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021浙教版科學“中考二輪專題突破”講義(二):化學反應坐標、曲線【word,含答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021浙教版科學“中考二輪專題突破”講義(二):化學反應坐標、曲線【word,含答案】

資源簡介

【類型一】PH曲線
1. 酸、堿中加水稀釋時溶液pH的變化曲線

圖1 圖2
(1)圖1:起始時酸溶液pH小于7,溶液顯酸性,隨著水的加入,pH不斷增大,但最終pH小于7。
(2)圖2:起始時堿溶液pH大于7,溶液顯堿性,隨著水的加入,pH不斷減小,但最終pH大于7。
2. 水中加酸、堿的pH變化曲線

圖3 圖4
(1)圖3:起點水的pH=7,隨著酸的加入,酸性不斷增強,即pH不斷減小,但不會小于或等于加入酸溶液的pH。
(2)圖4:起點水的pH=7,隨著堿的加入,堿性不斷增強,即pH不斷增大,但不會大于或等于加入堿溶液的pH。
【類型二】反應物和生成物的質量曲線
1.反應物和生成物的質量曲線

圖1 圖2
分析:隨著反應的進行,反應物的質量不斷減少,若反應物有剩余,則如圖1所示;若反應物完全反應,則如圖2所示。
2. 生成物的質量曲線
(1)兩種物質的反應
分析:開始時,生成物的質量為0,即起點為0。隨著反應的進行,生成物的質量不斷增加,反應結束時生成物的質量達到最大,之后保持不變,如圖3所示。

圖3 圖4
(2)兩種物質和另一種物質的反應
分析:①第一個反應的生成物反應一開始就立即產生,隨著反應的進行,生成物的質量不斷增加,完全反應時,質量達到最大并保持不變,如圖3所示。
②第二個反應在第一個反應結束后才開始,即起點的橫坐標不是_(填“是”或“不是”)0,隨著反應的進行,生成物的質量不斷增加,完全反應時,質量達到最大并保持不變,如圖4所示。
【知識拓展】(1)酸(H+)與堿(OH-)的反應優(yōu)先于酸與鹽、堿與鹽的反應。
如①向一定量NaOH和Na2CO3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稀鹽酸
先:(寫化學方程式,下同)
后:
②向一定量CuSO4和H2SO4的混合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
先:
后:CuSO4+2NaOH=== Cu(OH)2↓+Na2SO4
(2)CO32-優(yōu)先與H+發(fā)生反應。
如向一定量氯化鈣和鹽酸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2CO3溶液
先:Na2CO3+2HCl=== 2NaCl+CO2↑+H2O
后:Na2CO3+CaCl2=== CaCO3↓+2NaCl
【特別提醒】將稀硫酸加入到NaOH和Ba(NO3)2的混合溶液中,由于H+、OH-以及SO42-、Ba2+均只發(fā)生了一個反應,故不存在先后順序。
【類型三】與催化劑相關的曲線
以向H2O2溶液中加入催化劑MnO2制取O2為例
分析:化學反應前后,催化劑的質量不發(fā)生變化(圖1)。催化劑只改變化學反應速率,不會改變生成物的質量(圖2)。
【類型四】反應前后固體或溶液的質量曲線

圖1 圖2 圖3 圖4
【類型五】溶解過程的相關曲線

圖1 圖2 圖3
1. 向溶劑中加入該溶質
分析:起點為0,隨著溶質的不斷加入,溶質質量和溶質質量分數(shù)均不斷增大,當溶液達到飽和時達到最大值,之后保持不變,如圖1。
2. 向不飽和溶液中加入其溶質
分析:起點不為0,隨著溶質的不斷加入,溶質質量、溶液質量和溶質質量分數(shù)均不斷增大,當溶液達到飽和時達到最大值,之后保持不變,如圖2。
3. 向飽和溶液中加入其溶質
分析:起點不為0,且該溶液已經飽和,不能再繼續(xù)溶解該溶質,則溶質質量、溶液質量和溶質質量分數(shù)均保持不變,如圖3。
4. 溫度變化曲線
固體與水反應或溶解過程的溫度變化
(1)硝酸銨加水溶解過程中吸熱,溶液溫度降低;
(2)氫氧化鈉加水溶解過程中放熱,溶液溫度升高;
(3)氧化鈣與水反應放熱,溶液溫度升高。
例1.下列圖像不能正確反映對應變化關系的是(  )

例2 下列圖像不能正確反映其對應變化關系的是(  )

A. 加熱一定量的二氧化錳和氯酸鉀的混合物制氧氣
B. 用等質量、等濃度的過氧化氫溶液在有無二氧化錳兩種條件下制氧氣
C. 向一定量鹽酸和氯化鈣混合溶液中滴加碳酸鈉溶液
D. 向氯化亞鐵溶液中加入適量的鋅粉
例3 下列圖像不能正確反映對應變化關系的是(  )

A. 向一定量飽和碳酸鈉溶液中加入水 B. 向一定量的飽和石灰水中加入氧化鈣固體
C. 一定溫度下,向不飽和的氯化鈉溶液中不斷加入氯化鈉固體
D. 一定溫度下,向飽和硝酸鉀溶液中不斷加入硝酸鉀固體
1.下列圖像能正確反映對應變化關系的是(  )

2.往10 g硫酸和硫酸銅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溶質質量分數(shù)為10%的氫氧化鈉溶液,所得溶液的質量和加入的氫氧化鈉溶液質量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 a點時溶液中有3種溶質
B. b點時溶液中水的質量為15.78 g
C. c點時溶液的pH=7
D. 原混合溶液中硫酸銅的質量分數(shù)為16%
3.向盛有一定量固體的燒杯中加入某溶液,固體質量變化與如圖相符的是(  )
A. MnO2中加入H2O2溶液
B. Cu-Zn合金中加入稀HCl
C. CuO中加入稀H2SO4
D. BaCO3中加入稀HNO3
4.取一定量打磨后的鋁片于某容器中,再逐漸加入稀鹽酸。加入稀鹽酸的質量與有關量的變化關系圖錯誤的是(  )

5.下列圖像不能正確反映對應變化關系的是(  )

A. ①表示一定溫度下,向接近飽和的NaCl溶液中加入過量的NaCl固體
B. ②表示向一定質量的CuCl2溶液中滴加過量的NaOH溶液
C. ③表示向一定質量的稀鹽酸中加入過量的CuO粉末
D. ④鎂條在裝有空氣的密閉容器內充分燃燒
6.向一定質量的CuSO4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一段時間后,改為滴加稀鹽酸,所得沉淀質量隨加入試劑總體積的變化趨勢如圖所示。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
A. b點時所加試劑一定是稀鹽酸
B. 加入試劑總體積為V1時,溶液中不存在NaOH
C. c點時溶液中的溶質都是鹽
D. a點時溶液中一定不存在Cu2+
1.下列圖像不能正確反映其對應變化關系的是(  )

A. 向一定量的氧化鐵粉末中逐滴加入稀硫酸
B. 室溫時,向一定量的飽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生石灰
C. 一定溫度下,向一定量接近飽和的KNO3溶液中加入少量KNO3固體
D. 向一定量某濃度的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稀鹽酸
2.菱錳礦(MnCO3)的重要用途之一是制備錳的氧化物。已知,不同溫度下,在空氣中加熱菱錳礦,將得到固體(錳的氧化物)并放出CO2。如圖為興趣小組在某溫度下、于空氣氣氛中加熱MnCO3所得到的固體質量(m)和加熱時間(t)關系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 Y點時MnCO3已反應完全
B. 所得固體物質的化學式為MnO2
C. 固體產物中錳元素質量為5.5 g
D. MnCO3加熱得到錳的氧化物過程中氧氣參加了反應
3. 數(shù)形結合能對化學反應進行定量描述。下列圖像能正確反映對應變化關系的是(  )

A. 一定質量的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鐵粉
B. 等質量的碳酸鈣與足量溶質質量分數(shù)相同的稀鹽酸反應
C. 等質量的鐵粉和鋅粉分別與足量溶質質量分數(shù)相同的稀硫酸反應
D. 高溫條件下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鐵
4. 下列圖像能正確反映對應變化關系的是(  )

A. 將表面生銹的鐵釘放入稀鹽酸中 B. 紅磷在密閉容器中燃燒
C. 將一定量鋅粉加入到硫酸銅溶液中 D. 向稀鹽酸中滴加硝酸銀溶液
5. 下列圖像能正確反映實驗操作的是(  )

A. 高溫煅燒一定質量的碳酸鈣固體
B. 向裝有氫氧化鈉和碳酸鈉混合溶液的燒杯中滴加稀硫酸
C. 向兩份等質量、相同質量分數(shù)的稀硫酸中,分別不斷加入鎂粉和鋅粉
D. 加熱高錳酸鉀制取氧氣
參考答案
例1.A
例2.C
例3.A
1.D 2.D 3.B 4.B 5.C 6.D
1.C 2.B 3.C 4.A 5. B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宣汉县| 温州市| 施甸县| 怀远县| 佛教| 嫩江县| 蒲江县| 西藏| 于田县| 柞水县| 肇庆市| 灵丘县| 类乌齐县| 丹棱县| 平度市| 涿州市| 德兴市| 永春县| 儋州市| 肇源县| 义马市| 怀仁县| 衡阳市| 犍为县| 波密县| 隆子县| 安宁市| 迭部县| 通道| 大竹县| 宁乡县| 华安县| 洪洞县| 左贡县| 朝阳市| 吉水县| 盖州市| 晋江市| 曲松县| 区。| 滨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