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021年中考生物二輪復習(十)健康地生活導學案(含解析)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021年中考生物二輪復習(十)健康地生活導學案(含解析)

資源簡介

2021年中考生物二輪復習重難知識提分方案(十)健康地生活
一、方法技巧
1.巧辨傳染病的預防措施
(1)凡是對患病或攜帶病原體的人或動物采取的措施,都屬于控制傳染源,如隔離治療,及時殺死、焚燒、掩埋患病的動物等。
(2)凡是對環境、場所、用過的器具等進行消毒處理的措施,都屬于切斷傳播途徑
(3)對健康人采取的措施(如鍛煉身體、接種疫苗等)屬于保護易感人群
2.區分控制傳染源和保護易感人群
主要是看對誰采取措施。如果是對病人采取措施就是控制傳染源。例如,為傳染病病人治病、隔離病人。如果是對易感者采取措施,就是保護易感人群。例如,傳染病流行季節不讓兒童去人多的地方、不讓其他人進入傳染病醫院。
3.抗體和抗原的比較
(1)抗體:當病原體侵入人體后,刺激淋巴細胞,淋巴細胞可以產生一種抵抗該病原體的特殊蛋白質,叫作抗體。
(2)抗原:引起人體產生抗體的物質(如病原體等異物)叫作抗原。
(3)一定的抗體能與相應的抗原結合,從而促進吞噬細胞的吞噬作用,將抗原清除,或使病原體失去致病性
(4)實例:打預防針時注入的物質屬于抗原;注射的血清屬于抗體;過敏原和移植的器官相當于抗原。
4.快速判斷特異性免疫與非特異性免疫
(1)形成時間不同:非特異性免疫是生來就有的,特異性免疫是后天形成的。
(2)免疫對象不同:非特異性免疫針對多種病原體起作用,特異性免疫只針對某一種特定的病原體起作用。
5.判斷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標準
(1)具有充分的適應力。
(2)能充分地了解自己,并對自己的能力作出適度的評價。
(3)生活目標切合實際。
(4)不脫離現實環境。
(5)能保持人格的完整與和諧。
(6)善于從經驗中學習。
(7)能保持良好的人際關系。
(8)能適度地宣泄情緒和控制情緒
(9)在不違背集體利益的前提下,能有限度地發揮個性。
(10)在不違背社會規范的前提下,能恰當地滿足個人的基本需求。
6.壓迫止血過程中壓迫部位的判斷
(1)動脈是將血液由心臟輸送到全身各處的血管,因此,動脈出血時應在傷口的近心端壓迫止血;
(2)靜脈是將全身的血液送回心臟的血管,因此,大靜脈出血時應在傷口的遠心端壓迫止血。
二、提分訓練
1.下列有關傳染病及其預防措施的敘述,錯誤的是( )
A.傳染病具有傳染性和流行性等特點
B.預防接種和對環境消毒均是保護易感人群
C.消滅蚊蟲和不隨地吐痰均是切斷傳播途徑
D.病死的動物要深埋和及時隔離傳染病人均是控制傳染源
2.關于新冠肺炎的預防,下列做法與預防傳染病的措施,不匹配的是( )
A.建立方艙醫院收治輕癥患者——控制傳染源
B.支援武漢的醫生注射胸腺肽——保護易感人群
C.外出需要戴口罩——保護易感人群
D.建議群眾不聚集,減少外出——切斷傳播途徑
3.注射乙肝疫苗可以預防乙型肝炎,被毒蛇咬傷之后需要及時注射抗毒血清。疫苗和抗毒血清中的有效成分在免疫學中分別屬于( )
A.抗原、抗原 B.抗體、抗體 C.抗體、抗原 D.抗原、抗體
4.乙肝疫苗作為抗原,可刺激淋巴細胞產生抗體,如果抗原被清除后,抗體在體內能存留一段時間,如圖為人體注射乙肝疫苗后,體內抗原、抗體的量隨時間變化示意圖,其中比較正確的是( )
A. B.
C. D.
5.如圖為人體某種免疫反應的示意圖, 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A.圖中的病毒是抗原
B.抗體的本質是蛋白質
C.該免疫屬于非特異性免疫
D.該免疫屬于特異性免疫
6.下列免疫方式,屬于特異性免疫的是( )
A.鼻毛能阻擋和清除異物 B.唾液具有殺菌作用
C.器官移植時的排異反應 D.吞噬細胞能吞噬和消滅病原體
7.下列免疫方式中屬于非特異性免疫的是( )
①溶菌酶溶解病菌
②接種卡介苗預防結核病
③吞噬細胞吞噬病原體
④注射青霉素發生過敏反應
⑤呼吸道黏膜上的纖毛清掃異物
A.②④⑤ B.①③⑤ C.①②④ D.①④⑤
8.近年來,城市養狗引起網上熱議,為了你和他人的安全,請按有關規定文明飼養寵物。因為人被帶狂犬病毒的動物咬傷后就可能感染狂犬病,發病后死亡率幾乎100%,全世界每年有數萬人死于狂犬病。下列有關說法中錯誤的是( )
A.被咬傷后要及時注射抗毒血清和狂犬病疫苗
B.抗毒血清含有抗體,狂犬病疫苗屬于抗原
C.注射抗毒血清和疫苗都屬于非特異性免疫
D.給狗、貓等寵物及時接種疫苗可預防狂犬病
9.近期媒體報道了一位中學生因為一部手機而發生跳樓的極端事件.請你結合所學知識和這名學生的行為,判斷以下說法錯誤的是( )
A.這位同學身體沒有疾病,他就是健康的
B.心情愉快是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
C.在日常生活中遇到挫折時,可以通過聽音樂、打球等方式緩解情緒
D.健康是指身體上、心理上和社會適應方面的良好狀態
10.把下列健康狀況的項目進行分類,不屬于心理健康的評價的是(? )
①當我受到挫折時,我會向朋友征求意見或尋求幫助
②我至少有一種愛好
③我早晨起來感到身體不舒服
④我對自己的外貌很滿意
⑤我能原諒別人的缺點和錯誤
⑥當朋友讓我做我不想做的事時,我會拒絕
⑦我能以旺盛的精力參加每天的學習和娛樂活動
⑧在壓力很大的情況下,我會通過運動來放松自己
⑨我至少有一兩個好朋友
A.①③④
B.③⑤⑥
C.⑦⑧⑨
D.②④⑦
11.下列有關急救常識的敘述,錯誤的是()
A.動脈出血時壓住傷口遠心端血管止血
B.靜脈出血時壓住傷口遠心端血管止血
C.給嚴重疾病患者做簡單急救處理后,還應該撥打急救電話120
D.做人工呼吸時,使被救者仰臥,朝被救者口腔吹氣,每分鐘16~18次
12.細菌侵入人體后,人通常會借助自身免疫反應(如下圖)或通過抗生素類藥物消除病原體。2018年,科研人員在一美國公民尿液中發現的超級細菌,幾乎對所有的抗生素都有耐藥性,科學家嘗試用噬菌體遏制該超級細菌的生存。請回答。
(1)圖中的細胞A是________,其產生的物質B是________。
(2)細菌一般通過________的方式繁殖后代;將感染超級細菌的病人及時隔離治療,該預防措施屬于________。
(3)在抗生素等多重因素的作用下,細菌的________被定向積累,最終形成了耐藥性極強的超級細菌。
(4)在實驗室內必須用________來培養遏制超級細菌的噬菌體。請嘗試寫出噬菌體遏制超級細菌生存的過程:________。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預防接種屬于預防傳染病措施中的保護易感人群,對環境消毒屬于預防傳染病措施中的切斷傳播途徑,B錯誤。
2.答案:C
解析:A.建立方艙醫院收治輕癥患者屬于控制傳染源,故A正確。
B.支援武漢的醫生注射胸腺肽屬于保護易感人群,故B正確。
C.外出需要戴口罩屬于切斷傳播途徑,故C錯誤。
D.建議群眾不聚集,減少外出屬于切斷傳播途徑,故D正確。
3.答案:D
解析:疫苗是由低毒的、滅活的病原體制成的生物制品。接種疫苗能產生免疫力,有效地預防某種傳染病,相當于抗原。而抗毒血清可以抵抗某種毒素或使毒性減弱、消失,屬于抗體。
4.答案:B
解析:人體注射乙肝疫苗前,體內沒有抗體,因此抗體是0;注射乙肝疫苗后,乙肝疫苗作為抗原,可刺激淋巴細胞產生抗體,抗體逐漸增多,當抗體積累到一定數量時,抗原被抗體清除,因此抗原的數量逐漸減少,最后為0;抗原被清除后,抗體還將在體內存留一段時間。
5.答案:C
解析:病原體侵入人體后,能夠刺激淋巴細胞產生一種抵抗該病原體的抗體。引起人體產生抗體的物質叫做抗原。某種抗體只與刺激它產生的那種抗原結合,促進吞噬細胞吞噬病原體,或使病原體失去致病性。有的抗原被清除后,相應的抗體仍存留在人體內,當同樣的抗原再次侵入人體時,就會很快被體內存留的抗體按同樣的方式加以清除,從而起到預防傳染病的作用。
6.答案:C
解析:A、鼻毛能阻擋和清除異物是生來就有的,屬于非特異性免疫;B、唾液具有殺菌作用是生來就有的,屬于非特異性免疫;C、器官移植時的排異反應是出生以后才產生的,屬于特異性免疫;D、吞噬細胞能吞噬和消滅病原體是生來就有的,屬于非特異性免疫。故選:C。
7.答案:B
解析:接種卡介苗產生的抗體只能對結核桿菌起作用,注射青霉素出現的過敏反應只是針對青霉素起的反應,這些都屬于特異性免疫。
8.答案:C
解析:疫苗是由低毒的、滅活的病原體制成的生物制品。接種疫苗能產生免疫力,有效預防某種傳染病,相當于抗原。抗毒血清是對于某種毒素抵抗或可以使毒性減弱、消失的血清,屬于抗體。這種免疫類型只對特定病原體起作用,屬于特異性免疫。
9.答案:A
解析:傳統的健康觀是“無病即健康”,現代的健康觀是整體健康,世界衛生組織認為,健康是指一種身體上、心理上和社會適應方面的良好狀態,而不僅僅是沒有疾病和不虛弱.近年來,世界衛生組織又把道德修養和生殖質量也納入了健康的范疇,因此,沒有疾病就是健康的說法錯誤.
10.答案:B
解析:
11.答案:A
解析:動脈中血液是從心臟流向全身的血液,血液向遠心端流動,所以動脈出血時應該在近心端止血;靜脈中血液流動的方向是從靜脈流回心臟。因此,靜脈受傷出血時,正確的急救方法是采用指壓法(或止血帶)在遠心端按壓或綁扎止血,A錯誤,B正確;遇到嚴重疾病患者應先做簡單急救處理后,再撥打急救電話,C正確;心跳正常,呼吸停止,我們進行人工呼吸施救,人工呼吸次數參照正常人的呼吸頻率,即每分鐘16~18次。
12.答案:(1)免疫細胞(淋巴細胞);抗體
(2)分裂(裂殖);控制傳染源
(3)有利變異
(4)活細菌;噬菌體侵入超級細菌后,以細菌體內的物質為原料,在自己遺傳物質“指揮”下制造新的噬菌體,最終導致超級細菌失去致病能力
解析:(1)傳染病是由病原體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間傳播的疾病。病原體指能引起傳染病的細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蟲等,傳染病若能流行起來必須具備傳染源、傳播途徑、易感人群三個環節,所以預防傳染病的措施有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人群。
(2)抗體是指抗原物質侵入人體后,刺激淋巴細胞產生的一種抵抗該抗原物質的特殊蛋白質,可與相應抗原發生特異性結合的免疫球蛋白。細菌侵入人體,刺激淋巴細胞,產生抗體。可見圖中A是淋巴細胞,B是抗體。細菌通過分裂方式繁殖后代。預防傳染病的一般措施有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人群,對感染超級細菌的病人及時隔離治療,這屬于控制傳染源。
(3)達爾文把在生存斗爭中,適者生存、不適者被淘汰的過程叫做自然選擇。遺傳變異是生物進化的基礎,首先細菌的抗藥性存在著變異。有的抗藥性強,有的抗藥性弱。使用抗生素時,把抗藥性弱的細菌殺死,這叫不適者被淘汰;抗藥性強的細菌活下來,這叫適者生存。活下來的抗藥性強的細菌,繁殖的后代有的抗藥性強,有的抗藥性弱,在使用抗生素時,又把抗藥性弱的細菌殺死,抗藥性強的細菌活下來。這樣經過抗生素的長期選擇,使得有的細菌已不再受抗生素的影響了,就出現了現在一種新的超級細菌。在青霉素剛被使用的時候,能夠殺死大多數類型的細菌。但少數細菌由于變異而具有抵抗青霉素的特性,不能被青霉素殺死而生存下來,并將這些特性遺傳給下一代。
(4)病毒寄生在活細胞內,所以在實驗室內必須用活細菌來培養遏制超級細菌的噬菌體。噬菌體侵入超級細菌后,以細菌體內的物質未為原料,在自己遺傳物質的指揮下制造新的噬菌體,最終導致超級細菌失去致病能力。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栾城县| 尉氏县| 专栏| 双鸭山市| 遵化市| 潍坊市| 九江市| 老河口市| 印江| 苍梧县| 乌兰察布市| 临泉县| 通辽市| 黄梅县| 涞水县| 宁蒗| 睢宁县| 邵阳市| 沭阳县| 宁晋县| 大田县| 新龙县| 涪陵区| 当雄县| 育儿| 嘉黎县| 南木林县| 汉阴县| 泸溪县| 金溪县| 沧源| 荆州市| 海盐县| 阿合奇县| 翁源县| 瑞丽市| 河津市| 文登市| 广水市| 武汉市| 隆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