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2《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站起來 富起來 強起來》導學案 【素養目標】 政治認同:明確改革開放的必要性和歷史意義,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必須由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信念,深刻理解中國共產黨成為執政黨的必然性。 科學精神:掌握過渡時期的總路線和總任務、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地位和含義,理解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初步確立的意義、改革開放的目標和作用。 公共參與:通過學習改革開放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相關知識,增強主動參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積極性。 【問題導學】 1、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意義是什么? 2、改革開放的作用是什么? 3、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意義是什么? 【思維導圖】 【知識梳理】 一、建立新中國 中國人民站起來 1.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政治前提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為實現由 向社會主義的過渡,并在社會主義道路上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創造了 。 2.1840~1949年的中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 (1)性質:是 革命。 (2)階段:以 為界限,分為舊民主主義革命和新民主主義革命兩個階段。 3.1949~1952年中國共產黨的任務 在著重完成包括 、 等在內的民主革命遺留任務的同時,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致力于恢復被長期戰爭破壞了的 。 4.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初步確立 (1)過渡時期的總路線和總任務 ①過渡時期:是指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到 基本完成。 ②總路線和總任務:是要在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內,逐步實現國家的社會主義 ,并逐步實現國家對 、對 和對資本主義 的社會主義改造。 (2)民主政治建設的成就:1954年,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召開,我國第一部 頒布,這是我國在民主政治建設方面取得的新成就。 (3)標志:到1956年底,我國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社會 發生了根本變化,生產資料公有制已成為我國社會經濟制度的基礎。這標志著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在我國確立。 (4)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初步確立的意義:為我國逐步走向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為當代中國的一切發展進步奠定了 。 (5)社會主義基本制度需要不斷完善 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確立之后,在中國怎樣 和 社會主義、怎樣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并沒有現成的道路可走,如同革命一樣,也必須在實踐中進行艱苦的探索。 【小貼士】 歌謠記憶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確立 過渡時期總路線,“三大改造”是重點, 農業改造合作化,手工業改造邁步伐, “公私合營”工商業,贖買改造資本家。 “三大改造”一完成,社會制度全變新, 生產資料公有制,社會主義向前進。 5.社會主義建設的初步實踐 (1)成就:在社會主義建設的初步實踐中,我國基本上建立了獨立的、比較完整的 和國民經濟體系,教育、科學、文化、國防等事業有了很大的發展, 逐步提高。 (2)作用: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艱辛探索社會主義建設道路所取得的物質成就和歷史經驗,為后來的 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二、實行改革開放 走向民富國強 1.改革開放的開啟 1978年12月,黨的 開啟了改革開放的歷史新時期。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 2.改革開放的目標 實行改革開放,就是要進一步解放和發展 ,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使中國人民富起來、中國強起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要推動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 ,賦予社會主義新的 ,建設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就是要在引領當代中國發展進步中加強和改進 ,保持和發展黨的 ,確保黨始終走在時代前列。 3.改革開放的作用 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極大地解放和發展了 ,增強了社會發展活力,激發了廣大人民群眾的 ,使人民生活顯著改善,綜合國力顯著增強,國際地位顯著提高,這是中國共產黨對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作出的偉大歷史貢獻。 三、進入新時代 踏上新征程 1.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 (1)地位:我國發展站在了新的 。 (2)含義 ①是承前啟后、繼往開來、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繼續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的時代。 ②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 的時代。 ③是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不斷創造美好生活、逐步實現全體人民 的時代。 ④是全體中華兒女戮力同心、奮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的時代。 ⑤是我國日益走近世界舞臺中央、不斷為人類作出 的時代。 2.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意義 (1)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意味著近代以來久經磨難的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 到 的偉大飛躍,迎來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發展史和中華民族發展史上具有重大意義。 (2)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意味著科學社會主義在21世紀的中國煥發出強大生機活力,在世界上高高舉起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在 發展史上具有重大意義。 (3)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意味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不斷發展,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給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發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獨立性的國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選擇,為解決人類問題貢獻了 和中國方案,在 發展史上具有重大意義。 3.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必須由中國共產黨領導 (1)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的不平凡歷程,充滿著苦難與輝煌、曲折與勝利。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黨領導中國人民踏上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全面建設社會主義 的新征程。 (2)實踐充分證明,由 領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 的選擇,是 的選擇,是 的選擇。 【重難點解析】 正確把握我國的改革開放 地位:改革開放是中國共產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路線的基本點之一,是中國走向富強的必經之路。 意義:①改革開放是推進社會主義制度自我完善與發展的偉大革命。 ②改革開放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強大動力。 ③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極大地解放和發展了社會生產力,增強了社會發展活力,激發了廣大人民群眾的創造性,使人民生活顯著改善,綜合國力顯著增強,國際地位顯著提高,這是中國共產黨對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做出的偉大歷史貢獻。 科學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 (1)從發展階段看,黨的十八大以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取得歷史性成就,我國發展站到了新的歷史起點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的發展階段。黨的理論創新實現了新飛躍,黨的執政方式和執政方略有重大創新,發展理念和發展方式有重大轉變,發展環境和發展條件有重大變化,發展水平和發展要求變得更高。 (2)從社會主要矛盾看,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由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這一重大歷史性變化,對發展全局產生了廣泛而深刻的影響。 (3)從奮斗目標看,黨的十九大到二十大是“兩個一百年”的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期,我們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又要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 (4)從國際地位看,當代中國正處在從大國走向強國的關鍵時期,已不再是國際秩序的被動接受者,而是積極的參與這個建設成引領者世界,對中國的關注從未像今天這樣廣泛深刻,聚焦中國對世界的影響,也從未像今天這樣全面、深刻、長遠。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意義 (1)從中華人民共和國發展史和中華民族發展史上看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意味著近代以來久經磨難的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迎來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 (2)從世界社會主義發展史上看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意味著科學社會主義在21世紀的中國煥發出強大生機活力,在世界上高高舉起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3)從人類社會發展史上看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意味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不斷發展,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給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發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獨立性的國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選擇,為解決人類問題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拓展視野】 為什么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不是標志著社會主義制度的確立 1、因為雖說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可是社會性質還是新民主主義社會。歷史遺留任務還沒有完成,要繼續努力推翻三座大山;依靠的四大階級聯盟仍然存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主要矛盾仍然是人民和三大殘余勢力之間的矛盾 2、社會主義制度建立的一個最顯著的特點是生產資料公有制,可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五種經濟成分(國營經濟、合作社經濟、個體經濟、私人資本主義經濟和國家資本主義經濟)并存,所以直到1956年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才標志著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 【隨堂練習】 1.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在我國確立的標志是( ) A.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 B.西藏和平解放 C.第一部《憲法》的頒布 D.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2.1956年底,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在中國確立,這是20世紀中國的一次歷史性巨變。這一變化,相對于1949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其特點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 ) A.經濟基礎發生歷史性變化 B.政治體制發生巨大變化 C.外交政策發生巨大轉折 D.第一個五年計劃成就突出 3.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堅持改革開放不動搖。中國越發展,就越開放,中國開放的大門不可能關閉。改革開放永無止境,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這是因為( ) ①解放和發展生產力,必須堅持改革開放 ②只有堅持改革開放,才能不斷增強我國的綜合國力 ③改革是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和發展 ④改革開放是強國之路、立國之本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4.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以巨大的政治勇氣,銳意推進經濟體制、政治體制、文化體制、社會體制、生態文明體制和黨的建設體制改革,不斷擴大開放,成就舉世矚目。這說明( ) ①中國共產黨的執政地位是法律賦予的 ②經濟改革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根本保障?、壑袊伯a黨具有與時俱進的執政能力 ④改革開放是中國發展的根本之策 A. ①④ B. ①② C. ②③ D. ③④ 【勵志名言】 永不言敗,是成功者的最佳品格。 【隨堂練習】 1.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在我國確立的標志是( ) A.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 B.西藏和平解放 C.第一部《憲法》的頒布 D.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解析:本題以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在我國確立的標志為依托,考查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三大改造是1953年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公有制取代私有制在我國國民經濟中占主導地位,標志著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在我國確立,我國從此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故選D。 答案:D 2.1956年底,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在中國確立,這是20世紀中國的一次歷史性巨變。這一變化,相對于1949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其特點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 ) A.經濟基礎發生歷史性變化 B.政治體制發生巨大變化 C.外交政策發生巨大轉折 D.第一個五年計劃成就突出 解析:從1956年這個時間點可以確定是關于三大改造的問題,屬于經濟方面;B與題干無關,政治方面是三大改造的完成,標志著中國社會主義革命的完成,中國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C外交方面,1956中蘇關系惡化, 但是和題干關系不大;D一五計劃的完成,工業體系建成,都算不上歷史性巨變。故選A。 答案:A 3.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堅持改革開放不動搖。中國越發展,就越開放,中國開放的大門不可能關閉。改革開放永無止境,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這是因為( ) ①解放和發展生產力,必須堅持改革開放 ②只有堅持改革開放,才能不斷增強我國的綜合國力 ③改革是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和發展 ④改革開放是強國之路、立國之本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解析:本題考查堅持改革開放的原因。改革是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和發展,只有堅持改革開放,才能解放和發展生產力、才能不斷增強我國的綜合國力,①②③符合題意;改革開放是強國之路,立國之本是四項基本原則,④說法錯誤。故選C。 答案:C 4.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以巨大的政治勇氣,銳意推進經濟體制、政治體制、文化體制、社會體制、生態文明體制和黨的建設體制改革,不斷擴大開放,成就舉世矚目。這說明( ) ①中國共產黨的執政地位是法律賦予的 ②經濟改革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根本保障 ③中國共產黨具有與時俱進的執政能力?、芨母镩_放是中國發展的根本之策 A. ①④ B. ①② C. ②③ D. ③④ 解析:①表述錯誤,中國共產黨的執政地位并不是法律賦予的,而是中國社會歷史發展的必然結果,是中國人民的正確選擇;②表述錯誤,經濟體制改革只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動力之一,而非根本保障;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共產黨根據我國政治經濟發展現狀不斷推進自身建設和體制改革,說明中國共產黨具有與時俱進的執政能力,③正確;④改革開放是我國的基本國策,是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動力,正確。故選D。 答案:D 【勵志名言】 永不言敗,是成功者的最佳品格。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