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52張PPT)導入新課《清明上河圖》,是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為北宋畫家張擇端所作,屬國寶級文物,現藏于北京故宮博物院。《清明上河圖》寬24.8厘米、長528.7厘米,絹本設色。作品以長卷形式,采用散點透視構圖法,生動記錄了中國十二世紀北宋都城東京(又稱汴京,今河南開封)的城市面貌和當時社會各階層人民的生活狀況,是北宋時期都城汴京當年繁榮的見證,也是北宋城市經濟情況的寫照。宋元時期都市和文化生活又有哪些新的變化?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第12課、宋元時期的都市和文化第12課宋元時期的都市和文化第二單元遼宋夏金元時期學習目標1.了解宋元時期都市生活繁華的主要表現和原因。2.知道宋元時期的傳統節日與習俗。3.知道宋詞、元曲的代表人物,體會他們的風格特點。4.知道史學家司馬光和史學名著《資治通鑒》。新課講解一、繁華的都市生活宋元時期的大都市(1)概況:宋元時期有很多大的城市,不僅在商業、貿易、文化、教育等方面十分發達,而且在社會生活方面呈現出豐富多彩的景象。(2)著名的大都市:北宋的開封、南宋的臨安、元朝的大都。(3)開封的繁華①北宋開封最為繁華的是大相國寺,場地寬闊,可容萬人,每月舉辦多次廟會。集市貿易的形式之一,和寺廟的宗教活動有關②寺廟內外人流如潮,進行各種商品交易,還有傀儡戲、舞劍、雜技等各種表演。③元宵節時,大相國寺的大殿前設樂棚,供皇家樂隊演奏,吸引著眾人前來觀賞,熱鬧非凡。相關史事北宋都城開封的夜市十分興盛,不僅有商業夜市,還有文化娛樂夜市。當時的文化娛樂夜市有多種類型,在酒樓茶社里有藝人演唱、講史;在瓦勾欄中有雜劇表演;還有街頭歌舞表演,人們裝扮成劇中的各類人物,做出不同的動作,結成隊伍游街表演,稱為隊舞。北宋夜市圖北宋開封南宋臨安北宋的開封,最為繁華的是大相國寺,場地寬闊,可容萬人,每月舉辦多次廟會。寺廟內外人流如潮,進行各種商品交易,還有傀儡戲、舞劍、雜技等各種表演。元宵節時,大相國寺的大殿前樂棚,供皇家樂隊演奏,吸引著眾人前來觀賞,熱鬧非凡。相關史事大相國寺有大小院落60余座,殿堂屋宇四五百間,該寺每月開放5次,供“萬性交易”。大門附近賣飛禽走獸,二、三門賣日用雜貨,靠近佛殿的地方經營筆墨,兩廊賣織秀、珠寶等,殿后交易古玩、字畫和書籍。新課講解2.豐富多彩的生活(1)瓦子娛樂中心,反映了宋代商業的繁榮①出現原因:隨著城市的繁榮,宋代的市民階層不斷壯大,市民文化生活也豐富起來。②含義:開封城內有許多娛樂兼營商業的場所,叫作“瓦子”。瓦子中圈出許多專供演出的圈子,稱為“勾欄”。一個“瓦子”里可能有多個“勾欄”③活動內容:勾欄內商業廣告琳瑯滿目,有各種藝人在這里賣藝謀生,如說書的、唱曲的、演雜劇的、耍雜技的、表演蹴鞠的,令人眼花繚亂。瓦子里還有許多攤位,有賣飲食、藥材、古玩、字畫的,還有剃頭、相面、算卦的,十分熱鬧。④發展:南宋臨安的文化娛樂業更為發達,城中有大瓦、中瓦、下瓦、南瓦等多處,城外還有十多處瓦子。表現飛禽貓犬、珍禽奇獸——整理自《相國寺內萬姓交易》蒲合、簟席、屏幃、洗漱、鞍轡、弓劍、時果、脯臘王道人蜜煎、趙文秀筆、潘谷墨繡作、領抹、花朵、珠翠頭面、花樣、袱頭帽子、特髻冠子、絳線——徐蘋芳復原的北宋相國寺平面圖寵物市場日用百貨市場文化市場手工藝品市場書籍、玩好、圖畫書籍古玩市場“諸軍作樂”相國寺,每月五次開放,萬姓交易。——[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545畝——徐蘋芳復原的北宋相國寺平面圖瓦子瓦子演出勾欄勾欄娛樂兼營商業勾欄中的表演項目猴戲雜劇蹴鞠說書木偶戲斗蟋蟀新課講解(2)雜劇①地位:宋元時期戲劇表演的主要形式。②內容:包含了說唱、雜技、歌舞、傀儡等技藝在內。③演出場所:在大城市和地方郡邑的集市、繁華市區、勾欄瓦舍等場所進行演出。④發展階段形成時間宋代開始興盛元朝建立后,元雜劇在以大都為中心的北方地區興盛起來流行全國元朝南北統一后,元雜劇傳入南方,演出活動遍及城鄉各地,為廣大民眾所喜愛看戲曲表演吹口哨舞蹈吹排簫吹笛子擊鼓雜劇藝術:它形成于宋,興盛于元,包含了說唱、雜技、歌舞、傀儡等技藝在內。5、傳統節日宋朝時,春節、元宵節、中秋節等傳統節日日益受到人們的重視。一些節日的習俗,如春節的燃放鞭炮、相互拜年,元宵節的掛彩燈、劃旱船,端午節的吃粽子、賽龍舟等,一直流傳至今。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相關史事宋代稱春節為元旦,俗稱年節、新年,最受重視。元旦前幾天,人們就灑掃庭除,準備過節。除夕之夜,人們要祭祀祖先,迎神供佛,掛年畫,貼桃符,闔家圍爐而坐,飲酒唱歌,直到天明,稱為“守歲”。元旦那天,盛行燃放鞭炮,穿新衣服,往來拜年。大街上搭彩棚,擺滿各色貨物,歌館、舞場擠滿了人,連婦女也出來游樂。歡樂的傳統節日春節(元旦)元宵節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清明節登高吃粽子(賽龍舟)吃月餅(賞月)祭拜祖先放煙花貼門神連連看如今,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忽視了中國的傳統節日,過起了洋節日。你怎么看?七言八語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閱讀王安石《元日》,結合課文,想一想,這首詩描寫的節日是?詩中隱含了哪些習俗?元日:農歷正月初一。爆竹:古人燒竹子時發出的爆裂聲。用來驅鬼避邪,后來演變成放鞭炮。一歲除:一年已盡。除,去。屠蘇:藥酒店。古代習俗,驅邪避瘟以求長壽。曈曈:日出時光亮的樣子。桃:桃符,古代風俗用桃木板寫上兩個門神的名字,分掛大門左右驅鬼鎮邪,每年一換。古詩今譯爆竹聲中已把舊年驅除,春風送暖飲屠蘇避禍求福。千家萬戶迎來了正月旭日,總要用新門神換掉舊桃符。想一想,宋朝除了春節外,還有哪些傳統節日和節日的習俗?春節,有燃放炮竹、飲屠酥酒和換新桃符榴花角黍(粽子)斗時新,今日誰家酒不樽。——南宋·戴復古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宋·歐陽修端午節元宵節拓展延伸微拓展兩宋時期都市生活豐富多彩的原因1.兩宋軍民抗擊北方游牧民族南下進攻,以及宋遼,宋夏,宋金的議和,使得中原和南方地區獲得相對安定的社會持續發展的環境。2.農耕文明與游牧文明在碰撞中逐漸交融,大大豐富了中華文明。3.兩宋時期,農業和手工業有了很大發展,市民階層不斷壯大,商品經濟蓬勃發展,經濟重心南移。4.兩宋統治者推行“重文輕武”的國策,推動了文化教育事業的進一步發展。貳賞經典——品詞曲史學二、宋詞和元曲新課講解1.宋詞(1)詞的特點:①詞是一種新體詩歌,句子有長有短,也稱長短句,便于歌唱。②每首詞依據樂譜的要求,有一定的格式,叫作詞牌,如《念奴嬌》《滿江紅》《蝶戀花》等。(2)詞的發展:詞在唐朝時已經出現,經五代到兩宋,得到很大發展,成為宋代主要的文學形式之一。(3)詞的內容變化:開始大多是描寫女性傷離怨別的心境或花前月下的景色,到宋代才有較大的變化,風格多樣,內容廣泛。望廬山瀑布唐·李白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念奴嬌·赤壁懷古宋·蘇軾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唐宋文學形式的比較句子有長短,又叫長短句依樂譜有一定格式——詞牌蘇軾北宋①改進了詞的創作,擴大了詞的境界,提高了詞的格調②詞風豪邁而飄逸,把寫景、抒情和議論結合在一起李清照兩宋之交①詞風委婉、細膩、清秀②她的作品以北宋滅亡為界限,此前主要描寫真摯的夫婦感情,此后的作品則充滿了血和淚,通過對個人流離不定生活的描寫,反映當時戰亂帶來的災難,抒寫深沉的憂患情懷辛棄疾南宋①繼承了蘇軾以來的豪放詞風和報國情懷,使詞境變得更為雄奇闊大,抒情、寫景、敘事、議論,氣勢磅礴,震撼人心②進一步提高了詞的社會功能和在文學史上的地位(4)代表人物及概況李清照豪放派婉約派辛棄疾詞/曲人生活時期詞/曲風代表作北宋兩宋之交南宋豪放派豪放派婉約派《念奴嬌·赤壁懷古》《聲聲慢》《一剪梅》《醉花陰》《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蘇軾李清照辛棄疾豪邁飄逸委婉細膩豪邁飄逸關漢卿富有表現力《竇娥冤》元朝“元曲之首”新課講解2.元曲(1)出現背景:元朝戲劇空前發達。(2)組成:元曲包括散曲、雜劇和南戲等。(3)特點:雜劇把音樂、歌舞、動作、念白融合在一起,成為一種綜合性的藝術。(4)發展:元代雜劇作家有200人左右,劇目600種左右,現存的有150多種。(5)代表人物①關漢卿:元代最優秀的雜劇作家,一生創作了許多劇本,流傳至今的有10多種,代表作是悲劇《竇娥冤》。②元曲四大家:與關漢卿齊名的雜劇家還有馬致遠、鄭光祖、白樸、王實甫等。關、馬、鄭、白四人,在明代以后被譽為“元曲四大家”。王實甫馬致遠鄭光祖白樸“元曲四大家”關漢卿人物掃描代表人及作品關漢卿(約1220年──1300年) 關漢卿,元代雜劇作家。與馬致遠、鄭光祖、白樸并稱為“元曲四大家”。以雜劇的成就最大,一生寫了60多種,今存18種,最著名的有《竇娥冤》,關漢卿也寫了不少歷史劇,如《單刀會》。他多才多藝,了解民間疾苦,熟悉民間語言,使得他的雜劇內容具有強烈的現實性和昂揚的斗爭精神。地也,你不分好歹何為地?天也,你錯勘賢愚枉為天!——竇娥在刑場的唱詞血濺白練、六月飛雪、大旱三年宋元時期文化繁榮的原因1.宋元時期的經濟在隋唐高度發達的基礎上得到進一步發展,為文化的繁榮奠定了物質基礎。2.兩宋的局部統一和元朝的全國統一,為文化的發展創造了相對安定的環境。3.民族交融進一步加強,各民族間經濟文化交流頻繁,推動了文化的繁榮。4.對外文化交流頻繁,大量外來文化的傳入,豐富和發展了宋元文化。新課講解微拓展新課講解三、司馬光和《資治通鑒》1.司馬光:北宋著名史學家、政治家,主持編寫了《資治通鑒》。2.《資治通鑒》(1)體例:編年體通史巨著以時間為中心,按年、月、日的順序記述史事(2)字數和內容:這部史書300多萬字,記述了從戰國到五代共1300多年的歷史,縱貫中國16個朝代。(3)名稱來歷:書名的意思是“鑒于往事,有資于治道”,即以歷史的得失作為鑒戒來加強統治。(4)地位:司馬光的《資治通鑒》與司馬遷的《史記》,并列為中國史學的不朽巨著,他們也被后人稱為“史學兩司馬”。司馬光的《資治通鑒》與司馬遷的《史記》,并列為中國史學的不朽巨著,他們也被后人稱為“史學兩司馬”。史學雙壁拓展延伸請你判斷這些人物是哪本書中的主角?為什么?《資治通鑒》《史記》漢武帝唐太宗曹操康熙張騫秦始皇詳對比項目《資治通鑒》《史記》不同點體例編年體紀傳體特點以時間為線索以人物為線索優點易掌握時間順序,便于理解史事前后之間的聯系便于理清個人的時間線,突出人物性格缺點對人物記述難以詳盡、完善無法兼顧時間順序和史事前后之間的聯系作者司馬光司馬遷成書時間北宋西漢內容戰國到五代黃帝到漢武帝相同點都是中國史學的不朽巨著比較司馬光的《資治通鑒》與司馬遷的《史記》一、宋元京都,盛世繁華二、宋詞元曲,萬世流芳三、史學巨著,鑒往知來經濟繁榮城市發展市民階層興起平民化世俗化大雅大俗繼承發展文化自信變遷與延續課堂小結4課堂檢測1.宋代汴京最盛時人口達150萬,無地少地的農民紛紛涌入城市謀生。城內酒樓、茶肆不勝其數,有的茶樓用音樂、雜技活動來吸引客人,瓦舍遍地,瓦舍內小唱、大曲、雜劇等表演不斷。材料反映了A.文化娛樂活動供特權階層享用B.城市發展促進儒家文化生活化C.城市功能結構正逐漸發生變革D.城市的發展帶動娛樂活動興盛【答案】D4課堂檢測2.央視科教頻道推出的一檔大型文化類益智競賽節目——中國詩詞大會,打造了一場全民參與的“詩詞文化盛宴”。小明也自擬了一道題目:“詞風豪邁飄逸;常把寫景、抒情、議論結合在一起;代表作有《念奴嬌·赤壁懷古》等”。符合上述條件的詞人是A.蘇軾B.李清照C.岳飛D.辛棄疾【答案】A4課堂檢測3.《水滸傳》中有這樣一個情節,梁山好漢“黑旋風”李逵與“浪子”燕青逛都城大街,這條街上有人說書、唱曲、賣飲料、雜耍、表演等。請問,他們走到了當時被稱作什么的地方?A、長安“坊”中B、長安“市”中C、開封“瓦子”中D、臨安“夜市”中【答案】C4.元旦那天,盛行燃放鞭炮,穿新衣,往來拜年……,這是宋代人在過哪一節日?A、端午節B、中秋節C、春節D、元宵節【答案】C5、南宋著名詞人辛棄疾在他的詞中寫道:“布被秋宵夢覺,眼前萬里江山”“壯歲旌旗擁萬夫,錦襜突騎渡江初”。由此可以看出他倆難以忘懷的是( )A.祖國山河的統一B.中華文化的弘揚C.旖旎宜人的風光D.個人的離愁別恨A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北宋開封.mp4 曲劇版本的《竇娥冤》.mp4 李清照.mp4 瓦子和勾欄.mp4 第12課 宋元時期的都市和文化 課件-2020-2021學年部編版歷史七年級下冊(共52張PPT,含視頻素材).pptx 配樂動畫-清明上河圖.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