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師生共用教學案(13) 年級:七年級 科目:生物 執筆:*** 審核:***** 課題:人體內廢物的排出 課型:新授 時間: 學習目標: 1.人體產生的廢物有哪些排出體外的途徑; 2.泌尿系統由哪些結構組成; 3.尿是如何形成和排出的。 學習重點、難點:腎小球的過濾作用和腎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學法指導:讀議展練相結合 學習過程: 自主學習。 1.人體將二氧化碳、尿素,以及多余的水和無機鹽等排出體外的過程叫做 。 2?.人體產生的廢物中,尿素、多余的水和無機鹽主要是通過 排出的。 3?. 是形成尿液的器官。它的結構和功能單位是 ,由 、 和 等部分構成。 4?. 當原尿流經 時,全部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無機鹽等被重新吸收回血液。 5?.人體細胞在生命活動中不斷產生各種廢物,其中二氧化碳由____________排出體外;產生的尿素等廢物主要由_____________形成尿液排出體外,還有一部分尿素由_______通過汗腺排出體外。 合作交流。小組討論,完成下列各題。 6. 觀察課本73頁圖,小組討論口頭回答以下內容: (1)由圖示可以看出,泌尿系統是由哪些器官組成的? (2)注意觀察標注的腎動脈和腎靜脈以及腎的顏色,根據你所學過的知識,推測一下血液是怎樣進出腎臟的? (3)你認為尿液的形成與血液循壞有什么關系? 7.尿液的產生及排出有什么意義? 探究提高:小組內討論交流,完成以下內容 8.閱讀課本分析小組討論回答: (1)尿液和血漿的成分有什么不同?你認為排尿主要排出哪些物質? (2)血漿和腎小囊中液體成分的變化,說明腎小球和腎小囊壁的作用有什么特點? (3)在腎小囊中出現葡萄糖而在尿液中并沒有,這說明腎小管有什么作用? 9.下表是正常人血液、原尿、尿液中的主要物質常數的比較,請據表分析作答。 成分 樣品A 樣品B 樣品C 蛋白質 0 7~9 微量 葡萄糖 0 0.1 0.1 尿素 2.0 0.03 0.03 無機鹽 1.6 0.91 0.91 (1)樣品________是原尿,它與樣品B比較,幾乎不含________。 (2)樣品________是尿液,它與樣品B比較,________和無機鹽的濃度明顯要高。 (3)樣品A與樣品C中的物質含量明顯不同,這種差別主要是由于腎小管的________作用造成的。 鞏固提高。根據所學知識,完成下列各題。 10.血液進入腎臟后形成尿的途徑是 ( ) A.血液→腎小囊→腎小球→腎小管→尿道 B.血液→腎小管→腎小囊→腎小球→尿道 C.血液→腎小球→腎小囊→腎小管→尿道 D.血液→腎小球→腎小管→腎小囊→尿道 11.腎臟通過過濾作用產生的原尿最初進入到 ( ) A.腎小管 B.腎小囊 C.收集管 D.腎小球 12.人體尿素含量最低的血管是 ( ) A.腎小管 B.腎動脈 C.腎靜脈 D.出球小動脈 13.一般情況下,健康人的尿液中不應有的是 ( ) A.水 B.無機鹽 C.尿素 D.葡萄糖 33147001098550014圖為尿的形成示意圖,請據圖回答問題: (1)腎單位的結構包括圖中標號___________。 (2)圖中標號④________末端內的液體是_________,與標號③_______內的液體_________相比較,前者不含__________。 (3)人體每天形成的原尿大約有150L是由于圖中標號①________的________作用,而人體每天排出的尿液只有1.5L是由于圖中標號[ ]__________的___________作用。 102870019812000教(學)后感: 019812000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