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4.5 歐姆定律 學案(含解析)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4.5 歐姆定律 學案(含解析)

資源簡介

4.5 歐姆定律
一、學習目標
1.清楚能改變電阻的量,了解電阻的決定式和定義式
2.清楚歐姆定律中定值電阻兩端的電壓和電流不會改變電阻
3.了解串聯、并聯電路中,電流、電壓、電阻的關系
4.了解滑動變阻器的變化對電壓表電流表的影響
5.學會建立模型去解答一些簡單的電路綜合題
二、知識點默寫
1、電阻定義式:
2、電阻定律:在溫度不變的情況下,導體的電阻與導體的長度成 ,與橫截面積成 。數學表達式(電阻的決定式):。
3、通過一段電路的電流,跟這段電路兩端的電壓成 ,跟這段電路的電阻成 ,這一規律叫部分電路歐姆定律。
4、
串、并聯電路特點
 
串聯電路
并聯電路
電流
  各處電流
  
  
  
 即電流分配和電阻成反比
電壓
  電壓分配和電阻成正比
  
  各支路兩端電壓
  
總電阻
  總電阻等于各 ,即
  
總電阻的倒數等于各電阻 ,即
  
5、斷點故障的判斷:用電壓表與電源并聯,若有電壓時,再逐段與電路并聯,若電壓表指針偏轉,則這段電路 。
6、短路故障的判斷:用電壓表與電源并聯,若有電壓時,再逐段與電路并聯,若電壓表示數為零時,該電路 ;當電壓表示數不為零,則該電路沒被短路或不完全被短路。
7、已知電路發生某種故障,尋求故障發生在何處時,可將整個電路劃分為 部分,然后逐一假設某部分電路發生故障,運用歐姆定律進行正向推理。推理結果若與題述物理現象不符合,則故障不是發生在這部分電路;若推理結果與題述物理現象符合,則故障可能發生在這部分電路。直到找出發生故障的全部可能為止。
三、例題解析
[例題1]如圖所示,電源電壓保持不變,若在甲、乙兩處分別接入電壓表,閉合開關S1、S2 , 測得U甲:U乙=4:3,若只斷開開關S2 , 拆去電壓表,并在甲、乙兩處分別接入電流表,則此時I甲:I乙是(  )
A.?1:1????????????????????B.?4:3??????????????????????????C.?3:4?????????????????????????D.?16:9
[解析]由電路圖可知,甲、乙同時為電壓表,閉合開關S1、S2時,兩電阻串聯,電壓表甲測R1兩端電壓,電壓表乙測R2兩端電壓;
通過兩電阻的電流I相同,由I=UR可知,兩電阻阻值之比:R1R2===43 ,
兩電表都是電流表,只斷開開關S2 , 兩電阻并聯,電流表甲測R2的電流,乙測R1的電流,
兩電阻并聯,它們兩端的電壓U相等,通過兩電表的電流之比:=UR2UR1=R1R2=43 ,
[答案]B
[例題2]如圖所示,R1與R2并聯在電源電壓為3 V的電路中。只閉合開關S1時,電流表的示數為0.3 A;同時閉合開關S1和S2 , 電流表的示數為0.5 A。則(?? )
?R1的阻值為60 Ω????? ?B.?R2的阻值為15 Ω???????
C.?通過R1的電流是0.5 A????? ??D.?通過R2的電流是0.3 A
[解析]只閉合開關S1時,只有電阻R1工作,此時電流表測通過R1的電流;
則通過R1的電流為0.3A;
同時閉合開關S1和S2 , 電阻R1與R2并聯,此時電流表測干路電流;
那么通過電阻R2的電流:I2=I總-I1=0.5A-0.3A=0.2A;
那么R1的阻值為:R1=U1I1=3V0.3A=10Ω ;
那么R2的阻值為:R2=U2I2=3V0.2A=15Ω 。
[答案]B
四、鞏固練習
1.某同學在探究“電流跟電壓、電阻的關系”時,根據收集到的數據畫出了如圖所示的I-R圖像,下列結論與圖像相符的是(?? )
?電阻一定時,電流與電壓成正比
B.?電阻一定時,電壓與電流成正比
C.?電壓一定時,電流與電阻成反比
D.?電壓一定時,電阻與電流成反比

題1圖 題2圖
2.如圖是甲、乙兩電阻的電流隨電壓變化的曲線,據圖判斷( ???)。
A.?R甲R乙????????????????D.?無法確定
3.圖甲所示電路中,電源電壓不變,R1為定值電阻,R2為滑動變阻器。閉合開關S,移動滑片P,多次記錄電壓表示數U和對應的電流表示數I,則繪出圖乙中的I﹣U關系圖像正確的是(?? )
A.???????????B.????C.?????????????D.?
4.如圖所示的電路中.電源兩端的電壓保持不變.只閉合開關S1時.將滑動變阻器的滑片移至最左端,電流表A1的示數為1.2A,再將滑片移至最右端.電壓表V2的示數變化了4V.電流表A1的示數變化了0.8A;只閉合開關S1、S2時,電路消耗的功率為P,只閉合開關S1、S3時,電路消耗的功率為P′.已知P:P′=1:2.若將開關S1、S2和S3都閉合,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電源電壓為36V?????????????????????????????B.?R1、R3的阻值分別為10Ω、5Ω
C.?電壓表V1的示數始終為18V???????D.?當滑片P向右移動時電流表A2示數變大

題4圖 題5圖
5.如圖所示,電源電壓保持不變,R1、R2 和R3三個電阻中有兩個電阻的阻值相等,當所有開關都閉合時電路總功率是只閉合S1時電路總功率的4.5倍,則R1和R2的比值最大為(  )
A.?1:1???????????????????????B.?2:1?????????????????????????????C.?3:1????????????????????D.?5:4
6.小夢將定值電阻R1與滑動變阻器R2接入電源電壓不變的電路中,如圖所示.閉合開關S,各表均有一定示數,滑動變阻器的滑片向右滑動到一定位置過程中,電流表、電壓表V1和V2示數變化量分別為△I、△U1、△U2 .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V1示數不變,V2示數變大????B.?V1示數變小,V1示數和電流表示數之比變小
C.?V2示數變大,△U1>△U2????D.?電流表示數變小,ΔU1ΔI不變

題6圖 題7圖
7.如圖所示,電源電壓保持不變,開關S閉合后,燈L1、L2都能正常發光,甲、乙兩個電表的示數之比是2:3.此時燈L1、L2的電阻之比是(  )
A.?2:1???????????????????????????B.?3:2???????????????????????????C.?2:3??????????????????????????D.?1:2
8.如圖所示的電路中,電源電壓保持不變.閉合開關S,當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動時,電流表A1和A2示數的變化情況分別是(  )
?變小、變小??????????????B.?變大、變大???????????C.?變大、不變?????????????D.?變小、不變
題8圖 題9圖
9.小云家衛生間安裝了換氣扇和照明燈,換氣扇和照明燈的電路連接如圖所示,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A.?換氣扇和照明燈不能同時工作
B.?換氣扇和照明燈只能同時工作
C.?換氣扇和照明燈工作時,通過它們的電流一定相等
D.?換氣扇和照明燈工作時,它們兩端的電壓一定相等
10.如圖所示的兩個電路中,電源電壓相等且保持不變。閉合開關S,當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均向右移動時,燈泡L1和L2的亮度變化情況是(?? )
?L1變暗,L2亮度不變??????????? ??B.?L1、L2都變亮?????????????
C.?L1變亮,L2變暗????????? ????D.?L1、L2都變暗
11.如圖所示的電路中,電源電壓保持不變,閉合開關S,向右移動滑動變阻器滑片P的過程中(?? )
?電流表A示數變大???????????????????????? ???????????????????????B.?電壓表V2示數變小
C.?電壓表V1示數與電壓表V2示數的差值變大?????
D.?電壓表V1示數與電流表A示數的比值變大

題11圖 題12圖
12.如圖電路中,電源電壓保持不變,當開關S閉合,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動時,電流表和電壓表的示數變化情況分別為(??? )
A.?電流表的示數變小,電壓表的示數變大??????????????
B.?電流表的示數變大,電壓表的示數不變
C.?電流表的示數變小,電壓表的示數不變???????????????
D.?電流表的示數變小,電壓表的示數變小
13.在研究物質的導電性時,采用如圖所示的實驗電路。用酒精燈對著取自白熾燈的玻璃芯柱加熱,燈泡L會慢慢亮起來。對此,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玻璃芯柱和燈泡L是并聯的???????????????????????????
?通過燈泡的電流要比通過玻璃芯柱的電流大
C.?加過程中,玻璃芯柱的電阻隨溫度升高而增大??
??D.?加熱過程中,電壓表的示數將逐漸增大
14.甲、乙兩地相距40 km,在甲、乙兩地之間沿直線架設了兩條輸電線,已知每條輸電線每千米的電阻為0.2 Ω。現輸電線在某處發生了短路,為確定短路位置,搶修員進行了如下操作:在甲地利用電源(電壓恒為6 V)、定值電阻R0(阻值為20 Ω)、電壓表(量程為0~3 V)以及開關等與輸電線組成了一個檢測電路(如圖所示,電壓表未畫出),閉合開關后,電壓表示數為2 V。解答如下問題:
(1)根據題意判定電壓表的連接位置,將它接入檢測電路。
(2)計算出短路位置離甲地的距離。
答案
知識點默寫
1、電阻定義式:R=U/I
2、電阻定律:在溫度不變的情況下,導體的電阻與導體的長度成正比,與橫截面積成反比。數學表達式(電阻的決定式):。
3、通過一段電路的電流,跟這段電路兩端的電壓成正比,跟這段電路的電阻成反比,這一規律叫部分電路歐姆定律。
4、
串、并聯電路特點
 
串聯電路
并聯電路
電流
  各處電流相等
  
  
  
 即電流分配和電阻成反比
電壓
  電壓分配和電阻成正比
  
  各支路兩端電壓相等
  
總電阻
  總電阻等于各電阻之和,即
  
總電阻的倒數等于各電阻倒數之和,即
  
5、斷點故障的判斷:用電壓表與電源并聯,若有電壓時,再逐段與電路并聯,若電壓表指針偏轉,則這段電路有斷點。
6、短路故障的判斷:用電壓表與電源并聯,若有電壓時,再逐段與電路并聯,若電壓表示數為零時,該電路被短路;當電壓表示數不為零,則該電路沒被短路或不完全被短路。
7、已知電路發生某種故障,尋求故障發生在何處時,可將整個電路劃分為若干部分,然后逐一假設某部分電路發生故障,運用歐姆定律進行正向推理。推理結果若與題述物理現象不符合,則故障不是發生在這部分電路;若推理結果與題述物理現象符合,則故障可能發生在這部分電路。直到找出發生故障的全部可能為止。
鞏固練習
1.C 2.A 3.A 4.B 5.B
6.D 7.D 8.D 9.D 10.A
11.D 12.B 13.D
14.(1)解:如圖所示:
(2)解:由題可知,閉合開關后,電壓表示數為2 V,即U線=2 V,
由串聯電路的電壓特點可得,電阻R0兩端的電壓U0=U-U線=6 V-2 V=4 V,
因串聯電路的電流處處相等,則電路中的電流:
I= U0R0 = 4V20Ω =0.2 A,
由I= UR 可得,甲地到短路位置兩輸電線的總電阻:
R線= U線I = 2V0.2A =10 Ω,
根據題意可得,甲地到短路位置兩輸電線的總長度L= 10Ω0.2Ω/km =50 km,
因兩條輸電線是并排架設的,所以短路位置離甲地的距離s= 12 L= 12 ×50 km=? 25 km。
鞏固練習解析
1.C
【解析】電阻是導體本身的性質,它的大小只與導體的材料、長度、橫截面積以及溫度有關。圖像的橫坐標表示電阻,縱坐標表示電流,是個反比例函數圖像,說明:電壓一定時,電流隨電阻的增大而減小,即電流與電阻成反比,故C正確,而A、B、D錯誤。
2.A
【解析】根據公式R=UI可知,當電壓相等時,電流與電阻成反比。
如下圖所示,當電壓相同時,通過它們的電流:I甲>I乙;

那么R甲3.A
【解析】根據題意和題圖可知,滑動變阻器和定值電阻串聯,電流表測流經電路的電流,電壓表測得滑動變阻器兩端的電壓。根據歐姆定律變形公式R=UI , 可知流經電阻的電壓和電流呈反比關系,由此判斷A選項符合題意。
4.B
【解析】解:(1)只閉合開關S1時,將滑動變阻器的滑片移至最左端,R1與R3串聯,電流表A1測電路中的電流,
因串聯電路中總電阻等于各分電阻之和,
所以,由I= UR 可得,電源的電壓:
U=I1(R1+R3)=1.2A×(R1+R3),
再將滑片移至最右端時,R1與R3、R2的最大阻值串聯,
則R3的阻值:
R3= ΔU3ΔI = 4V0.8A =5Ω,
此時電路中的電流:
I2=I1﹣0.8A=1.2A﹣0.8A=0.4A,
電源的電壓:
U=I2(R1+R2+R3)=0.4A×(R1+R2+5Ω),
只閉合開關S1、S2時電路為R1的簡單電路,只閉合開關S1、S3時電路為R3的簡單電路,
由P= U2R 可得,電路消耗的功率之比:
PP' = U2R1U2R3 = R3R1 = 12 ,
則R1=2R3=2×5Ω=10Ω,故B正確;
U=I1(R1+R3)=1.2A×(10Ω+5Ω)=18V,故A錯誤;(2)開關S1、S2和S3都閉合時,三電阻并聯,電壓表V1被短路,電壓表V2測電源的電壓,電流表A1測干路電流,電流表A2測R1和R2支路的電流之和,
則電壓表V1被短路,示數為零,故C錯誤;
當滑片P向右移動時,接入電路中的電阻變大,
由I= UR 可知,通過R2的電流變小,
因并聯電路中各支路獨立工作、互不影響,
所以,通過R1的電流不變,
則R1和R2支路的電流之和變小,電流表A2示數變小,故D錯誤.
5.B
【解析】當所有開關都閉合時,R2和R3并聯,則總功率P并=P2+P3=U2R2+U2R3;
只閉合S1時R1、R2串聯,根據電阻串聯的特點可知:R串=R1+R2 ,
則總功率P串==U2R1+R2;
已知:P并=4.5P串 ,
即:U2R2+U2R3=4.5×U2R1+R2;
所以,(R1+R2)(R2+R3)=4.5R2R3;
A、若R1和R2的比值為1:1,則R1和R2與R3不相等,所以,左邊=(R2+R2)(R2+R3)=2R22+2R2R3 , 與4.5R2R3不一定相同,故A錯誤;
B、若R1和R2的比值為2:1,則
R2=R3時,所以,
左邊=(2R2+R2)(R2+R2)=6R22 , 右邊=4.5R2R2=4.5R22 , 等式不成立,
R1=R3時,所以,
左邊=(2R2+R2)(R2+2R2)=9R22 , 右邊=4.5R2×2R2=9R22 , 等式成立,故B正確;
C、若R1和R2的比值為3:1,則
R2=R3時,所以,
左邊=(3R2+R2)(R2+R2)=8R22 , 右邊=4.5R2R2=4.5R22 , 等式不成立,
R1=R3時,所以,
左邊=(3R2+R2)(R2+3R2)=16R22 , 右邊=4.5R2×3R2=13.5R22 , 等式不成立,故C錯誤;
D、若R1和R2的比值為5:4,則
R2=R3時,所以,
左邊=(1.25R2+R2)(R2+R2)=4.5R22 , 右邊=4.5R2R2=4.5R22 , 等式成立,
R1=R3時,所以,
左邊=(1.25R2+R2)(R2+1.25R2)=5.0625R22 , 右邊=4.5R2×1.25R2=5.625R22 , 等式不成立,故D錯;
6.D
【解析】由圖知:定值電阻和滑動變阻器串聯,電壓表V1測量定值電阻兩端電壓,電壓表V2測量滑動變阻器兩端電壓,電流表測量電路電流.
A、在串聯電路中,電阻具有分壓作用.滑動變阻器滑片向右移動過程中,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電阻增大,根據串聯電路用電器兩端電壓與其阻值成正比知,滑動變阻器兩端電壓增大,即電壓表V2示數增大,而電源電壓一定,所以電壓表V1示數減小.此選項錯誤;
B、由A知,電壓表V1示數減小,但定值電阻阻值一定,所以V1示數和電流表示數之比﹣﹣定值電阻阻值不變.此選項錯誤;
C、由A知,電壓表V2示數增大,但電源電壓一定,前后兩種情況下定值電阻和滑動變阻器兩端電壓變化程度相同,即,△U1=△U2 . 此選項錯誤;
D、定值電阻阻值不變,滑動變阻器滑片向右移動過程中,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電阻增大,電路總電阻增大,電源電壓一定,由歐姆定律知,電路電流減小,所以電流表示數減小.滑片在不同位置時,定值電阻兩端電壓變化量與通過的電流變化量之比為R1 , 而R1是定值電阻,所以不變.此選項正確.
7.D
【解析】如果甲乙任何一個為電流表,將會形成短路,因此甲乙都為電壓表,此時燈L1、L2串聯連接,電壓表甲測量L2兩端電壓,電壓表乙測量電源電壓;
因為串聯電路兩端電壓等于各部分電壓之和,并且甲、乙兩個電表的示數之比是2:3,所以燈L1、L2兩端電壓之比:U1:U2=(3﹣2):2=1:2;
又因為串聯電路電流相等,即I1=I2;
由I=UR可得,R1:R2=U1I1:U2I2=U1:U2=1:2.
8.D
【解析】由圖可知:R1和R2并聯,電流表A1測干路電流,電流表A2測R2支路電流,并聯電路中支路與支路間互不干擾,所以滑片P向左移動時,R2支路上電流不變,即電流表A2示數不變;滑動變阻器R1接入電路的阻值變大,由I=UR可知R1支路電流變小,根據并聯電路的電流特點,總電流變小,即電流表A1示數變小.故ABC錯誤,D正確.
9.D
【解析】根據電路圖可知,換氣扇和照明燈并聯。開關S1與換氣扇串聯,只能控制換氣扇;開關S2與照明燈串聯,只能控制照明燈。
當兩個開關都閉合時,換氣扇和照明燈可以同時工作;當只閉合其中一個開關時,二者可以不同時工作,故A、B錯誤;
根據并聯電路各支路兩端電壓相等可知,換氣扇和照明燈兩端的電壓相等,但是它們的電阻不一定相等,根據公式I=UR可知,通過它們的電流不一定相等
10.A
【解析】左圖:燈泡L1與滑動變阻器串聯。當變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動時,變阻器的阻值增大,那么通過燈泡的電流變小,因此燈泡L1的亮度變小;
右圖:燈泡L2與變阻器并聯,它們兩端的電壓始終等于電源電壓,因此無論滑片P向那個方向移動,燈泡L2的電壓都保持不變,那么它的亮度保持不變。
11.D
【解析】由題圖可知,R1與R2串聯,電壓表V1測電源電壓,電壓表V2測R2兩端的電壓,電流表測電路中的電流。
滑片P向右移動的過程中,R2↑→R總↑→I↓→U1↓→U2↑(↑表示“變大”,↓表示“變小”),所以電流表示數變小,電壓表V2的示數變大,故A、B錯誤;
電壓表V1示數與電壓表V2示數的差值等于R1兩端的電壓U1 , 是變小的,故C錯誤;
電壓表V1示數與電流表A示數的比值,即為電路中的總電阻R總 , 它是變大的,故D正確。
12.B
【解析】當開關S閉合后,定值電阻R1與變阻器R2并聯,電流表測總電流,電壓表測變阻器的電壓。
當滑片P向左移動時,變阻器的阻值減小,那么并聯電路的總電阻變小,根據“電流與電阻的反比關系”可知,此時電流表的示數增大。由于變阻器兩端的電壓始終等于電源電壓,所以電壓表的示數保持不變。
13.D
【解析】A.根據圖片可知,燈泡與玻璃芯柱首尾相連,那么它們串聯,故A錯誤;
B.在串聯電路中,各處電流都相等,故B錯誤;
C.在加熱過程中,燈泡亮度增大,說明電流逐漸增大,而總電阻逐漸減小。由于燈絲電阻隨溫度升高而增大,所以玻璃芯柱的電阻肯定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小,故C錯誤;
D.加熱過程中,燈泡的亮度變大,說明電壓表的示數逐漸增大,故D正確。
14.(1)解:如圖所示:
(2)解:由題可知,閉合開關后,電壓表示數為2 V,即U線=2 V,
由串聯電路的電壓特點可得,電阻R0兩端的電壓U0=U-U線=6 V-2 V=4 V,
因串聯電路的電流處處相等,則電路中的電流:
I= U0R0 = 4V20Ω =0.2 A,
由I= UR 可得,甲地到短路位置兩輸電線的總電阻:
R線= U線I = 2V0.2A =10 Ω,
根據題意可得,甲地到短路位置兩輸電線的總長度L= 10Ω0.2Ω/km =50 km,
因兩條輸電線是并排架設的,所以短路位置離甲地的距離s= 12 L= 12 ×50 km=? 25 km。
【解析】(1)甲地是電源所在位置,電阻R0與導線電阻R線串聯;要確定短路位置,需要測出甲地到短路位置兩輸電線串聯的總電阻。只要用電壓表應測導線的總電壓,就能根據U0=U總-U線計算出R0的電壓,從而計算出通過電路的電流,最后再根據R線=U總I計算出導線的電阻,最后得到短路位置到甲地的導線長度即可。
(2)首先根據U0=U總-U線計算出R0兩端的電壓,然后根據 ?I=I0=U0R0? 計算出通過電路的電流,接下來根據?R線=U線I 計算出導線的電阻,根據L=R線0.2Ω/km計算出導線的總電阻。由于導線并排架設,因此短路位置到甲地的距離等于導線長度的一半,即s=12L。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隆德县| 西峡县| 诸城市| 合肥市| 区。| 清新县| 南召县| 安阳县| 朝阳县| 拉孜县| 新兴县| 龙南县| 田东县| 辽宁省| 达拉特旗| 合江县| 古浪县| 巨鹿县| 三江| 五台县| 鸡泽县| 定兴县| 揭东县| 湘阴县| 武鸣县| 安图县| 塔城市| 全南县| 化德县| 宜州市| 达拉特旗| 出国| 偏关县| 广东省| 香河县| 台北市| 库车县| 大埔县| 东山县| 鱼台县| 贵溪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