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6張PPT)時間的測量教科版五年級下人類從以地球自轉作為計時標準,到現在已經歷了約3500多年.新知導入公元前1500年,出現的日晷是人類最古老的計時工具,埃及人首先開始使用這項技術,然后在整個地中海地區普及開來。新知導入在公元前1400年,出現的漏壺(沙漏或者滴漏)是第一個擺脫天文現象的計時儀器。新知導入公元1088年,中國宋朝的機械師蘇頌發明的“水運儀象臺”(水鐘)被認為是世界上第一架真正的機械鐘。新知導入1582-1583年,意大利物理學家伽利略發現了擺的等時性。新知導入1656-1657年,荷蘭物理學家和天文學家惠更斯利用伽利略擺的等時性原理,發明了第一個擺鐘。后經不斷改進,一直沿用至今。新知導入新知導入時鐘的要訣在于讓指針以一定的快慢移動。擺鐘是用擺錘控制與齒輪相連的指針運轉。新知講解觀察擺鐘的內部結構垂體時鐘利用下垂物體的重力來轉動齒輪齒輪齒輪操縱器垂體擺錘新知講解齒輪操縱器齒輪擺錘垂體猜測這些結構有什么作用,怎樣工作?新知講解齒輪操縱器倒鉤可以控制齒輪上的齒,一次一個轉動。長針短針支軸齒輪由垂體控制,鐘表內的齒輪與指針可以被連帶牽動。擺錘來回擺動,并牽動齒輪操縱器。垂體所受的重力轉動齒輪。新知講解新知講解擺錘擺到左邊時,長針部分的操縱器倒鉤會松開,垂體的拉力會讓齒輪往前滑動一格,短針部分的操縱器倒鉤隨即卡住,不讓它繼續轉動。當擺錘又擺回最右邊時,短針松開,垂體拉動齒輪又前進一齒,同時操縱器長針部分的倒鉤又鉤住齒輪。擺錘在最右邊時,長針部分的操縱器倒鉤會卡住齒輪。新知講解1、擺錘擺向右邊;2、短針松開;3、垂體拉動齒輪轉動一格;4、長針卡住1、擺錘擺向左邊;2、長針松開;3、垂體拉動齒輪轉動一格;4、短針卡住新知講解制作一個一分鐘計時器合作探究合作探究輕輕撥動鐘擺,我們的“鐘擺”能自由轉動起來嗎不能的話可能是什么原因?如果鐘擺慢了怎么辦?快了又怎么辦?合作探究合作探究課堂總結1、設計時鐘的要訣在于讓指針在一定的快慢移動,幾世紀以來的時鐘都是用擺錘控制與齒輪相連的指針運轉的。2、垂體時鐘是利用下垂物的重力來轉動齒輪,當垂體所受的重力轉動齒輪時,擺錘與齒輪操縱器會聯合工作,控制轉動規律。3、擺錘擺到左邊時,長針部分的操縱器倒鉤會松開,垂體的拉力會讓齒輪往前滑動一格,短針部分的操縱器倒鉤隨即卡住,不讓它繼續轉動。4、齒輪由垂體控制,鐘表內的齒輪與指針可以被連帶牽動。課堂練習課堂練習1、齒輪由()控制,鐘表內的齒輪與指針可以連帶牽動。A.垂體B.操縱器倒鉤C.長針2、來回擺動一次算擺了()。A.四次B.二次C.一次3、時鐘齒輪的動力來自()。A.垂體的重力B.倒鉤C.擺錘的擺動4、下列不適合做一分鐘計時器的是()A.沙漏B.水鐘C.日晷ACAC課堂練習下面因素中會影響一分鐘計時器準確性的是1長針和短針的長度;2擺的形狀和大小;3懸掛下垂體的線的長度;4鐘面上計時的刻度不均勻;5各部分連接的位置;6擺的重量;7材料的硬度不夠;8擺繩的長度1、4、5、7、8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3.8制作一個一分鐘計時器.ppt 制作一個一分鐘計時器.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