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2課時 生態系統(一)生態系統可分為生態系統、半人工生態系統和生態系統。森林生態系統是陸地上最復雜的生態系統,不僅有種類繁多的動植物、微生物,而且_明顯;湖泊、池塘、河流是陸地上存在的__生態系統;海洋生態系統中生物種類較少,但變化很;農田生態系統是的生態系統,以為主;城市生態系統是以為核心。在每個生態系統里,各種_因素決定了該生態系統的特性。不管哪種生態系統,都由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兩部分組成。生物成分按照其在生態系統中的與特征可分為、消費者、。而陽光、空氣、水分、養分等則稱為__成分。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之間存在著相互的關系。生態系統的類型及其組成特點,常結合具體的生態系統進行考査,題型以選擇題為主。考法1 生態系統的類型(2020秋?茌平區期末)(?http:?/??/?www.m?/?bio?/?report?/?detail?/?2fe5a477-7034-4b99-a21d-5c3c0bd92974"\o"此年份及地區表示:該試題最新出現所在的試卷年份及地區"\t"_blank?)下列關于生態系統的說法,正確的是( )A.森林生態系統有地球之腎稱B.草原生態系統動植物種類最多C.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態系統D.不同的生態系統之間彼此獨立[題組沖關](2021?昆明模擬)下列有著“地球之肺”美稱的生態系統是( )A.西雙版納熱帶雨林B.香格里拉大草原C.大山包濕地D.滇池考法2生態系統的成分(2020秋?延津縣期末)下列哪類微生物是生態系統的生產者( )A.大腸桿菌B.諾如病毒C.蘑菇D.藍細菌:A、大腸桿菌營寄生生活,屬于消費者,A不符合題意;B、諾如病毒營寄生生活,屬于消費者,B不符合題意;C、蘑菇是真菌,無葉綠體,營腐生生生活,屬于分解者,C不符合題意;D、藍細菌能夠通過化能合成作用來合成有機物,滿足自身對營養物質的需要,其營養方式為自養,故是生產者,D符合題意.故選:D。j-y[題組沖關](2020秋?蓬江區期末)我國科學家發現一種曲霉菌對塑料具有一定的降解作用,下列關于該曲霉菌的敘述,錯誤的是( )A.細胞結構中有細胞核B.在生態系統中屬于分解者C.能形成菌絲D.可通過芽孢來繁殖后代考法3種群、群落、生態系統(2020秋?景谷縣校級月考)下列各項依次屬于種群、群落和生態系統的是( )①一片草地上的所有昆蟲②一片樹林里的所有生物③一個池塘中的所有烏龜④一根枯木及枯木上的所有生物A.①②④B.③①④C.③②④D.①③④[題組沖關]生長著各種動植物的一片草地,按生態學分類,草地、草地中的各種生物及草地中的東亞飛蝗,可依次稱為( )A.生態系統、群落、種群B.種群、群落、生態系統C.群落、生態系統、種群D.種群、生態系統、群落1教育名師】1.(2020?墊江縣)下列可以稱為生態系統的是( )A.一個魚缸中所有魚、水草、蟲B.池塘及池塘里的所有生物C.一個池塘的全部魚類和浮游生物D.墊江牡丹湖中的全部微生物2.某生物興趣小組同學用甲、乙、丙、丁四個裝置各模擬一個生態系統,研究小魚存活的時間與哪些因素有關,每個裝置內盛有等量自來水和兩條相同的小魚。乙、丙、丁中再放入等量水草,丙、丁中再放入等量河泥,然后甲乙丙放光下,丁放暗處。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前三個裝置中,最接近自然池塘生態系統的是丙B.前三個裝置中,相同的非生物因素有陽光、水、空氣等C.四個裝置中小魚存活時間最短的是甲,最長的是丙D.影響小魚生活的因素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3.(2020?泰安二模)如圖表示某池塘中四種綠藻(W、X、Y和Z)在不同水層分布的情況,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圖中最適應強光環境的是WB.四種綠藻中X主要分布于最上層C.圖中最適應弱光環境的是YD.池塘中四種綠藻和無機環境可以構成生態系統4.(2021?岳陽縣校級一模)下列屬于生態系統的是( )A.洞庭湖濕地公園B.君山公園的所有植物C.南湖公園的生物D.金鶚公園的所有動物5.(2020秋?徐州期末)下列關于生態系統的說法正確的是( )A.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構成了完整的生態系統B.沼澤是典型的淡水生態系統C.一塊農田中的農作物可看做一個生態系統D.非生物成分對生物成分有重要影響6.生態系統的多樣性:(1)我國有廣袤的陸地,遼闊的海洋, 和多樣的氣候,從而形成了森林、草原、荒漠、 、湖泊和海洋等多種類型的生態系統。(2)保護生物的棲息環境,保護 的多樣性,是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根本措施。7.制作生態瓶:請選用以下材料中的部分材料,制作生態瓶,并加以分析.備選材料與用具:白色不透明牛奶瓶、綠色透明大雪碧瓶、無色透明大可樂瓶、消毒過的石英砂(完全不溶于水)、無農藥污染的河泥、清水、金魚藻、楊樹帶葉枝條、米蝦(植食性)、孔雀魚(雜食性)、壁虎等.(1)若要制作一個能較長時間相對穩定的生態瓶,所采用的材料中應選用 為容器.(2)在石英砂和河泥中,選用 ,因為它不僅能提供礦物質,而且還具有細菌、真菌等微生物作為該生態系統的分解者.(3)將清水注入瓶中時,一定要 (“注滿”、“不注滿”),然后再放入 和米蝦或孔雀魚.(4)做好的生態瓶最多要擺放在 A.背陰的實驗臺上B.向陽的窗臺上C.家里的柜子中D.自己的書桌里.8.在海洋生態系統中,生產者能吸收太陽光進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機物。一般生產者的數量越多,照射的太陽光越強烈,那么光合作用也越強,生產者固定光能也越多。如圖是某海洋生態系統中生產者固定太陽光能與海洋水深關系的曲線。根據圖回答:(1)在遠洋水域,從水深30米處開始,隨著水深增加,固定太陽光能的數量逐漸減少,影響這一變化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 。(2)近海水域水深 米左右處生產者的數量最多。9.生態系統已成為當今生物學家日益重視的研究領域,如圖表示生態系統各成分間的關系。請分析回答:(1)從如圖可以看出,一個生態系統是由生物和非生物環境組成的,其中,非生物環境包括空氣、土壤、溫度和 等因素,它們為生物的生命活動提供必要的 和能量。(2)如圖的各種生物成分中,綠色植物是生態系統中的 者,腐生性的細菌和真菌是生態系統中的 者。(3)生態系統中的動物和植物通過 關系形成食物鏈和食物網,通過食物鏈和食物網,生態系統進行著 和物質循環。(4)非生物環境中的二氧化碳主要是通過植物的 作用進入生物體的。而植物、動物的 作用以及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又可以使二氧化碳返回到非生物環境中。(5)在一定條件下,生態系統具有相對的穩定性。生態系統的穩定性是由于生態系統具有一定的 能力。破壞生態系統穩定性的因素包括 因素和人為因素兩類。10.(2020?溫嶺市校級一模)2018年12月8日02時23分,“嫦娥四號月球探測器“成功發射“四號月球探測器”對月球背面開展了巡視探測。嫦娥四號上攜帶有生物科普試驗載荷罐。(1)載荷罐搭載有棉花、油菜、馬鈴薯、擬南芥、酵母菌和果蠅等六種生物,有18毫升水、土壤和空氣等,共同組成了一個微型生態系統。科學家們選擇酵母菌的理由是 。(2)從以上六種生物的細胞結構分析,將果蠅分為一類,將其它五種生物歸為另一類,則此分類的依據是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精品試卷·第2頁(共2頁)HYPERLINK"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2課時 生態系統(一)生態系統可分為自然生態系統、半人工生態系統和人工生態系統。森林生態系統是陸地上最復雜的生態系統,不僅有種類繁多的動植物、微生物,而且_層次明顯;湖泊、池塘、河流是陸地上存在的_淡水_生態系統;海洋生態系統中生物種類較少,但變化很大;農田生態系統是半人工的生態系統,以農作物為主;城市生態系統是以人為核心。2在每個生態系統里,各種_環境因素決定了該生態系統的特性。不管哪種生態系統,都由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兩部分組成。生物成分按照其在生態系統中的功能與特征可分為生產者_、消費者、分解者。而陽光、空氣、水分、養分等則稱為_非生物_成分。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之間存在著相互依存的關系。生態系統的類型及其組成特點,常結合具體的生態系統進行考査,題型以選擇題為主。考法1 生態系統的類型(2020秋?茌平區期末)(?http:?/??/?www.m?/?bio?/?report?/?detail?/?2fe5a477-7034-4b99-a21d-5c3c0bd92974"\o"此年份及地區表示:該試題最新出現所在的試卷年份及地區"\t"_blank?)下列關于生態系統的說法,正確的是( )A.森林生態系統有地球之腎稱B.草原生態系統動植物種類最多C.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態系統D.不同的生態系統之間彼此獨立:A、森林生態系統,主要分布在濕潤和半濕潤地區,動植物種類繁多,是地球環境中最具有生物多樣性的地區。森林在涵養水源,保持水土方面起著重要作用,雨水降落到森林后,首先會受到樹冠的阻留,順著樹干流到地面后,再被盤根錯節的樹根纏住,又因森林土質疏松,一部分水又滲入地下,成為地下水,這樣從地表直接形成徑流的水就減少了許多,不易造成山洪,避免大水沖刷地表導致水土流失,有“綠色水庫”、“地球之肺”之稱,A錯誤。B、草原生態系統分布在干旱地區,年降雨量很少,缺乏高大的植物,多是草等低矮的植物,動物的種類也不多,B錯誤。C、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與其生存的環境形成的一個統一整體,是一個生態系統,它包括大氣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巖石圈的表面三個部分,包括森林生態系統、海洋生態系統、農田生態系統、草原生態系統、淡水生態系統、濕地生態系統、城市生態系統等,是最大的生態系統,C正確。D、不同的生態系統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們總是通過能量和物質的交換與其生存的環境不可分割的相互聯系,相互作用著,共同形成一種統一的整體,生物圈就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態系統,D錯誤。故選:C。[題組沖關](2021?昆明模擬)下列有著“地球之肺”美稱的生態系統是( )A.西雙版納熱帶雨林B.香格里拉大草原C.大山包濕地D.滇池:A、西雙版納熱帶雨林分布在較濕潤的地區,動植物種類繁多,營養結構復雜.森林在涵養水源、保持水土、防風固沙、調節氣候、凈化空氣、消除污染等方面起著重要作用,有“綠色水庫”、“地球之肺”之稱.A符合題意;B、香格里拉大草原生態系統分布在半干旱地區,年降雨量少很.缺乏高大的植物,動植物種類雖然比森林生態系統少,但依然是非常豐富的.草原在水土保持和防風固沙等方面起著重要作用,B不符合題意;C、濕地生態系統是在多水和過濕條件下形成的生態系統.沼澤是典型的濕地生態系統,以沼澤植物占優勢,動物的種類也很多.濕地具有凈化水源、蓄洪抗旱的作用,因此被稱為“地球之腎”.C不符合題意;D、滇池屬于淡水生態系統,包括河流生態系統、湖泊生態系統和湖泊生態系統、池塘生態系統等,由淡水體與其中的生物組成.淡水生態系統不僅為人類提供飲用、灌溉及工業用水的水源,在調節氣候等方面也有重要的作用.D不符合題意.故選:A。考法2生態系統的成分(2020秋?延津縣期末)下列哪類微生物是生態系統的生產者( )A.大腸桿菌B.諾如病毒C.蘑菇D.藍細菌:A、大腸桿菌營寄生生活,屬于消費者,A不符合題意;B、諾如病毒營寄生生活,屬于消費者,B不符合題意;C、蘑菇是真菌,無葉綠體,營腐生生生活,屬于分解者,C不符合題意;D、藍細菌能夠通過化能合成作用來合成有機物,滿足自身對營養物質的需要,其營養方式為自養,故是生產者,D符合題意.故選:D。j-y[題組沖關](2020秋?蓬江區期末)我國科學家發現一種曲霉菌對塑料具有一定的降解作用,下列關于該曲霉菌的敘述,錯誤的是( )A.細胞結構中有細胞核B.在生態系統中屬于分解者C.能形成菌絲D.可通過芽孢來繁殖后代:A、曲霉菌屬于真菌,細胞結構中有細胞核,A正確;B、曲霉菌體內不含葉綠體,不能進行光合作用,營養方式為異養的腐生,必須以現成的有機物為食,從中獲得生命活動所需的物質和能量,在生態系統中屬于分解者,B正確;C、曲霉菌屬于真菌,能形成菌絲,C正確;D、曲霉菌屬于真菌,真菌一般是通過產生大量的孢子來繁殖后代的,D錯誤.故選:D。考法3種群、群落、生態系統(2020秋?景谷縣校級月考)下列各項依次屬于種群、群落和生態系統的是( )①一片草地上的所有昆蟲②一片樹林里的所有生物③一個池塘中的所有烏龜④一根枯木及枯木上的所有生物A.①②④B.③①④C.③②④D.①③④:①一片草地上的全部昆蟲不屬于同種生物,不是種群,又不包括該區域內的所有生物,不是群落,更不是生態系統,①錯誤;②群落是指在一定的自然區域內所有種群的總和,一片樹林里的所有生物就是一個群落,②正確;③種群是指在一定區域內同種生物的所有個體,一個池塘中的所有烏龜是一個種群,③正確;④在一定自然區域內,生物群落及其無機環境相互作用的整體叫做生態系統,包括這一區域內的全部生物和這些生物生活的無機環境,一根枯木及枯木上的所有生物構成生態系統,④正確。故依次屬于種群、群落、和生態系統的一組是③②④。故選:C。[題組沖關]生長著各種動植物的一片草地,按生態學分類,草地、草地中的各種生物及草地中的東亞飛蝗,可依次稱為( )A.生態系統、群落、種群B.種群、群落、生態系統C.群落、生態系統、種群D.種群、生態系統、群落:草地包括生物和無機環境,故屬于生態系統;草地中各種生物屬于生物群落;草地中的所有東亞飛蝗為同種生物的全部個體,屬于種群。故選:A。:21教育名師】1.(2020?墊江縣)下列可以稱為生態系統的是( )A.一個魚缸中所有魚、水草、蟲B.池塘及池塘里的所有生物C.一個池塘的全部魚類和浮游生物D.墊江牡丹湖中的全部微生物【解答】解:A、一個魚缸中所有的魚、水草、蟲,只有部分生物成分,沒有非生物成分,不能構成生態系統,不符合題意;B、池塘及池塘里所有生物符合生態系統的概念,屬于生態系統,符合題意;C、一個池塘的全部魚類和浮游生物只具有部分生物成分,沒有分解者,不能構成生態系統,不符合題意;D、墊江牡丹湖中的全部微生物只有部分生物成分,沒有其他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不能構成生態系統,不符合題意;故選:B。2.某生物興趣小組同學用甲、乙、丙、丁四個裝置各模擬一個生態系統,研究小魚存活的時間與哪些因素有關,每個裝置內盛有等量自來水和兩條相同的小魚。乙、丙、丁中再放入等量水草,丙、丁中再放入等量河泥,然后甲乙丙放光下,丁放暗處。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前三個裝置中,最接近自然池塘生態系統的是丙B.前三個裝置中,相同的非生物因素有陽光、水、空氣等C.四個裝置中小魚存活時間最短的是甲,最長的是丙D.影響小魚生活的因素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解答】解:A、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陽光、空氣、水、溫度等,生物部分由生產者(植物)、消費者(動物)和分解者(細菌、真菌)組成。丙中有非生物部分,生產者(水草)和分解者(河泥),因丙最接近自然池塘生態系統,A正確;B、實驗裝置A、B、C所模擬的生態系統中,相同的非生物因素是陽光、水、空氣(或溫度),B正確;C、在沒有光照的情況下,金魚藻無法進行光合作用釋放氧氣,反而要進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氣。金魚藻與小魚爭奪氧氣,氧氣消耗的最快。因此,“丁裝置中,小魚存活的時間最短”,最可能的原因是水藻僅進行呼吸作用,消耗水中的氧,使魚缺氧死亡。丙最接近自然池塘生態系統,因此丙裝置中,小魚存活的時間最長,C錯誤;D、影響小魚生活的因素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生物因素是指生物與生物之間的相互關系。非生物因素主要包括陽光、空氣、溫度、水分和土壤等,作用是為生物提供食物、能量和生存空間;D正確。故選:C。3.(2020?泰安二模)如圖表示某池塘中四種綠藻(W、X、Y和Z)在不同水層分布的情況,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圖中最適應強光環境的是WB.四種綠藻中X主要分布于最上層C.圖中最適應弱光環境的是YD.池塘中四種綠藻和無機環境可以構成生態系統【解答】解:A、W主要分布與最上層,說明最適應強光環境。A正確;B、四種綠藻中W主要分布與最上層,B錯誤。C、Z分布于較深的水層,最適應弱光環境。C錯誤。D、生態系統包括生活在同一地域的所有生物的總和及它們生活的無機環境,四種綠藻和無機環境不能構成池塘生態系統,因為池塘生態系統還包括消費者和分解者,D錯誤。故選:A。4.(2021?岳陽縣校級一模)下列屬于生態系統的是( )A.洞庭湖濕地公園B.君山公園的所有植物C.南湖公園的生物D.金鶚公園的所有動物【解答】解:A、洞庭湖濕地公園,即包括了洞庭湖濕地公園所在的環境,又包括了此環境中所有的生物,是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符合題意.B、公園的所有植物,只包括了生物部分的部分植物,沒有其它生物,也沒有環境部分,不能構成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不符合題意.C、南湖公園中的生物,只包括了生物部分,沒有環境部分,不能構成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不符合題意.D、金鶚公園的所有動物,只包括了生物部分的部分動物,沒有其它生物,也沒有環境部分,不能構成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不符合題意.故選:A。5.(2020秋?徐州期末)下列關于生態系統的說法正確的是( )A.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構成了完整的生態系統B.沼澤是典型的淡水生態系統C.一塊農田中的農作物可看做一個生態系統D.非生物成分對生物成分有重要影響【解答】解:A、生態系統是指在一定地域內,生物與環境所形成的統一整體。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非生物部分包括陽光、空氣、水、土壤、溫度等,A錯誤;B、沼澤是典型的濕地生態系統,B錯誤;C、一塊農田中的農作物是植物,屬于生產者,不可以看做一個生態系統,C錯誤;D、非生物成分包括陽光、空氣、水、溫度和土壤等。它們為生物提供能量、營養和生存空間,即非生物成分對生物成分有重要影響,D正確。故選:D。6.生態系統的多樣性:(1)我國有廣袤的陸地,遼闊的海洋, 和多樣的氣候,從而形成了森林、草原、荒漠、 、湖泊和海洋等多種類型的生態系統。(2)保護生物的棲息環境,保護 的多樣性,是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根本措施。【解答】解:(1)在自然條件下,某個地區的氣候特點,尤其是溫度和降雨量,決定了該地區的生態系統的類型。我國有廣袤的陸地、遼闊的海洋、復雜的地形和多樣的氣候,從而形成了不同的生態系統。即森林生態系統、草原生態系統、海洋生態系統、淡水生態系統、濕地生態系統、農田生態系統、城市生態系統等;(2)保護生物多樣性首先要保護生物的棲息環境,生物的棲息環境是生物賴以生存的基礎,保護了生物的棲息環境,即保護了環境中的生物,環境與生物是一個統一的整體,二者構成生態系統,因此保護生物的棲息環境,就是保護生態系統的多樣性。保護生物的棲息環境,保護生態系統的多樣性是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根本措施;故答案為:(1)復雜的地形;濕地;(2)生態系統。7.制作生態瓶:請選用以下材料中的部分材料,制作生態瓶,并加以分析.備選材料與用具:白色不透明牛奶瓶、綠色透明大雪碧瓶、無色透明大可樂瓶、消毒過的石英砂(完全不溶于水)、無農藥污染的河泥、清水、金魚藻、楊樹帶葉枝條、米蝦(植食性)、孔雀魚(雜食性)、壁虎等.(1)若要制作一個能較長時間相對穩定的生態瓶,所采用的材料中應選用 為容器.(2)在石英砂和河泥中,選用 ,因為它不僅能提供礦物質,而且還具有細菌、真菌等微生物作為該生態系統的分解者.(3)將清水注入瓶中時,一定要 (“注滿”、“不注滿”),然后再放入 和米蝦或孔雀魚.(4)做好的生態瓶最多要擺放在 A.背陰的實驗臺上B.向陽的窗臺上C.家里的柜子中D.自己的書桌里.【解答】解:(1)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是從生產者固定太陽能開始的,因此若要制作一個能較長時間相對穩定的生態瓶,所采用的材料中應選用無色透明大可樂瓶,便于接受陽光.(2)無農藥污染的河泥,它不僅能提供礦物質,而且還具有細菌、真菌等微生物作為該生態系統的分解者.(3)生態系統的非生物部分有陽光、空氣、水、溫度、土壤(泥沙)等,所以瓶中清水不能注滿,留有一部分空氣,便于綠色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然后再放入金魚藻和米蝦或孔雀魚.(4)生態系統的能量最終來源于太陽能,因此做好的生態瓶最好要擺放在有陽光的地方,故選B.故答案為:(1)無色透明大可樂瓶(2)河泥(3)不注滿;金魚藻(4)B8.在海洋生態系統中,生產者能吸收太陽光進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機物。一般生產者的數量越多,照射的太陽光越強烈,那么光合作用也越強,生產者固定光能也越多。如圖是某海洋生態系統中生產者固定太陽光能與海洋水深關系的曲線。根據圖回答:(1)在遠洋水域,從水深30米處開始,隨著水深增加,固定太陽光能的數量逐漸減少,影響這一變化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 。(2)近海水域水深 米左右處生產者的數量最多。【解答】解:(1)由曲線可知,在遠洋水域,從水深30米處開始,隨著水深增加固定太陽能的數量逐漸減少,故影響這一變化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光。(2)從表中數據可以看出,近海水域水深10米左右固定的太陽能最多,所以生產者最多。故答案為:(1)光;(2)109.生態系統已成為當今生物學家日益重視的研究領域,如圖表示生態系統各成分間的關系。請分析回答:(1)從如圖可以看出,一個生態系統是由生物和非生物環境組成的,其中,非生物環境包括空氣、土壤、溫度和 等因素,它們為生物的生命活動提供必要的 和能量。(2)如圖的各種生物成分中,綠色植物是生態系統中的 者,腐生性的細菌和真菌是生態系統中的 者。(3)生態系統中的動物和植物通過 關系形成食物鏈和食物網,通過食物鏈和食物網,生態系統進行著 和物質循環。(4)非生物環境中的二氧化碳主要是通過植物的 作用進入生物體的。而植物、動物的 作用以及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又可以使二氧化碳返回到非生物環境中。(5)在一定條件下,生態系統具有相對的穩定性。生態系統的穩定性是由于生態系統具有一定的 能力。破壞生態系統穩定性的因素包括 因素和人為因素兩類。【解答】解:(1)生態系統是由生物和非生物環境組成的,其中,非生物環境包括空氣、土壤、溫度和陽光等因素,它們為生物的生命活動提供必要的物質和能量。(2)綠色植物能進行光合作用,為植物自身、消費者、分解者提供有機物(食物)和氧氣,是生態系統中的生產者;腐生性的細菌和真菌會分解動植物遺體或動物的排泄物中取得有機物來生成無機物,供給植物進行光合作用,進入生態循環,是生態系統中的分解者。(3)在生態系統中,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的關系,主要是吃與被吃的關系,這樣就形成了食物鏈;食物鏈和食物網是生態系統中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的主渠道。(4)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所以非生物環境中的二氧化碳主要是通過植物的光合作用進入生物體的;而植物、動物的呼吸作用以及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又可以使二氧化碳返回到非生物環境中。(5)在一般情況下,生態系統中各種生物的數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對穩定的。這說明生態系統具有一定的自動調節能力。自然因素和人為因素都是破壞生態系統穩定性的因素。故答案為:(1)陽光;物質(2)生產;分解(3)吃與被吃;能量流動(4)光合;呼吸(5)自動調節;自然10.(2020?溫嶺市校級一模)2018年12月8日02時23分,“嫦娥四號月球探測器“成功發射“四號月球探測器”對月球背面開展了巡視探測。嫦娥四號上攜帶有生物科普試驗載荷罐。(1)載荷罐搭載有棉花、油菜、馬鈴薯、擬南芥、酵母菌和果蠅等六種生物,有18毫升水、土壤和空氣等,共同組成了一個微型生態系統。科學家們選擇酵母菌的理由是 。(2)從以上六種生物的細胞結構分析,將果蠅分為一類,將其它五種生物歸為另一類,則此分類的依據是 。【解答】解:(1)生態系統就是在一定的地域內,生物與環境構成的統一的整體。油菜、土豆、擬南芥,酵母和果蠅共六種生物以及18毫升水和土壤、空氣包括生物和非生物共同構成了生態系統。酵母菌在此結構層次中所起的作用是分解者,因為它在這個微型生態系統中將有機物分解為無機物,促進物質循環。同時,酵母菌又可以作為果蠅的食物。(2)棉花、油菜、馬鈴薯、擬南芥、酵母菌這五種生物細胞內都有液泡,果蠅屬于動物,細胞內沒有液泡。故答案為:(1)酵母菌屬于分解者(2)細胞內有無液泡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精品試卷·第2頁(共2頁)HYPERLINK"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5章 生態系統 - 第2課時 生態系統(一) (原卷版).doc 第5章 生態系統 - 第2課時 生態系統(一)(解析版).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