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1張PPT)第19課清朝前期社會經濟發展第三單元明清時期: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與發展學習目標了解清朝前期農業的恢復和發展的基本史實;掌握清朝前期手工業和商業的發展情況;知道清朝前期人口迅速增長的原因及帶來的問題。123學習目標目錄手工業和商業的發展人口的增長壹貳農業生產的恢復和發展叁第一部分——農業生產的恢復和發展原因表現意義閱讀課文P96-97,回答清初農業生產的三個問題:明朝末年的大動蕩對社會經濟造成嚴重的破壞.清初的統治者認識到恢復經濟,尤其是恢復和發展農業生產,是“國之大計”1.背景(原因)順治、康熙、雍正、乾隆諸位帝王,都十分重視農業生產,大力推行墾荒政策,使農業生產很快得到恢復,并有了較大的發展。康熙帝雍正帝順治帝乾隆帝2.表現(1)耕地面積擴大清代開荒執照2.表現易怒的“母親河”——黃河,據統計,黃河在歷史上共改道26次,決口1500多次,給黃河下游一帶的人民帶來了無窮的災難朕自聽政以來,以三藩及河務、漕運為三大事,夙夜廑念,曾書而懸之宮中柱上。康熙皇帝水利工程專家“靳輔”及其《治河方略》康熙十六年(1677年)調任河道總督。靳輔治河繼承明朝潘季馴方法,對黃河水患進行了全面勘察,提出了對三大河流進行綜合整治的詳細方案,并積極組織實施,終使堤壩堅固,漕運無阻(2)大力興修水利2.表現材料1:—在莊稼種植方面,改進種植技術,改良新品種,推廣玉米、甘薯等高產作物,使糧食產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部編《中國歷史·七年級下冊》,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年版,頁97。玉米:種一收千,其利甚大。甘薯:每畝可得數千斤,勝種五谷幾倍。“蘇湖熟,天下足”(南宋)“湖廣熟,天下足”(清朝)(3)糧食產量有了大幅度提高。2.表現棉花甘蔗煙草茶葉(4)經濟作物種植面積不斷擴大;(1)有利于社會的穩定和繁榮。(2)對手工業和城鎮商品經濟的發展起到了推動的作用。(3)為清朝前期的興盛奠定了基礎。清康熙年間(1662-1722),福州城區有煙絲店十幾家,年產煙絲約3.6噸。在福建永定縣,條絲煙作坊曾達到千家以上。山西曲沃的煙絲業,成為當地的支柱產業,由此推動和促進了其他相關行業的興旺發達。3.影響第二部分——手工業和商業的發展1、手工業的發展:(1)手工業各行業都有很大的發展,尤其是絲織、棉織、印染、制瓷等品種繁多、產品精良。清代的棉布與織布圖清代瓷器如江寧著名的機戶李扁擔、李東陽等,都各自擁有織機五六百張;佛山鎮經營棉織業的手工工場達2500家,織工超過50000人。(2)出現了比較成熟的手工業工場,其中有些頗具規模。2、商業的發展(1)清朝形成了商業網(農村集市、城鎮市場、區域性市場、全國性市場);《前門街市》圖農村集市(2)一些原來的農村地區發展為工商業市鎮,有的地方居民超過萬戶,比縣城的規模還大。如吳江縣的盛澤鎮,出現了“舟楫塞港,街道肩摩”的景象;湖北的漢口鎮在明朝中期才發展起來,到清朝時已成為“人煙數十里,賈戶數千家”的都會。湖北的漢口鎮吳江縣的盛澤鎮乾隆時期的蘇州,據記載已擁有“十萬煙火”,財富“甲于天下”,有的地段“地值寸金”。《盛世滋生圖》(局部)畫面描繪乾隆時蘇州繁華的市井風情(3)在北京、江寧、揚州、蘇州、杭州、廣州等大城市中,工商業非常繁榮。(4)形成了一些大的商幫,如山西的晉商、江南徽州府的徽商。山西商人組成的晉商,主要販賣糧食、食鹽、綢緞等;到乾隆時又專門經營匯兌、放貸和存款業務,在全國各地開設“票號”,便于貨幣流通。晉商為中國留下了豐富的建筑遺產,著名的喬家大院、常家莊園、曹家三多堂、王家大院等等喬家大院山西王家大院江南徽州府商人組成的徽商,他們主要從事食鹽、典當、茶葉、木材、糧食、布綢等行業的經營活動。胡雪巖—徽商代表人物第三部分——人口的增長明末人口銳減農業手工業商業經濟發展,國力增強,社會安定清初人口增長1.原因明朝鼎盛時期,全國人口達到1億多康熙時期,全國人口總數達到1.5億乾隆末年,人口達到3億,占當時世界的1/32表現康熙時,全國人口總數已達到1.5億,乾隆末年,全國人口發展到3億,占當時世界總人口的三分之一。3、人口的快速增長,帶來哪些問題?①天然植被和原始森林遭到破壞②水土流失嚴重,地力下降③龐大的人口也造成社會壓力,影響了經濟的持續發展。1.清朝初年,統治者十分重視經濟恢復,尤其認為恢復和發展農業生產,是“國之大計”。為此,清初統治者大力( )A.發展海外貿易B.改進生產工具C.推行墾荒政策D.實行重文輕武政策C2.清朝前期,農業生產恢復和發展的表現不包括( )A.耕地面積不斷擴大B.經濟作物種植面積擴大C.糧食產量大幅度提高D.出現成熟的手工工場D3.清朝前期,已出現比較成熟的手工業工場,手工業工場主要集中于( )A.紡織業B.采礦業C.運輸業D.餐飲業A4.清朝前期,湖北的漢口鎮已是一個“人煙數十里,賈戶數千家”的都會。“賈戶數千家”反映出漢口鎮( )A.農業的發展B.手工業的進步C.商業的繁榮D.文化的興盛C5.清朝前期的商業很發達,如廣東佛山鎮、湖北漢口鎮、河南朱仙鎮、江西景德鎮,已經名聞天下,被稱為“四大鎮”。這些屬于清朝商業網中的( )A.農村集市B.城鎮市場C.區域性市場D.全國性市場B6.有人說,“凡有麻雀的地方,就有山西商人的足跡,晉商的足跡遍及長城內外,大江南北,甚至遠到外蒙、俄國和日本”。這說明( )A.晉商經商范圍廣泛,遠至海外B.晉商形成于明清時期C.晉商資本雄厚,經營的物品齊全D.“晉商精神”是開拓創業、講究誠信A謝謝您的觀看指導!BUSINESSPRACTICALREPORTTEMPLATE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20-2021學年人教部編版七年級歷史下冊 第19課 清朝前期社會經濟發展 課件.pptx 康乾盛世:中國古代最后的盛世 .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