管理國家和管理社會的基礎。(2)政治自由。①內容:我國公民有言論、出版、集會、結社、游行、示威的自由。②重要性:公民享有政治自由,有助于公民參與國家政治生活,充分表達自己的意愿。(3)★監督權。①內容:我國公民對于任何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有提出批評和建議的權利;對于任何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的違法失職行為,有向有關國家機關提出申訴、控告或者檢舉的權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實進行誣告陷害。②重要性:有助于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依法行使權力,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補充筆記】公民行使監督權的途徑有哪些?①通過人大代表或直接向全國人大常委會和地方人大常委會反映;②采用書信、電子郵件、電話、走訪等形式,向有關部門舉報或反映;③通過電視、廣播、報紙、網絡等媒體進行輿論監督。④參加聽證會、論證會。3、★公民依法行使政治權利和自由有什么意義?(P36)我國公民依法行使政治權利和自由,參與國家政治生活,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文化事業,管理社會事務,這是人民行使當家作主權利的重要體現。4、人身自由(P36-P37)(1)含義:人身自由是指公民的人身不受非法侵犯的自由。(2)內容:包括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嚴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護。(3)重要性: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權利,只有在人身自由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公民才能獨立、自由、有尊嚴地生活。5、人身自由不受侵犯(P37)憲法規定:任何公民,非經人民檢察院批準或者決定或者人民法院決定,并由公安機關執行,不受逮捕。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剝奪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體。6、人格尊嚴不受侵犯(P38)(1)原因:公民都有自我尊重和受人尊重的需要,都應當享有受他人和社會尊重的權利。(2)憲法規定:公民的人格尊嚴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對公民進行侮辱、誹謗和誣告陷害。(3)★內容:公民的人格尊嚴權包括名譽權、榮譽權、肖像權、姓名權、隱私權等。7、住宅不受侵犯(P38)(1)原因:住宅是公民享有安寧生活和安全感的私人空間。(2)憲法規定: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8、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護(P38)憲法規定: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護。除因國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機關或者檢察機關依照法律規定的程序對通信進行檢查外,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9、我國公民的社會經濟與文化教育權利包括哪些?(P39-P41)(1)財產權。①重要性:我們的生存和發展及物質和文化生活需要的滿足,都離不開財產。②憲法規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財產不受侵犯。③內容:公民可以通過合法方式取得財產,并依法占有和使用,獲得收益和進行處分。【補充筆記】占有權、使用權、收益權、處分權①占有權含義:財產所有人對其財產的實際控制權表現:擁有自己的財務;擁有自己的專利等②使用權含義:財產所有人根據財產的性能和用途加以利用,以滿足自己需要的權利表現:購買的房屋用于居住、開超市③收益權含義:財產所有人在其經營、使用的財產上獲得經濟利益的權利表現:如出租自己的房屋、汽車獲得的租金④處分權含義:指財產所有人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處理其財產的權利表現:事實上的處分(如吃掉、用掉)和法律上的處分(如財產贈給、送給、賣給他人)(2)勞動權。①含義:一切有勞動能力的公民有勞動就業和取得勞動報酬的權利。②憲法規定:公民有勞動的權利和義務。③重要性:這是公民賴以生存的基礎。人們通過勞動,參與社會生產與服務活動,獲得勞動報酬和其他收益,既可以保障合理的生活水平,實現自身價值,也為國家和社會作出貢獻。(3)物質幫助權。①憲法規定: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喪失勞動能力的情況下,有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的權利。②保障措施:國家發展為公民享受這些權利所需要的社會保險、社會救濟和醫療衛生事業。(4)★受教育權。①含義:公民有按照其能力平等地從國家獲得接受教育的機會,并獲得相應物質保障的權利。②重要性:教育為個人人生幸福奠定基礎,為人類文明傳遞薪火,成就民族和國家的未來。③保障措施:國家實行義務教育制度、國家制定資助政策。(5)文化權利。①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進行科學研究、文學藝術創作和其他文化活動的自由。②保障措施:國家對于從事教育、科學、技術、文學、藝術和其他文化事業的公民的有益于人民的創造性工作,給以鼓勵和幫助。3.2依法行使權利1、公民應如何依法行使權利?(P43-P44)①公民行使權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濫用權利。②★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權利的時候,不得損害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權利。③公民行使權利應依照法定程序,按照規定的活動方式、步驟和過程進行。2、維護權利守程序的作用和要求是什么?(P44)(1)作用:遵守正當的程序,有利于公民實際享受權利,有效避免和化解糾紛。(2)要求:每個公民都應該樹立按照法定程序辦事的意識,通過正確的途徑和方式維護自身權益。3、★公民權利受到損害時應該怎么做?(P44)要依照法定程序維護權利。維護權利的方式包括:協商、調解、仲裁和訴訟等。【說明】如果是消費者權益受到侵害,維權方式用句子表述可以這樣寫:①與經營者協商和解;②請求消費者協會調解;③向有關行政部門申訴;④根據與經營者達成的仲裁協議,提請仲裁機構仲裁;⑤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4、協商(P44)(1)含義:協商是當事人之間自行解決糾紛的方式。(2)適用情形:一些常見的消費、勞動爭議和交通事故糾紛等(3)實施方法:當事人可以在自愿、互諒的基礎上,依據法律,直接對話,分清責任,達成協議,解決糾紛。5、調解(P45)(1)含義:調解是通過調解組織解決糾紛的方式。(2)實施方法:調解人以國家法律法規和政策以及社會公德為依據,對糾紛雙方進行疏導、勸說,促使他們相互諒解,進行協商,自愿達成協議,解決糾紛。(3)方式:我國調解方式主要有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和司法調解。6、仲裁(P45)(1)含義:仲裁是通過仲裁機構解決糾紛的方式。(2)適用情形:公民與其他個人或組織之間發生合同糾紛和其他財產權益爭議。(3)實施方法:當事人根據他們之間訂立的仲裁協議,自愿將其爭議提交仲裁,并受仲裁裁判約束。7、★訴訟(P46)(1)含義:訴訟是通過人民法院解決糾紛的方式。(2)實施方法:公民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訴,維護自身權益。(3)方式:①公民遇到人身關系或財產關系的爭議,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②公民對于某些侵犯自己人身、財產權利的行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刑事自訴;③公民認為行政機關的行政行為侵犯了自己的權益,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第四課公民義務4.1公民基本義務1、我國憲法規定的公民基本義務有哪些?(P48-P52)(1)遵守憲法法律。(2)維護國家利益。(3)依法服兵役。(4)依法納稅。(5)其他義務。包括:勞動的義務、受教育的義務、夫妻雙方實行計劃生育的義務、父母撫養教育未成年人的義務和成年子女贍養扶助父母的義務等。2、遵守憲法和法律的原因及表現?(P48)(1)原因:我國憲法和法律是全國各族人民意志和利益的集中體現,維護憲法和法律的尊嚴是公民對國家和社會應盡的職責。(2)具體表現:保守國家秘密,愛護公共財產,遵守勞動紀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會公德。3、★公民應如何遵守憲法和法律?(P48)①忠于憲法,維護憲法尊嚴,保障憲法實施。②自覺做到尊法學法守法用法,共同營造守法光榮、違法可恥的社會氛圍。③自覺學習法律知識,了解法律程序規定,以法律來指導和約束自己的行為,做到依法辦事。4、★維護國家利益的表現?(P49)①維護國家統一和全國各民族團結。②維護國家安全、榮譽和利益。5、維護國家統一和全國各民族團結(P49)(1)原因:我國是統一多民族國家,國家的統一和民族的團結,是我國順利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基本保證。(2)做法:每個公民都應當把自己的命運與國家盛衰、民族興亡緊密聯系在一起,自覺維護國家領土完整和主權統一,維護民族之間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關系。【說明】新型民族關系:平等團結互助和諧(本冊P72和九年級上冊也會學到)6、維護國家安全、榮譽和利益(P49)(1)維護國家安全:包括維護國家的主權、領土完整不受侵犯,國家秘密不被竊取、泄露和出賣,社會秩序不被破壞,等等。(2)維護國家榮譽:包括維護國家的尊嚴不受侵犯,國家的榮譽不受玷污。(3)維護國家利益:包括維護國家的政治、經濟和安全等各方面的利益。(4)★重要性:維護國家安全、榮譽和利益是每個公民義不容辭的責任。7、依法服兵役(P50-P51)(1)原因:①保衛祖國、抵抗侵略是公民的神圣職責。②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參加民兵組織是公民的光榮義務。(2)兵役制度:我國實行義務兵與志愿兵相結合、民兵與預備役相結合的兵役制度。(3)分類:兵役分為現役和預備役。8、依法納稅(P52)(1)原因:稅收是國家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依法納稅是公民的一項基本義務。(2)違反依法納稅義務的表現及后果:任何偷稅、欠稅、騙稅、抗稅的行為都是違法行為,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責任。4.2依法履行義務1、★權利與義務的關系是怎樣的?(P54)①公民的權利與義務相互依存、相互促進。權利的實現需要義務的履行,義務的履行促進權利的實現。②公民既是合法權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義務的承擔者。③公民的某些權利同時也是義務。【特別提醒】勞動和受教育既是公民的基本權利,也是公民的基本義務。2、公民行使權利和履行義務有什么意義?(P54)(1)行使權利:公民權利的充分實現,可以激發公民的主人翁意識,調動其履行義務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自覺承擔對國家和社會的責任。(2)履行義務:公民自覺履行義務,促進國家發展和社會進步,又為其權利的實現提供和創造更好的條件。3、★如何正確處理權利與義務的關系?(P55)①堅持權利和義務相統一,任何公民既不能只享受權利而不承擔義務,也不應只承擔義務而不享受權利。陽陽老師②我們不僅要增強權利意識,依法行使權利,而且要增強義務觀念,自覺履行法定的義務。4、為什么必須履行法定義務?(P56)①法定義務是由我國憲法和法律規定的,具有強制性。②自覺履行法定義務,是公民不可推卸的責任。5、★如何履行法定義務?(P57)①法律要求做的必須去做。②法律禁止做的堅決不做。6、什么是違反法定義務的行為?(P57)公民實施了法律所禁止的行為,或者沒有實施法律要求做的行為。7、違反法定義務必須承擔怎樣的責任?(P57-P59)違反法定義務,必須依法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①違反民事法律,應當依法承擔民事責任;②違反行政法律,應當依法承擔行政責任;③違反刑事法律,構成犯罪的,應當依法承擔刑事責任。【隨堂檢測】一、選擇題1.下列選項中屬于履行公民義務的是( )①小萍到了上學的年齡,父母送她到學校上學 ②小杰發現某網站上的中國地圖不完整,馬上反映給有關部門 ③小偉年滿十八周歲,參加了區人大代表的選舉 ④盡管工作繁忙,但小凡每周都去陪伴、照料父母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下面漫畫《“高音炮”PK“廣場舞”》提醒我們( )①行使權利時要尊重他人權利②正當權利行使不受法律的限制③要以合法方式行使法定的權利④公民跳廣場舞健身不容干涉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3.2019年3月20日,網民魏某在網絡上惡意辱罵因搶救落水女子不幸犧牲的蘇州消防員劉磊,引起網友強烈憤慨。蘇州市吳江區公安局依法對魏某處以行政拘留10日的處罰。這一案例警示我們青少年要( )①珍視自由,依法行使權利 ②加快立法,完善法律法規 ③嚴格執法,打擊違法犯罪 ④文明上網,遵守網絡規則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4.青年陳某入伍后怕苦畏難拒服兵役,被罰款8萬元人民幣,取消其家屬軍屬待遇,收繳全部優待金;不得復學;兩年內不得錄用為公務員、國企職工及不得出國。下列對材料的正確理解有( )①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參加民兵組織是公民的光榮義務?、谖覀円婪ㄗ杂X履行服兵役的義務 ③無法適應部隊生活拒絕服兵役是正確的選擇,不應該受到處罰?、鼙Pl祖國、抵抗侵略是公民的神圣職責,公民依法服兵役是愛國的具體表現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5.在2020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中,在讀研究生余某替別人考試,被監考老師發現,之后余某被刑事拘留。余某被嚴懲是因為其行為( )①是違反法定義務的行為 ②觸犯刑法的有關規定,應承擔刑事責任?、蹖儆诿袷逻`法行為,應承擔民事責任?、苁切姓`法行為,應受行政處罰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6.圍繞下面漫畫所反映的主題,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①應該先享受權利,再履行義務?、跈嗬土x務相互依存、相互促進 ③公民可以多享受權利,少承擔義務 ④公民在享有權利的同時,也要依法履行義務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7.《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二十六條規定:“父母對未成年子女負有撫養、教育和保護的義務。成年子女對父母負有贍養、扶助和保護的義務。”這表明( )A.我們要增強權利意識,依法行使權利B.公民的某些權利同時也是公民的義務C.義務具有強制性,不履行義務要承擔法律責任D.公民既是合法權利的享有者,也是法定義務的承擔者8.下面漫畫中“盜用身份信息”者的行為侵犯了公民的( )①姓名權?、诿u權?、坌は駲唷、苁芙逃龣?br/>A.①②B.①④C.②④D.③④9.秦某與旅行社簽訂了出行合同,之后在旅行過程中發生了糾紛,他可以通過下列哪種方式解決問題( )①申請調解?、谂c旅行社進行協商?、凵暾堉俨谩、芴崞鹪V訟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④D.①②③④10.公民權利如果受到損害,要懂得依照法定程序進行維護。維護權利的方式包括協商、調解、仲裁和訴訟等。下列對這些維權方式的認識正確的是( )①日常生活中大量的權益爭議是通過協商解決的②調解以國家法律法規和政策以及社會公德為依據③公民與其他個人或組織之間發生合同糾紛時,不可以申請仲裁④公民可以依法向人民檢察院起訴,依法維權A.①④B.②③C.①③D.①②11.我國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進行科學研究、文學藝術創作和其他文化活動的自由?!边@是公民的文化權利。下列措施中有助于公民享受文化權利的是( )①表彰科學研究?、诮M織藝術表演?、坌藿▓D書館?、苓M行就業培訓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12.《鐵路安全管理條例》規定,在動車組列車上吸煙或者在其他列車的禁煙區域吸煙,按照違法行為的情節和后果,對吸煙行為人處以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罰款。對此,有人認為:“吸煙是我的自由,為什么我要受處罰呢?”你會告訴他( )A.公民行使權利不受任何限制B.公民行使權利可以不管不顧C.公民行使權利不依法定程序D.公民行使權利不能超越界限13.觀察下面漫畫,“誰建群誰負責”啟示群主應該做到( )A.建群聯系很方便,我是群主我作主B.網絡行為要謹慎,保護自我不建群C.法定義務記心上,承擔責任莫要忘D.不良信息危害大,執法打擊我當先14.吸煙能防病毒感染、喝板藍根和熏醋可以預防肺炎、吃維生素C能提高免疫力。面對新冠肺炎疫情,一些人造謠傳謠,誤導大眾,擾亂公共秩序。對上述言論,下列認識正確的有( )A.維護權利守程序,解決糾紛講策略B.法律義務要履行,履行義務靠自覺C.造謠惑眾危害大,依靠刑罰懲罰它D.言論自由我享有,行使權利應依法15.網絡在給信息交流帶來便捷的同時,也使謠言“插上了翅膀”,更多民眾認識到,多樣的表達渠道不過是“麥克風”,我們不僅要發出“好聲音”,還要練就“好嗓子”。作為公民,練就“好嗓子”必須( )A.依法行使權利,自覺履行義務B.創造多種條件,暢通監督渠道C.堅持依法治國,治理網絡謠言D.加強道德建設,樹立防范意識16.十幾年如一日堅守大山深處,只為改變山里娃的命運。雖然收入微薄,但資助的學生多達300多名。學生每學期的課本都是他靠著肩上的一根窄窄的扁擔挑進大山的。而這一挑,就是5年。他就是時代楷模,張玉滾,一個“80后”小學校長。張玉滾被授予“時代楷?!?表明他享有( )A.姓名權B.名譽權C.肖像權D.榮譽權17.朋友圈曾被這樣一段話刷屏:“不管你在哪里遇到軍列、軍車、軍機、戰艦等軍事設備,請不要拍照、錄視頻發到朋友圈。你的好奇和無意可能會泄漏軍事機密。愛國請為國保密!”為國保密是( )①公民在履行依法服兵役的義務 ②我國公民應盡的責任③國家和政府的事情,與個人無關 ④公民在履行維護國家安全的義務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8.對下列成年人的行為違反的法律與應承擔的責任對應不正確的是( )A.張某欠李某10萬元錢拒不償還——承擔民事責任B.周某因不服城管人員管理,擾亂社會治安——承擔行政責任C.朱某不滿白某罵他而用鐵器將其打死——承擔刑事責任D.劉某租用政府燜面房不交房租——承擔行政責任二、非選擇題19.在黃埔公園內,每天入夜時都有幾個舞隊各自放音樂跳舞。特別是晚上8點左右的第二場廣場舞,各舞隊比拼音樂的音量,導致公園嘈雜聲一片,影響周邊居民的生活和休息。目前,黃埔公園從早上五六點開始就有人進園活動,直到晚上10點結束,有跳廣場舞的、跳交誼舞的、踢毽子的、打太極拳的、唱歌的等40多個團隊在活動。結合上述材料,運用相關知識,思考并回答下列問題:(1)跳廣場舞的行為侵犯了他人的什么權利?(2)公民在行使合法權利時應注意什么?(兩個方面即可)(3)假如你是廣場舞噪聲的受害者,你打算通過哪些方法解決這一問題?(三個方面即可)20.年滿18周歲的張某應征入伍。因怕苦怕累、不愿受部隊紀律約束,他以各種理由企圖逃避服兵役。在兵役機關、部隊及家屬對張某進行反復教育無效后,部隊依據兵役法作出退兵處理。當地政府依據兵役法和征兵工作條例等法律法規對張某作出相應的經濟處罰,同時,張某兩年內不得出國(境)或者升學,不得被錄用為公務員或者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工作人員。(1)依法服兵役是我國公民的法定義務,請從張某被處罰的案例說明為什么必須履行法定義務。(2)我國公民應如何履行法定義務?(3)除依法服兵役外,我國公民應履行的基本義務還有哪些?(三個即可)21.四川涼山木里縣境內森林火災事件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根據材料,回答問題。(1)森林消防員和地方干部群眾積極履行了什么基本義務?戴某的言行侵犯了消防員的哪一項權利?(2)從權利和義務的關系角度,評析網友“柳岸”的觀點。(3)結合履行義務的相關知識,說說戴某應如何履行義務。22.材料一 小齊的爸爸做生意遇到了麻煩,爸爸的生意伙伴王某欠爸爸的錢一直不還。爸爸將王某扣押起來,想等王某家人把錢拿來后再將他放了。材料二 蕓蕓是某校八年級的一名女生,學習成績非常優秀,但她的父母因為家庭經濟困難,又認為女孩子讀書沒用,便讓她輟學打工供弟弟上學。迫于無奈,蕓蕓含淚離開了學校,準備外出打工……材料三 初中生小明和同學小亮騎著自行車同行在上學的路上。突然,一輛轎車為躲避前方來車拐進非機動車道,將小明碰倒在地,轎車司機下車后發現碰倒的是一名學生,便駕車逃走。針對這一事故,路人議論紛紛:甲:“被車撞了,司機又跑了,就自認倒霉吧!”乙:“如果能夠找到肇事司機,就把他的車砸了?!?br/>丙:“找到肇事司機后,應依法要求對方賠償損失。”(1)如果你是小齊,你會跟爸爸說些什么?(2)請你為蕓蕓支著兒,告訴她應怎樣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3)請你對材料三中路人的看法分別進行辨析。【參考答案】一、選擇題1.B2.B【解析】 漫畫中的廣場舞大媽,還有小區業主都沒有正確行使自己的權利:沒有尊重他人的權利,沒有以合法的方式行使權利。②④表述均錯誤。①③觀點正確。故選B。3.C4.B【解析】 本題考查依法服兵役的基本義務。陳某拒服兵役被處罰,說明服兵役是每個公民的神圣職責和法定義務。通過分析可知,①②④正確且符合題意,③錯誤。故選B。5.A【解析】 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違反義務須擔責。分析題干材料中“余某替別人考試,被刑事拘留”這一關鍵信息可知,①②符合題意,③④錯誤。故選A。6.C7.D【解析】 本題考查權利和義務的關系。題干句子表明權利與義務具有一致性,D符合題意;A只強調了權利,與題意不符,排除;B、C都表述正確,但與題意無關,排除。故選D。8.B【解析】 本題考查姓名權和受教育權。漫畫中“盜用身份信息”侵犯了他人的姓名權,頂替他人上大學侵犯了他人的受教育權,①④符合題意;②③與漫畫寓意不符,排除。故選B。9.D【解析】 生活中,當公民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可采取合法手段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題干中,秦某可以通過協商、調解、仲裁等非訴訟方式解決糾紛,也可以通過訴訟途徑討回公道,①②③④均符合題意。故選D。10.D【解析】 我們可以通過非訴訟或訴訟途徑,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公民權利受到損害時,公民可以通過協商、調解、仲裁和訴訟等方式依法維護自身權益,所以①②觀點正確;③認識錯誤,公民與其他個人或組織之間發生合同糾紛時,可以申請仲裁;④錯誤,公民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訴,依法維權。故選D。11.A12.D【解析】 本題考查行使權利有界限。依據教材知識可知,D正確;A、B、C說法錯誤,排除。故選D。13.C【解析】 本題考查依法履行義務的相關知識。公民的權利和義務具有一致性,網民有建群的權利,也有遵守網絡規則的義務,C正確。A“我作主”的說法錯誤;B的做法是因噎廢食的表現,我們可以建群,但是要遵守網絡規則;D錯誤,作為公民,我們可以阻止發布、散播違法違規信息的行為,但沒有執法的權力。故選C。14.D【解析】 題干表明,疫情期間,有些人肆意傳播謠言,擾亂公共秩序,面對這樣的情況,我們應做到依法行使權利,在合理合法的前提下行使言論自由權利,D符合題意;題干不涉及維護權利、履行義務的內容,排除A、B;C傳播謠言不一定屬于犯罪行為,不一定依靠刑罰處罰,C說法錯誤。故選D。15.A【解析】 作為公民,在網絡世界中享受自由,也要依法行使權利,自覺履行義務。A的說法正確且符合題意;材料未涉及“依法治國”“監督權”“加強道德建設”等內容,B、C、D與題意不符。故選A。16.D17.C18.D二、非選擇題19.(1)休息權。(2)①公民行使權利應依照法定程序,按照規定的活動方式、步驟和過程進行。②不得超越法定范圍和界限,不得損害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權利。(3)首先,與跳舞者協商解決;其次,向有關管理部門反映;若協商解決不了,可以采取訴訟方式,按照法定程序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或:可撥打市長熱線,通過新聞媒體報道解決等,只要合情合理均可)20.(1)①法定義務是由我國憲法和法律規定的,具有強制性。自覺履行法定義務,是公民不可推卸的責任。②依據法律規定,有的法定義務要求公民必須作出一定的行為,公民必須按照法律要求去做,否則,就可能構成違法甚至犯罪,會受到法律的追究。(2)法律要求做的必須去做,法律禁止做的堅決不做。(3)遵守憲法法律、維護國家利益、依法納稅等。21.(1)維護國家利益的基本義務。名譽權(或者人格尊嚴權)。(2)“柳岸”的觀點是錯誤的。公民的權利和義務相互依存、相互促進;公民既是合法權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義務的承擔者。戴某享有言論自由權,但是他沒有履行遵守憲法和法律、尊重他人合法權利的義務。(3)①法律要求做的必須去做。②法律禁止做的堅決不做。22.(1)①你的做法侵犯了他人的人身自由等合法權利,是違法行為。我國憲法規定,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非法侵犯,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剝奪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②公民權利受到損害,要依照法定程序采取合法的方式維護權利。(言之有理即可)(2)①向學校及老師反映情況,尋求幫助;②向村委會或居委會尋求幫助,請求調解;③向當地婦聯或教育主管部門投訴;④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等等。(3)①甲的看法錯誤。這是缺乏維權意識的表現,這樣做不僅不能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還會助長違法分子的囂張氣焰。②乙的看法錯誤。采用非法的手段報復對方,這樣做本身就是違法行為,要受到法律的制裁。③丙的看法正確。公民權利受到損害,要依照法定程序采取合法的方式維護權利。維護權利的方式包括協商、調解、仲裁和訴訟等。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精品試卷·第2頁(共2頁)HYPERLINK"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八年級下冊第二單元 理解權利義務復習學案.doc 八年級下冊第二單元 理解權利義務復習課件.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