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名師導學——第2章 運動和力打包下載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名師導學——第2章 運動和力打包下載

資源簡介

第2章運動和力
2.1 運動和能的形式
點擊要點
1.物體 的變化稱為機械運動。
2.運動有多種形式: 、 、 、 、 、
等,其中, 是自然界最復雜的運動形式, 是自然界最簡單、最常見的運動形式。
3.能的形式有: 、 、 、 、聲能、光能等。物體由于 具有的能叫動能,物體由于被 或者發生 而具有的能叫勢能,動能和 統稱為 能。能可以儲存。 能可以積蓄,可以轉化為動能;風是流動的氣體,風使風車轉動,流動的氣體也具有 能。
課堂講練
例1 下列各項運動不屬于機械運動的是( )
A.飛機升空 B.群眾運動
C.同步衛星 D.行駛的火車
鞏固訓練1 下列運動中,不是機械運動的是( )
A.物體從高空落下
B.氣溫升高
C.飛機在空中飛行
D.自行車在公路上轉彎
例2 下列物體各具有什么形式的能?
(1)高速升空的火箭: ;
(2)被拉長的彈弓橡皮條: ;
(3)被水電站攔河壩攔住的上游水: ;
(4)豎直到達最高點的上拋小球: ;
(5)電鉆發出的聲音: _;
(6)通電的電線: ;
(7)沼氣: ;
(8)電燈發出的光: 。
鞏固練習2 下列物體具有哪種形式的能?
(1)推出去的鉛球,落地前具有 ;
(2)正在上坡的自行車,具有 ;
(3)在跳臺上準備跳水的運動員,具有 ;
(4)鐘表里卷緊的發條具有 ;
(5)從槍膛里射出的子彈具有 ;
(6)成熟的香蕉具有 。
跟蹤演練
一、選擇題
1.下列選項不屬于機械運動的是( )
A.天體的運行 B.蒲公英種子的飛行
C.候鳥的遷徙 D.雷電發生的過程
2.下列選項屬于生命運動的是( )
A.風車的轉動 B.鴨跖草在水里生長
C.用水能磨磨 D.流星劃過天空
3.一塊飛著的石頭具有的能量叫( )
A.動能 B.飛能
C.生命能 D.沖擊能
4.人和動物從食物中獲取的能量屬于( )
A.熱能 B.貯存能
C.化學能 D.機械能
5.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運動的物體一定有機械能
B.有機械能的物體一定有勢能
C.有機械能的物體一定有動能
D.物體的動能和勢能一定同時存在
6.我省每年5~9月是雷電的高發季節。雷電發生時可能有的運動是( )
①機械運動 ②生命運動 ③電運動 ④聲運動 ⑤光運動 ⑥熱運動 ⑦化學運動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⑥
C.③④⑤⑥ D.①②④⑤
二、填空題
7.指出下列各屬于什么運動。
(1)風吹樹葉落地: ;
(2)十月桂花開放: ;
(3)大屏幕彩電上播放精彩的歌舞晚會: ;
(4)悅耳動聽的歌聲: ,燦爛的陽光: ,我長高了: 。
8.物體的運動形式是多樣的,所以它們所具有的能形式也是多樣的。下列物體具有什么能?流動的水具有 ,在高處的電燈具有 ,汽車聲具有 ,家里的煤氣具有 ,通過電燈的電具有 。給小燈泡供電的干電池具有 ,空中飛行的鳥具有 。
9.不同形式的能在一定條件下可以 。指出下列能的轉化。
(1)陽光下綠色小草在生長: ,
(2)白熾燈通電發光: ,
(3)三峽大壩蓄水發電: 。
10.植物是通過光合作用把 能轉化為 能儲存在體內,因此植物體儲存的是 能。 、 、 、 、 等燃料都儲存著化學能。
11.如圖所示,一根被壓縮的彈簧(此時細線被拉緊)放置在小車與墻之間,當用火將細線燒斷的瞬間看到 的現象,說明了 。
三、簡答題
12.下列各運動屬于什么運動?
(1)正在賽跑的運動員;
(2)音樂傳人我們的耳朵;
(3)電燈發出的光照亮課本;
(4)橘子樹結出了橘子;
(5)打開香水瓶蓋,聞到香味;
(6)植物的花開花落,動物的吸收排泄。
13.如圖:鷹、鼬、鼠、小麥進行生命運動的能量來自何處?
提高班習題精選
1.下列運動各屬于什么運動?
(1)種子發芽: ;
(2)彩燈閃爍: ;
(3)歌聲回蕩: ;
(4)駿馬奔馳: 。
2.請在橫線上填寫下列物體所具有的能。
(1)被壓縮的彈簧: ;
(2)被舉高的石塊: ;
(3)被拉長的橡皮筋: ;
(4)在馬路上奔馳的汽車: ;
(5)掛在樹枝上的蘋果: ,
(6)給小燈泡供電的干電池: ;
(7)我們吃的食物: 。
3.拉開弓時,弦上積蓄了什么能? ;放開弓弦,箭將向前射出,這時箭獲得了什么能? 。
4.“小明吃了一碗飯,感覺有力氣了,便騎上腳踏發電機,帶動發電機運轉,發出的電能,燒開了一壺水”。請你描述一下整個過程中能量的變化。
5.唐詩中有“黃河遠上白云間”、“不盡長江滾滾來”的詩句,這動人的詩句生動、形象地反映了這兩條大河蘊藏了大量的 能。
6.有的運動是可以直接用感覺器官感受的,但有的運動是不能直接通過人體的感覺器官感知的。下列運動中直接用肉眼看不見的是 。(填序號)
①化學運動 ②生命運動 ③機械運動 ④聲運動 ⑤光運動 ⑥熱運動 ⑦電磁運動
7.取一彈簧,一端固定,另一端靠在一小物體上,如圖所示。用手推動物體壓縮彈簧,然后放手,觀察小物體運動的距離。改變彈簧的壓縮量,看小物體運動的距離和前一次有什么不同。由此可得出什么結論?
8.“神舟八號”航天飛船于2011年11月1日5點58分在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二號”F遙八火箭發射升空。請在下列空橫線上填上合適的能的種類。
(1)長征二號F型運載火箭使用偏二甲肼作為主要燃料,其中儲存了 。
(2)長征二號F型運載火箭點燃后燃料劇烈燃燒,具有 。
(3)火箭發射時發出巨大的聲音具有 。
(4)火箭升空過程中速度和高度越來越大具有 。
(5)在太空中,“神舟八號”展開兩塊巨大的電池板吸收太陽發出的 ,為飛船提供了 。
(6)在與“天官一號”成功對接并組合飛行后,“神八”返回地面。返回艙與大氣層劇烈摩擦,產生了大量的 。
參考答案:
2.1運動租能的形式
【點擊要點】
1.空間位置
2.機械運動 光運動 聲運動 電運動 熱運動 生命運動 生命運動 機械運動
3.動能 勢能 化學能 電能 運動 舉高 彈性形變 勢能 機械 勢 動
【課堂講練】
例1 B 解析:機械運動必須是指物體空間位置的變化,選項中的“群眾運動”是一個政治名稱,并不是指物體之間的位置變化。
鞏固訓練l B解析:氣溫升高是熱運動。
例2解析:(1)高速升空的火箭,速度不為零,且高度在增加,因此具有動能和勢能。(2)被拉長的彈弓橡皮條發生彈性形變,具有勢能。(3)被攔河壩攔住的上游永是流動的,具有動能;同時水位又升得較高,因此又具有勢能。(4)小球被豎直拋到最高點時,不再運動,速度為零,因此只具有勢能。(5)電鉆發出的聲音具有聲能。(6)通電的電線具有電能。(7)沼氣可以點燃放出熱量,具有化學能。(8)電燈發出的光具有光能。
鞏固訓練2(1)動能和勢能(2)動能和勢能(3)勢能(4)勢能(5)動能(6)化學能
【跟蹤演練】
1.D 2.B 3.A 4.C 5.A 6.C
7. (1)機械運動(2)生命運動(3)電運動、光運動、聲運動(4)聲運動光運動生命運動
8.動能 勢能 聲能 化學能 電能 化學能 動能
9.轉化(1)太陽能→化學能(2)電能→光能、熱能(3)機械能→電能
10.光 化學 化學 汽油 木材 天然氣 沼氣 煤炭
11.小車被推動一段距離被壓縮的彈簧具有勢能
12.(1)機械運動(2)聲運動(3)光運動(4)生命運動(5)熱運動(6)生命運動
13.鷹、鼬盼能量來自鼠的化學能,鼠的能量來自小麥的化學能,小麥的能量來自太陽光的光能。
【提高班習題精選】
1.(1)生命運動(2)光運動(3)聲運動(4)機械運動
2.(1)勢能 (2)勢能 (3)勢能 (4)動能(5)勢能 (6)電能 (7)化學能
3.勢能動能
4.化學能→機械能→熱能
5.機械(或動能和勢能)
6.④ ⑥
7.壓縮彈簧形變越大,小物體運動的距離越遠。由此得出物體的勢能與物體形變的大小有關,形變越大,勢能越大。
8.(1)化學能(2)光能、熱能(3)聲能(4)機械能(5)光能電能(6)熱能

2.2 機械運動(1)
點擊要點
1.參照物:研究機械運動時,事先假定為 的物體叫做參照物。選擇的參照物不同,對同一物體的運動狀態所作的描述往往也不同。
2.運動和靜止是相對的,宇宙間一切物體都在運動著,人們通常所說的運動和靜止都是相對于 而言的。
3.一個物體是運動還是靜止,取決于所選的 , 選擇不同,物體的運動狀態也不同,這就是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
4.根據物體運動的路線,可以將物體運動分為 和 。直線運動按速度可分為 和 。
5.機械運動的分類:
:在相等的一 內通過的路程
直線運動: 相等, 保持不變的運動。
變速真線運動

課堂講練
例1 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只有靜止的物體才能選做參照物
B.任何物體都可以選做參照物,但在具體選擇時,要根據實際情況而定
C.只有地球上的物體才能選做參照物
D.研究物體的運動,選擇太陽為參照物最合適,因為太陽是真正不動的物體
鞏固訓練1 杭州市某酒店建有觀光電梯,乘客豎直上下的過程中便可欣賞到杭州的美麗景色,在這一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以電梯內的某一乘客為參照物,其他乘客是運動的
B.以電梯為參照物,所有乘客都是運動的
C.以地面上的樹為參照物,乘客是運動的
D.以路面上行駛的汽車為參照物,乘客是靜止的
例2 一位跳傘運動員在下落的過程中,看到身旁的直升機在向上運動,直升機相對于地面的運動是( )
A.一定上升 B.一定下降
C.一定靜止 D.無法判斷
鞏固訓練2 甲、乙、丙三人各乘二架直升機時,甲看到地面的高樓和丙機都在勻速上升;乙看到甲機也在勻速上升;丙看到乙機在勻速下降,則甲、乙、丙所乘的三架直升機相對地面的運動無法確定的是( )
A.甲飛機 B.乙飛機
C.丙飛機 D.都無法確定
跟蹤演練
一、選擇題
1.下列運動不是機械運動的是( )
A.太平天國運動 B.飛機升空
C.飛行的子彈 D.地球公轉
2.歌中唱的“月亮在白蓮花般的云朵里穿行”中的運動物體的參照物是( )
A.地球 B.看月亮的人
C.白云 D.太陽
3.(2011連云港)我國已成功實現三次載人航天飛行,在飛船發射升空階段航天員被固定在座艙內。選取下面哪個物體作為參照物時,航天員在此階段是靜止的( )
A.飛船的座艙
B.天空中的云朵
C.地面上的發射架
D.太平洋上跟蹤監測的測量船
4.在行駛的火車中,放在車廂小桌上的杯子相對于下列哪個物體是靜止的( )
A.在車廂內行走的旅客
B.靜坐的乘客
C.路旁的樹木
D.路旁的高山
5.下列判斷物體運動情況的說法中,以地面為參照物的是( )
A.太陽從東方升起
B.月亮躲進云里
C.客車里的乘客認為司機是靜止的
D.飛機里的飛行員看到大地在運動
6.在勻速運動的火車中,某乘客說車廂小桌上的茶杯是靜止的。則他選擇的參照物是( )
A.從乘客旁走過的乘務員
B.車廂中放茶杯的小桌
C.鐵路旁的樹木
D.鐵路邊的建筑物
7.皮筏漂流是近幾年來一項熱門的水上活動,一漂流者坐在橡皮筏上順流而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以岸邊的樹木為參照物,人是靜止的
B.以橡皮筏為參照物,河水是運動的
C.以河水為參照物,人是靜止的
D.以河水為參照物,人是運動的
8.下列不是曲線運動的是( )
A.地球繞著太陽運動
B.蕩秋千
C.光信號在光纜中繞地球一圈
D.運動員在體育場中跑三千米
9.在一條平直公路上,有甲、乙、丙三輛汽車向東行駛,并且甲車比乙車快,乙車比丙車快,以下列哪個物體為參照物時,乙、丙兩車向西行駛( )
A.甲車 B.乙車
C.丙車 D.地面
10.甲、乙兩汽車互為參照物時,處于相對靜止,若以地面為參照物來描述它們時,則最準確的說法應該是( )
A.甲、乙都靜止
B.甲、乙同向等速行駛
C.甲、乙都靜止或同向等速行駛
D.甲、乙兩車異向等速行駛
11.自行車在平坦的公路上沿直線行駛,若以地面為參照物,自行車各部件中,在做曲線運動的是( )
A.坐墊 B.前輪軸芯
C.尾燈 D.氣門芯
12. (2011無錫)如圖所示,坐在甲火車中的小華在車窗里看到乙火車的車頭,過一會兒,她又在車窗里看到乙火車的車尾。若兩火車車頭朝向一致,下列關于它們運動情況的判斷,不可能的是( )
A.甲火車停在軌道上,乙火車向前運動
B.兩列火車均向前運動,但甲火車運動較慢
C.兩列火車均向后倒車,但甲火車運動較慢
D.甲火車向后倒車,乙火車停在軌道上
二、填空題
13.物理學里把 叫機械運動。在研究物體運動情況時被選做參照標準的物體叫 。
14.平時我們說“烏云遮住了太陽”,是以 為參照物;說“太陽躲到烏云后面”,則是以 為參照物。
15.從物理學的角度看,“兩岸青山相對出”和“孤帆一片日邊來”所選的參照物分別是
和 。
16. (2011雞西)詩句“枯藤老樹昏鴉”中,以老樹為參照物,枯藤是 ;詩句“小橋流水人家”中,以小橋為參照物, 是運動的。
17.小華乘商場內的自動扶梯上樓,相對于 ,她是運動的;相對于 ,她是靜止的。
18.一輛行駛的汽車中的乘客,以地面上的房屋為參照物時,自己是 的;以車廂為參照物時,自己是 的。
19.通過電視,我們看到“神舟五號”飛船中的一個情景:宇航員楊利偉手中拿著一支筆,當他松手后,筆“懸”在空中,這支筆相對于 是靜止的,相對于 是運動的。
20.如圖所示,司機回答乘客的話是以 為參照物,而馬路旁小朋友的贊嘆又是以 為參照物。
三、簡答題
21.在一條平直的南北方向的公路上,有快慢相同的甲、乙兩輛車一前一后向北行駛,問:
(1)以什么為參照物,兩車均向北行駛?
(2)以甲車為參照物,乙車是什么運動狀態?
(3)以什么為參照物,兩車均向南行駛?
22.坐在向南行駛的列車里的乘客,看到路旁的樹木向后退,同時又看到汽車也在向后退,以地面為參照物,該汽車的運動狀態可能是怎樣的?
23.寒假,李宏乘火車到郊外旅行,火車開動以后他一直坐在座位上一動不動地看雜志,當他忽然抬頭向車窗外望去,看到路旁的樹正在飛快地后退。這段話中下面加橫線的三種運動情況,分別是以什么為參考物而言的?填人下表。
運動情況
參考物
火車開動
一動不動
飛快地后退
24.參照物的選擇是任意的,但由于參照物選擇的不同,對同一物體運動的描述(運動形式)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圖中有小明、小紅、小車、樹木、地面,請根據圖中所示情景,說明上述觀點。
回答:以小紅為研究對象,分別選取 、 為參照物,可以說明參照物的選擇不同,對同一物體運動的描述是不同的;若分別選取 、 為參照物,可以說明參照物的選擇不同,對同一物體運動的描述是相同的。可見,物體的運動和靜止是相對于參照物而言的。
2.2機械運動(1)
【點擊要點】
1.不動
2.地面
3.參照物 參照物
4.直線運動 曲線運動 勻速直線運動 變速直線運動
5.勻速直線運動 時間 方向 曲線運動
【課堂講練】
例l B解析:參照物的選擇是可以任意選擇的,并非只有靜止的物體才能被選做參照物,例如我們想研究正在運輸行駛的火車中某物體的運動常常要以火車為參照物,研究地球公轉時,以太陽為參照物,絕對靜止不動的物體是沒有的。
鞏固訓練l C 解析:既可以選運動的物體為參照物,由可以選靜止的為參照物。但參照物一旦被選定,我們就假定該物體是靜止的
例2 D解析:跳傘運動員在下落的過程中,看到身旁的直升機在向上運動,直升機相對于地面的運動有三種情況:直升機向上運動;直升機向下運動;直升機向下運動,但下降的速度比跳傘運動員下降的速度慢。故跳傘運動員無法判斷。
鞏固訓練2 C
【跟蹤演練】
1.A 2.C 3.A 4.B 5.A 6.B 7.C 8.C 9.A 10.C 11.D
12.C解析:兩列火車均向后倒車,甲火車運動較慢時,那坐在甲車上的小華就看不到乙火車的車尾。速道題最好用排除法,建立合理的物理情境,逐個確認。
13.物體位置的變化參照物
14.太陽 烏云
15.船 江岸
16.靜止的 流水
17.地面 自動扶梯
18.運動靜止
19.飛船地球
20.車(車內物體)路面
21.(1)公路(2)靜止(3)比甲、乙更快的向北行駛的車
22.可能是靜止的或向北運動或向南運動,但速度小于列車的速度<只回答向南運動
也行)。
23.地面 火車 火車
24.樹木、小明;樹木、
2.2 機械運動(2)
點擊要點
1.比較物體運動的快慢。
(1)可以用 通過的 來比較。
(2)可以用 需要的 來比較。
2.速度。
(1)意義:描述物體 的物理量。
(2)定義:物體在 叫速度。
(3)公式: ,變形公式有: , 。
(4)主單位:“ ”,單位符號為“ ”;讀作 “ ” 。
常用單位“ ”,單位符號為“ ”。
(5)單位換算:1米/秒= 千米/時
3.平均速度:粗略描述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
課堂講練
例1 在2010年11月廣州亞運會上,我國運動員劉翔以13.09秒奪得男子110米欄金牌,同時刷新他創造該項目的亞運紀錄,他比賽時的平均速度約為 米/秒。
鞏固訓練1 小宇同學的家到學校的距離是9千米,他騎自行車的平均速度是5米/秒,則他騎自行車從家到學校所需的時間為 小時。
例2 體育課上,甲、乙、丙三位同學進行百米賽跑,他們的成績如下表所示,則獲得第一名的是 同學,時間是 ,這里比較三人賽跑快慢采用的最簡便方法是 。
參賽者



成績(秒)
14.2
13.7
13.9
鞏固訓練2 下圖(a)(b)兩圖分別表示比較自行車和摩托車運動快慢的兩種方法。
圖(a)表明:


圖(b)表明:


例3 (2011湖州)某同學的爸爸攜全家駕車去太湖漁人碼頭游玩,在途經太湖路時,路邊躥出一只小貓,他緊急剎車才沒撞到它。如圖為緊急剎車前后汽車行駛的時間一速度圖像,根據圖像分析,不正確的是( )
A緊急剎車發生在8:27
B.在8:23~8.27時間段內他駕車勻速前進
C.在8:20~8:30時間段內他駕車的最大速度為60千米/時
D.在8:20~8:30時間段內他駕車的平均速度為60千米/時
鞏固訓練3 甲、乙兩人進行百米賽跑,甲到達終點時,乙還相差10米。若讓甲從起跑線后退10米,與乙同時賽跑,則誰先到達終點?若讓乙從起跑線超前10米,再與甲同時起跑,則又是誰先到達終點?
跟蹤演練
一、選擇題
1.下列各種運動中,速度最大的是( )
A.拖拉機在10分鐘內行駛了2400米
B.某同學用105秒騎自行車行駛了1000米
C.飛人博爾特在北京奧運會上創造的最新百米世界紀錄是9.69秒
D.載重汽車在城區行駛的限制速度是30千米/時
2.下列運動物體中,平均速度可能為20米/秒的是( )
A.在平直公路上行駛的汽車
B.正在快速爬行的螞蟻
C.正在進行比賽的短跑運動員
D.在高空中正常飛行的波音747客機
3.在平直公路上勻速行駛的一輛汽車,30分鐘通過了36千米的路程,汽車的速度是( )
A.20米/秒 B.10米/秒
C.12千米/時 D.36千米/時
4.測定某同學的快跑平均速度,測得結果是跑前24米用了4秒,跑后100米用了12秒。該同學的平均速度是( )
A.6米/秒 B.8.3米/秒
C.7.15米/秒 D.7.75米/秒
5.甲、乙、丙三輛汽車,同時向前行駛,甲車速度為40千米/時,乙車速度為30千米/時,丙車速度為20千米/時,乙產生了向后退的感覺,此感覺來自于( )
A.乙選擇甲車作參照物
B.乙選擇自己作參照物
C.乙選擇丙車作參照物
D.乙選擇電線桿作參照物
6.(2011泉州)小理家準備買新房,他看到某開發商的廣告稱:乘車從新樓盤到一家大型商場的時間只需3分鐘。據此你認為從新樓盤到該大型商場比較接近的路程是( )
A.200米 B.400米
C.2000米 D.10000米
7.P、Q是同一直線上相距10米的兩點,甲、乙兩小車從P點出發向Q點運動,它們運動的距離一時間圖像如圖所示,由圖像可知( )
A.甲車速度小于乙車速度
B.經過6秒,乙車離P點10米
C.甲車比乙車早3秒通過Q點
D.經過3秒,甲、乙兩車相距6米
8.在有風速為3米/秒的東風的天氣中,某同學以3米/秒的速度向西跑,他的感覺將
是( )
A.無風
B.有東風,風速比他不跑時更大
C.有東風,風速比他不跑時小些
D.有西風,風速比他不跑時更大
9.一輛車的車身長為30米,勻速通過100米長的大橋時,用了13秒,它以同樣速度通過另一座橋用了20秒,則這座橋的長度是( )
A.230米 B.170米
C.140米 D.200米
10.車站的自動扶梯1分鐘可將一個站在扶梯下端的人送上去;自動扶梯不動,人沿自動扶梯走上去需3分鐘。若此人沿運動的扶梯走上去,則需要( )
A.3分鐘 B.2分鐘
C.0.25分鐘 D.0.75分鐘
二、填空題
11.完成下列單位換算:
(1) 10米/秒= 千米/時;
(2) 108千米/時= 米/秒。
12.火車速度是71千米/時,汽車速度是20米/秒,則火車速度 (填“>”、“<“或“=”)汽車速度。
13.如圖所示是森林動物“運動會”中龜兔賽跑的情景。比賽開始后,“觀眾”通過比較 ,認為跑在前面的兔子運動快。由于兔子麻痹輕敵,中途睡了一覺,“裁判員”通過比較 判定最先到達終點的烏龜運動得快。物理學中用 表示物體運動快慢的程度。
14.坐在行駛汽車上的乘客以 為參照物是靜止的。汽車在行駛中,司機看到如圖所示的標志牌,在不違反交通法規的前提下,從標志牌到西大橋最快需要 時。
15.(2011哈爾濱)甲、乙兩輛汽車在水平路面上同時向東行駛,路程一時間圖像如圖所示,則甲車的速度是 米/秒;兩車 行駛過程中,若以甲車為參照物,乙車向 運動。
16.目前普通列車的速度約為100千米/時,而磁懸浮快速列車設計速度為500千米/時,南京到上海的距離為300千米,按以上速度計算,磁懸浮列車從南京到上海比普通列車縮短
時。
三、計算題
17.小明同學放學回家,正碰上刮風下雨,他以18千米/時的速度由西向東快跑。此時他發現了奇怪的現象,雨滴成豎直下落狀態。請你確定這時刮的是 (填“東”、“西”、“南”或“北”)風,風速是 米/秒。
18.放學了,某同學在離校回家的路上,運用所學到的科學知識估測出他在前一半路程中的平均速度為2米/秒,后一半路程中的平均速度為3米/秒。那么,請你幫他計算一下,該同學在回家的全程中的平均速度應為 米/秒。
19. (2011連云港)傳說孫悟空具有騰云駕霧的本領,一個筋斗能翻十萬八千里(折合5.4×104千米),我國高鐵的安全運行速度可達300千米/時。已知地球到月球之間的距離約為3.78×105千米。請根據這些數據估算孫悟空從花果山約需翻 個筋斗即可到達月球;若建一條“地月高鐵”,以300千米/時的速度從地球運行到月球約需 時。
20.商場中有一自動扶梯,某顧客沿開動上行的自動扶梯走上樓時,數得走了16級;當他用同樣的速度沿開動下行的自動扶梯走上樓時,數得走了48級,則靜止時自動扶梯露出的級數為多少?
2.2機械運動(2)
【點擊要點】
1.(1)相同的時間路程(2)通過相同的路程時間
2.(1)運動快慢 (2)單位時間內通過的路程(3) v=s/t s=vt t=s/v (4)米/秒m/s米每秒
千米/小時km/h (5) 3.6
【課堂講練】
8.4解析:v=llO米/13.09秒≈8.4米/秒
鞏固訓練1 0.5解析:t=s/v=9千米/5(米/秒)=9千米/5×3.6(千米/時)=0.5時
例2 乙 13.7秒 相同路程比時間
鞏固訓練2相同的時間內,摩托車比自行車通過的路程長,所以摩托車運動快些通過相同的路程,摩托車比自行車所用時間短,所以摩托車運動快些
例3 D解析:本題為圖像信息題,題目中的時間一速度圖像表示:在8:20~8:23時間段內他駕車加速前進,車速由40千米/時增加到60千米/時;在8:23—8:27時間段內他駕車以60千米/時的速度匈速前進;在8:27時刻緊急剎車,極短時間內車速降到20千米/時,然后加速到40千米/時,可見在8:20~8:30時間段內他駕車的最大速度為60千米/時。因此選項A、B、C說法正確,選項D說法錯誤,故選D。
鞏固訓練3解析:對這個問題也許會這樣分析,甲跑100米,乙只能跑90米,既然乙落后了10米,那么他多跑10米,他們就能同時到達終點。這樣的分析是不對的,因為不能只慮到他們不能同時到達的原因是路程相差10米,而應考慮造成路程相差的原因是兩人速度不嗣,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他們在相同的時間里,甲跑完100米;乙只跑了90米。若甲多跑10’米,由于甲的時詞短,所以仍是甲先到達終點。若乙從起跑線起超前10米,再與甲同時起跑,那么甲跑100米的時間與乙跑90米的時間相同,則他們將同時到達終點。
【跟蹤演練】
1.C 2.A 3.A 4.D 5.A 6.C 7.D 8.A 9.B 10.D
11. (1) 36 (2) 30
12.<
13.相同時間內通過的路程 相同的路程中所用時間 速度
14.汽車(或司機等)0.2
15. 15 西、
16.2.4
17.西 5
18.2.4
19.7 1260
20.24級
2.2 機械運動(3)
點擊要點
1.勻速直線運動。
(1)特點:a.快慢不變.b.經過的路線是直線。
(2)速度:用來表示物體 的物理量。
公式:速度= ,即v= 。此公式表明,做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的速度,等于運動物體在單位時間內通過的路程。
[注意]做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在運動過程中的任意時刻的速度都是相同的,即勘的大小不變,千萬不能 將數學表達式v=s/ t理解成v與s成正比,與t成反比,它具有一定的物理意義。
(3)單位:國際單位是 (讀作 ),常用單位km/h(讀作千米每小時),兩者換算關系是1米/秒=____千米/時。1米/秒的意義是 。
(4)路程:做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在一段時間內,經過的路線的長度,叫做它在這段時間內通過的路程。
[注意]公式中的v、s、t三個物理量必須是指同二個運動物體,在同一運動中的路程、速度和運動時間,s和t所用的單位必須與v的單位統一。
2.變速直線運動。
(1)特點:a.快慢是變化的.b.經過的路線是直線。
(2)平均速度:做變速運動的物體所通過的路程跟通過這段路程所用時間的比值,叫做運動物體在這段路程中或這段時間內的平均速度。
(3)公式:v=s/ t。用此公式求出的速度v,表示的是物體在通過路程s中的平均快慢程度。日常所說的速度,多數是指平均速度。
[注意]平均速度描述了做變速運動的物體,在t這段時間內或在s這段路程中的平均快慢程度。離開了某一段時間或某一段路程,平均速度便失去意義。計算時只要求一段路程(或一段時間),不要求計算若干段路程(或時間)的平均速度。
課堂講練
例1 小明家到學校有一條500米長的平直馬路。有次他從學校回來,開始以1米/秒的速度勻速行走。走了一半路程時突然下起了大雨,他馬上以5米/秒的速度勻速跑回家。小明在前一半的路程行走中所用的時間是 秒,他從學校到家的整個過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米/秒。
鞏固訓練1 汽車從甲地開往乙地,第1小時走了20千米,第2小時走了23千米,第3小時走了25千米,第4小時走了28千米,求:
(1)在全路程上汽車運行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汽車在中間兩小時內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跟蹤演練
一、選擇題
1.兩個做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速度大的物體比速度小的物體通過的路程( )
A.長 B.短
C.一樣長 D.無法判斷
2.汽車在平直的高速公路上勻速行駛,10秒鐘通過了150米的路程,則汽車的速度是( )
A.1500米/秒 B.150米/秒
C.50米/秒 D.15米/秒
3.下列運動的物體屬于做勻速直線運動的是( )
A.踢出去的足球在空中飛行
B.快慢不變地在圓形跑道上行駛的摩托車
C.火車在平直的鐵軌上快慢不變地前進
D.蘋果從樹上落到地面
4.一位短跑運動員的百米成績是10秒,他前5秒跑過45米,則他百米的平均速度是( )
A.9米/秒 B.10米/秒
C.4.5米/秒 D.20米/秒
5.如果一個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4秒內通過20米的路程,那么它前2秒內的速度是( )
A.20米/秒 B.10米/秒
C.5米/秒 D.無法確定
6.下列四幅圖是表示物體運動的位移(s)或速度(v)與時間(t)關系的圖像,能表示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的是( )
A.(1)和(4) B.(2)和(3)
C.(2)和(4) D.(1)(2)(3)(4)
7.一個物體做直線運動,前4秒以3米/秒的速度運動,后6秒以5米/秒的速度運動,則它10秒內的平均速度是( )
A.4米/秒 B.3米/秒
C.5米/秒 D.4.2米/秒
8.甲、乙兩同學在同一地點沿平直路面同向步行,他們運動的路程隨時間變化的規律如圖所示,下面說法中錯誤的是( )
A.前4分鐘乙同學速度比甲同學速度大
B.甲同學做勻速直線運動的速度是0.5米/秒
C.乙同學第4分鐘后仍做勻速直線運動
D.甲、乙同學相遇時距起點240米
9.有一輛汽車在第1秒內前進了4米,以后的3秒內前進了12米,則這輛汽車的運動是( )
A.勻速直線運動 B.變速直線運動
C.曲線運動 D.條件不足,無法判斷
10.在討論為什么科學要研究勻速直線運動時,下面的觀點你認為錯誤的是( )
A.勻速直線運動是一種理想模型運動
B.生活中很多運動問題都可以近似地運用勻速直線運動規律解決
C.研究運動必須從最簡單的運動開始,這是運動學的基礎
D.勻速直線運動并不常見,研究它的價值并不是很大
二、填空題
11.一個以2米/秒的速度做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它在第3秒內通過的路程是 米。
12.一個做變速直線運動的物體,在第1個10秒內通過的路程是25米,在第2個10秒內通過的路程是20米,在第3個10秒內通過的路程是15米,則該物體在第1個10秒內的平均速度是 米/秒,第2個10秒內的平均速度是 米/秒,第3個10秒內的平均速度是 米/秒,在整個30秒內的平均速度是 米/秒。
13.在一條南北方向的平直公路上,有甲、乙、丙汽車依次向北行駛,甲車速度大于乙、丙兩車的速度,而乙、丙兩車速度相等,則以 為參照物三車均向北運動,以甲為參照物乙車向 運動,以 為參照物乙車靜止。
14.向正東開出的一輛小汽車,第1小時走60千米,第2小時走60千米,第3小時前半小時走了35千米,后半時走了25千米,那么這輛車的運動 (填“是”或“不是”)勻速直線運動。
三、探究、計算題
15.物體做變速直線運動,前30分鐘走了5.4千米,休息10分鐘后,又以4米/秒的速度勻速運動了20分鐘,求:
(1)前30分鐘內的平均速度;
(2)整個路程的平均速度。
16.有一位乘客坐在一列速度為v1=14米/秒行駛的火車上,從窗口看見另一列火車迎面駛來,車長140米,速度現v2=14米/秒,問:這列火車完全從乘客身邊經過需要多長時間?
17.某科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利用羽毛球和小金屬球來研究“空氣阻力和速度的關系”。取三只相同的羽毛球,每只羽毛球的質量為m,并編號為甲、乙、丙,其中在乙羽毛球內固定3倍于羽毛球質量的小金屬球,在丙羽毛球內固定8倍于羽毛球質量的小金屬球。然后讓它們從不同高度分別自由落下,并以豎直磚墻為背景,當進入豎直磚墻的區域時,用數碼相機自動連續拍攝的方法記錄羽毛球的運動過程。如圖是其中的一段。請根據圖示回答下列問題:
(1)該小組在拍攝羽毛球的運動過程中,選擇以豎直磚墻為背景的作用是 。
(2)對于圖中的這段運動過程,甲、乙、丙羽毛球所做的運動都是
運動。
(3)對于圖中的這段運動過程,乙羽毛球下落時受到空氣阻力大小為
;假設甲羽毛球下落的速度為v,則丙羽毛球下落的速度為
;由此可以得出的實驗結論是 。
提高班習題精選
1.關于速度的大小,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
A.如甲通過的路程比乙長,甲的速度就一定比乙大
B.如甲通過的時間比乙少,甲的速度就一定比乙大
C.做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單位時間內通過的路程越長,速度越大
D.做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通過的路程越長,速度越大
2.某車站并列著甲、乙兩列火車,甲車上的乘客從一側窗口看到田野上的樹木向北運動,從另一側窗口看到乙車向北運動,但比樹木運動得慢。則( )
A.甲、乙兩車都向北運動,但乙車比甲車慢
B.甲車向南運動,乙車向北運動
C.甲、乙兩車都向南運動,但乙車比甲車慢
D.甲車向南運動,乙車沒動停在站臺上
3.在南北方向的平直公路上,有甲、乙、丙三輛汽車,甲車上的人看到乙車勻速向南,乙車上的人看到路旁的建筑物勻速向南,丙車上的人看到甲車勻速向北。這三輛車中相對于地面可能靜止的是( )
A.只有甲車 B.只有乙車
C.只有丙車 D.甲、丙車
4.某同學坐在甲火車中,以甲火車為參照物看到乙、丙火車以相反的方向運動,那么以地面為參照物,關于三列火車的運動下列說法中不可能的是( )
A.甲、乙火車同向行駛,丙火車反向行駛
B.甲、乙、丙火車都在同向行駛
C.甲、乙火車反向行駛,丙火車靜止
D.甲、乙火車同向行駛,丙火車靜止
5.兩個做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通過的路程之比為2:3,所用時間之比為2:1,則兩物體的速度之比為( )
A. 3:1 B. 1:3 C.3:4 D.4:3
6.在一次體育活動時,甲、乙兩位同學在操場上沿直線進行跑步訓練,他們通過的路程和時間的關系如下圖所示,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兩人都在做勻速直線運動
B.兩人都不是做勻速直線運動
C.前2秒內,乙跑得較快
D.在全程中,兩人跑步的平均速度相同
7.觀察下圖所示的情景和文字,認為云向西運動,是以為參照物;認為月亮向東運動,是以 為參照物。
8.(2010天津)如圖所示,兔子和烏龜在全程為s的賽跑中,兔子跑到樹下用時t1,樹下睡覺用時t2,醒后跑完剩下的路程用時t3,小兔子跑完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團體賽中,烏龜馱著兔子水中游,兔子背著烏龜地上跑,實現了雙贏。兔子在烏龜背上說:“我是靜止的,又可以悠閑地睡覺了!”兔子說自己是靜止的是以
為參照物的。
9.人急走的速度大約是2米/秒,人急走通過6米寬的馬路需要的時間大約是 秒。如果汽車的行駛速度是10米/秒,人至少要在距行駛過來的汽車 米處開始穿越馬路才安全。
10.(2010濟寧)甲、乙兩物體從同一地點出發沿同一方向運動,其路程s跟時間t的關系圖像如圖所示。仔細觀察圖像,你能獲得什么信息?

(寫出一條即可)
11.平直公路上,甲、乙、丙三人騎車勻速向東行駛,甲感覺順風,乙感覺無風,丙感覺逆風。則當時刮的是
風。甲、乙、丙三人騎車的速度最大的是 ,最小的是 。
12.長20米的列車以36千米/時的速度勻速通過一座長40米的鐵橋,問該車全部通過需多長時間?該車全部在橋上的時間又是多少?
13.如果回聲到達人耳比原聲晚0.1秒以上,人耳能把回聲同原聲分開,請問:
(1)0.1秒聲音可以傳播多遠?
(2)反射回聲的墻至少離人多遠?(聲音速度取340米/秒)
14.某物體以12米/秒的速度運動320秒,又以750米/分的速度運動4分鐘;休息5分鐘,又以41.4千米/時的速度運動0.1小時,求:
(1)從大到小把四段時間內的運動速度口,、功、功、讓排列起來;
(2)全程平均速度是多少?
(3)前15分鐘內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4)前18分鐘內物體走過的路程是多少?
2.2機械運動(3)
【點擊要點】
1.(2)運動快慢 路程/時間 s/t (3)米/秒 米 每秒 3.6 物體在1秒內通過的路程是1米
【課堂講練】
例l 250 1.67解析:利用速度公式即可推算出
鞏固訓練l (1) 24千米/時 (2) 24千米/時
【跟蹤演練】
1.D 2.D 3.C 4.B 5.C 6.C 7.D 8.C 9.D 10.D
11.2
12.2.5 2 1.5 2
13.地面 南 丙車
14.不是
15. (1)3米/秒 (2) 2.83米/秒
16.5秒
17.(1)測量路程的標尺(刻度尺) (2)勻速直線(3) 4mg 3v 羽毛球受到的空氣阻力與速度平方成正比
【提高班習題精選】
1.C 2.C 3.C 4.C 5.B 6.D
7.月亮 云
8.平均速度v=s/t=s/(tl +t2 +t3) 烏龜
9.3 30
10.乙的速度比甲大 乙出發比甲晚15分 甲、乙出發后在60米處相遇等(若學生說出其他信息,只要正確,同樣給分
11. 西 丙 甲
12.6秒 2秒
13. (1) 34米 (2)17米
l4.(1)v2>v1>v4>v3 (2)9米/秒 (3)8.1米/秒 (4) 9370米
2.3 力的存在(1)
點擊要點
1.力的概念:力是 。
2.力的作用是 的,一個力的產生需要 個物體:即 物體和
物體。
3.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變物體的 ;力可以使物體的 發生變化。物體的運動狀態改變包括物體 或 的改變。
4.獵人用力把弓拉彎,這說明力能使物體 ;火車在車頭的牽引力作用下徐徐開出車站,這說明力能改變物體的 。
5.用力把乒乓球擲向墻壁,結果球被反彈回來,這是因為 對 有
的作用,說明物體間力的作用是 。
課堂演練
例1 在冬奧會滑雪比賽時,運動員用力撐雪杖使自己從山上由靜止加速滑下,這表明力能使物體的 發生改變;如圖所示,是某運動員在下滑過程中碰撞標志桿時的情景,它說明力還能使物體的 發生改變。
鞏固訓練1 下圖甲、乙中的情景表示了力的作用效果,其中圖 主要表示力能使物體的運動狀態發生改變;圖 主要表示力能使物體發生形變。
例2 端午節賽龍舟是我國民間傳統習俗,小麗和她的同學一起在公園人工湖上舉行龍舟比賽,使龍舟向前行駛的力的施力物體是( )
A.船槳 B.湖水
C.同學 D.龍舟
鞏固訓練2 用“雞蛋碰石頭”,雞蛋被碰破,而石頭卻完好,下列對這個現象解釋正確的是( )
A.雞蛋受到力的作用,而石頭沒有受到力的作用
B.雞蛋受到較大的力的作用,石頭受到較小的力的作用
C.它們相互作用力的大小一樣,只是石頭比雞蛋硬
D.以上說法都不對
跟蹤演練
一、選擇題
1.關于力的知識,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小孩推墻時,他也受到墻的推力
B.乒乓球運動員用球拍擋球,球的運動方向改變了,這表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
C.人坐在沙發上,沙發凹下去,這表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
D.只有在直接接觸的物體之間,才能發生力的作用
2.下列關于力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
A.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
B.地球對物體有吸引力,物體對地球也有吸引力
C.汽車剎車后速度越來越小,最后停下來,是由于汽車沒有受到力的作用
D.單獨一個物體不會產生力的作用
3.力的作用都是相互的,下列現象中沒有利用這一原理的是( )
A.向前劃船時,要用槳向后撥水
B.人向前跑步時,要向后下方蹬地
C.火箭起飛時,要向下方噴氣
D.頭球攻門時,要向球門方向用力頂球
4.在下圖所指出的四個力中,使受力物體運動狀態發生改變的是( )
A.手對彈簧的拉力 B.人對跳板的壓力
C.手對弓的拉力 D.磁鐵對小鐵球的吸引力
5.排球比賽中,一方扣球時,另一方需攔網。從物理學的角度看,攔網的主要目的是( )
A改變排球運動的動能
B.改變排球運動的快慢
C.改變排球運動的方向
D.改變排球的重力勢能
6.大頭針被吸引到磁鐵上,這說明( )
A.磁鐵能吸引大頭針,而大頭針不能吸引磁鐵
B.大頭針也能吸引磁鐵,但引力小
C.兩個不直接相接觸的物體也能發生力的作用
D.大頭針到和磁鐵相接觸時,才發生力的作用
7.關于力和運動的關系,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力是維持物體靜止的原因
B.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
C.力是維持物體勻速直線運動的原因
D.力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
8.下列能說明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現象是( )
A.用力推車,車由靜止變為運動
B.船工用撐桿推岸,船隨之離岸而去
C.用力拉弓,弓發生形變
D.成熟的蘋果從樹上落下來
9.下列各運動中屬于運動狀態不變的是( )
A.物體做勻速圓周運動
B.被扔出的手榴彈在空中運動
C.小球從空氣中自由落下
D.木塊從斜面上勻速滑下
10.小李同學對體育比賽中的一些現象進行了分析,其中不正確的是( )
A.使草地上滾動的足球前進的力是草地施加的
B.射箭運動員用力拉弓,是力使弓的形狀發生改變
C.皮劃艇運動員用力向后劃水,利用了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足球運動員頭球攻門,是力使足球的運動狀態發生改變
二、填空題
11.馬拉車,車從靜止變為運動,這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 。把一個重物掛在一根橡皮筋下面,橡皮筋被拉長,這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 。
12.網球運動員把迎面飛來的網球擋回去,則網球受到了網球拍施加的 的作用,使網球運動的 發生了改變。
13.下列事例中:①用手拉彈簧,彈簧被拉長;②關閉了發動機的汽車,速度逐漸變小,最后停下來;③用車壓氣球,氣球被壓扁;④石塊由高處落下,速度越來越快,其中屬于力能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是 ,力能使物體發生形變的是 。
14.把下列各種物理現象所用到的物理知識填在空格處:
(1)用力拉彈簧,拉得越長越費力: ;
(2)用扳手擰螺母,反擰越擰越松,順擰越擰越緊: 。
三、實驗、簡答題
15.小明說:“一個物體也能產生力的作用。比如炸彈爆炸就說明一個物體本身就具有力,不需要別的物體的作用。”這句話對嗎?為什么?
16.為了探究力能否使塑料瓶發生形變,小林把塑料瓶裝滿水,然后用帶有細玻璃管的橡膠塞塞緊瓶口,組裝好的實驗裝置如圖所示。細玻璃管上有刻度,便于觀察細玻璃管內水面的變化。小林用力擠壓塑料瓶壁,發現細玻璃管內的水面上升了。于是他得出結論:細玻璃管內水面上升,表明力使塑料瓶發生了形變。小華卻認為:細玻璃管內水面上升,可能是由于手擠壓塑料瓶壁時,瓶內水的溫度升高所致,因此不能說明力使塑料瓶發生了形變。要求只利用如圖所示的裝置,通過實驗證明力能使塑料瓶發生形變。請你寫出主要實驗步驟和相應的實驗現象。
2.3力的存在(1)
【點擊要點】
1.物體與物體間的相互作用
2.相互 2 施力受力
3.形狀 運動狀態 速度太小 運動方向
4.發生形變 運動狀態
5.墻壁 乒乓球 力 相互的
【課堂講練】
例l運動狀態形狀解析:運動員用力撐雪杖使確己從山上由靜止加速滑下,速度越來越快,即力改變了物體的運動狀態;碰撞標志桿,標志桿發生了彎曲,力改變了物體的形狀。
鞏固訓練l乙 甲
例2 B解析: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船槳對水施加力的作用的同時,也受到水對船的力的作用。且物體間的相互作用是同時產生同時消失的。
鞏固訓練2 C解析:力的作甩是相互的。兩個物體相互作用,有力的作用,則兩個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受到相同的力而作用效果不同,是因為不同的物體承受力的能力不同。
【跟躁演練】
1.D 2.C 3.D 4.D 5.C 6.C 7.B 8.B9.D 10.A
11.運動狀態 形狀
12.力 狀態
13.②④ ①③
14.(1)彈簧伸得越長,所用拉力越大,(2)力的作用效果與力的方向有關
15.不對。炸藥爆炸后產生的氣浪對其他物體產生了推動力,反過來也由于其他物體阻礙才產生剎那間的爆炸力。
16.用力擠壓塑料瓶,可以看到細玻璃管內的水面上升,記下水面上升的高度h1,松手后細玻璃管內的水面迅速回到原來的位置;再用較小的力擠壓塑料瓶,可以看到細玻璃管內的水面上升,記下水面上升的高度h2,松手后細玻璃管內的水面迅速回到原來的位置;h1大于h2,說明力的作用使塑料瓶發生了形變。
2.3 力的存在(2)
點擊要點
1.物體由于相互接觸而發生 時,會產生一個的力,這個力叫做彈力。彈力的大小與物體的形變大小有關,彈力的方向跟受力物體形變的方向一致。 、 _、
等都是彈力。
2.在彈性限度內,發生彈性形變的物體,受到的 越大,發生的 也越大。
3.力的單位: ,簡稱 ,用字母 來表示。
4.測量力大小的工具叫 ,實驗室常用 。彈簧測力計的原理是

5.在使用彈簧測力計時應注意:
①測量前注意指針是否對準 ;
②測量前要明確該測力計的 和 ;
③讀數時視線要與指針平行;
④讀數時要根據最小刻度讀出準確值和估計值。
6.如右圖彈簧秤的量程是 ,最小刻度是 ,物體對彈簧秤的拉力為 牛。
課堂講練
例1 小明對彈力的認識有以下幾種觀點,其中正確的是( )
A.彈力僅僅是形變的物體要恢復原狀時,對跟它接觸的物體的吸引力
B.在彈性限度內,彈簧的長度越長,產生的彈力就越大
C.鍛煉身體用的彈簧拉力器掛滿彈簧后,拉得越長,產生的彈力越小
D.在運動場上,撐桿跳高運動員用的撐桿受力時,會發生彈性形變
鞏固訓練1 實驗室中的一個彈簧秤因彈簧斷裂而損壞,小紅看到彈簧斷裂處很靠近彈簧的一端,他就去掉斷裂的一小段彈簧,將剩余較長一段彈簧重新裝好,并校準了零刻度,那么用這個修復的彈簧秤測量時,現測量值與原來測量值相比較,結果是( )
A.現測量值比原來測量值大
B.現測量值比原來測量值小
C.由于彈簧取自原彈簧秤,且注意校準零刻度,因此現測量值與原測量值一致
D.以上三種情況都有可能出現
例2 利用已調節好的彈簧測力計測量物體重量時,結果把彈簧測力計拉反了。如圖所示,其測量值與實際值相比( )
A.重量偏大
B.重量偏小
C.重量相等
D.無法確定
鞏固訓練2 某同學用雙手沿相反方向拉一個彈簧測力計,若彈簧測力計示數是2牛時,則該同學左右手所用的拉力( )
A.各為1牛 B.各為2牛
C.左手拉力0牛,右手拉力2牛 D.兩手拉力大小不定,但要滿足總和為2牛
跟蹤演練
一、選擇題
1.托起下面幾個物體時,所用的力哪個最接近l牛( )
A.一顆黃豆 B.一瓶啤酒
C.一輛自行車 D.一只鵝蛋
2.測一個約6牛的力時,應選用的彈簧秤的量程及最小刻度最恰當的是( )
A.10牛,0.2牛 B.5牛,0.1牛
C. 15牛,0.5牛 D.以上三個都可以
3.在國際單位制中,力的單位是( )
A.千克 B.牛
C.焦耳 D.牛/千克
4.水平放置的彈簧秤兩端各用5牛的力拉,則彈簧秤示數是( )
A.10牛 B.5牛
C.0牛 D.不能確定
5.某同學在使用彈簧秤稱量后(每次在測量范圍內),發現所用彈簧秤在不受力時指針指在0.2牛處,那么他每次的實際值總比測量值( )
A.偏大0.2牛 B.偏小0.2牛
C.既不偏大也不偏小 D.很難確定
6.下列幾種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彈簧秤是測量物體質量的工具
B.彈簧越長,受到的力肯定越大
C.用彈簧秤不能測量物體水平方向的拉力
D.用彈簧秤可測量物體沿各個方向所作用的拉力
7.關于彈簧測力計使用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彈簧測力計根據彈簧受到外力越大,物體形變越大的原理制成
B.彈簧測力計一般都有量程,沒有分度值
C.彈簧測力計使用時一定要豎直放置,不能傾斜
D.使用彈簧測力計之前,一定要注意觀察標尺的零刻線、分度值和量程
8.某同學使用彈簧測力計的情況如下,其中錯誤的是( )
A.使用前應選擇合適的彈簧測力計
B.使用前應先調零
C.只要力的大小在彈簧測力計的測量范圍,這些彈簧測力計都可以用來測量這個力
D.使用彈簧測力計時,記錄數據的同時要記錄力的單位
9.幾個同學用彈簧拉力器比試臂力,各人都用同一拉力器,拉力器上有3根彈簧,結果幾個人都能把手臂撐直,比較這幾個同學所用的拉力( )
A.體重重的同學所用的拉力大
B.幾個同學所用的拉力一樣大
C.手臂粗的同學所用的拉力大
D.手臂長的同學所用的拉力大
10.一個彈簧測力計在鉤上掛了幾個鉤碼,彈簧測力計示數為G。若將彈簧秤倒過來,將鉤碼掛在吊環上,手提測力計的掛鉤,則彈簧測力計的示數( )
A.大于G B.等于G C.小于G D.無法確定
二、填空題
11.如圖所示,彈簧測力計的最大量程是 ,分度值是 ;此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是 。
12.如圖所示(見上頁),為了能夠說明力越大,彈簧伸長就越長,現有兩個彈簧,兩只質量不等的小球A、B,質量分別為5牛和2牛,則哪根彈簧上的彈性勢能大? (填“上方”或“下方”)。
13.彈簧測力計上的刻度是均勻的,即相等力的刻度線間距相等。這是因為在彈簧秤的測量范圍內,彈簧伸長的長度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某彈簧測力計內的彈簧的自然長度為8厘米;當受到4牛的拉力時,彈簧長度為10厘米,如果受到12牛的拉力,則彈簧的長度為
厘米。
14.若彈簧測力計的質量及滑輪的摩擦不計,如下圖所示的幾種情況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① 牛;② 牛;③ 牛;④ 牛。
三、實驗、探究題
15.一個彈簧秤,如右圖所示。在掛鉤上沒有加拉力時,指針指在A處。加4牛拉力時,指針指在B處。若撤去拉力,彈簧會恢復原長。
請你在圖中畫出最小刻度為0.5牛的測力計刻度。
16.小華在課外利用彈簧稱和鉤碼探究彈簧的長度與外力的變化關系,并記錄實驗數據如下:
鉤碼質量
(克)
0
50
100
150
200
250
300
400
指針位置
(厘米)
2
3
4
5
6
7
7.5
7.5
(1)這項研究在實際中的應用是 ;
(2)分析實驗數據你可以得到的結論: 。
(3)小華做出了如下三個圖像,其中正確的是 (填序號)。
提高班習題精選
1.如圖所示,其中與其他三個力所產生的作用效果不同的是( )
2.下列物體運動狀態沒有發生改變的是( )
A.汽車啟動時,從靜止變為運動
B.在豎直方向勻速上升的氣球
C.在草地上滾動的足球
D.汽車在盤山公路上勻速行駛
3.小華在用彈簧測力計測力的大小時,歸納一些使用彈簧測力計的方法,其中錯誤的是( )
A.所測的力的大小不能超過彈簧測力計的刻度的最大值
B.彈簧測力計必須水平放置,進行物體受力的測量
C.避免彈簧測力計指針、掛鉤與外殼摩擦
D.使用前,要檢查指針是否在零刻度位置
4.某同學用手推小車,使車前進的力的施力物體和受力物體分別是( )
A.地球和小車 B.同學和小車
C.地面和小車 D.小車和同學
5.下列關于力的說法,正確的是( )
A.沒有物體,也可能會有力的作用
B.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所以彼此不直接接觸的物體之間沒有力的作用
C.在發生力的作用時,必定可以找到此力的施力物體和受力物體
D.力作用在物體上,只能使物體從靜止變為運動
6.游泳時手和腳向后劃水,人就向前進,使人向前進的力是( )
A.人受到的浮力
B.手和腳對水的力
C.水的阻力
D.水對手和腳的向前的力
7.一條彈簧,受到15牛的拉力時長8厘米,受到5牛的拉力時長6厘米,受到10牛的拉力時,彈簧伸長 厘米,沒有受到拉力時,彈簧長 厘米。
8.某一彈簧測力計在使用前,指針指在0.3牛的刻度上,某同學沒有校零,就用該彈簧測力計測一個4牛的力,測得的結果是 。
9.棒擊球,球由靜止變為運動,這個現象表明力可以 ;兩手彎折塑料直尺,直尺變彎了,這個現象表明力可以 。
10.如圖所示,在加速向右運動的車廂中,一人用力向前推車廂(人與車廂始終保持相對靜止),有同學認為該人對車廂作用力為動力,促進車廂的動能增加,你同意嗎?簡述理由。
11.在研究彈簧的伸長與外力的關系的實驗中,將彈簧水平放置測出其自然長度,然后豎直懸掛讓其自然下垂,在其下端豎直向下施加外力F,實驗過程是在彈簧的彈性限度內進行的,用記錄的外力F與彈簧的伸長量x作出的F-x圖線如圖所示。
(1)由圖可知,該彈簧受到的拉力每增加1牛,彈簧的
伸長增加 厘米;
(2)該圖線不過原點的原因是

12.在“制作一個橡皮筋測力計”的小組活動中,小軍提出了一個問題:“在一定的彈性范圍內,橡皮筋伸長的長度跟它受到的拉力可能存在什么關系?”小明和小麗經過思考并猜想后,他們決定一起通過實驗來驗證。小明和小麗的實驗記錄數據如下表:
1
拉力(鉤碼總重)F(牛)
0
0.5
1.0
1.5
2.0
2.5
3.0
3.5
2
橡皮筋的總長度L(厘米)
4.5
5.0
5.5
6.0
6.5
7.0
7.4
7.7
3
橡皮筋伸長的長度△L(厘米)
0
0.5
1.0
1.5
2.0
2.5
2.9
3.2
(1)沒有掛鉤碼時,橡皮筋的長度L0= 厘米;
(2)請在方格紙中作出關于F與△L的關系圖像;
(3)分析表格中的數據,你認為實驗能得到的結論是
(用語言敘述) ;
(4)把小明和小麗實驗時所用的橡皮筋做成測力計,根
據實驗數據,則它的量程為 ;
(5)用上述的那種橡皮筋兩根A和B,用細線C(C的
長度和質量不計)緊靠地串在一起,如下甲圖所示。
小明在B的末端用了一大小為1.8牛的水平拉力
F,使其沿水平方向伸長,如下乙圖所示,則此時A
和B串在一起的總長度為 厘米。
2.3力的存在(2)
【點擊要點】
1.彈性形變 反抗 壓力、拉力、支持力
2.彈力 形變
3.牛頓 牛 N
4.測力計 彈簧測力計 在彈性限度內,彈簧受到的彈力越大,彈簧的形變也越大
5.①零刻度線 ②量程最小刻度
6.5牛 0. 25牛 2.5
【課堂講練】
倒l D解析:彈力與吸引力不是同一性質的力,故A錯;彈力與形變大小(可能伸長,也可能縮短)有關,不能說與長度有關,故B錯;彈簧拉力器拉得越長,產生的彈力越大,故C錯;撐桿發生形變后能夠恢復原狀,故為彈性形變。
鞏固訓練l B解析:由于剪短后的彈簧的自然長度小于未剪之前,在總伸長長度相同的情況下,彈簧產生的彈力要大,即拉力要比原來大,如果拉力一樣,其伸長的長度就會比原來伸長的長度小;因此,修復好的彈簧測力計所顯示的測量值比原來彈簧測力計所顯示的潮量值小。
例2 A解析:彈簧稱自身也有重量。
鞏固訓練2 B解析:左手的作用是固定彈簧測力計,相當于墻壁,而右手的拉力即等于彈簧測力計的示數2牛,由于二力平衡,左手的拉力也為2牛。
【跟蹤演練】
1.D 2.A 3.B 4.B 5.B 6.D 7.D 8.C 9.D 10.A
11.5N 0.2N 1.4N
12.上方
13.14
14.①4 ②2 ③2 ④4
15.圖略
l6.(1)彈簧秤 (2)在彈性范圍內,彈簧伸長與受到的外力成正比 (3)B
【提高班習題精選】
1.D 2.B 3.B 4.B 5.C 6.D
7.2 5
8.4.3
9.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 使物體發生形變
10.不同意 該人手、腳對車廂均有水平作用力;人向右加速,車廂對人的總水平作用力為向右的動力,人對車廂的總水平作用力向左,與車的運動方向相反,為阻力。
11.(1)0.5 (2)彈簧在豎直懸掛自然下垂時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已有一定量的伸長
l2.(1)4.5 (2)圖略(說明:描點要正確,后三個點要用平滑的曲線才算對,不能畫成折線) (3)在一定的彈性范圍內,橡皮筋伸長的長度跟它受到的拉力成正比(4) 0~2. 5N (5) 12.6

2.4 力的圖示
點擊要點
1.力的作用效果由三個要素決定: 。
2.為了把力的三要素形象地表示出來,常用一根帶箭頭的線段表示力。線段的起點表示力的 ,線段的長短表示力的 ,箭頭所指的方向表示力的 ,
這種表示力的方法叫 。
(1)力的作用點畫法:作用點畫在 上;
(2)力的大小畫法:先取一個標度(如圖,5牛),然后用一個線段
長度配合標度表示力的大小 (25牛=5×5牛);
(3)力的方向畫法:在線段末端用箭頭表示力的方向(垂直桌面向下);
(4)標明力的大小。
3.為了簡便起見,可以只作出力的示意圖,即只畫力的方向,不嚴格標出力的大小和作用點。
課堂講練
例1 重60牛的木塊放在斜面上靜止不動,如圖所示,在圖中畫出木塊所受重力的圖示。(重力方向豎直向下)
鞏固訓練1 用250牛的力豎直向上提起一只重200牛的水桶。請用力的圖示法在圖中畫出水桶受到的這兩個力。
例2 如圖所示,在豎直懸掛的帶有磁性的黑板上,吸著一個重4牛的小鐵塊,小鐵塊靜止不動。若磁性黑板和小鐵塊之間的吸引力是10牛,請畫出鐵塊在豎直方向上受力的圖示。
鞏固訓練2 水平冰面上有一重為300牛的雪橇,受到的拉力為35牛,方向與水平面成
30°角。請在圖中畫出雪橇所受到拉力的示意圖。
跟蹤演練
一、選擇題
1.下列現象或事例中,不能說明力的作用效果的是( )
A.墻內開花墻外香
B.樹枝在風中搖曳
C.向上拋出的石塊落回地面
D.鉛球在地面上越滾越慢
2.下列因素中不影響力的作用效果的是( )
A.力的方向 B.力的作用點
C.力的大小 D.力的單位
3.比較右圖中的兩個力F1、F2的大小,可知( )
A.F1 B. Fl=F2
C. Fl>V2
D.無法比較
4.如圖所示,某人用大小相同的力作用于彈簧,觀察比較兩個圖,可知力的作用效果與( )有關
A.力的大小 B.力的方向
C.力的作用點 D.力的種類
5.下列關于力的圖示和力的示意圖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力的圖示主要畫力的大小,力的示意圖主要畫力的方向
B.力的圖示要把力的三要素完整地表示出來,力的示意圖主要標明力的方向
C.力的圖示主要標明力的方向,力的示意圖一定要有標度
D.力的圖示和力的示意圖的要求一樣,都要畫力的標度
6.用扳手擰螺母時,手握在把手的末端比握在把手的中間容易把螺母擰緊,這說明力的作用效果跟( )
A.力的大小有關 B.力的方向有關
C.力的作用點有關 D.上述三項都有關
7.如右圖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書對桌面的壓力和桌面對書的支持力,這兩個力相同的是( )
A.力的作用點
B.力的大小
C.力的方向
D.力的大小和作用點
8.如右圖所示,小球放在光滑的墻角,已知地面水平,墻面豎直,球與墻面相互接觸,則下列關于小球受力情況的示意圖,哪一個是正確的( )
A.甲圖 B.乙圖 C.丙圖 D.丁圖
9.下列現象中,不屬于力產生的效果的是( )
A.用力壓彈簧,彈簧縮短了
B.足球在草地上越滾越慢
C.用力彎鋸條,鋸條變彎了
D.冰塊在光滑的冰面上做勻速直線運動
10.一個傾角為30°的斜面上有一個木箱,現在用106牛的力沿著斜面拉著木箱,下圖中正確的力的圖示是( )
二、填空題
11.力的三要素是 、 、 ;力的三要素會影響力的 。
12.右圖中的兩個力F1與F2 (填“是”或“不是”)相同的,因為 。
13.如圖所示,將一根彈簧測力計掛在天花板上,某人用方向相同的兩個力作用于彈簧,已知F2 >F1,觀察比較a、b、c圖,可知力的作用效果與力的 有關。
14.在排球比賽中,二傳手傳過來的排球,主攻手用大小不變的力扣球,球的落地點和旋轉性各不一樣,這說明力的 和 不同,所產生的效果不同。
15.下面力的現象:
(1)用力拉彈簧,彈簧伸長,用力壓彈簧,彈簧縮短。
(2)推門時,我們總是推離門軸較遠處,這樣能省力。
(3)用扳手擰螺母,手握在把的末端比握在把的中間容易擰緊螺母。
能說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方向有關的是 。
能說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作用點有關的是 。
三、作圖題
16.畫出下列力的圖示。
(1)物體A對桌面的壓力為25牛(圖甲);
(2)用60牛的力沿與水平方向成30°角斜向推小車(圖乙);
(3)用100牛的拉力沿斜面拉小車(圖丙)。
17.把小球掛在彈簧測力計的鉤上,當小球靜止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如圖所示。請你根據圖中給出的標度作出小球所受重力的圖示。

18.如下圖所示,甲同學做了力F1的圖示,乙同學做了力F2的圖示。你能否確定F1、F2兩個力哪一個大?為什么?
提高班習題精選
1.某人用力提一桶水時,他對水桶施加了一個提力,同時水桶對他的手也施加了一個拉力,那么這兩個力的三要素( )
A.完全相同
B.大小、方向都相同,作用點不同
C.大小相同,方向和作用點不同
D.作用點相同,大小和方向都不同
2.一個物體只受兩個力的作用,且這兩個力的三要素完全相同,那么( )
A.物體所受的合力可能為零
B.物體的運動狀態可能保持不變
C.物體的運動狀態一定改變
D.無法確定
3.打乒乓球時,可打出不同旋轉、不同弧線和不同角度的球,這主要是與對球施的力的
有關。還可打出不同速度的球,這主要是與對球施的力的 有關。
4.用200牛的力沿斜面向上推木箱,在下圖中畫出推力的圖示。
5.用力的示意圖表示下列各力。
(1)用電線懸掛著的電燈受到的拉力;
(2)小球受到的拉力。
6.物體A放在如圖所示的斜面上,受到80牛的豎直向下的重力G、垂直斜面向上的支持力N=60牛、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摩擦力f =40牛的作用。請在圖中畫出這三個力的示意圖,并回答這三個力的施力物體分別是什么。
7.如圖所示,桌子受到水平向右30牛的推力。這幾個力的圖示畫法都有錯誤,請你找出錯在哪里。
8.如圖,有一木箱放在地上,在A點作用力F1=30牛,斜向上拉木箱,F1方向與水平成
30°角向左,在B點作用力F2 =20牛,斜向下推木箱,F2方向與水平也成30°角向左,試用力的圖示法畫出這兩個力。
2.4力的圖示
【點擊要點】
1.方向、大小、作用點
2.作用點 大小 方向 力的圖示(1)受力物體
【課堂講練】
例l解析:先確定作用點在木塊的重心位置,即長方形對角線的交點;再確定合適的標度,如用1厘米長表示30牛的力;然后確定力的方向豎直向下;最后在線段末端標出箭頭和力的名稱大小。答案如圖所示。
鞏固訓練1解析:此題考查對同一直線上二力合成的理解及作圖能力。先求出水桶在豎直方向上所受拉力與重力的合力F合= F拉-G=250牛-200牛=
50牛;再確定作府點在水桶的重心位置;然后選取l厘米長表示10牛的力;
最后確定合力的方向與拉力的方向相同為豎直向上。答案如圖所示。
例2解析:鐵塊在水平方向上受磁性黑板的暖引力爭壓力,但題中僅要求畫豎直方向上的力,故不能畫出這兩個力。鐵塊在豎直方向上受豎直向下的重力G和豎直向上的摩擦力f,因鐵塊靜止不動,受平衡力作用,則有f=G=4牛。畫時應注意兩個力應選同一標度。答案如圖所示。
鞏固訓練2 圖略
【跟蹤演練】
1.A 2.D 3.D 4.B 5.B 6.C 7.B 8.C 9.D 10.D
11.大小 方向 作用點作用效果
12.是 力的三要素相同
13.大小
14.方向 作用點
15.(1) (2)(3)
16.略17.略
18.不能。因為標度大小未知
【提高班習曩精選】
1.C
2.C
3.作用點 大小 4.略 5.略
6.重力的施力物體是地球,支持力和摩擦力的施力物體是斜面。
7.甲圖中錯誤是沒有注明力的大小,乙圖中錯誤是力的作用點沒有在桌子上,丙圖畫的是力的示意圖,丁圖中箭頭畫在線段外邊,應將箭頭的末端與線段末端對齊。
8.略
2.5 物體為什么會下落
點擊要點
1. 叫做重力,重力的方向 ;施力物體是 。
2.重垂線(或水平儀)的工作原理是利用 。
3.物體質量的大小可用 來測量,所受重力的大小可用 來測量。把物體掛在彈簧秤下,當物體處于 狀態時,物體受到的重力就等于彈簧秤示數。
4.物體所受重力的大小與其質量成正比:重力/質量=9.8牛/千克,公式:G/m=g=9.8牛/千克。g的物理意義是:在地球表面附近,質量是1千克的物體受到的重力是 牛。
5.重力與質量的區別。
(1)概念不同:質量表示 的多少,重力是物體由于地球吸引而受的力。
(2)符號不同:質量用優表示,重力用G表示。
(3)單位不同:質量的單位是 ,重力的單位是 。
(4)質量只有大小,沒有方向;重力不但有大小,而且有 ,且方向總是豎直向下。
(5)大小與地理位置是否有關:同一物體在任何位置質量大小均不變;物體的重力大小會隨 的變化而變化。
(6)測量工具不同:質量用天平和秤測量;重力用彈簧測力計來測量。
課堂講練
一個集裝箱的質量是4噸,計算它所受的重力。并畫出重力的圖示。(g取10牛/千克)
鞏固訓練1 質量是0.1千克的書本放在桌子上,則書本所受重力的大小和施力物體是( )
A.0.98牛 地球 B.9.8牛 地球
C.0.98牛 桌面 D.9.8牛 桌面
例2 扔出去的鉛球在下落過程中,它受到的重力方向與大小是( )
A.大小不變,方向變化
B.大小增加,方向不變
C.大小和方向始終保持不變
D.大小和方向不斷變化
鞏固訓練2 在下圖中,小球在斜面上自由滾下時所受重力的示意圖,其中描述正確的是( )
跟蹤演練
一、選擇題
1.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說的“這條魚多重?”“這塊石頭太重了,搬不動”中對兩個“重”分析較科學的是( )
A.前一個“重”指重力,后一個“重”指質量
B.兩個“重”都是指重力
C.前一個“重”指質量,后一個“重”指重力
D.前一個“重”指質量,后一個“重”指密度
2.下列關于重力的說法,正確的是( )
A.重力是質量的一種習慣叫法,它們實際上是同一個物理量
B.重垂線總是豎直下垂的,所以重力的方向一定是垂直于地面的
C.物體向上拋出去,上升過程重力增大,下落過程重力減小
D.人在跑步時,人的重心位置在變化
3.一個成年人身體的重力大約為( )
A.60牛 B. 100牛
C.600牛 D.1200牛
4.“g=9.8牛/千克”表示的物理意義是( )
A.重力為1牛的物體,其質量是9.8千克
B.質量為1千克的物體,其重力是9.8牛
C.質量為9.8牛的物體,其重力是1千克
D.質量為1千克的物體,其重力是9.8牛/千克
5.關于物體所受重力的方向,下列表示正確的是( )
6.關于重心,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重心就是物體的幾何中心
B.重心就是物體上的最重點
C.物體上只有重心這一點才受到地球引力的作用
D.重心的位置與物體的質量分布情況有關
7.一個物體被豎直向上拋出后,則( )
A.在上升過程中,物體不受力的作用
B.在下降過程中,物體受到的重力較大
C.物體上升到最高點時,所受重力為零
D.物體在整個運動過程中,所受重力的大小和方向不變
8.沒有重力,下列哪種現象不會發生( )
A.成熟的蘋果不會落向地面
B.茶杯里的水倒不進嘴里
C.物體的質量也隨重力而消失
D.人輕輕一跳就跳得很高
9.用量程是36牛的彈簧秤去稱質量分別是3千克和4千克的兩鐵塊,則該彈簧秤( )
A.能測3千克的鐵塊,不能測4千克的鐵塊
B.兩鐵塊都能測
C.兩鐵塊都不能測
D.無法確定
10.物體在月球表面受到的重力是它在地球表面所受重力的1/6,質量為60千克的宇航員登上月球后,他的質量和受到月球的吸引力分別是( )
A.60千克、58.5牛 B.10千克、58.5牛
C.60千克、98牛 D.10千克、588牛
二、填空題
11.地球附近的 物體都受到重力。斜向上拋到空中的氣球與它漂浮在水面上時受到的重力相比較,大小 ,方向 。
12.桶內裝有20千克的水,水受到的重力是 ,若將這些水帶到月球上,水的質量將 (填“變”或“不變”),所受的重力將 。
13.如果一切物體的重力都消失了,那么,下列現象將會發生的有 。
A.水裝在漏斗中可以做到滴水不漏
B.玻璃杯擲到墻上仍然完好無損
C.雞毛和沙粒都可以懸浮在空氣中
D.一切物體的質量都為零
E.一個人從高樓上跳下也不會摔傷
F.汽車相撞不會損壞
G.水依然從高釙律低外流
14.重10牛的木塊沿斜面勻速下滑,如圖所示是某同學所畫的木
塊受重力的圖示,其中錯誤的是:
(1) ;(2) 。
15.在下圖中,用給定標度分別畫出放在水平地面上靜止的和沿斜面加速下滑的重4牛的木箱所受重力的圖示。
三、分析、解答題
16.一物體用彈簧測力計稱時,讀數是2牛,這個物體可否用最大稱量為200克的普通托盤天平稱量? 。
17.一個宇航員在升空前的體檢時,測得體重為686牛,那么,他在太空中的質量是多少千克?如果他登上月球,那么他在月球上的體重是多少?(g地=6g月)
提高班習題精選
1.炮彈從炮口射出在空中飛行,若不計空氣阻力,則它的受力情況是( )
A.不再受力 B.只受重力
C.只受向前的推力 D.受到重力和向前的推力
2.小球沿斜面向下滾動,球受到重力的方向是( )
A.垂直斜面向下 B.沿斜面向下
C.豎直向下 D.以上都正確
3.木塊重5牛,放在斜面上靜止不動,則下列能正確表示木塊所受重力的圖示是( )
4.下列關于重力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在空中飛行的物體不受重力的作用
B.重力的方向總是垂直向下
C.重力的作用點可能不在物體上
D.質量與重力成正比
5.在空中高速飛行的子彈沿曲線很快地落到地面,這是因為子彈在飛行中始終受到方向 的 作用。
6.重60牛的銅塊,質量是 千克,若銅塊與鐵塊所受重力之比為3:1,則銅塊與鐵塊質量之比為 ,鐵塊的質量是 。(g取10牛/千克)
7.如下圖所示是測量一個蘋果的質量時天平上孚翟盞至量和游碼示數,則該蘋果質量為 雪所受的重力是 牛。(保留2位小數).
8.一條木棒,粗細不均勻,你是怎樣確定它的重心?請寫出你的實驗方案。
9.在探究“物體所受重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時,同學們有如下猜想:A重力跟質量有關;B重力跟位置有關;C重力跟形狀有關。
為了驗證猜想C,現提供如下器材:彈簧測力計、天平、橡皮泥、三個形狀不同的石塊、鐵塊和鋁塊、細線、土豆、小刀。請你選擇適當的器材,完成下列探究過程:
所選器材
探究步驟
分析論證
若 ,則 ,
若 ,則 。
2.5物體為什么會下落
【點擊要點】
1.物體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 豎直向下 地球
2.重力的方向豎直向下
3.天平 彈簧秤 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
4.9.8
5.(1)物體內所含物質 (3)千克(kg) 牛頓(N) (4)方向 (5)地理位置
【課堂講練】
例l解析:已知:m=4噸=4000千克,g=10牛/千克。
求:G。解:G=mg=4000千克×10牛/千克=40000牛。
答:集裝箱所受重力是40000牛。作力的圖示時,要畫出力的三要素。重力是集裝箱受到的,重力的作用點畫在它的中心。方向豎直向下。結合標度線段的長度,重力線段長度應是標度線段長的4倍。圖略
鞏固訓練1 A解析:物體受到的重力跟質量成正比。重力/質量=9.8牛/千克,即G/m=g或G=mg
例2 C解析:地球對地面附近物體的吸引力叫重力。地面附近的一切物體都受剖地球的吸引,所以一切物體在地面附近都受到重力。重力的方向就是物體自由落向地面時的方向,這個方向是鱉直向下的。所以重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下。
鞏固訓練2 C解析:重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下的。
【跟蹤演練】
1.C 2.D 3.C 4.B 5.C 6.D 7. D. 8.C 9.C 10.C
11.一切相等相同
12.196牛 不變 改變
13.AE
14.(1)重心位置畫錯了 (2)重力的方向不是沿斜面向下
15.解;重力圖示如圖所示。
16.不能(由G=mg,m>200克)
17.70千克 114.3牛
【提高班習爆精選】
1.B 2.C 3.A 4.C 5.豎直向下 重力
6.6 3:1 2千克 7.181.4 1.78
8.提示:懸掛琺、平衡法等
9.所選器枋:彈簧測力計、橡皮泥、細線 探究步驟;①將橡皮泥捏成球形,用細線拴好,用彈簧測力計測出它的重力G1②將該橡皮泥捏成長方形,用細線拴好,用彈簧測力計測出它的重力G2分析論證:①若Gl=G2,則重力大小與物體的形狀無關。②若G1≠G2則重力大小與物體的形狀有關

2.6 摩擦的利和弊(1)
點擊要點
1.互相接觸的兩物體,當它們要發生 時,就會在接觸面上產生阻礙
的力,這種力叫做摩擦力。摩擦力的方向與相對運動方向 。
2.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有 和 。
3.固體、液體、氣體都會產生摩擦力。相同條件下,液體的摩擦力比氣體的摩擦力要 。
4.摩擦的形式:靜摩擦、 摩擦、 摩擦。
摩擦:兩個緊密接觸而又相對靜止的物體有相對運動趨勢,但未產生相對運動時的摩擦。
摩擦:當一物體在另一物體表面上滑動或有滑動趨勢時,產生的阻礙它們之間相對滑動的摩擦。
摩擦:一物體在另一物體表面做無滑動的滾動或有滾動的趨勢時,產生的對滾動的阻礙作用。
5.在研究滑動摩擦的實驗中,必須使木塊在水平面上做 運動,若水平拉力為5牛,則摩擦力為 牛。
課堂講練
例1 關于摩擦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相互壓緊的粗糙物體之間總是有摩擦力的
B.一個物體只有在另一個物體表面滑動或有相對滑動趨勢時,才有可能受到摩擦力
C.靜止的物體一定受到靜摩擦力的作用
D.具有相對運動的兩個物體,一定存在摩擦力
鞏固訓練1 下列現象不能說明物體受到摩擦阻力作用的是( )
A.足球被腳踢出后在地面上滾動越來越慢,最后停下來
B.高速飛行的隕石在進人大氣層后猛烈燃燒,發出亮光,形成流星
C.水中發射的魚雷運行一定距離后,殺傷力越來越弱
D.拋出去的鉛球最終要落回地面
例2 為了研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關,小明同學在老師的指導下做了一系列實驗,以下是部分實驗步驟(實驗過程中保持長木板水平且固定)。
第一次:把木塊平放在長木板上,用彈簧測力計水平拉動木塊,使木塊做勻速直線運動(如圖1),讀出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并記人下表中;
實驗次數
木塊對木板的壓力(牛)
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牛)
滑動摩擦力(牛)
1
4.0
2
4.0
3
8.0
第二次:把木塊側放在長木板上,用同樣的方法拉木塊(如圖2),記下相應的示數;
第三次:把兩塊相同木塊疊在一起平放在長木板上,再用同樣的方法拉木塊(如圖3),記下相應的示數。
(1)若已知每個木塊的質量為2千克,請你幫助小明填全表格內的數據;
(2)比較兩次實驗數據,可以發現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接觸面積的大小無關;
(3)比較1、3兩次實驗數據,可以初步得出的結論是: 。
鞏固訓練2 為探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小剛和小明分別設計了如圖甲和圖乙所示的實驗。按圖甲實驗時,小剛用手通過彈簧測力計勻速拉動木塊A,讀出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即可測出木塊和木板之間的滑動摩擦力;小明將彈簧測力計一端固定,另一端鉤住木塊B,木塊B下面是長木板。實驗時小明拖動長木板,然后讀出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即可測出木塊B和木板之間的摩擦力。
(1)請你在圖中畫出木塊A所受滑動摩擦力的示意圖。
(2)你認為誰的實驗設計更好,為什么?
跟蹤演練
一、選擇題
1.關于摩擦力,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如果路面光滑,汽車將行駛得更快
B.摩擦力的方向總是與物體的運動方向相反
C.互相接觸的物體間才能產生摩擦力
D.輪胎上凹凸不平的花紋,是為了防止摩擦
2.幾個同學在操場上進行爬竿比賽,使他們能夠上升的力是( )
A.重力 B.摩擦力
C.彈力 D.竿的拉力
3.假如沒有摩擦力,下列情形不會出現的是( )
A.繩子打不成結實的結
B.人無法在路上行走
C.人將漂浮起來
D.手無法握筆寫字
4.水平公路行駛的汽車關閉發動機后,慢慢停下來,這是因為( )
A.汽車慣性消失了
B.汽車沒有受到力的作用
C.汽車受到重力作用
D.汽車受到地面摩擦力的作用
5.一木箱置于水平地面上,現用水平推力去推它,若沒有推動,則( )
A.推力小于摩擦力 B.推力等于摩擦力
C.推力大于摩擦力 D.推力小于物體的重力
6.水平的傳輸帶將工件勻速地從一端傳輸到另一端的過程中(不計空氣阻力)( )
A.工件受到與運動方向相同的靜摩擦力作用
B.工件受到與運動方向相同的滑動摩擦力作用
C.工件受到與運動方向相反的滑動摩擦力作用
D.工件不受摩擦力作用
7.自行車剎車時,手捏車剎越緊,車輪受到的摩擦力越大,這是因為( )
A.它增大了接觸面的粗糙程度
B.變滾動摩擦為滑動摩擦
C.增大了車輪與剎車皮間的接觸面積
D.增大了壓力
8.雪橇在雪地上滑動時,它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是( )
A.垂直于雪地向下
B.垂直于雪地向上
C.與雪橇的運動方向相反
D.與雪橇的運動方向相同
9.如圖所示,兩個相同的立方體A和B,疊放在水平桌面上,今以水平力F拉B,而兩立方體均保持靜止,則下列結論不正確的是( )
A.A和B之間不存在摩擦力作用
B.A和B之間存在靜摩擦力作用
C.B與桌面間存在靜摩擦力作用
D.若撤去外力F,則A和B之間,B與水平面之間都不存在摩擦力
10.如圖所示,用力F把鐵塊緊壓在豎直墻上不動,那么,當F增大時(設鐵塊對墻的壓力為N,鐵塊受墻的摩擦力為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N增大,f不變
B.N增大,f增大
C.N變小,f不變
D.關于N和f的變化,以上說法都不正確
二、填空題
11.如圖1,當兩個物體發生相對運動時會產生 。
如圖2,當兩個物體保持相對靜止時 填(“會”或“不會”)產生摩擦力。
12.冬天馬路表面上結了一層冰,為了防止行車時打滑,駕駛員在車輪上裝了防滑鏈,這是采用的方法,從而 了摩擦。普通自行車上,通過增大壓力來增大摩擦的裝置是 ;在前后輪中減小摩擦的措施是在輪子的軸上安裝了 。
13.當你用鉛筆寫字時,筆尖與紙面之間的摩擦是 摩擦;當你用圓珠筆寫字時,筆頭里的小鋼珠與紙面之間的摩擦是 摩擦;擦黑板時黑板擦與黑板面之間的摩擦是 摩擦;人走路時,鞋底與地面之間的摩擦是 摩擦。
14.回答在下列物體之間產生的摩擦是哪種摩擦。
(1)用拖把拖地: 摩擦;
(2)穿旱冰鞋在地面上跑動: 摩擦;
(3)穿冰鞋在冰面上滑動: 摩擦;
(4)用轉筆刀削鉛筆: 摩擦;
(5)用手拿起瓶子: 摩擦。
三、實驗、探究題
15.學習過“影響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后,小強發現實驗室里有如右圖所示的鐵塊和木塊。他想比較一下鐵塊表面和木塊表面的粗糙程度,進行了如下實驗:
(1)因為要比較兩者表面的粗糙程度,所以在同一水平桌面
上做實驗時,應保持 不變。
(2)先將木塊疊放在鐵塊上,用彈簧測力計 拉動它們。
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如圖所示,則桌面對物體的摩擦力為 牛。
(3)然后, (填兩物塊
的放置情況),重復上述過程,這次測得的摩擦力為2.4牛。通過上述實驗現象可知:
的表面粗糙程度大一些。
2.6 摩擦的利和弊{1)
【點擊要點】、
1.相對運動 相對運動 相反
2.壓力大小 接觸面的粗糙程度
3.大
4.滑動滾動靜滑動滾動
5.勻速直線 5
【課堂講練】
例1 B解析:摩擦力的產生是兩個物體相互接觸而且又擠壓并且有相對運動或已經發生了相對運動時,其作用是阻礙兩個物體已經發生或將要發生的相對運動,A雖兩物擠壓且接觸面粗糙,但沒有發生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的趨勢,是不存在摩擦力的。C是只有靜止而且有相對運動趨勢才受到靜摩擦力,沒有相對運動趨勢是不可以的。D雖有相對運動,但物體不一定接觸和擠壓,因而也不一定存在摩擦力,只有B是正確的。
鞏固訓練l D
例2(1)表中填: 20 4.0 20 4.0 40 8.0(2)1、 2(3)壓力越大,摩擦力越大(或摩擦力跟壓力成正比)
鞏固訓練2(1)圖略(2)小明同學的設計更好。因為按甲圖實驗時,很難控制木塊勻速運動。而乙圖中的木板不需要做勻速運動。
【跟蹤演練】
1.D 2.B 3.C 4.D 5.B 6.D 7.D 8.C 9.B 10.A
11.摩擦力 會
12.增加接觸面的粗糙程度 增大剎車裝置 滾動軸承
13.滑動 滾動 滑動 滑動
l4.(1)滑動 (2)滾動 (3)滑動 (4)滑動 (5)靜
l5.(1)壓力 (2)勻速 3.7 (3)將鐵塊疊放在木塊上 鐵塊

2.6摩擦的利和弊(2)
點擊要點
1.把物體的滑動變為滾動時,摩擦力會變 。
2.增大有利摩擦方法:① ,② , ③ 。
3.減小有害摩擦方法:① ,② ,③ ,
④ 。
課堂講練
例1 下列摩擦中屬于有害摩擦的是( )
A.自行車剎車皮與鋼圈之間的摩擦
B.單杠運動員上杠時,手與單杠的摩擦
C.汽車行駛時與空氣之間的摩擦
D.人走路時,鞋子與地面之間的摩擦
鞏固訓練1 下列各種摩擦中,不屬于有益摩擦的是( )
A.手握酒瓶,手與瓶之間的摩擦
B.機器運轉時,各部件之間的摩擦
C.自行車車輪與地面間的摩擦
D.吃飯時,筷子和食物之間的摩擦
例2 下列措施中,為了減小摩擦的是( )
A.北方下雪時,常在道路上撒些灰渣
B.汽車在冰雪路面行駛時裝上防滑鏈
C.汽車緊急剎車時司機使勁地用腳踩剎車踏板
D.衣服拉鏈不好拉,我們可在拉鏈上涂些蠟
鞏固訓練2 下列措施中,能夠增大有益摩擦的是 ( )
A.給機器的傳動部件加潤滑油
B.滑冰前用油石磨冰刀
C.冰雪天在公路上行駛的汽車,在車輪上繞鐵鏈
D.在皮帶傳動中將皮帶松弛一些
跟蹤演練
一、選擇題
1.(2010衢州)2013年,“嫦娥三號”將把我國自主研制的“中華牌”月球車送上月球。“中華牌”月球車裝有六個車輪,車輪上刻有螺旋形花紋是為了( )
A.增大摩擦 B.減小摩擦
C.增大壓力 D.減小壓力
2.如圖所示的四個實例中,目的是為了減小摩擦的是( )
A.打球時用力握緊球拍 B.乒乓球拍上貼有橡膠皮
C.旱冰鞋下裝有滾輪 D.運動鞋底做成凹凸不平的花紋
3.要使一粗糙的木塊在水平木桌表面滑動受到的滑動摩擦力盡可能小,下列措施中有效的是( )
A.將木塊和木桌的接觸面刨光滑些
B.在木桌表面上墊一張平整的鐵皮
C.使木塊的滑動速度增大
D.取木塊表面積最小的那個面向下放在桌面上,減小與桌面的接觸面積
4.下列情況中產生的摩擦不是有益的是( )
A.縫紉機皮帶與皮帶輪之間的摩擦
B.火車頭的車輪與鋼軌間的摩擦
C.滑雪時滑雪板與雪地間的摩擦
D.我們走路時,鞋底和地面間的摩擦
5.下列事例中,為了減小有害摩擦的是( )
A.汽車輪胎上刻有凹凸不平的花紋
B.在自行車的軸承中加潤滑油
C.剛竣工的水泥路面留著一道道的細槽
D.拔河比賽時,用力蹬著地面
6.(2010成寧)如圖所示的四個實例中,目的是為了增大摩擦的是( )
A.給車軸加潤滑油 B.自行車腳踏板上有花紋
C.給木箱裝上輪子 D.磁懸浮列車懸浮行駛
7.下列做法中屬于增大摩擦的是( )
A.鎖生銹不好開時,可將少量食油注入鎖孔就易打開
B.拉鏈不好拉時,可在拉鏈上抹一點石蠟,就好拉了
C.搬運笨重貨箱時,可在地上鋪幾根圓木就容易搬動
D.冬天馬路上結冰,可在冰面上撒些細沙,就更安全
8.體操運動員在上單杠前,總是要在手上抹上一些鎂粉;而在回環動作時,手握杠又不能太緊。他這樣做的目的是( )
A.前者是增大摩擦,后者是減小摩擦
B.兩者都是增大摩擦
C.前者是減小摩擦,后者是增大摩擦
D.兩者都是減小摩擦
9.安裝自行車輪胎上氣門芯的小橡皮管時,如果把氣門芯在水中浸一下,再安裝小橡皮管就非常容易,這是因為這樣做( )
A.消除了氣門芯與橡皮管之間的摩擦
B.減小了氣門芯與橡皮管之間的摩擦
C.減小了氣門芯與橡皮管之間的壓力
D.增大了氣門芯與橡皮管之間的壓力
10.如右圖所示,用水平力50牛將1千克的物體壓在豎直墻面上靜止,則墻面給物體的摩擦力是( )
A.50牛,豎直向上
B.1千克,豎直向上
C.9.8牛,豎直向上
D.59.8牛,豎直向上
二、填空題
11.我們要拿很重的東西,就要用勁捏緊它,這是通過 來增大手和重物之間的摩擦力;車輪表面都有凹凸的花紋,這是通過 來增加摩擦力。
12.滑冰時,冰面在冰刀的壓力作用下稍有熔化,這層水跟潤滑油一樣,可以 摩擦。氣墊船的船底跟水面之間有空氣墊,從而減小船航行時受到的 。
13.如圖,水平傳送帶正將一袋大米從車間運送到糧倉。當皮帶在輪子上打滑時,工人師傅常在皮帶上涂些防滑蠟或將皮帶張緊些,就可以使皮帶不打滑。在皮帶上涂些防滑蠟是用
方法增大摩擦,將皮帶張緊些是用
方法增大摩擦。
14.機器轉動時,由于摩擦會使零件磨損,因此人們常在接觸面上 從而
了摩擦;在移動笨重的物體時,可在下面墊幾根木棍,這是用的方法來 摩擦。
15.塑料瓶蓋的邊緣常有一些豎直紋路,這樣做是為了 ;沙發椅底部裝有滾輪,這是為了 。
16..室內球賽(如羽毛球比賽)中,工作人員常用干拖把在場地上拖,你知道這是為什么嗎?
提高班習題精選
1.關于摩擦力,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兩個物體相互接觸時,它們之間一定有摩擦力
B.滾動摩擦力比滑動摩擦力小
C.物體質量越大,受到的摩擦力越大
D.摩擦力都是有害的
2.要是沒有摩擦,下列情況中會發生的是( )
A.人走路可以毫不費力
B.汽車在平直的路上無法行駛
C.所有物體都會飛到天空中去
D.一切物體都將變得沒有慣性
3.下列做法中,目的是為了減小摩擦的是( )
A.短跑運動員穿上釘鞋
B.足球守門員戴上手套
C.籃球表面上印有花紋
D.旱冰鞋安裝上滾輪
4.下列做法屬于減小摩擦的是( )
A.冬天,在結冰的馬路上撒一些細沙以方便路人的行走
B.在生銹的自行車軸上滴一些油,騎車就會感覺輕松一些
C.當汽車后輪陷入泥坑打滑時,司機會就近尋找石塊等物墊在車輪下
D.體操運動員進行雙杠表演前,在手上涂抹滑石粉以防止人從杠上滑落
5.體育課有爬桿和爬繩兩個項目。某同學先后以相同的姿勢順著桿和繩以不同的速度勻速向上爬,則下面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爬繩時受到的摩擦力大,因繩子粗糙
B.爬桿時受到的摩擦力大,因握桿的力大
C.爬桿和爬繩速度不同,所以無法比較哪個摩擦力大
D.爬桿和爬繩受到的摩擦力一樣大
6.如圖所示,重為20牛的物塊,在25牛壓力作用下,緊貼墻勻速下滑,則物塊受到墻壁的摩擦力為( )
A.豎直向下,大小為20牛
B.豎直向上,大小為20牛
C.豎直向上,大小為25牛
D.水平向左,大小為25牛
7.如圖所示,小華將彈簧測力計一端固定,另一端鉤住長方體木塊A,木塊下面是一長木板,實驗時拉著長木板沿水平地面向左運動,讀出彈簧測力計示數即可測出木塊所受摩擦力大小。在木板運動的過程中,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木塊A受到的是靜摩擦力
B.木塊A相對于地面是運動的
C.拉動速度變大時,彈簧測力計示數變大
D.木塊所受摩擦力的方向向左
8.某同學做了如下實驗,每次都用彈簧秤拉同一木塊做水平勻速直線運動。其中能證明“摩擦力的大小與受力面積的大小無關”的實驗是( )

A.甲與乙 B.乙與丙 C.乙和丁 D.甲和丁
9.如圖所示,一個傳送帶,B輪轉動帶動物體C向右上方勻速運動,物體C沒有在皮帶上發生滑動,皮帶輪之間不打滑,則有關物體C與皮帶之間的摩擦、皮帶與輪B之間的摩擦說法正確的是( )
A.沒有摩擦,滾動摩擦
B.靜摩擦,滾動摩擦
C.靜摩擦,靜摩擦
D.滑動摩擦,滾動摩擦
10.下列幾種情況中,屬于滾動摩擦力的是( )
A.用卷筆刀削鉛筆,刀口與鉛筆之間的摩擦
B.用砂輪盤磨刀,砂輪與刀口之間的摩擦
C.小孩從滑梯上滑下,小孩與滑梯之間的摩擦
D.用圓珠筆寫字時,滾珠與紙之間的摩擦
11.在平直的路上,運動員騎自行車加速前進,則車輪受到地面摩擦力的方向是( )
A.前后輪受到的摩擦力都向前
B.前后輪受到的摩擦力都向后
C.前輪受到的摩擦力向前,后輪受到的摩擦力向后
D.前輪受到的摩擦力向后,后輪受到的摩擦力向前
12.自行車是我們熟悉的交通工具。從自行車的結構和使用來看,它涉及到不少有關摩擦的知識。以下分析中,正確的是( )
A.腳踏凹凸不平是通過增大接觸面積來增大摩擦的
B.輪胎上制有花紋是通過改變接觸面粗糙程度來減小摩擦的
C.剎車時用力捏剎車把是通過增大壓力來增大摩擦的
D.在轉動的部分加潤.滑油是通過變滑動為滾動來減小摩擦的
13.如圖所示,A、B兩物體疊放在水平桌面上,在兩個水平力F1、F2的共同作用下以相同速度v勻速向右運動,已知F1=5牛,F2=3牛,那么物體B受到物體A和桌面的摩擦力大小應分別為( )
A.5牛、31牛 B.5牛、8牛
C.3牛、8牛 D.8牛、8牛
14.如圖所示,水平桌面的右端固定一定滑輪,輕質小盤通過一根繞過定滑輪的細繩與桌面上質量為0.4千克的木塊相連。當小盤內放有重力為0.5牛的砝碼時,木塊未被拉動,這時木塊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為 牛;當小盤內放有重為0.6牛的砝碼時,木塊正好做勻速運動,當小盤內放上重為0.7牛的砝碼時,小盤拖動木塊運動,當小盤落在地面上后,木塊繼續運動,此時木塊所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為
牛。
15.小林同學做“探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的實驗,如圖。
(1)實驗中采取的辦法是用彈簧測力計水平拉動木塊,使其在長木板上做 運動。
(2)甲、乙兩圖所示的實驗說明:接觸面粗糙程度相同時, ,滑動摩擦力越大。
(3)甲、丙兩圖所示的實驗說明:壓力一定時, ,滑動摩擦力越大。
(4)由實驗可得出的結論是:

16.(2011綿陽)通過探究發現摩擦力的大小與物體間接觸面積的大小 無關。如圖甲所示,兩個完全相同的木塊A和B疊放在水平桌面上,在16N的水平拉力F1的作用下,A、B一起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若將A、B緊靠著放在水平桌面上,用水平力F2推A使它們一起也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如圖乙所示,則F2是 N;若要讓圖乙中的A、B在水平桌面上一起向左做勻速直線運動,在不撤除F2的情況下,應該在B的右端施加乙大小為 N的水平向左的推力。
2.6摩擦的利和弊(2)
【點擊要點】
1.小2.①增大壓力②增大接觸面粗糙程度③變滾動為滑動
3.①減小壓力②減小接觸面粗糙程度③變滑動為滾動④加潤滑劑
【課堂講練】
例l C解析:自行車科車皮是為了剎車使用的,單杠運動員在上杠時手與單杠間的摩擦可防止脫杠;汽車運動時與空氣的摩擦會阻礙事的運動;人走路時與地面間的摩擦可防止打滑。
鞏固訓練1 B
例2 D解析:A和B均是由于冰雪路面摩擦力太小,車輪容易打滑,為了增大摩擦力采取的措施,而C是增加剎車片與車輪之間的摩擦力,使率迅速停下來而采取的措施,D是由于蠟燭有潤滑的作用,使得拉鏈更容易拉上去。
鞏固訓練2 C
【跟蹤演練】
1.A 2.C 3.D 4.C 5.B 6.B 7.D 8.A 9.B 10.C
11.增大壓力 增大接觸面 粗糙程度
12.減小 摩擦力
13.增大接觸面 粗糙程度 增大壓力
14.加潤滑油 減小 滾動摩擦代替滑動摩擦 減小
15.增大接觸表面的粗糙程度,增大摩擦 改滑動摩擦為滾動摩擦;減小摩擦
16.去除汗液等水分,以防止運動員因摩擦過小而摔倒。
【提高班習囂精選】
1.C 2.B 3.D 4.B 5.D 6.B 7.D 8.A 9.C
10.D解析:A選項中用卷筆刀削鉛筆,鉛筆在卷筆刀孔中轉動,筆桿表面與卷筆刀孔一直保持接觸并有相對滑動,所以是滑動摩擦力;問樣,在B、C選項中,刀與砂輪、小孩與滑梯表面間都有一直保持接觸并有相對滑動,因此它們都屬于滑動摩擦力;D項中用兩珠筆寫字時,圓珠筆的筆尖端上有一個圓珠,圓珠表面上任一點與紙面并不一直保持接觸,而是先不接觸一瞬間接觸一不接觸……如此周而復始;D選項中用圓珠筆寫字時,圓珠與紙之聞的摩擦力屬于滾動摩親力,故應選D。
11.D 12.C 13.B 14. 0.5 0.6
15.(1)勻速(或勻速直線)(2)壓力越大(3)接觸面越粗糙(4)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壓力大小及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
16. 16 32

2.7 牛頓第一定律(1)
點擊要點
1.牛頓第一定律的內容: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 作用的時候,總保持
狀態或 。這個定律是在 的基礎上經過 得出來的。
2.勻速直線上升的物體,若它所受的一切外力都同時消失,則該物體做 運動。
3.牛頓第一定律告訴我們:力是改變物體的原因,而不是 的原因。運動的物體之所以會停下來是由于受到 的作用。
4.在“斜面小車”實驗中,使用同一輛小車沿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來,比較小車在毛巾、紙板和玻璃三種表面上滑行的距離,其中在 上滑行得最遠,說明小車在
上速度變化最慢,受到 最小,如果表面絕對光滑,小車受到的阻力為零,則小車做 運動。
課堂講練
例1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物體不受力的作用就一定靜止
B.物體不受力的作用就一定做勻速運動
C.物體受力才能運動
D.以上說法都是錯誤的
鞏固訓練1 根據牛頓第一定律,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靜止的物體一定不受其他物體的作用
B.物體受力才會運動,當外力停止作用后,物體會慢慢停下來
C.物體運動狀態發生變化,物體一定受到外力作用
D.物體不受力的作用,運動狀態也能改變
例2 古希臘學者亞里士多德認為;如果要使一個物體維持運動,就必須對它施加力的作用。而伽利略則認為:運動的物體并不需要力來維持。到底誰說得對呢?為了探究這個問題,小明和同學們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
(1)要探究運動到底需不需要力來維持,只需研究力對運動物體的影響,所以小明讓一輛運動的小車在不同的阻力作用下研究它的速度如何變化。小明在實驗中是如何讓小車受到不同阻力的?

(2)為了探究不同阻力對運動的影響,我們應該保持小車受不同阻力前的速度是相同的,你認為小明是如何做到這一點的?

(3)請將小明在本實驗中的結論填寫完全:平面越光滑,小車運動的距離越 ,說明小車受到的摩擦力越 ,速度減小得越 。
(4)根據小明的結論,你能推斷出若小車不受阻力,將做什么運動嗎?
鞏固訓練2 如圖所示,在水平桌面上鋪粗糙程度不同的物體,讓小車自斜面頂端同一高度、從靜止開始滑下。小車在不同表面運動的距離見下表。通過探究,我們可以反駁如下說法中的哪條( )
表面情況
毛巾
棉布
木板
小車運動距離(米)
0. 27
0. 42
0. 79
A.摩擦力越小,小車速度減小得越慢
B.小車受到力就運動,小車不受力就不運動
C.若平面非常光滑,小車的速度將保持不變,永遠運動下去
D.運動物體不受力,將保持勻速直線運動
跟蹤演練
一、選擇題
1.牛頓第一定律適合于( )
A.運動的物體 B.靜止的物體
C.任何物體 D.地球上的任何物體
2.下列關于“牛頓第一定律”建立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它是通過日常生活得出的經驗
B.它是通過理論推導出來的規律
C.它是通過實驗直接證明的結論
D.它是以實驗事實為基礎,通過推理而概括出來的結論
3.根據牛頓第一定律可知( )
A.物體若不受外力的作用,一定處于靜止狀態
B.物體運動狀態改變時,一定受到外力的作用
C.物體的運動是依靠力來維持的
D.以上說法都不正確
4.讓一個表面光滑的小鋼球在沒有任何阻力的水平面上向前滾動,那么它的速度( )
A.會逐漸變大 B.會逐漸變小
C.保持不變 D.以上說法均不正確
5.根據力與運動的關系,下圖中小明和小華的觀點( )
A.小明正確 B.小華正確
C.都正確 D.都不正確
6.在一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一重為500牛的物體,以3米/秒的速度做勻速直線運動,那么維持這個物體運動狀態不變的力是( )
A.500牛 B.300牛 C.1500牛 D.0牛
7.(2010梅州)小雨同學通過繩子拉著一石塊在水平桌面上做勻速圓周運動,假設它受到的力全都消失,則該石塊將( )
A.做勻速直線運動 B.繼續做勻速圓周運動
C.落到地面上 D.立即停止運動
8.卡車剎車時,總是要向前運動一段距離,其原因是( )
A.剎車力小于卡車慣性
B.卡車重力太大,剎車力小于重力
C.卡車有保持原運動狀態的性質
D.以上說法都正確
9.將一只小球做豎直上拋運動,當小球運動到最高點時,一切外力突然消失,則此后小球將( )
A.靜止在空中
B.豎直向上做勻速直線運動
C.豎直向下做勻速直線運動
D.做水平勻速直線運動
10.原來懸掛著的小球,線斷后下落的速度越來越快是由于( )
A.小球受到的重力越來越小
B.小球受到的空氣阻力越來越小
C.小球受到重力的作用,不斷改變運動狀態
D.小球木再受外力的作用
二、填空題
11.一切物體在 時,總保持 狀態或 狀態。這就是牛頓第一定律。牛頓第一定律的發現,先后經過了三位科學家的研究探索,通過進一步推理而概括出來的,這三位科學家分別是 、 、 。
12.如圖所示,給水平桌面鋪上不同的物體(毛巾、棉布、木板),讓小車自斜面(三個斜面相同)頂端從靜止開始滑下。觀察小車從同一高度滑下后,在不同表面運動的距離。
小車在 表面運動得最遠,這是因為 。在此實驗基礎上推理分析:如果運動物體不受力,它將 。
三、實驗、探究題
13.(2011蕪湖)境自遠塵皆入詠,物含妙理總堪尋!——物理規律往往隱藏在眾多表象的茫茫迷霧之中,而科學研究就像穿透這迷霧的明燈,引導著探索者到達真理的彼岸。人類對“運動和力的關系”的認識就經歷了一個曲折漫長的探索過程。
(1)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認為: ,這一根據生活經驗和事物表象得出的錯誤觀點被人們沿用了近2000年。
(2) 17世紀,伽利略通過理想斜面實驗,正確地揭示了“運動和力的關系”。如圖所示,伽利略的斜面實驗有如下步驟:
①減小第二個斜面的傾角,小球在這個斜面上仍然要達到原來的高度。
②兩個對接的斜面,讓小球沿一個斜面從靜止滾下,小球將滾上另一個斜面。
③如果沒有摩擦,小球將上升到原來釋放時的高度。
④繼續減小第二個斜面的傾角,最后使它成水平面,小球將沿水平面以恒定速度持續運動下去。
上述步驟中,有的屬于可靠事實,有的則是科學推論。將這些事實和推論進行分類排序,以下正確的是( )
A.事實②→事實①→推論③→推論④
B.事實②→推論①→推論③→推論④
C.事實②→推論①→推論④→推論③
D.事實②→推論③→推論①→推論④
(3)伽利略得出:運動物體如果不受其他物體的作用,將會 ,伽利略由此開創了實驗和推理相結合的科學研究方法。
14.如下圖所示,在研究牛頓運動定律的實驗時,用一小車從同樣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接著在材料不同的平面上繼續運動,分別停止在圖中所示的位置。
(1)使小車從斜面同一高度滑下是因為 ;
(2)小車在不同的平面上運動的距離不等說明了 ;
(3)從這個實驗可以推出的結論是 ;
(4)牛頓第一定律是用什么方法獲得的( )
A.單純的實驗方法 B.演繹法
C.數學推導的方法 D.實驗加推測的方法
2.7牛頓第一定律(l )
【點擊要點】,
1.外力 靜止 勻速直線運動狀態 實驗 科學的推理
2.勻速直線
3.運動狀態 維持物體運動 阻力
4.玻璃 玻璃 阻力 勻速直線
【課堂講練】
例1 D解析:牛頓第一運動定律指出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時候,總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說明不受力的物體可以宥兩種運動狀態,同時也說明不受力時物體也能運動,而不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
鞏固訓練l C
例2(1)讓小車在粗糙程度不同的平面上運動
(2)讓小車三次從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
(3)長 小 慢
(4)勻速直線運動解析:讓小車分別滑逮毛巾、棉布和木板的平面,以便歸納出物體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改變越慢,也就是小車滑的距離越遠。實驗時必須保證其他的實驗條件相同,而只改變三次滑行表面的粗糙程度,讓小車從同一高度的斜面上滑下,讓小車滑到斜面底端獲得的速度相同。通過觀察實驗現象,由此得出結論:平面越光滑,小車運動的距離越長,說明小車受到的摩擦力越小,速度減小得越幔。通過進一步推理,如果小車不受阻力作用,它將保持這個速度做勻速直線運動。
鞏固訓練2 B解析:這是一個關于牛頓第一運動定律的實驗的中考題,主要考查對實驗現象的觀察及實驗的分析與結論的得出,是能力立意及過程與方法的考查:從實驗中我們可以看出.,摩擦力越小,小車運動速度減少得越慢,即A說法是正確的;從小車滑行的距離我們可以看出,接觸面越光滑,即接觸面的摩擦力越小,小車滑行得越遠,因此,C選項是正確的,從這個意義上說,當物體不受辦時,物體將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因此,D選項也是正確的;而B選項,小車受到力就運動,小車不受力就不運動的說法是不正確的。
【跟蹤演練】
1.D 2.D 3. B 4.C 5.B 6.D 7.A 8.C 9.A 10.C
11.設有受到外力的作用 靜止 勻速直線運動 伽利略 笛卡兒 牛頓
12.木板 在木板表面受到的阻力最小 不停地運動下去(勻速直線運動等)
13. (1)力是維持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 (2)D (3)永遠勻速運動下去
14.(1)使小車到達斜面底部時具有相同的速度(2)小車運動討受到的阻力越小,通過的距離越大(3)假如小車在運動過程中不受任何阻力,小車將永遠地運動下去,運動速度保持不變(4)D
2.7 牛頓第一定律(2)
點擊要點
1.物體有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的性質,這種性質叫 。
2.慣性是一切物體 屬性,它只與 有關。 質量一定的物體,無論它靜止或運動,運動速度的大小或方向怎樣,其慣性大小始終是 的。
3.司機駕駛汽車快速向前行駛,中途若急速向右轉彎,此時司機身體將向 方向傾斜,這是因為物體 。
4.行駛的汽車由于 不能立刻停止,即使緊急剎車也要向前 才能停止下來,所以為了安全起見,兩車之間要保持一段距離。乘坐出租車在高速公路上行駛時,要求乘客一定要系安全帶,這是為了 。
課堂講練
例1 下列現象中不能用慣性知識解釋的是( )
A.跳遠運動員的助跑速度越大,跳遠成績往往越好
B.用力將物體拋出去,物體最終要落到地面上
C.子彈離開槍口后仍然能繼續高速向前飛行
D.古代打仗時,使用絆馬索能將敵方飛奔的馬絆倒
鞏固訓練1 正在行走的人踩到香蕉皮會向后傾倒,為什么?如果這個人正在跑步呢?
例2 在勻速行駛的汽車上,放有一滿盤水,當汽車緊急剎車時,盤中的水將( )
A.向車尾方向灑出
B.向車頭方向灑出
C.灑出的方向不定
D.不會灑出
鞏固訓練2 如圖(a)所示,木塊與小車一起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某時刻觀察到如圖(b)所示的現象。由此可判斷( )
A.小車突然加速運動
B.小車突然減速運動
C.小車保持勻速運動
D.小車可能做加速,也可能做減速運動
跟蹤演練
一、選擇題
1.石塊在空中自由落下,速度越來越快,這是由于( )
A.受到阻力的緣故 B.具有慣性的緣故
C.受到重力的緣故 D.以上說法都不正確
2.(2011南京)下列現象中,不能說明物體具有慣性的是( )
A.離弦的箭繼續飛行
B.手指壓筆尖r手指覺得痛
C.汽車突然啟動時,人會后仰
D.用力拍打剛曬過的被子,灰塵落下
3.下列關于慣性的幾種說法正確的是( )
A.物體運動速度越大,慣性越大
B.物體的質量很小,慣性卻很大
C.物體所受合力越大,慣性越大
D.物體的質量越大,慣性越大
4.下面給出了幾種事例,其中利用慣性的是( )
①從樹上掉下來的蘋果;②司機為節省燃油,在汽車要進站時,提前關閉油門;③錘頭松了,把錘柄的一端在物體上撞擊幾下,錘頭就能緊套在錘柄上;④繞地球做圓周運動的人造衛星;⑤跳遠運動員都是助跑一段距離才跳;⑥公共汽車的乘務員,時常提醒旅客扶住車的扶手,待車停穩后再下車。
A.①②③⑤ B.①③⑤⑥
C.②③⑤ D.③④⑤⑥
5.(2010雞西)同學們通過調查發現,身邊個別司機開車時不喜歡系安全帶。對于交通規則中要求系安全帶的理由,你認為正確的是( )
A.系安全帶是為了減小汽車的慣性
B.系安全帶是為了減小車內人員的慣性
C.系安全帶可以減小由于慣性對車內人員造成的傷害
D.安全帶比較寬是為了減小對人體的壓強
6.人要從行駛的車中跳到地面上,為了避免摔倒,跳車人應該( )
A.向車行的反方向跳
B.向上跳
C.向與車行駛的垂直方向跳
D.向車行的方向跳,著地后立即向車行的方向跑幾步
7.如圖a所示,小車原先靜止在水平地面上,車內有一小球,用細繩懸掛于小車頂部。一段時間后,小麗發現車內小球的狀態如b圖所示。試判斷小車的運動狀態是( )
A.向右勻速直線運動
B.向左勻速直線運動
C.突然向右加速運動
D.突然向左加速運動
8.列車車廂內的水平桌面上有一個靜止物體,突然自動向車尾方向移動,原因可能是( )
A.列車突然啟動
B.列車突然剎車
C.列車在做勻速直線運動
D.列車開始轉彎
9.伊拉克戰爭中,少年哈西姆看到頭頂正上方一架高速飛行的美國飛機丟下了一枚炸彈,你認為他能躲過炸彈襲擊的最佳方法是( )
A.朝飛機飛行的方向跑
B.朝飛機飛行的反方向跑
C.站立著不動
D.以上三種方法都可以
10.以下關于慣性的說法正確的是( )
A.高速運動的物體不容易停下來,所以物體運動速度越大,慣性越大
B.用相同的水平力,分別推放在地面上的兩個材料不同的物體,則難以推動的物體慣性大
C.勻速行駛中的客車突然剎車,乘客向前傾,這是由于慣性所引起的
D.物體不受外力作用時才有慣性
二、填空題
11.下列物體具有慣性的有: 。(填序號)
①熟透的蘋果;④地上的落葉;③太空中的宇航員;④流動的空氣;⑤下落的雨滴;⑥講臺。
12.百米賽跑,運動員到達終點時,不能立即停下來,這是由于 ,運動員要保持 狀態,繼續向前運動。一切 都有慣性,慣性的大小與物體的
有關。
13.在空中飛行的飛機要轟炸一座橋梁,必須在飛抵橋梁的上方 (填“之前”、“正上方”或“之后”)投擲炸彈,這是由于 。
14.慣性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如宇宙飛船升空或下降時,由于慣性使宇航員的血液集中到雙腳或頭部,會出現腦貧血或腦充血癥狀。所以“神舟5號”飛船升空時,宇航員楊利偉采取 (填“坐姿”或“臥姿”)為好。將地球上的物體拿到太空船上,物體的慣性將 (填“變大”、“變小”、“不變”或“消失”)。
15.(2011安徽)沿東西方向直線運動的火車突然剎車,車廂里的乘客看到水平桌面上的小球朝著自己滾動過來(如圖所示),這是由于小球具有 的緣故。若乘客是面朝西坐著的,則列車是向 (填“東”或“西”)運動的。
第15題 第16題
16.(2011重慶)右圖是美國NBA職業籃球比賽過程中球員扣籃時的情景。請找出一個與扣籃情景相關的物理現象,并指出對應的物理知識。(不得與示例重復)
示例:
物理現象:球由靜止變為運動;
物理知識: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
物理現象: ;
物理知識: 。
三、實驗、探究題
17.小麗同學在家里自己做了如圖所示的實驗。她將一只熟雞蛋放在蓋住水杯的硬紙板上,當她用手指突然彈擊紙板時,看到紙板飛出,雞蛋落入杯中。請你結合所學物理知識簡要解釋原因。
18.把一疊硬幣放在桌子上,用一根薄塑料尺貼著桌面迅速打擊底部的硬幣。
(1)實驗結果是被擊中的硬幣 ,其他硬幣 。
(2)對上述實驗現象有以下幾種解釋,這幾種解釋都有錯,請你在錯的地方畫一條橫線。
A.最下面的硬幣受外力作用,克服隕性,飛出去了;
B.上面的硬幣,沒有慣性,所以靜止不動;
C.上面的硬幣受到慣性作用,所以仍落在原處。
(3)實驗結果的正確解釋是:這堆硬幣原來都處于靜止狀態,被擊中的硬幣由于受到塑料尺的 作用, 靜止狀態,飛出去,而其他硬幣沒有受到塑料尺的力作用,由于 ,保持原來的靜止狀態。
提高班習題精選
1.如圖所示,水平地面上的物體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當拉力F突然減小時,物體將( )
A.向右運動,速度逐漸增大
B.向右運動,速度逐漸減小
C.向右運動,速度保持不變
D.向左運動,速度逐漸增大
2.(2011蘭州)關于力和運動的關系,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物體受到力的作用就會運動
B.物體不受力的作用時處于靜止狀態
C.物體運動速度越大其慣性越大
D.物體運動狀態改變時,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3.(2011黃石)下列關于慣性的說法正確的是( )
A.高速行駛的火車不容易停下來,說明速度越大慣性越大
B.跳高運動員助跑起跳是為了增大慣性
C.羽毛球容易被扣殺是因為它的慣性小
D.宇宙飛船在太空中運行時沒有慣性
4.如圖所示,桌面上的木塊在力F的作用下向右運動,當木塊離開桌面的瞬間,它所受到的一切外力如果同時消失,則該木塊將( )
A.靜止不動
B.沿豎直方向下落
C.沿圖中虛線方向運動
D.沿水平方向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
5.在水平放置的裝有水的密閉的玻璃瓶中間有一個氣泡,如圖所示。當用力突然將玻璃瓶向左推動時,平直的氣泡將( )
A.向右移動
B.向左移動
C.保持靜止
D.無法確定
6.物體剛脫離正在豎直上升的氣球時,它的運動方向及原因是( )
A.豎直向上運動,由于慣性
B.豎直向下運動,由于重力作用
C.會停在空中一瞬間,由于脫離氣球
D.以上三種情況都有可能
7.某人在車廂內用同樣的力跳遠:(1)車停著向前跳;(2)車勻速行駛時在車內朝車前進的方向跳;(3)車減速行駛時在車內向著車前進的方向跳。這三種情況下,人相對于車廂地板來說,跳過的距離是( )
A.第二次最大 B.第一次最大
C.第三次最大 D.三次一樣大
8.某人騎自行車以一定的速度沿平直道路勻速前進。當他經過某路口橫道線時,從口袋里掉下一串鑰匙。鑰匙落地時的位置應在( )
A.橫道線上
B.超過橫道線,但在自行車的后面
C.超過橫道線,但在自行車的下方
D.超過橫道線,但在自行車的前面
9.如圖所示,在一輛表面光滑的水平小車上,有質量為ml、m2的兩個小球(ml>m2)隨車一起沿水平方向運動,當車突然停止時,如不考慮其他阻力,車足夠長,則兩個小將( )
A.一定相碰
B.一定不相碰
C.不一定相碰
D.因不知小車運動方向,不能確定是否相碰
10.一行走的人被石塊絆了一下,會向前跌倒,下列分析中正確的是( )
A.人的上半身有慣性,下半身沒有慣性
B.人的上半身受到慣性的作用
C.石塊作用于腳時,使腳運動變慢,乃至停止,人上半身由于慣性保持向前
D.以上說法都正確
11.小明觀察發現大卡車啟動比小轎車慢,他想是不是質量越大啟動越慢呢?于是小明把小車靜止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用3牛的力水平向右拉,測出2秒后小車的速度。改變小車的質量,得到幾組小車質量與速度的數據:1千克小車速度為6米/秒,2千克小車速度為3米/秒,3千克小車速度為2米/秒。
(1)請你在虛線框內設計一個表格,并將實驗數據填入表格。
(2)如果小車的質量增加到4千克,小車的速度應為 米/秒。從數據可以看出質量越大的牢的確是越難啟動,小明的想法得到了證實,這說明物體的質量越大,其慣性就 。
2.7牛頓第一定律(2)
【點擊要點】
1.慣性
2.固有的 質量大小 一定
3.左 具有慣性
4.慣性 繼續運動一段距離 防止剎車時人向前傾倒而受傷
【課堂講練】
例l B解析:物體保持運動狀態不變的性質叫做慣性。所有物體都有慣性。對于題速的這些現象能否用慣性知識加以解釋,關鍵在于物體是否體現出由于慣性而保持原有的運動狀態這一特點。A、C、D選項中所舉的現象均是由于物體的慣性所致,而B選項中的物體之所以要落回到地面上,是因為拋出去的物體受到重力作用,不是慣性的緣故。
鞏固訓練l解析:正在行走的人,處于運動狀態,當他踩在香蕉皮上時,由于摩擦力太小,所以腳不能立刻停下,由于具有慣性,還要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所以就向后傾倒了。如果這個人正在向前跑,這時整個人都在向前運動,而腳要用力向后蹬地,當腳踩上香蕉皮時,由于香蕉皮太滑,摩擦力太小,這時腳要向后滑,而上身由于慣性還要繼續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所以就會向前傾倒了。
例2 B解析:以盤中水為研究對象,水、盤、汽車以相同的速度勻速運動,才不會灑出。汽車緊急剎車時,盤受到汽車底部或其他的作用力,與汽車一起迅速減速,而盤中的水由于有慣性,繼續保持原有的運動狀態向前方運動,結果灑向車頭方向。
鞏固訓練2 B
【跟蹤演練】
1.C 2.B 3.D 4.C 5.C 6.D 7.D 8.A 9.B 10.C
11.①②③④⑤⑥(所有物體都有慣性)
12.慣性 原來的運動 物體 質量
13.之前 因為慣性,炸彈還要繼續向前運動二段時間
14.臥姿 不變
15.慣性 東
16.籃球運動員起跳后繼續向上運動由于運動員具有慣性
17.雞蛋和紙板原來都處于靜止狀態,當用手指突然彈擊紙板時,紙板由于受到推力的作用向前飛出;而雞蛋由于具有慣性保持原來的靜止狀態,因為紙板已飛出沒有了對雞蛋的支持力,于是雞蛋在重力的作用下落入水杯中。
l8.(1)飛出不動 (2)略 (3)力改變慣性
【提高班蜀曩疆選】
1.B 2.D 3.C 4.D 5.A 6.A 7.C 8.C 9.B 10.C 11. (1)
實驗次數
拉力(牛)
小車的質量
(千克)
2秒后小車的速度
(米/秒)
l
3
1
6
2
3
2
3
3
3
3
2
(2)1.5越大
2.8 二力平衡的條件
點擊要點
1.一個物體在兩個力的作用下,如果保持 狀態或 狀態,就說這兩個力是相互 的。
2.二力平衡的條件是:兩個力要作用在 上, 、 ,并且要在 上。
3.一個物體在平衡力的作用下,將保持 狀態或 狀態。
4:重為10牛的物體靜止在水平桌面上,物體受到 力和 力的作用,兩力的施力物體分別為 、 ,兩力的方向分別為 、
,兩力的關系是 。
5.一對平衡力與一對相互作用力的區別:
一對平衡力
一對相互作用力



1
大小相等
大小相等
2
方向相反
方向相反
3
作用在同一直線上
作用在同一直線上



1
作用在同一物體上(平衡力的作用效果可以互相抵消,合力為零)
作用在不同的物體上(一對相互作用力不能互相抵消,也不能求它們的合力)
2
不一定同時存在
同時存在,同時消失
3
不一定是同一性質的力
一定是同一性質的力
課堂講練
例1 (2011淮安)空中勻速下降的兩只降落傘,其總質量相等。甲的速度是3米/秒,乙的速度是5米/秒,所受阻力F甲、F已之比是( )
A.3:5 B.2:5
C.5:3 D.1:1
鞏固訓練1 運動員用雙手握住豎直的竹竿勻速下滑時所受的摩擦力為F1,沿豎直的竹竿勻速上爬時所受的摩擦力為F2,則( )
A.F1向下,F2向上,且F1 =F2
B.F1向下,F2向上,且F1>F2
C.F1向上,F2向上,且F1=F2
D.F1向上,F2向下,且F1 =F2
例2 用彈簧測力計在水平方向上拉動一個置于水平地面的物體,使它做勻速直線運動時,彈簧測力計示數為5牛;當彈簧測力計示數為6牛時,物體運動時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 )
A.6牛 B.5牛
C.1牛 D.11牛
鞏固訓練2 質量為5千克的箱子,在25牛的水平推力下,在水平地面上做勻速直線運動,箱子受到哪些力的作用?用力的圖示畫出來。
例3 某同學靜立在磅秤上,下列幾對力中屬于平衡力的是( )
A.人的重力與磅秤對人的支持力
B.人對磅秤的壓力與磅秤對人的支持力
C.磅秤的重力與磅秤對人的支持力
D.磅秤的重力與人的重力
鞏固訓練3 (2011淮安)2010年溫哥華冬奧會上,我國速滑選手王瀠打破世界記錄,一人獲得三枚金牌。有關王瀠運動、領獎瞬間的說法錯誤的是( )
A.站在領獎臺上,受到的重力與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
B.站在領獎臺上,受到的支持力與對領獎臺的壓力是一對平衡力
C.沖過終點后,由于慣性要繼續向前滑行
D.用力向后蹬冰面,會向前滑行,原因是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跟蹤演練
一、選擇題
1.關于平衡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物體在平衡力作用下一定保持靜止狀態
B.物體在平衡力作用下一定處于勻速直線運動狀態
C.相互平衡的兩個力一定是性質相同的力
D.平衡力一定是作用在同一物體上的兩個力
2.物體受兩個力的作用,由下面哪種情況可以判斷這兩個力一定是一對平衡力( )
A.物體保持勻速圓周運動
B.物體保持速度大小不變的直線運動
C.物體保持方向不變的直線運動
D.物體保持速度大小、方向都不變的直線運動
3.下列現象中,物體受到非平衡力作用的是( )
A.停留在水中某一深處的潛水艇
B.勻速上升的直升飛機
C.沿田徑彎道勻速奔跑的運動員
D.在平直的高速公路上勻速行駛的汽車
4.重力相等的甲、乙兩個物體,分別在拉力F甲、F乙的作用下以2米/秒和1米/秒的速度勻速上升,則有( )
A.F甲>F乙 B F甲=F乙
C.F甲5.在下列圖示中,表示物體受到的力是平衡力的圖是( )
6.如圖所示的鐵球,在被壓縮的彈簧上面能保持靜止不動的原因是( )
A.重力的作用
B.彈簧對它的支持力
C.地面對它的支持力
D.平衡力的作用
7.(2010菏澤)用大小不變的水平力,拉木塊沿水平桌面上做勻速直線運動,如圖所示。木塊在運動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木塊對桌面的壓力和木塊受到的重力是一對平衡力
B.木塊受到的滑動摩擦力大小保持不變
C.繩對木塊的拉力大于桌面對木塊的摩擦力
D.繩對木塊的拉力和木塊對繩的拉力是一對平衡力
8.一個物體受到大小均為10牛的一對平衡力的作用而做勻速直線運動,如果這對平衡力突然同時減小到5牛,則物體( )
A.速度減小
B.按減小后的速度做勻速直線運動
C.仍按原來的速度做勻速直線運動
D.停止運動
9.用兩只手在豎直方向拉一個彈簧秤,一只手向上拉秤上端,另一只手向下拉秤下端,這時彈簧秤的示數是8牛,若彈簧秤本身重力不考慮,則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兩只手各用4牛的拉力
B.上面那只手用8牛的拉力,下面那只手沒用力
C.下面那只手用8牛的拉力,上面那只手沒用力
D.兩只手各用8牛的拉力
10.起重機吊著5×104牛的物體加速上升時,鋼繩對物體的拉力( )
A.大干5×104牛 B.等于5×104牛
C.小于5×104牛 D.不可能做加速運動
二、填空題
11.教室里的課桌處于靜止狀態,這是因為課桌受到 和 的作用;這兩個力是 力。
12.某人以1米/秒的速度勻速地豎直向上提起重50牛的物體,這時人對物體施力的大小為 牛。如果以2米/秒的速度勻速向上提起這一物體,那么這個人對物體施力的大小為 牛。
13.一個男孩用水平力推停在地面上的汽車,但沒有推動。這時推力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汽車所受的摩擦力。
14.小麗用100牛的水平力推動木箱向右以2米/秒的速度做勻速直線運動,則木箱受到摩擦力的大小是 牛。若要使木箱以5米/秒的速度向右勻速直線運動,則人的推力大小應是 牛,摩擦力的大小是 牛。
15.連同載重共為2000牛的氣球在豎直方向上勻速下降,它受到的空氣浮力為1900牛。若從氣球上拋掉一些重物后,氣球能蜴同樣大小的速度勻速上升,則拋掉的重物為
(浮力和阻力不變)。
三、分析、實驗題
16.為了探究二力平衡的條件,小明動手制作了如圖1所示的木塊作為受力物體,木塊上的四個掛鉤作為如圖2 所示的兩鉤碼上端細繩的系掛點。
(1)當兩端細繩分別系于1、2兩個掛鉤且保持兩繩共線,在左盤中放1個鉤碼,右盤中放2個鉤碼時(每個鉤碼質量相等),木塊會向 運動。此時木塊受到水平方向上的兩個力 (填“是”或“不是”)平衡力。
(2)當兩端細繩分別系于3、4兩個掛鉤,在兩盤中各放人1個砝碼時,木塊會發生 ,直到兩邊的拉力在 為止。
(3)當把兩個吊盤上的細繩都系于一個掛鉤上,且讓兩吊盤都朝右拉木塊時,木塊將向
運動。
(4)通過(1)、(2)、(3)的實驗可得出二力平衡的條件是:作用在一個物體上的兩個力,大小 ,方向 ,作用在 上。
7.(2010廣東)在探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中。
(1)小明的三次實驗情況分別如圖中的甲、乙、丙所示。實驗時,用彈簧測力計拉木塊在水平木板(或毛巾)上做勻速直線運動,根據 知識可知,這時滑動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彈簧測力計的示數。
(2)小明在探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壓力的關系”時,利用圖中甲、乙兩組數據比較得出:“壓力越大,滑動摩擦力就越大”的結論。你認為他這樣對比這兩組數據就得出這樣的結論對嗎? 。你的理由是: 。
(3)請你根據小明這三次實驗情況設計一個實驗數據記錄表格。
(4)從圖中甲、丙兩組數據比較,你能得出的結論是:

提高班習題精選
1.一個物體在三要素完全相同的兩個力的作用下,則物體將( )
A.一定做勻速直線運動
B.一定是靜止狀態
C.不可能做勻速直線運動
D.無法判斷
2.(2010蘭州)體重為490牛的某同學用雙手握住豎直的木桿勻速上攀,他所受的摩擦力( )
A.等于490牛,方向豎直向下
B.等于490牛,方向豎直向上
C.大于490牛,方向豎直向下
D.小于490牛,方向豎直向上
3.(2011連云港)小剛用水平推力推靜止在水平地面上的講臺桌,結果沒有推動(如圖所示)。則下列說法正確的縣( )
A.講臺桌不受摩擦力
B.推力與講臺桌的重力大小相等
C.推力小于地面對講臺桌的摩擦力
D.推力與地面對講臺桌的摩擦力大小相等
4.有一彈簧秤放在水平桌面上,兩位同學各拉住彈簧秤的一端,使彈簧秤在桌面上靜止,此時彈簧秤的示數為20牛,不計彈簧秤與桌面間的摩擦,則兩位同學所用的力( )
A.均為10牛 B.均為20牛
C.均為40牛 D.條件不足,無法判斷
5.用手握住瓶子的頸部使其懸空,瓶子不會掉下來。這是因為( )
A.手對瓶的摩擦力與瓶的重力平衡
B.手對瓶的摩擦力與手對瓶的壓力平衡
C.手對瓶的壓力與瓶頸對手的壓力平衡
D.手對瓶頸的壓力與瓶的重力平衡
6.一物體重為800牛,當它從空中勻速下落時,它所受的空氣阻力,的大小( )
A.f>800牛 B.f<800牛
C.f=800牛 D.無法確定
7.(2011紹興)如圖,木塊豎立在小車上,隨小車一起以相同的速度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A.木塊沒有受到小車的摩擦力
B.木塊的運動速度越大,慣性越大
C.木塊對小車的壓力與小車對木塊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
D.當小車受到阻力突然停止運動時,如果木塊與小車接觸面光滑,木塊將向右傾倒
8.一輛重4×105牛的汽車,在水平公路上勻速前進,它受到的阻力是5×104牛,則汽車受到的牽引力是( )
A.4×105牛 B.5×104牛
C.4.5×105牛 D.3.5×105牛
9.一物體重2×103牛,在下面兩種情況下,求起重機的鋼絲繩對物體的拉力。
(1)物體懸吊在空中靜止時,拉力是 牛;
(2)物體以0.5米/秒的速度勻速上升時,拉力是 牛。
10.吊車吊著質量2噸的集裝箱以0.2米/秒的速度勻速上升,吊車要給集裝箱多大拉力?如果集裝箱變為以0.1米/秒的速度勻速下降,吊車要給集裝箱多大拉力?
11.在探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的活動中:
(1)在水平桌面上,用彈簧測力計水平向左拉動
木塊,使其做勻速直線運動,彈簧測力計示數
如圖所示。根據 知識可知,木塊所受的滑動摩擦力為 牛。
(2)小華將木塊沿豎直方向截去一半后,測得木塊所受的滑動摩擦力變為原來一半。他由此得出:滑動摩擦力的大小隨接觸面積的減小而減小。你認為他的探究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是 。
12.(2010臨沂)在探究“滑動摩擦力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中:
(1)用彈簧測力計水平拉著木塊在水平桌面上做 運動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1.2牛,滑動摩擦力的大小等于 ,這是利用了 。
(2)王永同學猜想:滑動摩擦力大小除了與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以及接觸面之間的壓力有關外,還可能與物體的運動方向有關。如果要用彈簧測力計、表面平整的木板、帶鉤的木塊等器材,對此猜想進行探究,請你說出主要的實驗步驟。
2.8二力平衡的條件
【點擊要點】
1.勻速直線運動 靜止 平衡
2.同一物體 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 同一直線
3.勻速直線運動 靜止
4.重 支持 地球 桌面 豎直向下 豎直向上 相互平衡
【課堂講練】
例l D解析:無論是甲以3米/秒勻速下降,還是乙以5米/秒勻速下降,甲、乙都處于平衡狀態,重力與阻力始終是一對平衡力,兩者相等。甲、乙的質量相等,重力相等,所以阻力也相等。阻力大小與速度無關。故選D。
鞏固訓練1 C解析:二力平衡作用。注意關鍵詞“勻速”,說明運動員處于受力平衡狀態。摩擦力方向會阻礙物體的相對運動,兩次運動,摩擦力都是阻礙運動員向下運動,摩擦力與重力平衡。所以答案為C。
例2 B解析:物體勻速直線運動對,水平方向受到平衡的二力作用,故摩擦力大小等于彈簧測力計示數5N。由于物體與地面之間壓力大小、接觸面粗糙程度不變,所以拉力變化后摩擦力大小并不會變化。
鞏固訓練2解:箱子共受到四個力的作用:重力G= mg=5千克×9.8牛/千克=49牛,方向豎直向下,如圖。支持力F=G=49牛,方向與重力方向相反,豎直向上。水平推力F1=25牛,摩擦力f=F2=25牛,與Fl方向相反。解析:通過本題提高學生的受力分析能力。對箱子進行受力分析,箱子受到豎直向下的重力和水平方向的推力,箱子做勻速直線運動,它所受的力應是平衡的,重力與水平推力不但不相等,而且方向也不相同,不可能互相平衡。箱子放在地面上,應受到地面向上的支持力,支持力與重力平衡,箱子在水平地面上勻速運動,箱子與地面間產生摩擦力,摩擦力與推力平衡,所以摩擦力的方向與水平推力的方向相反,大小與推力相等。
例3 A解析:平衡力是指作用在一個物體土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在同一直線上的兩個力。人靜立不動時人的重力與磅秤對人的支承力方向相反,二力,太小相等,作用在同一物體上,符合二力平衡的條件, A正確。人對磅秤的壓力的受力物體是磅秤,施辦物體是人,而磅秤對人的支持力的受力物體是人,施力物體是磅秤,它們是一對相互作用力,不是平衡力的關系,B不正確。磅秤的重力的受力物體是磅秤,施力物體是地球,而磅秤對人的支持力的受力物體是人,施力物體是磅秤,作用于不同的物體,也不是平衡力的關系,C不正確。磅秤的重力與人的重力,顯然不作用于同一個物體,不是平衡力,D不正確。
鞏固訓練3 B解析:A平衡力指作用在問一物體上的兩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線上,很顯然重力和支持力符舍這些條件,所以該選項正確;B支持力和壓力盡管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但它不是作用在同一物體上,因此不是平衡力,它是一對相互作用力,所以該選項錯誤;C.任何物體都具有慣性,運動員沖刺到達終點后,不會立即停下來,還會繼續運動一段距離,因此該選項正確;D.滑冰時,腳給冰一個向后的力,因為物體聞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同時冰也給腳一個向前的力,所以人就能前進,因此該選項正確。
【跟蹤演練】
1.D 2.D 3.C 4.B 5.D 6.D 7.B 8.C 9.D 10.A
11.重力 支持力 平衡
12. 50 50
13.等于
14.100 100 100
15.200牛
16.(1)向右 不是(2)轉動 一條直線 (3)向右(4)相等 相反 同一條直線
17.(1)二力平衡(2)不對 沒有控制接觸面的粗糙程度相同(3)如表格
接觸面粗糙程度
壓力大小
摩擦力大小
光滑
小,

粗糙


粗糙


(4)當壓力大小一定時,接觸面越粗糙,摩擦力就越大
【提高班習題猜選】
1.C 2.B 3.D 4.B 5.A 6.C 7.A 8.B
9.(1)2×103 (2)2×103
10.解:G=m×9.8牛/千克=2000千克×9.8牛/千克=19600牛F=G= 19600牛
答:吊車給集裝箱的拉力大小都是19600牛。
解析:首先分析集裝箱的受為情況并畫出受力分析圖。集裝箱受到重力和吊車給它的拉力,集裝箱做勻速直線運動,是處于平衡狀態:,它受到的兩個力應該是彼此平衡。根據質量與重力的關系求出集裝箱受到的重力,再根據兩個平衡力的關系,求出拉力。說明:解題的過程中,沒有考慮集裝箱的運動方向移專痿太小,是因為這些條件跟解題沒有關系。只要確定物體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也就是保持平衡狀態。礎能判定物體受到的兩個力彼此平衡。
11.(1)二力平衡 2.8 (2)未控制未塊對水平面的壓力不變
l2.(1)勻速1.2牛二力平衡條件(只要答出一對平衡力的大小關系即·可給分j
(2)①用彈簧測力計水平拉著木塊在水平木板上向某一方向勻速運動,記下此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F1;②用彈簧測力計水平拉著木塊在水平木板上向其他不同方向勻,速運動,分別記下此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F2……;(只要答出向其他某一不同方向即可給分);③比較F1、F2……的大小,如果相等,則滑動磨擦力的大小與物體的運動方向無關,否則有關。
第2章 水平測試
一、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60分)
1.在長江三峽,有一支漂流探險隊乘橡皮船順水下漂,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以岸邊的樹為參照物,船是靜止的
B.以船為參照物,人是運動的
C.以人為參照物,岸邊的樹是運動的
D.以江水為參照物,船是運動的
2.某同學騎自行車做勻速直線運動,在4秒內通過40米的路程,那么他在前2秒內的速度是( )
A.40米/秒 B.20米/秒
C. I0米/秒 D..5米/秒
3.(2011泉州)在太空中飛行的宇宙飛船,如果它受到的一切外力消失,那么宇宙飛船將( )
A.立即靜止 B.減速飛行
C.加速飛行 D.勻速飛行
4.關于牛頓第一定律的建立,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直接由猜想得到的
B.直接由日常經驗得到的
C.直接由實驗得到的
D.通過分析事實、概括、推理得出的
5.用力推課桌的下部,課桌會沿地面滑動,而推課桌的上部,則課桌可能會翻倒,這說明力的作用效果( )
A.與力的大小有關 B.與力的方向有關
C.與力的作用點有關 D.與受力面積有關
6.寓言《龜兔賽跑》中說,兔子在和烏龜賽跑的過程中,因為驕傲睡起了大覺,當它醒來時,烏龜已經爬到了終點。在整場比賽過程中( )
A.兔子始終比烏龜跑得快
B.烏龜始終比兔子跑得快
C.兔子的平均速度大
D.烏龜的平均速度大
7.下列用于防止因慣性造成事故的交通規則是( )
A.車輛靠右行駛 B.橋梁設有限重標志牌
C.紅燈停,綠燈行 D.嚴禁超速超載
8.(2011天津)滑塊被固定在光滑斜面底端的壓縮彈簧彈出。滑塊離開彈簧后沿斜面向上運動的過程中,不考慮空氣阻力,下圖關于滑塊的受力示意圖正確的是( )
9.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力的作用效果是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或改變物體的形狀
B.運動的物體沒有慣性,當它由運動變為靜止時才有慣性
C.如果物體只受兩個力的作用,并且這兩個力三要素相同,那么物體的運動狀態一定不改變
D.汽車在水平公路上做勻速直線運動,站在車上的人在水平方向一定受到一對平衡力作用
10.下列關于摩擦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收音機旋鈕上所刻的花紋是為了減小摩擦
B.汽車剎車過程中,地面對汽車的摩擦是有益的
C.物體的運動速度越小,所受摩擦越小
D.接觸面積越大,所受摩擦力越大
11.起重機吊著貨物時,貨物所受重力G和拉力F之間的關系為( )
A.貨物勻速上升時,F>G
B.貨物勻速下降時F C.只有當貨物靜止時F=G
D.上述三種情況,都應為F=G
12.放在水平地面的一塊鐵,它受到的重力是G,地面對它的支持力是N,它對地面的壓力是F,則其中屬于一對乎衡力的是( )
A.N和G B.N和F
C.G和F D.以上的答案都不對
13.學習了慣性知識后,小明有了如下認識,其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物體運動時的慣性比靜止時的慣性大
B.任何物體在任何情況下都有慣性
C.自由下落的物體沒有慣性
D.地球上的物體都有慣性,在太空行走的宇航員沒有慣性
14. (2011溫州)如圖是投擲實心球的場景。下列情況中實心球受到平衡力作用的是( )
A.實心球在空中上升
B.實心球從空中下落
C.實心球在地上越滾越慢
D.實心球停在地面上
15.(2011連云港)由于不遵守交通法規釀成的交通事故頻繁發生,國家加大了對違反交通法規的處罰力度。關于汽車安全行駛的規定和措施,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限制汽車最大行駛速度,是為了減小汽車的慣性
B.安全帶主要是在汽車突然啟動時對駕乘人員起到保護作用
C.冬天汽車在冰雪路面上行駛時,輪胎上裝防滑鏈,是為了減小摩擦
D.嚴禁酒后駕車,主要是因為飲酒后駕駛員反應遲鈍,更容易出現交通事故
16.(2011揚州)關于足球受力與運動的關系,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足球只有受力才能運動
B.足球受平衡力,一定處于靜止狀態
C.足球的運動狀態改變,不一定受力
D.足球踢出去后繼續運動,是由于足球具有慣性
17.(2011金華)如圖所示,甲、乙兩物體在A、B兩水平面上做勻速直線運動,可以確定( )
A.甲的速度一定小于乙的速度
B.甲受到的重力一定大于乙受到的重力
C.甲、乙的運動狀態發生改變
D.甲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小于乙受到的摩擦力
18.(2011廣安)一個重50牛的木箱放在水平桌面上,在10牛的水平推力作用下靜止不動,此時木箱受到的摩擦力為f1;當推力為22牛時,木箱作勻速直線運動,此時木箱受到的摩擦力為f2,則( )
A .f1=0牛,f2=22牛 B.f1=0牛,f2=50牛
C.f1=50牛,f2=22牛 D.f1=10牛,f2=22牛
19.2010年溫哥華冬季奧運會色彩紛呈,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們的目光,下列關于冬奧會的描述中不正確的是 ( )
A.當滑雪運動中員從雪山頂峰風馳電掣般下滑時動能轉化為重力勢能
B.冰壺鞋的兩鞋底部質地不同,蹬冰腳的鞋底為橡膠制成,它的作用是防滑;而滑行腳的鞋底為塑料制成,它的作用是便于在冰上滑行
C.為使冰壺滑行得更遠,運動員用毛刷擦冰壺運行前方的冰面,使冰壺與冰面間的動摩擦減小
D.在短道速滑接力賽中,后面的運動員推了前面運動員后自己會后退,其原因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0.如圖所示,A、B兩物體疊放在水平桌面上,有兩個已知力F1=5牛,F2=3牛。那么物體B受物體A和水平桌面的摩擦力大小應分別為( )
A .5牛,2牛
B. 5牛,2牛
C .2牛,3牛
D.3牛,5牛
二、填空題(每空2分,共32分)
21.空中加油機在空中給飛機加油時,兩者在空中飛行的速度大小和方向必須 ,此時兩者彼此處于相對 狀態。
22.搬運工人將電冰箱搬到樓上的過程中,以 為參照物,電冰箱被認為是靜止的,以 為參照物,電冰箱被認為是運動的。
23. (2011重慶)英國物理學家 總結了笛卡爾、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概括出一條重要的物理定律: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時候,總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為了紀念他做出的杰出貢獻,人們以他的名字命名 的單位。
24.雞蛋放在硬紙片上,用手指突然彈擊硬紙片,雞蛋 隨紙片飛出去,這是由于 的緣故。請列舉兩例生活中利用慣性的例子:① ;
② 。
25.在跳板跳水這一運動項目中,運動員對跳板施力的同時,也受到跳板對他的作用力,但這兩個力的作用效果卻不同,前者主要是改變了跳板的 ,后者主要改變了運動員的 。
26.如圖所示是王瀠在2010年溫哥華冬奧會500米短道速滑比賽中以43.05秒成績奪金的場景。在滑行的過程中,以冰面為參照物王蒙是 的(填“運動”或“靜止”);冰刀與冰面之間的摩擦是 摩擦(填“滑動”或“滾動”);由于一切物體都有 ,所以她沖到終點不能馬上停下來;若以43秒的運動時間計算,王蒙完成500米短道速滑的平均速度是 米/秒。
三、作圖與實驗(共28分)
27.(4分)(1)在圖中畫出足球所受重力的示意圖。
(2)如圖所示,重為100牛的物塊靜止在水平地面上。現用50牛的水平推力向右推物塊,畫出物塊所受重力G和推力F的示意圖。
28.(4分)探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的實驗中,做了如圖所示的實驗,由圖甲和圖乙的實驗可以證明摩擦力的大小與 有關,而且 越大,摩擦力越大;由圖甲和圖丙的實驗可以證明摩擦力的大小與 有關,而且表面越 ,摩擦力越大。
29.(8分)(2011安徽)某物理小組在一次探究活動中測量滑塊與木板之間的滑動摩擦力。實驗裝置如圖所示,一表面粗糙的木板固定在水平桌面上,木板上的滑塊通過輕繩繞過定滑輪,繩的另一端懸掛托盤。實驗時,在托盤中放入適量的砝碼,使滑塊做勻速直線運動。回答下列問題:
(1)為了測量滑塊的滑動摩擦力,需要測量的物理量是 。(填選項前的編號)
①木板的質量m1,②滑塊的質量m2:③砝碼的質量m3,④托盤和砝碼的總質量m4。
(2)滑塊的滑動摩擦力表達式為, 。(用已知或測量的物理量符號表示)
(3)該實驗的理論依據是: 。
(4)該實驗存在一些不足之處,請你寫出其中的一點:

30.(12分)(2011濱州)汽車在行駛途中,為了安全,車與車之間必須保持一定的距離。因為,駕駛員從發現某一異常情況到采取制動動作的“反應時間”里(設同一人,不同速度下的“反應時間”是相同的),汽車要通過一段距離(稱為反應距離);而從制動動作到汽車完全停止,汽車又要通過一段距離(稱制動距離)。據公安部門統計,車輛在行駛過程中,停車距離越長,發生事故的可能性越大。下表中給出了某輛汽車在同一段路面上行駛的過程中,在不同速度下的反應距離、制動距離和停車距離等數據。請根據以上信息完成下列問題:
速度(米/秒)
反應距離(米)
制動距離(米)
停車距離(米)
1
12.5
9
14 1
23
2
25


74
3
30
21.6
79.4
101
(1)分析表中1、3兩行數據可知: = +制動距離;并填寫表中空缺的兩個數據,完成表格(將答案直接寫在表格中的橫線上)
(2)分析表中的數據可知,汽車行駛的速度越大,停車距離 (填“越長”或“越短”),所以超速行駛發生事故的可能性越大。
(3)由表中的數據可知,反應距離取決于反應時間和行駛速度,由于酒后駕車反應時間比不飲酒的反應時間要長一些,因此,在行駛速度相同的情況下,酒后駕車的反應距離會 ,致使 ,從而導致發生交通事故的可能性增大。
參考答案:
第2章水平測試
1.C 2.C 3.D 4.D 5.C 6.D 7.D 8.B 9.A 10.B 11. D 12.A 13.B 14.D l5.D
16.D 17.D 18.D 19.A 20.A
21.相同 靜止
22.搬運工人 地面
23.牛頓 力
24.不 慣性 略
25.形狀 運動狀態
26.運動 滑動 慣性 11.6
27.
28.壓力大小 壓力 接觸面粗糙程度 粗糙
29.(1)④ (2)m4g (3)二力平衡(或滑塊勻速直線運動時,拉力等于滑動摩擦力) (4)難以控制滑塊恰好做勻速直線運動(或砝碼的質量不連續)
30.(1)停車距離 反應距離 18 56 (2)越長 (3)變長 停車距離也變長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同仁县| 绥化市| 南京市| 安平县| 鹿邑县| 东安县| 镇巴县| 延边| 锡林郭勒盟| 闻喜县| 巫山县| 台江县| 罗江县| 玉龙| 资源县| 栾川县| 古田县| 敖汉旗| 三原县| 云梦县| 凤山市| 余干县| 镇安县| 翼城县| 兖州市| 柳林县| 灯塔市| 利辛县| 菏泽市| 中山市| 仙桃市| 莒南县| 宜阳县| 晋中市| 扎兰屯市| 曲阳县| 老河口市| 桓仁| 吕梁市| 南陵县| 平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