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專題六世界經濟增長乏力 政治動蕩加劇◇背景材料【熱點一】歐債危機持續惡化,全球經濟增長乏力2011年11月17日:歐債危機向核心成員國擴散,法國、奧地利、芬蘭、荷蘭首當其沖。各國采取財政緊縮政策,失業率屢創新高,消費低迷,經濟增長放緩。【熱點二】中東北非政局動蕩西方干涉添新亂2011年lO月20日,利比亞“全國過渡委員會”確認,卡扎菲在家鄉蘇爾特落人執政當局武裝之手被打死。利比亞戰爭宣告結束,它始于2011年3月19日,法美英聯軍空襲利比亞。2011年8月18日,美國、英國、法國、德國及歐盟領導人,同時發布聲明,要求敘利亞總統巴沙爾一阿薩德下臺,為暴力鎮壓示威者負責,并加強對敘利亞制裁。2011年12月24日,伊朗在霍爾木茲海峽及附近國際水域進行為期10天的代號為“守衛90”的軍演。2012年1月23日,歐盟、禁止成員國從伊朗進口石油并對伊朗中央銀行實施制裁。2012年1月28日,阿盟觀察團因安全原因中止了在敘利亞的觀察團行動。美英法向安理會施壓。2012年2月4日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再次在霍爾木茲附近海域舉行軍事演習。伊朗石油部長羅斯塔姆·加塞米也于當天呼吁歐盟,重新考慮有關對伊朗實施石油禁運的決定,并稱伊朗將會停止向部分歐洲國家出口原油。據卡塔爾半島電視臺2月9日報道,敘利亞軍隊連續第五天對沖突核心地點霍姆斯展開大規模清剿行動。與此同時,有報道說,西方已啟動針對敘利亞問題的“B方案”,英國和卡塔爾的特種兵已潛入敘利亞,而敘利亞的堅強盟友伊朗已抽調1.5萬精兵進駐敘利亞的一些關鍵省份,幫助敘利亞平息騷亂。【熱點三】世界局勢動蕩變換中國積極挑戰與應對歐債危機蔓延沖擊中國外需,經濟增長放緩、通脹依然高企,中國宏觀政策面I臨考驗。2011年11月18日,中國一東盟中心在印尼巴厘島舉行成立儀式,其總部設在北京,深化東南亞經濟金融合作。2012年2月4日,聯合國安理會表決敘利亞問題決議草案,俄中投反對票致決議未通過。◇設問角度1、當今世界的時代主題、歷史潮流是什么 和平與發展是當今世界兩大主題,求和平、謀發展、促合作已成為不可阻擋的歷史潮流。2、當今世界的發展現狀與趨勢怎樣 ①經濟全球化把世界聯結成不可分割的有機整體,各國經濟聯系日益加強。②政治多極化成為當代世界發展的趨勢。③二戰后,世界維持了總體和平的局面;和平與發展是當今世界兩大主題,求和平、謀發展、促合作已成為不可阻擋的歷史潮流。④世界仍然很不安寧,和平與發展的道路并不平坦,威脅世界和平與發展的因素依然存在。3、經濟全球化有著怎樣的影響 經濟全球化,既有積極作用,也有消極影響:發達國家的跨國公司得到空前發展,也使發展中國家吸收利用大量外資和技術,促進本地經濟的發展;經濟全球化創造了更多的就業機會,為西方發達國家提供了大量的廉價商品;使世界資源得到充分有效利用,提高了全球的經濟效益。發達國家的發展是以耗費發展中國家的資源,破壞發展中國家的生態環境為代價,人類生態環境未能得到改善;發展中國家經濟社會不能全面得到發展;經濟全球化,加劇了世界貧富差距的擴大等。4、威脅世界和平與發展的因素有哪些 霸權主義;局部沖突和熱點問題此起彼伏;各種分裂主義勢力、恐怖主義勢力和宗教極端勢力的存在。;全球經濟失衡,南北差距拉大;不合理的國際經濟政治舊秩序。5、怎樣維護世界和平、促進發展 充分發揮聯合國的作用,積極通過政治外交手段解決國際爭端;反對霸權主義,加強反恐的國際合作;加強國際援助、促進發展中國家經濟的發展,縮小貧富差距;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經濟政治新秩序。6、世界不能缺少中國的原因是什么 ①我國經濟快速發展,對亞太經濟乃至世界經濟的健康發展都有重要影響。②我國是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在國際舞臺上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③我國走的是和平發展道路,爭取和平的國際環境來發展自己,又以自己的發展來維護世界和平,是維護世界和平的中堅力量。我國的日益強大不是對世界的威脅,而是對世界和平與發展的最大貢獻。7、樹立怎樣的全球觀念 平等、開放、參與的的全球觀念。◇跟蹤練習題號 1 2 3 4 5 6答案一、單項選擇題l、2011年來,我國積極應對歐債危機、德班氣候大會等方面穩步推進與國際社會的對話合作,在一系列重大多邊會議上發揮了獨特的建設性作用,得到國際社會的一致好評。這表明A、中國是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的唯一力量B、一個和平、合作、負責任的中國形象已為國際社會所公認C、中國已成為當今世界最強大的發達國家D、中國企圖稱霸世界,發揮國際領導作用2、2011年11月18日,中國一東盟中心在印尼巴厘島舉行成立儀式,其總部設在北京,深化東南亞經濟金融合作。中國一東盟中心的建立①表明我國加強與東盟的合作,以更加積極的姿態走向世界 ②適應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趨勢,是我們黨、我們國家生存發展的政治基石 ③有利于我國全面提高對外開放水平 ④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A、①②③ B、①③C、②③ D、①④3、當今國際社會中,在美國領先世界的同時,歐盟努力地用同一個聲音說話,“金磚五國”(巴西、俄羅斯、印度、中國、南非)、“展望五國”(越南、印尼、南非、土耳其、阿根廷)在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也正在國際事務中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這一現象表明A、當今世界的發展問題基本解決B、國際格局走向多極化C、經濟發展趨向全球化D、國際經濟新秩序已基本建立4、2011年國際形勢最突出、鮮明的特點,可以用“大動蕩、大變革、大調整”來高度概括。歐債危機日趨惡化,世界經濟下行風險明顯加大,經濟復蘇的不穩定性不確定性上升,我國企業出口和對外投資面臨的信用風險加大。對此,下列說法正確的是①當今世界仍然很不安寧,和平與發展的道路并不平坦②威脅世界和平與發展的因素依然存在③經濟全球化把世界聯結成不可分割的有機整體,各國經濟聯系日益加強④世界維持了總體緊張的局面;和平與沖突是當今世界兩大主題A、①② B、①③④C、①②③ D、①②③④5、面對歐債危機的影響,在國際貿易中出現右圖漫畫中的現象。這啟示我們A、在世界經濟面臨嚴峻形勢,各國應該要加強合作B、經濟全球化不利于發展中國家的發展C、和平與發展是時代的主題D、國際經濟新秩序已基本建立6、中國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這主要是因為A、各國的根本利益都是一樣的B、中國是個發展中國家C、和平與發展是當今時代的主題D、國際競爭日趨激烈二、簡答題7、2011年,國際局勢紛繁多變,起伏不定。可以用“大動蕩、大變革、大調整”來高度概括。在亞太地區,“南海問題”糾紛表現格外突出,越南和菲律賓同美、澳頻繁舉行大規模海上聯合軍演等方式,向中國展示“不惜動武捍衛主權”的姿態,令局勢更趨緊張。(1)材料反映出當今世界怎樣的局面 (2)你認為,導致南海周邊地區局勢緊張的原因有哪些 (3)面對南海復雜的形勢,你認為中國選擇怎樣的發展道路 三、材料分析題8、材料一:2011年,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繼續保持強勁的發展勢頭,同發達國家的力量對比漸趨平衡。這標志著世界格局正在發生深刻的變化。經濟上,新興國家日益成為推動全球經濟發展的源泉。6月7日,世行報告稱,全球經濟復蘇仍將是“南高北低”,發展中國家將增長6.3%,發達國家僅2.2%全球積累軸心實現了從發達國家向發展中國家過渡,新興市場企業集團在全球的影響正在擴大。材料二:2011年,因歐債危機等導致世界經濟增速放緩、金融動蕩等嚴峻形勢,各國開始意識到全球治理的重要性,“二十國集團”合作機制的出現,標志著新興經濟體在全球治理體系中地位的上升已是不爭的事實。而中國作為新興經濟體的代表要積極參與國際貨幣體系改革,加快推進人民幣國際化進程,積極倡導全球治理機制的改革和構建,共同創造一個公平與合理的國際發展環境。結合材料,運用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1)材料一中提到“世界格局正在發生深刻的變化”,指的是什么 (2)“歐債危機導致世界經濟增速放緩”這說明了什么 (3)“各國開始意識到全球治理的重要性”,這意味著我們應樹立怎樣的觀念 (4)面對嚴峻的世界經濟形勢,請為中國的發展提出你的兩點建議。參考答案一、單項選擇題題號 1 2 3 4 5 6答案 B B B C A C二、簡答題7、(1)二戰后,世界維持了總體和平的局面;世界仍然很不安寧,和平與發展的道路并不平坦,威脅世界和平與發展的因素依然存在。(2)領土爭端、民族矛盾;霸權主義干涉。(3)和平發展道路。三、材料分析題8、(1)政治多極化或發展中國家實力、地位的增強。(2)經濟全球化把世界聯結成不可分割的有機整體,各國經濟聯系日益加強。經濟全球化也有消極作用(或經濟全球化增大全球經濟運行的風險)。(3)平等、開放、參與的的全球觀念。(4)堅持對外開放,走和平發展道路;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刺激內需;轉變經濟發展模式,提高國際競爭力;積極參與國際經濟合作;抓住機遇的本領,不斷增強戰勝各種困難和風險的能力。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