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六年級下冊實驗操作題目匯總(4個)1.實驗名稱自制顯微鏡實驗材料兩個不同放大倍數的放大鏡、卡紙(或現成的紙筒)、剪刀、膠水,方法和步驟1.用卡紙卷成紙筒。2.上下移動調整兩個放大鏡之間的距離,直到找到物體最清楚的圖像。3.用紙筒和膠帶紙把兩個放大鏡固定下來。4.試一試:做成后的顯微鏡是否能把物體的圖像放得更大了。觀察到的現象自制顯微鏡能把物體的圖像放得更大。實驗結論兩個凸透鏡組合起來可以使物體的圖像放得更大。2.實驗名稱用顯微鏡觀察洋蔥表皮細泡實驗材料洋蔥、小刀、清水、滴管、碘酒、吸水紙、載玻片、蓋玻片、顯微鏡、放大鏡方法和步驟制作洋蔥表皮裝片1.在一個干凈的玻璃載片中間滴一滴清水;2.用鑷子把取下的洋蔥表皮放到載玻片的水滴中央,注意標本要平展開,不能折疊;3.用蓋玻片(或另一個玻璃載片)傾斜著蓋到標本上面,即放蓋玻片時,先放一端,再慢慢放下另一端,注意不要有氣泡;4.從標本的邊緣滴一.滴稀釋的碘酒,并把玻片微微傾斜,再用吸水紙從另.端吸掉多余的水;5.然后將做好的洋蔥表皮裝片放到顯微鏡載物臺上。顯微鏡的使用1.一只手握住鏡臂,另一只手托著鏡座,將顯微鏡向著光擺放在平坦的桌面上;2.轉動轉換器,將低倍物鏡轉到鏡筒下;3.調節載物臺下的反光鏡,從目鏡往下看,能看見一個亮的光圈;4.調節粗準焦螺旋將鏡筒抬起,使低倍物鏡離載物臺大約2~3厘米。將想觀察的標本的載玻片放在載物臺上,用壓片夾夾住,要使標本恰好在載物臺通光孔的中央;5.調節準焦螺旋,降低鏡筒,使低倍物鏡恰好在載玻片的上面;6.從目鏡往下看,調整準焦螺旋,將鏡筒慢慢地抬升到標本出現在視野里為止,調整光線使你能盡可能地看清標本;7.慢慢移動載玻片,觀察標本的各個部分,注意移動的方向和從目鏡里看到的方向正好相反。觀察到的現象洋蔥表皮上有一個個房間似的結構,是洋蔥的細胞。洋蔥表皮由一個個比較規則的多邊形組成。實驗結論洋蔥表皮是由細胞構成的。3.實驗名稱觀察白糖的變化實驗材料長柄金屬湯匙、白糖、蠟燭方法和步驟1.用長柄金屬湯匙取一小勺白糖,小心地移到蠟燭火焰上,慢慢加熱。2.預測白糖會發生什么變化。3.當加熱結束后,熄滅蠟燭,把湯匙放到桌子中間的盤子里冷卻。4.填寫記錄單。觀察到的現象白糖在加熱的過程中,首先是固體的白糖在加熱的情況下變成液體的白糖,發生物理變化。繼續加熱,白糖的顏色逐漸加深,甚至全部碳化,能聞到焦味,這時發生了化學變化。實驗結論一些物質在變化的過程中,會既發生化學變化又發生物理變化。4.實驗名稱小蘇打和白醋混合后的變化實驗材料玻璃杯、白醋、小蘇打、小匙、玻璃片方法和步驟1、取一只玻璃杯,倒入三匙白醋,然后小心地倒入一匙小蘇打;2、觀察實驗現象并進行描述;3、蓋上一塊玻璃片,用手觸摸玻璃杯外壁,說說感覺觀察到的現象玻璃杯內反應劇烈,開始看到產生了大量的氣泡,并聽到“嗤嗤”的聲音,后來氣泡逐漸減少,聲音逐漸變小,一段時間后反應停止,用手觸摸玻璃杯外壁,感受到玻璃杯變涼了。實驗結論小蘇打和白醋會發生化學反應,產生新的物質。5.實驗名稱觀察硫酸銅溶液與鐵釘的反應實驗材料半杯硫酸銅溶液、一枚鐵釘,一把鑷子方法和步驟1.配制一杯硫酸銅溶液。()2.用鑷子夾住一根鐵釘。3.把鐵釘的一端伸進硫酸銅溶液中觀察發生的現象。(注意不要全部浸入溶液,以便進行對比觀察)注意:不要直接用手接觸硫酸銅溶液,這是化學實驗的基本要求。觀察到的現象浸入溶液的鐵釘表面有紅色物質附著,淺藍色的溶液顏色逐漸變淺。放置在空氣中一段時間后,溶液逐漸變成紅褐色。實驗結論硫酸銅溶液和鐵釘會發生化學反應,產生新的物質。HYPERLINK"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