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國共產黨第十七屆六中全會一、【背景資料】中國共產黨第十七屆中央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于2011年10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召開。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的精神。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是我國改革開放和經濟社會發展進入新階段的客觀要求,是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的戰略舉措,是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的迫切需要。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是經濟發展的必然要求。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確立和不斷完善,我國經濟建設出現了前所未有的繁榮局面,人民群眾物質生活水平顯著改善,對精神文化產品在質和量兩個方面都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時,科學發展作為我們時代的主題,要求文化建設和經濟建設、政治建設、社會建設協調發展,要求能夠與當前經濟社會發展相匹配的文化建設大發展大繁榮局面的出現。一個文明進步的社會必然是物質財富和精神文化共同進步的社會,一個現代化的強國必定是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協同發展的國家。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是提高綜合國力的必然要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是綜合國力的重要標志之一。文化既是支撐、引領社會發展的重要手段,又是推動經濟發展的強大動力,而且文化產業直接就是經濟發展的重要一翼,文化建設還通過提高勞動者的素質而對生產力的發展起著巨大推動作用。隨著經濟全球化趨勢的發展,文化與經濟和政治日益相互交融,在綜合國力競爭中的地位和作用越來越凸顯,促進文化繁榮,大力發展作為“軟實力”的文化,已經成為全面增強綜合國力、提高綜合國力國際競爭力的必然選擇。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是全球文化多元發展的必然要求。文化是一個民族的精神載體,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中,文化多元化是民族精神保持獨立、世界文化生態保持平衡的重要基礎。各民族文化只有自覺、自信、自強,不斷繁榮發展,才能以我為主、為我所用的態度正確對待外來文化,才能避免被西方文化霸權同化的命運,保持自己民族文化的特色,拓展文化權益,維護文化安全,推動世界文化多元化進程。在當代中國,發展先進文化,就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它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公民為目標,發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 正確區別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文化事業是指弘揚主旋律,提倡高雅文化的文化產品,例如公益性宣傳,教育的產品等,作為公共的大眾文化事業來建設。文化產業是指屬于群眾個性喜好,愿意花錢享受,有市場,能盈利的項目。二、【創新精練】1、毛澤東說:“自從中國人學會了馬克思列寧主義以后,中國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動轉入主動。從這時起,近代世界歷史上那種看不起中國人,看不起中國文化的時代應當完結了。”這段材料主要說明了:A.外國人沒有理由看不起中國人和中國文化 B.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得到傳播C.馬克思主義傳入中國,使中國的文化發生了重大變化D.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傳播所起的積極作用2、全國道德模范王樂義始終把誠信作為立身之本,用誠實勞動獲取財富。他靠誠信帶領鄉親們發明了冬暖式大棚蔬菜生產技術,給群眾帶來了實實在在的效益。這種美德:①凝結了中華民族共同的價值追求 ②體現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要求③引領著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 ④是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的寶貴資源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3、《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指出,要推動教育事業優先發展、科學發展,這是因為:①教育在提高經濟實力、國防實力和增強民族凝聚力中居于基礎性地位 ②教育在現代化建設中具有先導性、全局性和基礎性的作用 ③人才只能在學校教育中培養 ④教育具有選擇、傳遞、創造文化的特定功能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4、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要堅持把____作為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權益的主要途徑。A.發展文化產業 B.發展公益性文化事業C.繁榮文化市場 D.加強社區文化設施建設5、近年來,以“講文明樹新風”為主題的創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鎮、文明行業活動,以及社會各界組織的“希望工程”、“送溫暖”、“手拉手”、“幸福工程”、“春蕾計劃”、“扶殘助殘”等公益性活動等。這體現了:A.發展先進文化,本質上是一個立足于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的過程B.人民群眾在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創建活動中,創造了豐富多彩的形式C.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要積極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D.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必須大力發展教育、科學、文化事業6、2010年8月7日,舟曲發生特大泥石流災害。武警王偉在一家四口全部遇難的情況下,強忍悲痛在第一時間緊急救援。舟曲救災指揮部和武警部隊號召全體官兵和群眾團體救援人員學習王偉不怕疲勞、連續奮戰的精神。這樣的事跡:①有利于發揮英雄模范在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中的示范引領作用 ②有利于在全社會營造知榮辱、樹正氣、促和諧的良好風尚 ③有利于激發廣大人民群眾自覺參與和諧社會建設的積極性 ④有利于促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7、福建省廈門市采取多項措施推進文明城市創建工作,出臺《廈門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2009年—2011年工作規劃》、《中共廈門市委、廈門市人民政府關于建立創建文明城市長效機制的意見》,促進文明城市創建工作科學化、制度化、常態化。廈門市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可以:①為現代化建設提供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 ②為現代化建設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③為現代化建設提供物質基礎 ④為現代化建設提供政治保證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8、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是當代中國的先進文化。之所以說它先進是因為它:①體現了中國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 ②是由一定的經濟、政治所決定的③堅待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 ④促進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9、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經濟建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文化發展相對滯后,與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和我國的國際地位不相適應。要實現我國文化的大發展大繁榮,必須:①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 ②推進文化創斷,增強文化發展活力③建設和諧文化,培育文明風尚 ④弘揚中華文化,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園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10、近年來,我國政府大力提倡和弘揚志愿者服務精神,全社會也涌現出越來越多的志愿服務者。我國政府的這一做法:①是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要求 ②有利于抵御外來文化,反對文化霸權③是牢牢把握先進文化前進方向的關鍵 ④有利于建設和諧文化,培育文明風尚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11、近年來,我國廣播電視節目在發展上具有通俗化、平民化、娛樂化的趨勢,但令人擔憂的是,國內一些廣播電視節目的通俗化已經逐漸變味,有的甚至走向低俗、惡俗。可見,發展廣播電視等文化產業必須:A.貼近群眾,貼近生活,貼近實際 B.發展為人民大眾所喜聞樂見的大眾文化C.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 D.堅持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12、2010年3月25日,西藏社科界舉行慶祝“西藏百萬農奴解放紀念日”設立一周年座談會。會議提出,要在全社會唱響共產黨好、社會主義好、改革開放好、偉大祖國好、各族人民好的主旋律。唱響“五好”主旋律為各級政府各宣傳單位指明了重要的宣傳方向。要唱響“五好”主旋律需要我們:①堅持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 ②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③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 ④堅持指導思想多元化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3、第21屆香港書展2010年7月21日起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本屆書展為期7日,共有15個主題館,匯集了來自20個國家和地區的500余家參展商,入場人數超過92萬,可謂人氣鼎盛。可見,文化市場的發展:①能滿足人們日益多樣化、多方面的文化需求②能讓人們在社會生活中充分獲得和享用文化③使文化企業實現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統一④必然會帶來一個地區文化的大發展大繁榮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4、2010年5月24日至29日,中宣部在北京舉辦第四期全國宣傳文化系統“四個一批”人才研修班。劉云山部長在說明學員應該如何為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貢獻智慧和力量時,闡述的要點可能包括,學員:①要立足偉大實踐 ②要植根歷史文化③要著眼群眾需求 ④要緊跟世界潮流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15、“經濟建設是中心,有時候可以失去精神文明為代價換取經濟的大發展。”對這句話你怎樣認為?16、中國共產黨第十七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于2010年10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舉行。十七屆五中全會公報指出:文化是一個民族的精神和靈魂,是國家發展和民族振興的強大力量。要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增強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請你談談在各種思想文化相互交織、相互激蕩的今天,應如何發展我們的先進文化?17、民族精神和道德力量在任何國家,對任何民族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尊老愛幼,待人以禮”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而2010年8月3日,在石家莊市1路公交車上,一位老大爺因一位女孩沒有給他讓座,憤怒之下竟不理會旁邊主動讓座的兩位年輕人,直接坐在了女孩的腿上。結合材料,運用《文化生活》的有關知識,分析我們應如何“呼喚新時代的社會公德”?18、建國60年來,新中國文化建設極大地增強了中華民族的凝聚力,培養和弘揚了民族精神,提高了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形成了全社會普遍認同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本質體現,是全國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結合材料,從文化生活的角度說明青年學生應如何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要求?19、(07山東卷28)2007年中央“—號文件”強調,要著力“推進農業科技創新,強化建設現代農業的科技支撐”。根據以下材料回答問題。表 目前中國與發達國家農業科技狀況比較農業科技貢獻率(%) 每萬人農村人口中農業科技人員數(人)中國 發達國家 中國 發達國家48 70—80 1.7 40注:20世紀70年代末,中國農業科技貢獻率不到30%;目前中國農村勞動力中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12.4% 針對上表反映的我國農民科技文化程度狀況,運用文化生活知識,說明發展現代農業必須提高農民科技文化素質的原因。參考答案1.C 2.C 3.B 4.B 5.B 6.D 7.A 8.B 9.B 10.A 11.D 12.A 13.A 14.D15. 這句話是片面的。 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是包括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在內的統一整體,它們相互聯系,相互依賴,相互促進的,缺少任何一個都不是中國特色社會或者都不能建成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②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解決這個矛盾,要大力發展生產力,把經濟建設提上去,增強社會主義國家的經濟實力。因此,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是正確的,是我們黨的基本路線的核心內容之一,我們要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一百年不動搖。③但是認為經濟建設為中心就可以不要精神文明建設則是錯誤的,物質文明是基礎和條件,精神文明為物質文明提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障,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協調發展才能相互促進,共同發展,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建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16. ①堅持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關鍵在于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②要立足于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實踐,人民群眾是發展先進文化的主體,只有人民群眾廣泛參與,充分發揮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才能永葆生機和活力。③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大力發展教育、科學、文化事業。④必須大力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構建和諧社會。⑤加強自身科學文化修養和思想道德修養。⑥發揚民族文化的優秀傳統,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長處,在內容和形式上積極創新,以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斷豐富人們的精神世界,增強人們的精神力量。17.①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大力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堅持用以“八榮八恥”為主要內容的社會主義榮辱觀引導國民的道德選擇和判斷。②加強對中華傳統美德的宣傳,激勵人們發揚中華傳統美德;大力發展教育事業,加強思想道德建設,提高人們的思想道德修養,減少材料中不良現象的出現。18. ①認真學習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牢牢把握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②牢固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積極投身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實踐,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公民。③積極弘揚和培育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并不斷為民族精神注入新的時代精神,成為民族精神的傳播者、弘揚者和建設者,續寫民族精神的新篇章。④不斷加強自身的思想道德修養和科學文化修養,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不斷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標。19. ①文化作為一種精神力量,能夠在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過程中轉化為物質力量,會促進經濟和社會的發展。提高農民科技文化素質,可以幫助農民更好地掌握農業生產新技術,促進農業增長方式轉變,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②億萬農民群眾是農村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主體。提高農民科技文化素質,可以培養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為發展現代農業提供人才智力支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