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金華四中社會·思品階段性測試卷(2012·2)一、選擇題(本題有20小題,每小題1.5分)1.“世界石油寶庫”位于 ▲ ,南臨 ▲ 洋。A.南亞 太平洋 B. 歐洲 大西洋 C.西亞 印度洋 D. 非洲 印度洋2.“世界石油寶庫”生產的石油,向東經馬六甲海峽,主要運往 ▲A.澳大利亞 B.日本、中國 C. 西歐和美國 D.日本 、中國、美國3下列有關海南人文環境的描述正確的有 ▲①瀕臨海洋,水資源豐富 ②人口稀少 ,資金短缺③經濟發達,人才資源豐富 ④城市眾多 ,交通發達A. ②③ B. ①② C. ③④ D. ①④2011年3月11日日本發生罕見的9級強地震,地震引發了海嘯并導致了福島核電站核泄漏事故,給世界能源供給及全球經濟帶來影響。4、下列有關日本的知識正確的是 ▲①位于亞洲東部,太平洋東岸,是一個人口眾多的島國②該國漁業資源豐富,有世界知名的漁場③日本政府大力發展人工養殖,建設“海洋牧場”。④日本對我國發動的侵華戰爭導致了目前兩岸的分離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5.下列省級行政區與金華所在的省級行政區相鄰的是 ▲①福建 ②江蘇 ③ 上海 ④湖北 ⑤江西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 ①②③⑤ D. ①②④⑤6、右圖是我國某地月均溫和月降水量統計圖,據此判斷以下觀點正確的有 ▲①該地位于我國的北方地區②該地受夏季風影響不明顯③該地河流冬季普遍要結冰④該地處于季風氣候分布區A.②③④ B.①②③C.①③④ D.①②③④2011年是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7、下列關于西藏的敘述正確的是 ▲①公元前60年,西漢設立“西域都護府”管理西藏事務②西藏的哈薩克牧民的生產特色是“四季放牧”的山地畜牧業特色③西藏大部分地區位于我國的非季風區④我國在西藏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④8.長江、黃河共同流經的省級行政區是 ▲A.青海、四川 B.青海、寧夏C.云南、西藏 D.四川、陜西9.右圖中來自“世界屋脊”的“高原之舟”,其生活區域的氣候是▲A.熱帶季風氣候 B.高原山地氣候C.溫帶季風氣候 D溫帶大陸性氣候10下列山脈中,不是季風區與非季風區分界線的是 ▲A.賀蘭山 B.巴顏喀拉山 C.秦嶺 D.大興安嶺11.中國的北方與南方之間自然環境存在著許多差異,以下特點屬于北方地區的是 ▲A.年降水量小于800毫米 B.糧食作物以種植水稻為主C.耕作制度為一年兩熟至三熟 D.一月份平均氣溫大于0℃12.我國的西部地區特點有別于東部地區,下列屬于西部地區自然優勢特點的是 ▲①有豐富的礦產資源②獨特的民族風情③廣袤的土地④燦爛的歷史文化⑤壯美的山川A.①②⑤ B.①③⑤ C.①③④ D.①④⑤13.下列關于區域特色的敘述,正確的是 ▲A.阿爾卑斯山:旅游業 “轉場”文化 B.阿拉伯半島:坎兒井 綠洲農業C.太湖流域:耕海牧漁 中國商品糧基地 D.新疆天山:垂直牧場 山地畜牧業14.小明把游太湖流域作為今年暑假旅游的首選,理由可能是太湖流域 ▲A.有南潯、周莊等古鎮 B.每年要舉辦那達慕大會C.擁有豐富的石油資源 D.能夠看到“地上河”景觀按中央部署,從2011年至2012年6月底前,我國各地將集中進行人大代表換屆。本次換屆選舉新看點:實踐城鄉同比。自1953年以來,我國城市和農村的每一名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數飾不一樣的,如最初的比例是1:8,即假設每10名城市人口選舉產生一名代表,而農村是80人才能產生一名。2010年3月,全國人大修改選舉法,明確了城鄉同比原則,即按1:1原則進行分配。據此回答15—17題。15.人大代表產生實踐城鄉同比有利于 ▲①建設創新型國家 ②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③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 ④建設全面小康社會 ⑤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A.①②③ B.①②④⑤ C.②④⑤ D.①②④16.全國人大修改選舉法的依據是 ▲①全國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 ②憲法③全國人大是最高國家權力機關 ④我國的基本國情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17.下列關于人民代表、人民代表大會、全國人大的說法正確的有 ▲①人民代表大會是人民當家作主的主要形式 ②人民代表大會是最高國家權力機關③全國人大有任免權、監督權、立法權、決定權 ④人民代表由人民選舉產生、對人民負責、受人民監督 ⑤全國人大的根本活動準則是憲法A.①②③⑤ B.②③④⑤ C.③④⑤ D.④⑤2011年度(2012年)十大感動中國人物榜單正式出爐:其中有一位不負群眾的草鞋書記—楊善洲。他原任云南省保山地委書記。1988年退休后,他扎根大亮山,義務植樹造林,一干就是22個春秋,帶領大家植樹造林5.6萬畝。綠了荒山,白了頭發,他志在造福百姓;老驥伏櫪,意氣風發,他心向未來。清廉,自上任時起;奉獻,直到最后一天。60年里的一切作為,就是為了不辜負人民的期望。 18.楊善洲之所以感動我們,是因為他身上具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這種社會責任感的集中表現是 ▲A.敬業樂群、公而忘私的奉獻精神 B.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C.團結友善的公民基本道德規范 D.不言代價與回報的奉獻精神19.開展感動中國人物評選活動 ▲ ,①有利于提高我國公民的科學文化素質 ②有利于提高我國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質③有利于弘揚社會主義榮辱觀 ④ 有利于發展先進文化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20 中國歷史上著名的絲綢之路在西漢時期最遠通往 ▲A.亞洲 B.非洲 C. 美洲 D. 歐洲二、非選擇題(共五大題,共50分)21. 材料一:新航路開辟與鄭和下西洋路線圖材料二:鄭和帶領近三萬人的武裝,在海外沒侵占別國的一寸土地,沒掠奪別國的一草一木,更沒在海外派駐一兵一卒。所經之地,本著“懷柔遠人”,“和順萬邦”,“共享天下太平”的宗旨,倡導“王道”,反對“霸道”。鄭和船隊,受到沿途各國人民的歡迎。材料三:在發現美洲的500周年紀念日,一位印第安人領袖譴責說:“這是滅絕種族和悲痛的500年,哥倫布紀念日對我們來說是一個悼念日,是一個十分黑暗的日子。”(1)除了材料反映的史實以外,古代中外歷史上加強了不同地區文化交流的史實還有哪些?(2分)(2)觀察鄭和下西洋航線圖,最遠到達的地點在哪里?這一遠航與新航路開辟有什么共同作用?(4分)(3)觀察新航路開辟航線圖,指出曾經向西跨大西洋探險的航海家有哪些?(2分)22、材料一:人口分布與自然條件、社會經濟條件等有著密切的關系。材料二:見下圖。(1)觀察圖一(我國人口密度分布圖),新疆的人口密度有什么特點?請從地形和氣候角度分析新疆這一人口密度特點?(3分)(2)新疆人民為了能在當地生存下來,很早就發明了獨特的灌溉系統(見圖二),請說出該灌溉系統的名稱并結合當地自然環境特征說明其優點。(3分)(4)今年上半年,國家將出臺支持新疆喀什、霍爾果斯兩個特殊經濟區的建設意見,制定一整套扶持政策,新疆社會經濟條件將明顯得到改善。請根據圖三中的信息,分析國家在新疆開辟特殊經濟區的原因。(2分)23.(1)請寫出北極圈穿過的大洲名稱。(3分)(2)寫出繞過③洲南端的石油運輸路線。(2分)(3)在開辟新航路的歷程中,哪位航海家成功繞過②洲南端?他及其船隊在世界航海史上做出了什么重大貢獻?(3分)(4)①地的自然資源有什么特點 (2分)①地的人們是怎樣取長補短把該地建設為寶地的(2分)24.材料一:太湖流域圖。(見右圖)材料二:無錫和湖州兩地共飲一湖水,為了“讓太湖這顆江南明珠重現碧波美景”, 20兩市簽訂了《無錫—湖州保護太湖合作框架協議》。開展了生態清淤工程、調水引流工程、取水口延伸工程等一系列綜合整治措施。⑵自然環境深刻地影響著人文環境。請例舉中外因“水”而影響著人們生產生活的兩個典型區域的生產特色。并分析其成因。(6分)(2太湖流域屬于我國的哪一地理分區?(1分)⑶兩地治理太湖的措施,體現了我國的什么基本國策和發展戰略?(2分)25.材料一:位于歐洲南部,是歐洲做高大、最雄偉的山脈。材料二:(1)根據材料一的信息寫出該山脈的名稱。請從自然環境角度分析該地優勢產業形成的原因(3分)(2)材料二甲圖中A是什么山脈?該山脈北面的主要地形區是什么?(2分)(3)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山脈自然景觀有什么共同特色?兩地依據該自然景觀卻分別發展了什么不同的特色產業?(4分)(4)乙圖中B國與中國之間主要隔 (填海域)相望。在乙圖中我們可以用什么方法來判定A、B國之間的方向?(2分)⑸乙圖中B國有世界知名漁場 ,在長期發展中形成了獨特的 (生活特色)(2分)金華四中歷社·思品答題卷(2012·2)一.選擇題(20×1.5=30分):1 2 3 4 5 6 7 8 9 10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二.非選擇題(本大題有5小題,共50分)21.⑴(2分)⑵(4分)⑶(2分)22.(1)(3分)(2)(3分)(3)(2分)23.(1)(3分)(2)(2分)(3)3分(4)4分24.(1)(6分)(2)(1分)(3)(3分)25.(1)(3分)(2)(2分)(3)(4分)⑷(2分)(5)2分參考答案:1—5 CDCBC 6—10 CCABC 11—15 ABDAC 16—20 DCDCD21.(1)張騫出使西域;開辟絲綢之路。(2分)(2)紅海沿岸、非洲東海岸; (2分)都促進了不同地區的經濟文化交流;都加強了不同地區的聯系;都促進了人類文明的傳播和交流;都為世界航海事業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寫出兩點即可) (3分)(3)麥哲倫、哥倫布。 (2分)22.(1)人口分布稀疏。(1分)地形:高原、山地為主;(1分)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氣候干旱,沙漠連綿。(1分)(2)坎兒井。(1分)當地氣候干旱,沙漠連綿,(1分)水汽蒸發速度快,坎兒井可以有效減少水的蒸發,充分利用當地有限的水資源。(1分)(3)新疆與我國鄰國中五國(或多國)相接壤,有對外開放的區位優勢;(1分)自然資源豐富,可以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1分)23.(1)歐洲、亞洲、北美洲(3分)(2)波斯灣—好望角—西歐和美國(2分)(3)麥哲倫(1分);完成了人類歷史上的第一次環球航行(2分)(4)水資源短缺;石油資源豐富(2分)通過石油資源帶來的財富,購買節水灌溉設備;建立多做海水淡化廠(2分)24(1).中國:太湖流域,“魚米之鄉”(1分);成因:優越的灌溉條件和肥沃的土壤(2分)日本:耕海牧漁(1分)。成因:海岸線曲折,多優良港灣;北海道附近是寒暖流交匯區,漁業資源豐富。(2分)(2)南方地區(1分)(3)保護環境;可持續發展戰略(2分)25.(1)阿爾卑斯山脈(1分);位于歐洲南部,是歐洲最高大、最雄偉的山脈;冬季:這里降雪較多,陽光充足,滑雪運動條件優越;夏季:山里氣候十分涼爽,成為觀光和避暑勝地。(寫出其中兩點即可2分)(2)天山山脈;準格爾盆地(2分)(3)從山麓到山頂,自然景觀垂直變化或差異明顯;(2分)天山:四季放牧的山地畜牧業(或轉場);阿爾卑斯山脈,旅游業。(2分)(4)東海(或太平洋)(1分);一般定想法(1分)(5)北海道;魚文化(2分)第6題圖鄭和下西洋航線圖新航路開辟航線圖圖一圖三圖二第23題圖第24題圖A甲B乙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