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接軌高考一 經濟知識體系整合接軌高考一 經濟知識體系整合?真題分布設問方式考點鏈接2019·全國Ⅰ卷T38結合材料并運用經濟生活知識,說明中國進一步擴大進口對國內經濟的積極影響。(14分)生產與消費的關系、供給側結構性改革2019·全國Ⅱ卷T38結合材料并運用經濟知識,分析該航運企業比港項目獲得成功的原因。(14分)企業的經營與發展、國際經濟合作2019·全國Ⅲ卷T38(2)結合材料二,運用經濟生活知識分析該公司為何在中國投資建設新能源汽車工廠。(14分)企業的經營與發展2018·全國Ⅰ卷T38結合材料,運用經濟知識分析近年來我國馬拉松熱的驅動因素。(14分)影響消費的因素、生產與消費的關系2018·全國Ⅱ卷T38(1)簡要說明材料一包含的經濟信息。(4分)(2)結合材料,分析企業稅負降低與財政收入增長之間的經濟聯系。(10分)財政與稅收的關系、影響財政收入的因素2018·全國Ⅲ卷T38結合材料并運用經濟知識,分析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對中國制造業的影響。(14分)新發展理念和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2017·全國Ⅰ卷T38上述材料反映出我國消費品供給存在什么突出問題?我國生產企業應如何應對?(14分)供給與需求的關系、企業的經營與發展2017·全國Ⅱ卷T38(1)結合材料,運用經濟知識分析國內玉米價格下降對玉米市場可能產生的影響。(8分)價格變動的影響2017·全國Ⅱ卷T38(2)玉米價格的下降,影響了一些玉米種植戶的收入。政府和種植戶可采取哪些應對措施?(6分)宏觀調控、企業的經營與發展2017·全國Ⅲ卷T38(1)運用經濟知識分析中國高鐵“走出去”對中國相關產業發展的積極作用,并就如何加快高鐵更好地“走出去”提出兩條政策建議。(14分)宏觀調控、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1.注重基礎,考查能力:重點突出價格、消費、企業等經濟生活核心主干知識的考查,同時堅持理論聯系實際,深入考查學科思維品質,具有較強的綜合性。2.突出熱點,重新理念:關注“一帶一路”、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人工智能、中國制造、降低企業稅負、體育熱、中國高鐵“走出去”、國家玉米收儲政策的變化等熱點素材,貫徹新發展理念,具有強烈的時代感、時效性。3.貼近生活,重視實踐:試題貼近社會生活,引導考生拓寬視野,思考社會現實,主動靈活地應用所學知識分析和解決經濟生活中的問題。4.綜合運用,導向明確:運用多種題型,綜合考查學生的經濟生活知識,考查學生的記憶能力、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判斷能力和推理能力等經濟學科能力。5.源于教材,高于教材:答案的設置具有明顯的層次性、綜合性,既體現經濟生活教材基礎知識,又關注時政熱點、國家的宏觀經濟政策,需要具備相應的時政素養;還要注意知識間的內在邏輯關系,學會由此及彼的推導。一、供給側和需求側1.供給和需求是相互影響和相互制約的,社會總供給和社會總需求的平衡有利于經濟持續穩定健康發展。2.生產決定消費,消費反作用于生產。3.解決供給存在的問題,要促進產能過剩有效化解,促進產業優化重組,降低企業成本,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增加公共產品和服務供給,增強供給結構對需求變化的適應性和靈活性。4.擴大消費的措施主要有擴大有市場需求的投資、國家采取鼓勵消費的政策、搞好分配和商品流通、規范市場秩序。【典例1】?閱讀材料,完成下面要求。圖1 中國部分行業產能利用率情況注:歐美國家一般認為產能利用率在79%~83%比較合理,產能利用率低于75%即為嚴重過剩。圖2 近年來居民海外購物的原因分析結合材料和所學經濟知識,分析現階段我國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合理性。思路分析審設問可知,本題屬于原因作用類型題,主要考查考生獲取和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以及運用相關知識分析現實問題的能力。圖1明顯是生產或者供給的問題,圖2顯示消費的問題,針對這些問題進行改革,可運用生產與消費的辯證關系、市場調節和宏觀調控、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作用等進行分析。答案①生產決定消費的質量和水平,進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利于提供有效供給,滿足人民需求。②市場調節具有盲目性等弱點和缺陷,需要加強宏觀調控,通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利于化解產能過剩,實現資源優化配置。③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能增強發展的可持續性,推動生產力水平實現整體躍升,有利于提高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推動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二、民生問題1.民生問題簡單地說就是與老百姓密切相關的吃穿住行用等問題,其中就業是最大的民生,教育是民生之基,收入分配是民生之源,社會保障是民生之依,社會穩定是民生之盾,還包括扶貧、醫療等問題。2.從解決民生問題的依據來看,主要包括社會主義的本質、共享發展理念,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根本目標、宏觀調控的目標和任務、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等。3.從解決民生問題的措施來看,主要涉及的知識點有大力發展生產力、貫徹新發展理念、發揮宏觀調控的作用、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等。【典例2】?消除絕對貧困是中國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底線目標。扶貧開發方式由粗放轉向精準是實現這一目標的關鍵。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十三五”時期是我們確定的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時間節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在農村,特別是在貧困地區。各級黨委和政府要把握時間節點,努力補齊短板,科學謀劃好“十三五”時期扶貧開發工作,確保貧困人口到2020年如期脫貧。我國貧困人口主要分布在國家重要生態功能區,生態建設與扶貧開發任務異常繁重。針對當前的扶貧形勢,中國正在實施“精準扶貧”戰略,包括“移民搬遷扶貧、光伏產業扶貧、旅游扶貧”等三項“綠色減貧”工程。結合材料和所學經濟知識,分析說明我國重視扶貧開發工作的依據,并說明如何做好扶貧開發工作。思路分析對“依據”我們首先要理解,一般就是指事物存在的某種理由,包括理論依據和現實依據。答案 依據: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根本目標,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扶貧開發,體現了共享發展的新發展理念,使貧困地區群眾共享經濟發展成果。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必須消除絕對貧困,促進社會公平。措施:加大財政對貧困地區公共基礎設施、民生等領域的投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區域協調發展戰略。推動貧困地區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堅持綠色發展,把生態環境建設與扶貧開發結合起來,增強貧困地區的可持續發展能力。三、國企改革1.國有企業改革的經濟學依據主要是:國有經濟是我國國民經濟的支柱,它掌握著國家的經濟命脈,在國民經濟中起主導作用。深化國企改革,提高其控制力和競爭力,對于發揮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增強我國的經濟實力、保障國家安全、保護生態環境、支持科技進步、發展戰略性產業、提供公共服務具有關鍵作用。2.深化國企改革的主要措施:推進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結構,實行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企業薪酬分配制度,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提高國際化經營水平等。【典例3】?閱讀材料,回答下題。根據《關于深化國有企業改革中堅持黨的領導和加強黨的建設的若干意見》精神,G省制定了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建議,建議指出:積極推進以外部董事占多數的董事會建設,強化董事會專門委員會功能,董事長為法定代表人,與總經理分設;履行出資人職責的機構委派或推薦監事會主席和外派監事,與企業內部監事組成監事會;堅持國有企業領導人員收入與職工收入、企業效益、發展目標聯動,行業之間和企業內部形成更加合理的分配激勵關系;積極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加快國有企業股份制改革,實現整體上市或核心業務上市;支持跨國經營,參與全球資源配置。結合材料,運用所學經濟知識,說明G省出臺的建議對深化國企改革的積極作用。思路分析本題屬于給定措施談作用類的題目,圍繞設問閱讀材料,注意提取材料中的關鍵信息,對接相應的知識點。―→―→―→―→答案①形成更加合理的分配激勵制度,正確處理公平與效率的關系,提高員工的積極性。②規范設置法人治理結構,可以提高公司的運作效率和管理的科學性,激發企業活力。③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有利于擴大國有資本支配范圍,結合不同所有制經濟的優勢,提高國有企業整體競爭力,把國有企業做強做優做大。④支持國企跨國經營,有利于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從而增強國有企業的國際競爭力。四、經濟結構優化調整具體情況(影響因素或存在問題)優化調整方向產業結構第一產業發展較為落后,第二產業比重過大,第三產業發展不足;產品結構供需錯位大力發展新興產業;大力發展服務業,提高服務業比重;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高產品質量消費、投資和出口結構消費比重低,投資比重高,主要依靠出口和投資拉動經濟增長增強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優化投資結構和進出口結構城鄉結構城鄉發展失衡,城鄉二元化差距仍然存在統籌城鄉發展,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地區結構地區發展差距大、不平衡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分配結構勞動報酬占比較低,居民收入占國民收入比重較低在經濟增長的同時實現居民收入同步增長、在勞動生產率提高的同時實現勞動報酬同步提高財政收支結構財政支出大于財政收入,財政赤字處于可控的水平優化財政支出結構;保持財政赤字的適度規模【典例4】?適應經濟新常態,中國經濟正在改革創新驅動下,以更強大的新動力啟航。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2015~2018年我國經濟有關數據表項目年份GDP增速(%)第三產業占GDP比重(%)科技進步對經濟貢獻率(%)2015年6.950.555.12016年6.751.856.22017年6.851.957.52018年6.652.258.5材料二L省適應經濟新常態,采取一系列措施引領經濟創新發展:按市場機制配置資本、土地等生產要素;大量削減省級行政審批事項;深化財稅和投融資體制改革,省級財政發放生態補償資金1億多元;傳統產業改造升級、培育新興產業和推動服務業跨越發展“三管齊下”;98%以上的省自主創新專項由企業牽頭實施。(1)依據材料一所示經濟信息,描述我國經濟態勢發生的轉變。(2)運用經濟知識,說明材料二中L省所采取措施的合理性。思路分析 第(1)問,要求描述我國經濟態勢發生的轉變,表格中有三列項目需要描述,即GDP增速、產業結構、科技進步對經濟貢獻率,可分別對其變化情況進行描述,并說明我國經濟發展的驅動力是依靠創新驅動和產業結構升級驅動。第(2)問,根據該段落中的分號,劃分層次,分別對應經濟學原理,具體見圖示:?答案(1)①我國經濟增速逐漸放緩但處于合理區間,經濟持續穩定發展。②我國第三產業比重不斷提高,產業結構和經濟結構不斷優化升級,經濟發展方式進一步轉變。③我國科技創新對經濟發展貢獻率不斷提升,經濟發展從要素驅動、投資驅動向創新驅動轉變,經濟效益和質量不斷提升。(2)①按市場機制配置生產要素,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激發經濟發展活力。②削減行政審批事項,深化財稅體制改革,實施科學的宏觀調控,為企業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③發揮企業在創新中的主體地位,增強企業活力,促進經濟發展。④鼓勵科技創新,增強創新驅動發展新動力;支持生態文明建設,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⑤推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不斷提高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五、市場調節和宏觀調控1.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既需要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又需要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實行科學的宏觀調控。2.市場調節與宏觀調控相結合,有利于實現宏觀調控的目標:促進經濟增長、增加就業、穩定物價、保持國際收支平衡。3.在解決“三農”問題、生態文明、促進新興產業發展、優化產業結構、擴大內需、對外開放等方面都必須充分發揮市場的作用,同時發揮宏觀調控手段的總體功能。【典例5】?破解地鐵供需矛盾,不僅要解決地鐵票價的合理性問題,更在于如何加大地鐵的建設力度。某市地鐵建設采用PPP模式(PublicPrivatePartnership)。在該模式下,政府通過市場化手段,引入某公司負責部分投資和后期運營。這種模式為加大地鐵建設力度提供了新思路,既拓寬了民間資本的投資領域,也使政府從地鐵投資者和間接經營者轉變為部分投資者和監管者。結合材料,運用《經濟生活》相關知識,說明傳統上由政府財政投資興建地鐵,現在為什么要通過市場化引入民間資本。思路分析 審設問可知,本題要求運用《經濟生活》的相關知識,分析引入民間資本興建地鐵的原因。圖示分析如下:答案 能夠利用有限的財政資金建設更多的地鐵線路,減輕了財政的負擔。通過拓寬民間資本的投資領域,促進了資源優化配置。利用市場規律引入民間投資,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促進政府職能的轉變。1.國家可以規定紙幣的發行量,也可以規定紙幣的購買力。()2.物價上漲就是通貨膨脹,物價下跌就是通貨緊縮。()3.社會勞動生產率與商品價值總量成正比。()4.某企業通過技術創新可以提高社會勞動生產率,使商品的價值量減少。()5.商品價格下降的根本原因是個別勞動生產率提高(供過于求)。()6.消費結構是指食品支出占家庭消費總支出的比重。()7.恩格爾系數降低意味著食品支出金額的減少。()8.在社會主義國家,就業要靠政府。()9.企業兼并是規模大的企業兼并規模小的企業。()10.樹立良好的信譽和形象是企業一切經濟活動的根本出發點。()11.只要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就能提高企業的競爭優勢。()12.銀行存款利率提高,儲戶的實際收益增加。()13.與國債相比,金融債券具有信用度高、代用率高、收益高和流通性強等特點。()14.股份有限公司是公有制經濟。()15.我國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是因為它是社會主義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16.國有企業通過改革發展壯大,有利于發揮公有制經濟在國民經濟中的主導作用,鞏固國有經濟的主體地位。()17.公有制的主體地位體現在國有經濟在社會總資產中占優勢。()18.勞動收入都屬于按勞分配方式。()19.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20.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充分發揮宏觀調控(財政、稅收)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提示1.× 國家只可以規定紙幣的面值和發行量,不可以規定紙幣的購買力,購買力由市場決定。2.× 物價上漲不等于通貨膨脹,物價下跌不等于通貨緊縮。3.× 社會勞動生產率與商品價值總量無關,與單位商品價值量成反比。個別勞動生產率與商品價值總量成正比,與單位商品價值量無關。4.× 某企業的技術創新可以提高其個別勞動生產率,但商品的價值量不變。5.× 價格雖然受供求關系影響,但是價值決定價格,所以商品價格下降的根本原因是社會勞動生產率提高。6.× 消費結構是指各類消費支出在消費總支出中所占的比重。恩格爾系數是指食品支出占家庭消費總支出的比例。7.× 恩格爾系數降低意味著食品支出占家庭消費總支出的比重降低,并不意味著食品支出金額的減少。8.× 要樹立自主擇業觀。9.× 企業兼并是優勢企業兼并劣勢企業。10.× 經濟效益是企業一切經濟活動的根本出發點。11.× 企業的競爭優勢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如管理水平、營銷能力等等,該說法過于絕對。12.× 儲戶的實際收益取決于存款利率和物價漲幅的對比。13.× 國債具有信用度高、代用率高、收益高和流通性強等特點。14.× 不能籠統地說股份制企業是公有制經濟。股份制企業如果是國家或集體控股,就帶有明顯的公有性。15.× 非公有制經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具有社會主義經濟性質。16.× 國有經濟在國民經濟中起主導作用,公有制經濟居主體地位。17.× 公有制的主體地位體現為公有資產在社會總資產中占優勢,國有經濟控制國民經濟命脈。18.× 只有公有制經濟范圍內的勞動收入才屬于按勞分配方式,而按勞動要素分配屬于非按勞分配方式。19.× 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處理好效率與公平的關系,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進公平。20.× 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依托高考大數據分析軟件精編而成)一、選擇題1.ETC是不停車電子收費系統,安裝了ETC車載器的車輛經過收費站時無需停車,由電子設備自動完成記錄和扣費。按照《“十三五”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發展規劃》,2020年公路客車ETC使用率要達到50%,ETC用戶數有望達到1.25億。ETC的使用()①帶給了消費者便捷的消費體驗?、谔岣吡烁咚俟返耐ㄐ行省、凼闺娮迂泿沤灰兹〈F金交易?、苄纬闪诵碌慕煌ǚ债a業鏈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ETC的使用讓高速公路通行更加方便、快捷,①②正確;ETC的使用并未使電子貨幣交易取代現金交易,③錯誤;④與材料無關。故答案選A。答案A2.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是我國現行的人民幣匯率制度。在開放經濟條件下,外匯匯率的波動會影響我國商品進出口。若其他條件不變,結合圖示,下列選項能正確描述此影響機制的是()A.E0向E1移動——人民幣貶值——出口增加B.E0向E2移動——人民幣貶值——進口增加C.E0向E1移動——人民幣升值——進口增加D.E0向E2移動——人民幣升值——出口增加解析 由圖示可知,若E0向E1移動,意味著外匯供給既定情況下外匯需求增加,此時外匯價格會上升,人民幣貶值,這有利于出口而不利于進口,故A正確,C錯誤;若E0向E2移動,意味著人民幣升值,這不利于出口而有利于進口,故B、D皆錯誤。答案A3.自2013年以來,我國出境游人數穩居世界第一。但也有外媒觀察到,近兩年出境游的中國游客對“爆買”少了幾分熱情。他們站在當地百貨商場的角度作出判斷:“中國游客把錢包攥得更緊了”。造成中國游客“攥緊錢包”的因素可能是()①全國收入水平降低,導致“消費降級”②國外產品負面宣傳增多,消費欲望減少?、壑袊髽I苦練內功,提升產品競爭力?、苤袊档完P稅,使進口商品國內市場價格下降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 本題考查消費心理、消費原則的相關知識,考查考生運用所學知識分析經濟現象的能力。全國收入水平降低,導致“消費降級”不符合我國經濟發展現實,況且“中國游客把錢包攥得更緊了”并不能反映“消費降級”,①既錯誤又不符合題意,排除;“國外產品負面宣傳增多”與事實不符,中國游客消費欲望并未減少,②錯誤,排除;“中國游客把錢包攥得更緊了”說明外國商品對我國商品的競爭優勢減弱了,中國商品因“中國企業苦練內功,提升產品競爭力”、“中國降低關稅,使進口商品國內市場價格下降”競爭力增強了,中國游客消費更務實了,③④符合題意。故本題選D。答案D4.限價是國家對某些商品規定的價格極限,分為最高限價和最低限價兩種。根據下圖信息推斷,相關結論正確的有()①最高限價會刺激消費,不利于生產 ②最低限價一定高于市場均衡價格 ③限價可彌補市場均衡價格的失靈 ④限價屬于國家宏觀調控經濟手段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解析 最高限價低于均衡價格,由于價格較低,所以有利于刺激消費者消費,但也因價格較低而不利于生產的發展,①正確;最低限價一定會高于市場均衡價格,②正確;限價是用來彌補市場調節的失靈,不是彌補市場均衡價格的失靈,③不選;限價屬于國家宏觀調控的行政手段,④不選,故本題答案應為A。答案A5.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國有企業改革的突破口,2019年在重點領域會有一百多家國有企業進一步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推進重點領域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其目的在于()①促進重點領域國有企業私有化進程 ②實現各種所有制資本取長補短、共同發展?、坜D換經營機制,提高國有資本配置和運行效率?、芗涌旆糯髧匈Y本功能,逐步實現“國退民進”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①錯誤,國有企業不能私有化。②③正確,推進重點領域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其目的在于實現各種所有制資本取長補短、共同發展;轉換經營機制,提高國有資本配置和運行效率。④不選,“國退民進”說法錯誤。答案C6.我國民營經濟具有“五六七八九”的特征,即貢獻了50%以上的稅收,60%以上的國內生產總值,70%以上的技術創新成果,80%以上的城鎮勞動就業,90%以上的企業數量。這充分說明了我國民營經濟是()①社會主義的根本經濟特征?、谏鐣髁x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凵鐣髁x經濟制度的基礎?、芪覈洕鐣l展的重要基礎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①說法錯誤,生產資料公有制是社會主義的根本經濟特征;②④符合題意,由材料中我國民營經濟在稅收、就業、國內生產總值、創新等方面的貢獻可知,民營經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③說法錯誤,生產資料公有制是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基礎。答案C7.電影《我不是藥神》講述患病群體用藥難題,引發輿論對“救命藥”買不起、拖不起、買不到的熱議。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對此作出批示,要求加快落實抗癌藥降價保供,為此藥企可以采取的有效措施有()①減少流通環節和減免稅收,降低生產成本 ②面向市場,調整藥品結構,增加有效供給?、鄹鶕颊叩男枰退幬锏馁|量,降低藥品價格 ④確定藥品價格要把擔當精神和遵循規律結合起來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解析“減少流通環節和減免稅收”的主體不是藥企,①排除;③“根據患者的需要和藥物的質量,降低藥品價格”不符合現實,也不是企業的追求,排除。答案D8.企業所得稅法第九條規定,企業發生的公益性捐贈支出,在年度利潤總額12%以內的部分,準予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超過年度利潤總額12%的部分,準予結轉以后三年內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下列對于上述材料認識正確的是()①這體現了我國不斷優化稅種結構 ②這有利于鼓勵企業積極承擔社會責任?、蹏彝ㄟ^稅收優惠政策促進經濟社會發展 ④這有利于調整利益關系,提高企業利潤總額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解析 企業所得稅法的上述規定與優化稅種結構無關,①不選;對企業公益性捐贈支出的相關稅收規定,有利于鼓勵企業積極承擔社會責任,②正確;材料表明國家通過稅收優惠政策促進經濟社會發展,③正確;該規定并不能保證企業利潤總額提高,④不選,故本題答案應為C。答案C9.社會總需求是指一個國家或者地區在一定時期(通常為一年)內實際形成的最終產品和勞務的購買力總量。下列國家統計局公布的2019年上半年經濟數據中,能計入我國社會總需求的是()①1~5月中國原油進口2.05億噸?、谌珖隹?.95萬億元?、廴珖募Z總產量14174萬噸?、苋珖潭ㄙY產投資299100億元A.①②?B.①④??C.②④?D.③④解析 社會總需求包括兩部分:一是國內需求,包括投資需求和消費需求;二是國外需求,即產品和勞務的輸出。據此可知,②④屬于社會總需求,符合題意;①③屬于社會總供給,不合題意。答案C10.實體經濟事關我國經濟平穩健康發展和民生就業,但目前經濟運行中存在資金“脫實向虛”和實體經濟“融資難、融資貴”等問題,影響我國實體經濟的健康發展和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為推動實體經濟走出困境政府應()①加大減稅降費力度,降低實體經濟成本?、趦灮斦С鼋Y構,引導實體經濟提質增效?、厶岣叽婵顪蕚浣鹇剩哟髮嶓w經濟的資金供應 ④加強對金融業的監管,防止資金流向虛擬經濟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解析 本題應注意主體是政府。針對實體經濟發展面臨的問題,政府應通過減稅降費等措施,降低企業稅收負擔和制度性交易成本,助推實體經濟發展,①符合題意;政府通過優化財政支出結構,加大對實體經濟的資金支持,引導實體經濟提質增效,有助于解決實體經濟發展面臨的問題,②符合題意;提高存款準備金率,會降低商業銀行的資金量,降低信貸規模,會減少對實體經濟的資金供應,③錯誤;針對資本“脫實向虛”問題,需要加強對金融業的監管,但不等于完全不讓資金流向虛擬經濟,④表述錯誤。答案A11.全要素生產率是指各種要素投入水平既定的條件下,所達到的額外生產效率。比如,一個企業或國家,如果資本、勞動力和其他生產要素投入的增長率分別是5%,而產出或GDP增長了8%,多出來的3個百分點,就是全要素生產率對產出或經濟增長的貢獻。下列選項中有助于提高全要素生產率的是()①W企業擴大資本、勞動力要素的投入,開展規模競爭?、贑國推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轉變經濟發展方式 ③S公司開展個性化定制,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躖國依托資源優勢發展具有比較優勢的特色產業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解析①④仍屬粗放式增長,不一定能提質增效,全要素生產率不一定提高。答案B12.PMI即采購經理人指數,是衡量一個國家制造業的“體檢表”,以百分比來表示,常以50%作為經濟強弱的分界點(榮枯線),如制造業PMI在50%以上,反映制造業經濟總體擴張;低于50%,則通常反映制造業經濟總體衰退。2018年我國制造業PMI均值為50.9%,但2019年5月份制造業PMI為49.4%。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可能是()①我國致力于轉變經濟發展模式,是調結構促轉型的必然結果?、谖覈墓┙o側結構性改革已經完成,經濟增長缺乏新的動能 ③受國際貿易摩擦加劇、全球經濟增長放緩等外圍因素的影響?、芪覈圃鞓I發展環境穩中有變,景氣度有所減弱,需求轉弱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①錯誤,轉變經濟發展模式,調結構促轉型,應該會帶來PMI均值上升,而不是跌破榮枯線;②錯誤,我國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正在進行中,還未完成;③④符合題意,造成我國PMI均值跌破榮枯線這種狀況的原因可能是受國際貿易摩擦加劇、全球經濟增長放緩等外圍因素的影響以及我國制造業景氣度有所減弱、需求轉弱等內部因素的影響。答案D二、非選擇題13.近年來,我國在擴大消費規模,提高消費水平,改善消費結構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績,但也要看到,當前制約消費擴大和升級的體制機制障礙仍然突出,重點領域消費市場還不能有效滿足城鄉居民多層次、多樣化消費需求,監管體制尚不適應消費新業態新模式的迅速發展,質量和標準體系仍滯后于消費提質擴容需要,信用體系和消費者權益保護機制還未能有效發揮作用,消費政策體系尚難以有效支撐居民消費能力提升和預期改善。以消費為引領,激發市場經濟的活力,增強最終需求對供給側的牽引作用,本質上是通過市場機制實現供需之間在總量和結構上的均衡,加快完善促進消費體制機制,增強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結合材料,運用所學經濟知識,分析如何破除制約消費擴大升級的體制機制障礙。解析 破除制約消費擴大和升級的體制機制障礙,需要增加有效供給,滿足消費需求;完善市場法制,加強市場監管;健全質量標準和信用體系;改善居民消費能力和預期。答案①構建更加成熟的消費細分市場,增加有效供給,滿足消費需求。②完善市場法制加強市場監管,促進消費新業態新模式發展。③健全質量標準和信用體系,營造安全放心消費環境。④強化政策配套和宣傳引導,改善居民消費能力和預期。14.在2019年的全國兩會上,新聞中心首次實現了5G信號全覆蓋,兩會成為中國移動、電信、聯通三大運營商展示5G商用的演練場,也將借此宣告一個全新的5G元年正式到來。5G正式商用將給社會帶來深刻的變化。在未來只需要1秒即可下載一部高清電影;家居設備會自動根據手機定位識別你的位置,當你下班到家門口,門自動打開,洗澡水剛剛好;病人在家就能接受來自世界各地的名醫通過5G網絡的診療。未來工廠內部與外部的機器之間會相互“交流”,只要系統發出指令,原材料就會從幾千公里外的供應商“自動”配送、上架、組裝;同一條生產線,可以隨時切換生產80多個不同型號產品;手機拍照上傳,2小時襯衣送上門。5G助力下,人工智能(AI)、虛擬現實(VR)與增強現實(AR)、物聯網等插上騰飛的翅膀,開啟一個萬物互聯的新世界,其中的每一個細分領域,都將是萬億級的市場。結合上述材料,運用《經濟生活》的相關知識,分析5G網絡可能帶來哪些方面的積極影響。答案①5G技術的高速率、低延時和大容量等特征將加快生產、生活向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的方向演進升級,使以往的“人”之互聯延伸到萬物互聯。②對個人而言,一方面會促進個人生活方式的轉變和消費質量的提升,另一方面,5G技術與人工智能等融合帶動多個行業和技術領域的發展,會產生巨大的市場容量,提供了大量的就業創業創新機會。③對企業而言,5G技術在生產領域的應用會推動生產方式、經營模式的智能化,提高生產效率和質量,推動精細化、定制化生產,實現產品的需求、設計、生產、消費、售后服務的無縫對接。④對國家而言,5G技術與企業和產業的深度融合,會提供發展新動能,促進產業互聯網的發展/產業創新發展/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帶動經濟結構的深度調整,創造全新的商業模式和社會生態,以提質增效/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即可)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