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全國中小學“教學中的互聯網搜索”優秀教學案例評選教案設計教案背景【課題】 第一章第三節 技術與設計的關系【教材版本】 通用技術《技術與設計1》,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設計理念】 從生活實際和哲學辯證的角度出發表達技術與設計的關系。【教學時間】 1課時【教學對象】 高一年級教材分析【知識結構分析】本節內容是《技術與設計1》第一章第三節內容。本節辯證闡述了技術與設計的關系:技術的發展離不開設計及技術更新對設計產生了重要影響,并指明設計具有豐富的內涵。這節內容對本冊教科書涉及的設計進行了界定,有選擇性地對技術與設計的關系、技術與設計的重要知識進行介紹。它是本冊教材學習的基礎,也是培養興趣的關鍵內容。本節內容是讓學生“理解技術與設計的關系,能分析設計在技術發明和革新中的作用”的同時,感受設計的重要性,對設計過程產生興趣和學習的欲望。【知識發生發展過程分析】通過第一節內容技術與設計的關系,由第一章的技術介紹向設計進行過渡。【知識學習意義分析】本節是一個基礎性的內容,可以幫助學生理解設計的重要性,激發對設計過程的興趣和學習欲望。【教學建議與學法指導說明】結合學生生活中、身邊的實例,使學生充分理解技術與設計間的辯證關系。學情分析【原有認知發展分析】由于高一年級的學生較初中時期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等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時學生的辨證思維也在發展起來,為學生對技術與設計的辯證關系的理解打下了基礎。【原有知識結構分析】學生在學習了第一節 技術的含義及其作用以及第二節技術對人類的影響之后,已經有了較為深刻和全面的了解,基本形成了正確對待技術的態度和正確使用技術的意識,理解了“技術為人服務”的技術理念。對技術是什么?技術有什么價值?技術有怎樣的性質?技術的未來會怎樣發展?等問題有了一定的認識和了解。在此基礎上引入設計的理念,闡明技術與設計的關系,同時為后面有關設計的內容進行了很好的鋪墊,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所以學生學習本節不會存在太大的困難。 【非認知因素分析】作為人類文明的一個組成部分,技術蘊涵著一定的科學性和豐富的人文性,容易激發高中生的求知欲、開闊眼界,培養學生對技術的興趣,豐富學生的生活情趣,提高審美能力。教學目標【知識教學點】(1)理解技術與設計的關系,能從技術發展的角度說明設計的作用。 (2)了解技術發展對設計產生的重要影響。(3)理解設計的豐富內涵。(4)在活動中體驗合作學習和創新設計的喜悅,初步培養學生設計創新意識。【能力訓練點】培養辨證思維,學會多角度地思考問題。1)通過一些案例,經歷在日常生活中新的技術產品、新的工藝往往都由設計開始的過程, 初步學會從技術的角度提出問題,解決問題,能多角度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發展創 新性思維和綜合處理問題的能力。 2)經歷典型的技術設計、制作和評價的活動過程,初步掌握基本的技術學習方法和技術探究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滲透點】(1)激發高中生的求知欲、開闊眼界。(2)培養學生對技術的興趣和想象力,豐富學生的生活情趣,提高審美能力。(3)在活動中體驗合作學習和創新設計成功的喜悅,初步培養學生設計創新的意識。教學重點難點【教學重點】1.技術與設計的關系。2.設計對技術發展的作用。【教學難點】理解技術與設計間存在的辯證關系,既相互促進又相互制約;技術設計與藝術設計的側重點不同。教學思路1、學生自主閱讀,了解課文內容;2、進行案例分析,理解技術與設計的關系;3、展開討論,培養學生對技術設計的情感;4、創新思維,激發學生的創新設計欲望。教學策略 根據本節教材內容和教學目標,我運用圖片展示方式把教材案例中的內容直觀地展示給學生,讓學生去理解教材的含義以達到自主探究知識的目的;讓學生自己動手設計并制作出一些簡單的生活用品或學習用具,感悟設計的豐富內涵,培養對技術設計的親近情感。教學方法本節辯證闡述了技術與設計的關系。教學中采用了發散性啟發,引導和提問,講授法、討論法、演示法等教學方法。教學過程【環節1】閱讀教材,明確學習目標:通過第一節與第二節的學習,我們已經清楚地知道了:技術世界既是豐富多彩的,又是發展變化。技術的根本目的是要解決實際問題。解決實際問題的手段是設計。通過設計,人們可以把自己或他人的創造性想法具體化,制定出可供實施的具體技術方案。那么什么是設計?技術與設計有什么內在聯系呢?請同學們閱讀教材p9。【環節2 】觀察與思考 技術的發展離不開設計(1)展示手表的圖片 紅軍軍官配發的第一代懷表,上世紀七十年代流行的上海牌手表,充滿時尚氣息的現代的是世界品牌表。【百度搜索】http://blog./2007/08/09/094721.jpg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 )(2)展示書寫工具(筆)的發展過程:鵝毛筆――蘸水鋼筆――蓄水鋼筆――圓珠筆。【百度搜索】http://blog./2007/08/09/094812.jpg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 )(3)展示交通工具的發展過程 古代的馬車----汽車,在這個過程中,結構的更新,動力的改變,工藝的進步,乃至每個零件、每種材料的革新,都顯示著技術的發展進步,而每一個進步,都凝聚著設計者的心血。【百度搜索】http://blog./2007/08/09/094747.jpg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 )(4)展示手機的發展過程【百度搜索】http://blog./2007/08/09/094833.jpg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 )(5)展示自行車的發展過程【百度搜索】http://blog./2007/08/09/094924.jpg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 )【環節3 】 探究與交流“核桃好吃,殼難剝”。我們現在考察核桃剝殼技術,設計一種比較實用的核桃剝殼設備。如果沒有周到精心的構思設計過程,是難以做到的。我們僅從該設備的工作原理和方案選擇來分析,就可以了解到設計過程的復雜性和反復性。可以參考一般堅果或類似的農產品(花生、板栗、杏核等)的破殼方法,比較并擬定核桃剝殼機的工作方式。先來考察幾種常用的破殼方法:1.撞擊法 核桃以較大的速度v撞擊打板(或襯板),經反復撞擊后使核桃外殼開裂,實現去殼。【百度搜索】http://www.5ykj.com/Health/UploadFiles_9108/201003/2010030508065078.jpg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 )2. 搓碾法 核桃在兩片相對 運動著的動、定齒盤問受到強烈的碾搓和剪切作用,外殼破碎并脫離,達到去殼目的。【百度搜索】http://www.5ykj.com/Health/UploadFiles_9108/201003/2010030508065032.jpg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 )【環節4】實踐與體驗 討論并總結常見的破殼方法的特點破殼方法 工作原理 優點 缺點 撞擊法 擠壓法 搓碾法 其他方法1 其他方法2 【環節5 】分析討論 1.什么是設計?2.設計和技術具有什么樣的關系呢?【環節6 】 交流展示1.設計是一項有設想、有目的的規劃及創造活動。2.設計中凝結著設計工作者的創造性智慧,使得設計具有豐富的內涵,所以設計也是綜合智力活動,在設計技術產品時,必須考慮很多因素。3.技術的發展離不開設計。4.技術更新為設計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使設計的主題更加豐富,也為產品的更新換代創造了更加便利的條件。技術進步還促進人們設計思維和手段的發展。技術的進步使人們不斷考慮如何應用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來改進現有的產品。5.設計是技術成果轉化的橋梁和紐帶,設計促進技術的革新。【環節7】課堂小結 1.技術設計的概念 一般意義上的設計指的是綜合設計,它涉及廣闊的領域,而技術世界中設計指的是技術設計。它和我們一般意義上的設計不同。技術設計是具有本領域的獨特性,是根據技術的根本目的而展開的。具體領域設計包括技術設計、藝術設計等。 技術設計側重于功能、結構、材料、程序、工藝等。 藝術設計側重于欣賞、審美,更強調感覺的需要。 2.技術設計和藝術設計是緊密聯系的。現在產品的設計既要考慮到實用的價值,也要考慮到美觀的需要,本書涉及的設計側重于技術產品的設計。3.技術與設計之間的關系【百度搜索】 http://blog./2007/08/09/095048.jpg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 )【環節8 】 活動延伸1.大蒜味美且有保健作用,是家庭中常用的一種調味輔料,然而大蒜的皮不好剝。大家能構思出大蒜剝皮的裝置嗎?再深入考慮一下,能否設計出一種家庭用的做蒜泥的小設備呢?2.王靜是高一年級某班的同學,現在她碰到了一個難題:入秋以后,風很大,衣服晾曬在窗外,老被風吹掉在樓下,要不就是和別人的衣服纏繞在一起,挺令人心煩的。你能幫她設計一種不怕風的衣架嗎?【環節9】視野拓展1.播放視頻---------《工業設計的奧秘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 )》,體會設計在工業中的實際應用以及對企業生存發展所起的作用【百度搜索】 http://t3./it/u=4118351119,1971631205&fm=20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 )2.播放視頻--------- 12款絕妙創意的環保餐具設計【百度搜索】 http://news.xinmin.cn/rollnews/2009/02/12/1601527.html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 )教學反思通過實際教學后,我對這節課進行了深入反思,有以下心得: 本節內容是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的《技術與設計1》第一章第三節內容,本節課將技術的性質與技術設計聯系起來,是由技術向設計過渡的小節。本節課的亮點是: 1.在講解案例分析時,我添加了一些學生比較感興趣的事例,同時讓學生也參與到分析活動中來,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對通用技術課程產生濃厚的興趣。2.整堂課,我用了大量的圖片展示,引導學生舉例、馬上行動、討論等師生互動行為,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3..整個教學過程,各個知識點銜接流暢,邏輯緊密。 本節課的不足之處:學生討論問題不夠積極,如果能引導學生如何討論,并進行有效的評價,整堂課效果會更好。生活中處處有技術,處處有設計,但作為普通人,特別是中學生,習慣于所處的環境,習慣于由知識到知識,對于身邊的技術現象、技術活動過程視而不見,今后要讓學生抽出時間去體驗技術過程,在課堂上盡可能多的使用一些現場感比較好的、合適的課程資源。教師個人情況:省份:河南省學校:河南省鄭州市第四十四中學姓名:陳光軍通訊地址:河南省鄭州市慶豐街12號我以學生為本,愛崗敬業、樂于奉獻,勤奮耕耘,在本職工作中埋頭苦干、教書育人,開拓創新,,多次獲省級優質課獎,多篇論文獲國家級,省級,及市級獎,輔導學生參加各級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并多次獲獎.。多次被評為優秀科技輔導教師,鄭州市十佳科技輔導員……..在教學中形成個人的教學風格:讓學生在參與中求體驗、在和諧中求進步、在合作中求創新。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