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專題五 堅持科學發展 踐行低碳生活◇背景材料【熱點一】科學發展綠色餐飲2011年11月16日,商務部發布《十二五促進餐飲業科學發展指導意見》。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持以人為本,在傳承、創新的基礎上,大力發展品牌化餐飲、綠色餐飲和節約型餐飲,統籌城鄉餐飲發展。【熱點二】德班氣候大會全球節能減排2011年11月28日至12月9日,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17次締約方會議在南非德班召開。《京都議定書》的第二承諾期將從2013年1月1日開始,38個發達國家將繼續作出有法律約束力的減排承諾【熱點三】19M2.5納入空氣質量標準2011年12月5日,環保部《環境空氣質量標準》(二次征求意見稿)征求公眾意見截止。公眾普遍贊成把PM2.5和臭氧(8小時濃度)指標納入常規空氣質量評價和監測。這是我國首次制定PM2.5標準,可以更好地表征環境空氣質量狀況,促進環境保護工作。新標準擬于2016年1月1日全面實施。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三大地區及九個城市群可能會被強制要求先行監測并公布PM2.5的數據。PM2.5是指大氣中直徑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顆粒物,也稱為可入肺顆粒物。通常用每立方米空氣中這種顆粒的含量來表示,這個值越高,就代表空氣污染越嚴重。顆粒物的主要來源,是日常發電、工業生產、汽車尾氣排放等過程中經過燃燒而排放的殘留物,大多含有重金屬等有毒物質。◇設問角度1、科學發展觀的基本內涵是什么 科學發展觀的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2、科學發展觀的科學內涵和精神實質體現了教材中的哪些觀點 (1)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生產力;(2)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使人與自然和諧相處:(3)中國共產黨始終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4)我國目前的小康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發展很不平衡的小康;(5)實現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根本原則。3、堅持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過程中,應堅持哪些發展戰略和國策 戰略:科教興國戰略、可持續發展戰略、西部大開發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國策:計劃生育、保護資源、保護環境、對外開放。4、請你就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向我國政府提幾條建議。(1)堅持“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基本路線;(2)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深化改革開放;(3)積極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維護社會公平正義;(4)發展先進文化,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生態文明等。5、落實科學發展觀,青少年應該怎么做 (1)提高節約資源、保護環境意識,節約水電、不亂丟垃圾;(2)關注民生問題,熱心公益、服務社會;(3)提高思想道德素質,誠信做人、關愛他人,促進社會和諧;(4)學法、守法,敢于同違法行為作斗爭,維護社會正義;(5)立志成才,刻苦學習,為提高民族文化素質而努力。6、為什么要開展節能減排、發展低碳經濟、建設生態文明、兩型社會 (1)我國面臨著嚴峻的資源環境形勢,制約著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2)是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需要;(3)是踐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需要;(4)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要求;(5)有利于調整優化經濟結構和轉變經濟發展方式;(6)開展國際氣候、環境合作,承擔國際責任的迫切要求。7、你打算怎樣為節能減排做出貢獻 (1)積極宣傳節能減排方針政策;(2)樹立資源節約意識,節約水電;(3)環保購物,使用節能環保產品;(4)參與植樹活動等環保公益行動;(5)積極同浪費資源、破壞環境的行為作斗爭。8、開展節能減排、發展低碳經濟依據的是我國哪些方面的國情 ①我國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②我國面臨嚴峻的資源,環境形勢:資源少,環境污染嚴重。9、我們國家為落實節能減排應采取哪些措施 (提建議、獻計策)①大力發展生態農業、循環經濟,淘汰高能耗的落后企業。②依靠科技創新,加快節能減排技術開發和推廣。③嚴格執法,加強對節能減排工作的監督檢查。④加強宣傳,組織開展“節能減排全民行動”。⑤建立環保獎勵、激勵制度。10、倡導過低碳生活,我們應該怎樣行動 ①節約水電,及時關燈、關水龍頭; ②綠色消費,使用節能、環保產品; ③避免待機能耗,空調溫度適當; ④倡導綠色出行方式,少乘機動車; ⑤參與植樹造林活動,不用一次性筷子。11、在學校推行教材循環使用有什么重要意義 (1)有利于減輕學生的家庭負擔;(2)有利于提高國家教育經費的使用效益;(3)有利于節約資源、提高資源利用率;(4)有利于增強學生的資源節約意識和環保意識。◇跟蹤練習題號 1 2 3 4 5 6答案單項選擇題2011年11月28日至12月9日,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17次締約方會議在南非德班召開。《京都議定書》的第二承諾期將從2013年1月1日開始,38個發達國家將繼續作出有法律約束力的減排承諾。回答1~2題。1、這次會議的召開表明A、氣候變化是當今全球面臨的重大挑戰B、知識經濟時代已經到來C、氣候變化成為當今時代的主題D、各個國家只有合作沒有競爭2、中國是最早制定實施《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方案》的發展中國家,也是近年來節能減排力度最大的國家。這表明我國A、承擔了一切國際義務B、是一個和平、合作、負責任的國家C、有能力獨自解決人類面臨的所有問題D、是世界上發展速度最快的國家3、“綠色環保,低碳生活”已經從一句口號逐步演變為人們身體力行的日常行動。低碳生活代表著更健康、更自然、更安全,同時也是一種低成本、低代價的生活方式。倡導低碳生活 ①就是要求我們過艱苦樸素的生活②能從根本上解決環境污染的問題③有利于落實科學發展觀④有利于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A、①③ B、②③④C、③④ D、①②③④4、“低碳經濟”成為今年全國兩會的熱門話題。大力發展低碳經濟也是我國兼顧經濟發展,資源短缺和全球氣候變化三重挑戰的必然選擇。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也要積極倡導低碳生活。以下不屬于低碳生活方式的是A、全國政協委員濮存昕騎自行車報到B、短時間不用電腦,啟用電腦的“睡眠模式”C、乘私家車上、下學D、在自家花園里種些花草,并精心照料5、中國的北京、上海、南京等30多個城市積極參與2010年“地球一小時”熄燈活動,全球有6000多個城市10多億人共同參與。這說明①我國積極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 ②解決環境與資源問題的關鍵靠科技 ③節能減排已成為每個人的自覺行動 ④倡導低碳生活得到世界各國的積極響應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6、“十一五”以來,我國在節能減排方面取得了積極進展。截止2009年底,“十一五”前四年全國單位GDP能耗下降了14.38%;化學需氧量排放總量下降了9.66%;二氧化碳排放總量下降了13.14%。提前完成了減排目標。這①體現了我國堅持保護環境、節約資源的基本國策②不利于轉變經濟發展方式③表明我國正在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④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具體體現A、①②④ B、①③④C、②③④ D、①②③二、簡答題7、材料一:冰川消融,海平面上升,極端天氣出現。主要原因在于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加。因此.發展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為基礎的低碳經濟成為一種必然趨勢。材料二:2009年11月26日,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在北京發布《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與行動——2009年度報告》中公布了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行動目標——到2020年全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一45%。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1)為什么要發展低碳經濟 (2)結合生活實際,作為中學生,我們應該如何踐行“低碳生活” (至少寫出4點)8、材料一:2010年4月30日。上海世博會開幕,星期天,上海某中學學生趙新與父母搭上市政府提供的“零排放”世博專用電動車趕往世博園游覽。進入園區他們乘上了專門的新型燃料電池觀光車,來到游客最多的中國館。中國館外墻材料為無放射、無污染的綠色產品,能夠反射熱量,降低能耗;地區館平臺上厚達1.5米的覆土層,可為展館節省10%以上的能耗;館頂的觀景臺引進了最先進的太陽能薄膜,儲藏陽光并轉化為電能;頂層還有雨水收集系統,經過凈化可用于沖洗衛生間和車輛……這些都使趙新一家大開眼界。(1)材料一反映了我國在倡導什么發展理念和生活方式 有什么意義 (2)談談你將如何實踐材料一中所體現的發展理念和生活方式 材料二:在世博園里,趙新和父母感受到了世博志愿者帶給他們的溫馨服務。他們看到來自上海各大高校和社區及全國各地的成千上萬的志愿者,用真誠和微笑從事翻譯、引導、協助等服務,受到游人的稱贊甚為感動。當趙新和父母發現有些人在園區內亂扔空水瓶、紙屑、餐盒等雜物,甚至有人不顧他人占用整張長凳睡覺,引起眾多游人不滿時,心中有說不出的難受。(3)運用所學知識說明趙新一家“甚為感動”和“說不出的難受”說明了什么 三、分析說明題9、我低碳。我時尚材料:從國際性的哥本哈根氣候變化會議到今年的兩會,“低碳經濟”、“低碳生活”已成為當今最流行的詞匯,低碳生活簡單地說就是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應對氣候變化,保護人類共有的家園,也就是低能量、低消耗、低開支的生活。“低碳”正在滲透到百姓生活、城市建設、經濟發展的各個領域,在我們身邊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人自覺地改變著固有的生活習慣,成為“低碳生活”的踐行者。(1)【回歸教材】倡導低碳生活體現了什么樣的發展戰略 為此,我國必須實施的基本國策是什么 (2)【風采展示】請你從我國“資源、環境的國情”及勤儉節約,文明消費的角度,向老百姓宣傳倡導“低碳生活”的重要性。(3)【我在行動】為踐行低碳生活,請列舉出你在日常生活中的好習慣或者新打算與大家分享。(4)低碳是態度,是責任,更是行動。請你圍繞如何做低碳一族,續寫下面的低碳生活歌。(續寫二句)珍惜水,節約電,節約能源要牢記;騎單車,愛公車,綠色出行最時尚;……參考答案一、單項選擇題題號 1 2 3 4 5 6答案 A B C C B A二、簡答題7、(1)①我國面臨著嚴峻的環境和資源形勢;②符合保護環境、節約資源的基本國策和百持續發展的戰略;③是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需要;④是建設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符合題意言之有理即可)(2)①出行盡量多步行或多騎自行車,少乘機動車,需要乘坐機動車時盡可能乘坐公交車,不坐小轎車;②使用節能電器、節能開關、充電電池;⑧一水多用,洗過臉或洗過衣服的水用來沖廁所;④盡量不使用或少使用空調,夏天用空調時溫度不要設置得過低,冬天用空調時溫度不要設置得過高;⑤電視沒看時,不要長時間待機;⑥要隨手關燈、關水龍頭;⑦不使用紙杯等一次性餐飲用品;⑧電腦、打印機未使用時,拔掉電源;⑨垃圾分類投放;⑩多穿棉布衣服,盡可能少穿化纖衣服;⑩多走樓梯,盡可能少坐電梯;④不使用一次性塑料袋,遏制白色污染;⑩自己動手洗衣服;等等。(寫出4個即可)8、(1)走可持續發展之路,低碳生活方式。人類正面臨非常嚴重的資源與環境威脅,資源和環境問題已嚴重影響和制約我們的生存和發展,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倡導低碳生活,可 以有效減少資源消耗,有效保護環境,真正實現人類與自然和諧相處,持續發展。(2)積極宣傳保護環境和合理利用資源的基本國策;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培養保護環境,節約資源(做到綠色出行、厲行節約、使用節能產品等)的習慣,為國家的可持續發展作出貢 獻。(3)積極參與社會公益活動,服務社會,為人民服務就會得到人們的贊揚;禮貌待人,與人為善,關愛他人會讓人感動;不文明行為,傷害他人的行為,損害國家和國人形象的行為,就會讓人不舒服。我們應積極投身到為人民服務的隊伍中去,不做對社會、對他人有損害的事情。三、分析說明題 .9、(1)可持續發展戰略。堅持節約資源、保護環境及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2)①這是由我國正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決定的。②目前我國資源人均占量少、利用率低、資源破壞與浪費嚴重,這些資源問題的出現,嚴重影響了我國經濟建設的步伐。③在我國,人與環境的關系日趨緊張,環境問題日益突出。④生態破壞和環境污染已經成為制約我國經濟發展,影響社會安定,危害人民健康的一個重要因素,成為威脅中華民族生存與發展的重大問題。因此要節能減排,建設生態文明, 踐行“低碳生活”。(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也可)(3)①在外就餐要打包;②把燈泡換成節能燈;③房間無人燈不亮,人走燈滅成習慣;④從現在做起,從點滴做起,從我做起,樹立節約意識,倡導節約文明;⑤一張紙兩面用,節約紙張等。(開放性試題言之有理即可)(4)爬樓梯,少開車,鍛煉身體很容易。備手帕,帶筷子,外出就餐最環保。攜水杯,用布袋,塑料制品要少用。省紙張,集廢品,循環使用好處多。惜糧食,多植樹,扮靚家園地球村。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