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九年級社會思品階段性測試卷(2012.2)班級 姓名 學號一、選擇題(本題共16小題,每題2分,共32分。每題中只有一個正確答案,請選出最符合題意的選項,不選、多選、錯選,均不給分)2011年9月,小紅從寧波出發到位于內蒙古自治區的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觀看“天宮一號” 目標飛行器的發射場景,據此回答1-4題:1.小紅出發前想了解途經哪些省,下列能使她直接獲取正確信息的地圖是( )A.中國氣候圖 B.中國行政區劃圖 C.中國地形圖 D.中國人口分布圖2.到了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后,小紅看到來自全國各地的汽車,其中有一輛汽車的車牌號是魯A53418,當時她認為這輛車省籍應屬于( )A.山西 B.河北 C.山東 D.河南3.小紅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認識了一位江蘇周莊的朋友,江蘇周莊的朋友向她描繪了家鄉的城鎮特色,你認為比較合適的是( )A.人在水上住,船在窗下行 B.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C.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D.山有多高,水有多高4.小紅向江蘇的朋友介紹了寧波的情況,她在介紹中說的準確的是( )A.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冬季多沙塵暴 B.地勢屬于第二階梯,以丘陵為主C.位于浙江東北部,瀕臨東海 D.經濟發達,已建成象山港大橋5.對五種地形特征的敘述,正確的是( )A.地面廣闊平坦的是平原 B.平原和高原相對高度都較小,但海拔高度差異大C.峰巒起伏連綿的是山地 D.山地和丘陵相對高度差異小,但海拔高度差異大6.公元前399年的一天,30歲的農民帕帕迪去參加公民大會。這天的議題之一是投票選出民主妨礙者。他在自己選區的入口處領取一塊陶片,寫下名字后,交還給了工作人員。這個情景最有可能發生在( )A.雅典 B.英國 C.羅馬共和國 D.羅馬帝國7.右圖反映出的信息有( )①建立了中央集權的官僚機構 ②沿用了三省六部制③廢除了地方分封制 ④封建國家進入盛世時期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8.從2006年開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首次設立以中國人名字命名的國際獎項“孔子教育獎”。你認為設立此項獎項的原因是( )①孔子是中國古代偉大的教育家 ②孔子強調法治,其思想被秦始皇所采用③孔子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 ④孔子的教育思想對現在仍有很大的影響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9.就讀浙江大學歷史系的張娟同學選擇研究漢武帝時期的歷史撰寫畢業論文,下面四部文獻中,她必須閱讀的是( )A.《論語》 B.《史記》 C.《竇娥冤》 D.《道德經》10.現在,很多歐洲人從“我是法國人”或“我是德國人”轉變為“我是歐洲人”。能夠反映這一觀念轉變的標志是( )11.促進了唐朝農業生產發展,發揮了“人無灌溉之勞,而田有常熟之利”功效的工具是( )A.筒車 B.曲轅犁 C.秧馬 D.水排12.在我國經濟還不是很發達的情況下,應對“銀色浪潮”要求我們( )①嚴格控制人口數量,盡量降低人口出生率 ②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生產力③大力發展醫療衛生事業 ④進一步完善社會保障機制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2011年6月19日至25日,第三屆海峽論壇在福建廈門開幕。與前兩屆相比,此次論壇更加突出民間性、大眾性、廣泛性,得到了兩岸民眾的普遍認同和積極參與。回答13-14題。13.兩岸舉辦論壇的政治基礎是( )A.一個中國 B.一國兩制 C.互利互信 D.交流合作14.海峽論壇越來越得到兩岸民眾的普遍認同和積極參與說明( )①實現祖國統一只是大陸人民的心愿 ②兩岸關系的和平發展符合兩岸同胞的整體利益③民間的交流與合作增進了兩岸同胞的了解與互信 ④海峽兩岸實現統一指日可待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15.央視舉辦的2011年度感動中國人物評選結果于2012年2月3日揭曉。這些人物之所以能“感動中國”是因為他們( )① 具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 ②具有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③ 履行了“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社會責任 ④ 具有不言代價與回報的奉獻精神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16.自全國對口支援新疆工作啟幕后,2011年19個省市援疆資金預計超過100億元,最大程度縮小新疆與內地的差距,以確保2020年新疆全面實現小康社會,此舉有利于( )① 實現各民族共同繁榮 ② 實現東西部同步富裕 ③ 維護各民族團結 ④ 促進區域間協調發展A 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二、非選擇題(本題6小題,共48分)17.讀右圖,回答下列問題:(1)圖中A和B分別代表我國的兩大地區,A代表 地區;B代表 地區。(2分)(2)A、B兩地區的地理分界線是什么?這一界線的南北兩側在農業生產方面有哪些明顯差異?這是由什么因素造成的?(4分)(3)C地區處于我國地勢的第 級階梯,黃河和長江都發源于此,都自西向東注入海洋,主要是受我國 (地勢特點)的影響。(2分)18.材料一:一千年前,我們一度領先;一百年前,我們一度落后;現在,我們再度起飛。材料二:從“神一”到“神七”,中國人的腳印終于踩在了浩渺的太空,如今“神舟八號”又發射升空,再一次證明了中華民族是一個偉大的民族。(1)“一千年前我們一度領先”。請用中國古代的兩個科技成就來證明。(2分)(2)“一百年前我們一度落后”。為了改變落后局面近代中國掀起了一場向西方學習技術的運動。請寫出這場運動名稱及代表人物。(2分)(3)結合材料二說明“現在,我們再度起飛”得益于我國正在實施的什么發展戰略?實施該戰略必須加強哪兩方面創新?并從國際競爭的角度談談實施此發展戰略的必要性?(5分)19.文化的傳播、溝通、交流,是人類文明綿延不絕、不斷進步的重要條件。讀《大運河圖》和《古代絲綢之路示意圖》并運用所學知識,回答問題。圖二絲綢之路(1)上述地圖采用的定向方法是 ,由此判斷洛陽在余杭的 方向。(2分)(2)商人是文明傳播的重要中介,絲綢之路在傳播文明方面曾發揮重大作用。漢代絲綢之路的開通與哪一歷史人物貢獻密不可分?絲綢之路受阻后,歐洲人開辟了到達東方的航線,請列舉一條。(2分)(3)比較絲綢之路和大運河,你認為在傳播文明方面它們有什么不同?(4分)20.材料一:2011年2月15日,利比亞數個城市爆發大規模游行示威,要求執政42年的利比亞領導卡扎菲下臺。3月19日以來,美國及英法等多國部隊持續襲擊利比亞政府軍控制區域,反政府軍隊已控制首都及利比亞大部分領土。10月20日,卡扎菲被捕身亡,持續近8個月的利比亞戰爭,終于畫上句號。 材料二: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高級別會議于2010年9月20日在紐約聯合國總部開幕,近140位國家元首或政府首腦在為期三天的會議上審議千年發展目標進展情況。目前實現這一目標的各項工作均取得進展,但離最終目標還有很大差距。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表示;“此次首腦會議將是一個至關重要的機會,讓我們加倍努力,實現千年發展目標。”閱讀上述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1)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別反映了當今世界的什么主題?(2分) (2)請對材料一中美國及英法對利比亞進行軍事打擊的行為進行簡要分析。(提示:可以從行為的實質、危害等角度進行分析)(3分) (3)材料二中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高級別會議的召開體現了聯合國的什么宗旨?怎樣 才能從根本上實現千年發展目標?(3分)21.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見右圖,城鄉居民家庭人均收入示意圖材料二:“發展是硬道理,發展永遠是解決一切問題的關鍵。經濟工作什么時候都不能放松。”——溫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的講話。(1)材料一說明了什么?(2分)(2)材料二中溫總理為什么要強調“經濟工作什么時候都不能放松”?(3分)(3)到本世紀中葉,我國經濟上要實現哪一奮斗目標?實現這一奮斗目標的活力源泉是什么?(2分)22.材料一:我國資源和環境情況:名稱 耕地 石油 天然氣 鐵礦石人均資源占世界平均水平的比例 40% 11% 4.5% 16.5%環境問題 空氣嚴重污染城市 七大江河劣五類水質 全國水土流失面積 土地荒漠化面積占20% 占40.9% 占國土面積37% 占國土面積27%注:我國石油、天然氣、煤分別可供開采14年、32年、100年材料二:溫家寶總理在十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上作政府工作報告時指出,促進經濟又好又快發展,要大力抓好節能降耗,保護環境工作。閱讀上述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我國存在哪些資源和環境問題?(3分)(2)要促進經濟又好又快發展,我國必須堅持哪些基本國策?(3分)(3)青少年在日常生活中能為“節能降耗,保護環境”做些什么?(2分)圖二一 隋大運河圖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