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社會.法治一輪復習學案知識點15.列出夏朝到清代王朝更替的時序,展現中華文明綿延不斷的基本脈絡課程標準:2-2-1列出秦代到清代王朝更替的時序,展現中華文明綿延不斷的基本脈絡。(主要朝代)(朝代更替時序)(知識點15)一夏朝到清代王朝更替的時序原始社會:BC2070年夏朝建立之前奴隸社會:BC2070---BC476(夏朝到春秋晚期)封建社會:BC475--1840年(戰國初年到鴉片戰爭前)戰國秦漢魏晉南北朝隋唐遼宋夏金并立明清((大一統))((多元文化民族融合))((開放革新、繁榮))((封建社會由盛轉衰))((封建社會的形成))((政權分立民族融合))朝代歌夏商周秦西東漢三國兩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又十國遼宋夏金元明清二夏朝到清代王朝更替中主要朝代1.BC221年,()——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國家2.分裂期:春秋戰國、魏晉南北朝、五代十國、遼宋夏金并立3.盛世:()文景之治;()光武中興()貞觀之治;()開元盛世()康乾盛世4.少數民族建立的統一王朝:元朝();清朝()5.我國古代結束分裂、實現統一的朝代、同一時間、開過皇帝朝代統一時間開國皇帝影響秦朝公元前221年()結束了春秋戰國諸侯割據爭霸的局面西晉280年司馬炎結束了三國鼎立的局面()隋朝589年楊堅結束了東晉南北朝以來南北分裂的局面元朝1279年忽必烈結束了唐代以來藩鎮割據和幾個民族政權并立的局面6.隋朝和秦朝類似,在中國歷史上都是短暫而又重要的王朝,兩朝相似之處:都開創了重要的制度:秦朝首先開創了中央集權的官僚制度,隋朝首先開創了三省六部制和科舉制。都修建了重大工程:秦朝修建了萬里長城,隋朝開鑿了大運河。都結束了分裂局面,完成統一,但存在的時間都比較短。7.我國古代經濟重心的南移:(1)東漢三國魏晉以來,江南地區的開發對我國經濟產生了深淵的影響,為經濟重心南移奠定了基礎。(2)唐朝后期,全國的經濟重心開始逐步向南轉移。(3)到南宋時,全國的經濟重心完成了從黃河流域到長江流域的轉移。(“蘇湖熟天下足”)8.中國古代社會的清明治世:盛世名稱朝代皇帝繁榮的共同原因啟示文景之治西漢漢文帝、漢景帝統治者的勵精圖治:善于改革。重視人才;重視農業生產,重視君民關系的改善,輕徭薄賦,提倡節儉;注重吏治,政治清明,社會安定等。重視農業、重視民主,減輕人民負擔;注重法紀,保持社會穩定;大力發展經濟,實現國富民強。光武中興東漢漢光武帝開皇之治隋朝隋文帝貞觀之治唐朝()貞觀遺風唐朝武則天()唐朝唐玄宗康乾盛世清朝康熙帝、雍正帝、乾隆帝9.兩宋時期的時代特征:(1)政治:多個民族政權并立。(2)文化:農牧文化交融。(3)經濟重心完成南移。10.中國歷史發展的趨勢:國家統一,民族融合,疆域版圖擴大。11.中國古代重要的政治制度:朝代政治制度朝代政治制度西周()戰國縣制()秦朝中央集權的官僚制度、皇帝制、郡縣制漢朝推恩令、刺史制度隋朝三省六部制元朝行省制度明朝內閣制、廠衛制清朝達賴班禪的冊封制度、金瓶掣簽制度知識梳理答案:二、1.秦3.西漢東漢唐太宗唐玄宗清朝4.蒙古族滿族5.嬴政只是短暫的統一8.唐太宗開元盛世11.分封制秦國1.(2021八下·臺州開學考)圖中所示的是古代統治者采取的一項鞏固國家統一的措施。請問這項措施是指(????)A.?車同軌????????????????????????????????B.?書同文?????????????????????????????????C.?度同制???????????????????????????????D.?衡同準【答案】B【解析】秦統一后,把小篆作為全國規范的文字,以后又在民間流行筆畫更為簡單的隸書。促進了各地的文化交流與發展,使文字進一步整體簡易;有利于文化的統一和傳承。ACD三項和題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題意;B項書同文是題干圖片反映的措施,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2.(2021八下·臺州開學考)圖中圖片按時間先后排序正確的是(????)A.?甲—乙—丁—丙????????????B.?乙—甲—丙—丁????????????C.?丙—丁—甲—乙????????????D.?丁—丙—乙—甲【答案】A【解析】官渡之戰發生在200年,赤壁之戰發生在208年,郾城大捷發生在1140年,淝水之戰發生在383年。A項甲—乙—丁—丙排序正確,符合題意;BCD三項排序都不正確,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3.(2021八下·臺州開學考)請聯系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李克強總理多次提出,要借改革創新的“東風”,在9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掀起“大眾創業”、“草根創業”浪潮。形成“萬眾創新”、“人人創新”新態勢。????(1)上圖是某名畫的局部內容。請問這幅全景式描繪當時都城東京及汴河兩岸繁華的名畫名稱是________,成畫時間是________。(2)考察古今中外的歷史,我們可以發現:改革(變法)是歷史發展的鮮明主題。聯系所學知識,完成下列填空。①成就齊桓公霸業的是________改革。②商鞅雖死,但法令猶行。是因為他的變法________。③北魏孝文帝為了進行改革,把首都遷到________。④雅典執政官克里斯提尼改革確立了雅典________制度。⑤日本經過“大化改新”成為________國家。(3)“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癝俱豐實。”請從重農政策、人才選拔制度和生產工具創新三個角度,用史實說明唐朝政府是如何扶植農業這一“天下之根本”的行業發展的。【答案】(1)《清明上河圖》;北宋(2)管仲;使秦國成為最強大的國家,為秦統一奠定基礎;洛陽;民主制度;中央集權制國家(3)重農政策:減輕農民的賦稅勞役。人才選拔制度:科舉制度。生產工具改進:筒車、曲轅犁。【解析】(1)本題考查《清明上河圖》的相關知識。宋代隨著城市的發展,反映人民生活的風俗畫增多。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描繪了北宋東京汴河沿岸風光和繁華景象。(2)本題考查古今中外的改革。①據所學知,齊桓公任用管仲為相,積極改革內政,發展生產,組建強大的軍隊,通過管仲改革,國國富兵強,齊桓公成為春秋時期第一個霸主;②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商鞅變法使得秦國國富兵強,成為戰國后期最富強的封建國家,為以后兼并六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③為了便于學習和接受漢族先進文化,進-步加強對黃河流域的控制,孝文帝不顧守舊勢力的反對,于494年將都城從平城遷到洛陽;④依據所學知識可知,王安石變法的目的是改變北宋“積貧”“積弱”的現狀,而達到富國強兵的目的;⑤依據所學知識可知,鏟除貴族特權,確立雅典民主政治的是雅典執政官克里斯提尼改革;⑥六七世紀的日本非常混亂,7世紀中期,孝德天皇頒布改新詔書,仿效中國的隋唐制度,進行大化改新,通過改革,標志著日本從奴隸社會開始向封建社會過渡,大化改新廢除了貴族世襲制;宣布土地私有,允許自由買賣是日本明治維新的內容;大化改新使日本建立起中央集權的天皇制封建國家。(3)本題考查唐朝政府扶植農業這一“天下之根本”的行業發展的措施。依據所學知識可知,唐朝的重農政策包括減輕農民的賦稅勞役,唐朝的人才選拔制度是科舉制.依據題干信息“稻米流脂粟米白”,可以獲取到唐代主要盛產的糧食是稻米、粟米;結合所學可知唐代的創新工具有筒車、曲轅犁,曲轅犁的發明與使用,促進了土地開發,大大提高勞動效率與積極性,推動了農業生產發展。故答案為:(1)《清明上河圖》;北宋。(2)管仲;使秦國成為最強大的國家,為秦統一奠定基礎;洛陽;民主制度;中央集權制國家。(3)重農政策:減輕農民的賦稅勞役。人才選拔制度:科舉制度。生產工具改進:筒車、曲轅犁。1社會.法治一輪復習學案知識點15.列出夏朝到清代王朝更替的時序,展現中華文明綿延不斷的基本脈絡選擇題1.(2021八下·臺州開學考)中世紀歐洲占統治地位思想和漢武帝以后2000多年中國封建社會的正統思想分別是(????)???①基督教?????②伊斯蘭?????③儒家思想?????④道家思想A.?②③??????????????????????????B.?②④?????????????????????????????????????C.?①③?????????????????????????????????????D.?①④2.(2021八下·臺州開學考)下列對秦皇漢武、唐宗宋祖和成吉思汗的共同點,表述正確的是(????)A.?都是漢族統治者中的佼佼者B.?都以儒家思想為主流思想C.?都統一了長江和黃河流域D.?都對帝國是文治武功,勵精圖治3.(2021八下·臺州開學考)閱讀圖1“唐朝長安城平面圖”和圖2“日本平城京平面圖”,完成小題。(1)聯系所學知識,判斷圖1和圖2在建筑風格上的相互關系(????)A.圖1建筑風格是向圖2學習的B.圖2建筑風格是向圖1學習的C.兩者之間毫無關系D.兩者完全相同(2)圖1唐朝長安城“前為朝,后為市”和嚴格設置管理“東市、西市”的建筑格局,隨著古代農業、手工業、商業的發展而被打破,出現城市居民區和商業區界限消失、市場散布在官邸、民宅之間等新氣象的城市建筑格局。這種城市新格局大約出現在(????)A.秦漢時期B.隋唐時期C.兩宋時期D.三國兩晉時期4.(2021八下·臺州開學考)圖中所示的是古代統治者采取的一項鞏固國家統一的措施。請問這項措施是指(????)A.?車同軌??????????????????B.?書同文?????????????????????????????????C.?度同制???????????????????????????????D.?衡同準5.(2021九下·臺州開學考)“穿越跑”是許多馬拉松比賽上的亮麗風景線。若你是其中一員,穿越到西漢,可能看到的情景有(??)①衛青、霍去病反擊匈奴凱旋?????????②諸子百家就推恩令的利弊各抒己見③皇帝與蒙古王公在木蘭圍場圍獵?????④太學儒生董某因學習成績優秀直接為官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6.(2021九下·臺州開學考)習近平總書記說:“中華民族是具有非凡創造力的民族,我們創造了偉大的中華文明。”下列有關中華文明成就的表述,正確的是(??)①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發明紙的國家??????②《金剛經》是現存最早的活字印刷品③北宋時指南針開始應用于航海業??????④《本草綱目》是世界醫藥學重要文獻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7.(2021七下·柯橋月考)唐代歷史上有一位書法家。他曾任平原郡太守,抗擊過安祿山叛亂,其所創雄渾敦厚的新書體,對后世書法影響深遠。該書法家是(???)A.?王羲之??????????????????????B.?歐陽詢????????????????????????????????C.?柳公權????????????????????????????????D.?顏真卿8.(2021九下·臺州開學考)斯塔夫里阿諾斯在《全球通史》中寫道:1789年以前,在英國的十三個殖民地已爆發了一場革命,這場革命提供了將新學說付諸行動的一個實驗性的示范。“這場革命”和“新學說”指(?)A.?法國大革命----人民主權B.?美國獨立戰爭----三權分立C.?“光榮革命”----人民主權D.?德意志王朝戰爭----三權分立9.(2021九下·臺州開學考)《清史稿?圣祖本紀》中記載了這樣一件事:“康熙23年正月,羅剎踞雅克薩、尼布楚二城,飭斷其貿易,薩布素以兵臨之。”該事件指的是(??)A.?鄭成功收復臺灣???????B.?抗擊沙皇俄國的侵略????????C.?土爾扈特部回歸?????????D.?平定準噶爾部的叛亂10.明清時期出現了一些大的商幫。有“無繳不成鎮”的說法。這現象反映了()???????????A.?經濟重心南移???????B.?商品經濟發展?????????C.?手工業技術進步????????????????D.?自然經濟的瓦解11.歸納法是一種有效的歷史學習方法,下列對中國古代歷史發展的階段特征,歸納正確的是()???????????A.?夏商周時期:政權分立與民族交融B.?秦漢時期:早期國家與社會變革C.?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繁榮與開放的時代D.?明清時期: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發展12.歷史興趣小組的四位同學都對1368—1840年的歷史特點進行了概括,正確的是()???????????A.?繁榮與開放的時代B.?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與發展C.?多元文化碰撞交融與經濟高度發展D.?政權分立與民族交融13.故宮至今已有600年歷史,它見證了明清兩朝政治風云的變幻。圖1中a、b兩線所示距離的變化,從本質上反映了()??A.?保密等級的提升???????????B.?行政效率的提高????????????C.?君主專制的強化?????????????D.?大臣權力的增大14.某歷史論文提到了“1662年”荷蘭殖民者”“收復臺灣”“民族英雄“等信息。據此判斷該論文重點研究的人物是()???????????A.?鄭成功?????????????????????B.?鄭和????????????????????????????C.?戚繼光????????????????????????????D.?忽必烈15.如圖是明朝統治者改革行政機構示意圖。該圖體現出明朝政治最突出的特征是()A.?君權加強????????????????B.?政權分立???????????????????????????C.?地方割據???????????????????????????D.?思想禁錮非選擇題16.(2017·臺州)“和合”思想的內涵是“尚和合、求大同、和而不同、和諧相處”。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材料一:通商易貨和文明交流之路①香料、藥物、象牙、瑪瑙:________②佛經、良馬、核桃、葡萄:________上述物品主要通過我國古代哪條交流之路傳入中國?(2)材料二:◎“自古皆貴中華,賤夷狄,朕獨愛之如一。”——唐太宗◎“一座喇嘛廟,勝抵十萬兵。”——乾隆帝(1736-1795年在位)兩位統治者在處理民族關系上有什么共同之處?并列舉他們為此采取的措施各一項。(3)材料三:臺州是中華和合文化的發源地之一,是和合圣地。寒山、拾得笑呵呵,我勸世人要像我。忍一句,禍根從此無生處;饒一著,切莫與人爭強弱……?——寒山、拾得(臺州和合文化代表人物)推動和合文化標志地、傳播地建設,將其融入城市發展和地方產業品牌,建設一批主題公共設施。把和合文化融入旅游發展、文化傳承、對外交流等方面,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走出去。加大文化產業發展力度。——摘自《2017年臺州市政府工作報告》寒山、拾得表現出怎樣的生活態度?依據材料三,談談我市推廣和合文化的意義。17.文獻資料、實物資料等都是歷史發展的見證。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文獻資料文獻資料文獻資料反映的措施或制度措施或制度開始實行的朝代一法度、衡石、文尺,車同軌,書同文。——《史記》①秦行中書省……掌國庶務,統郡縣,鎮邊鄙,與都省為表里。——《元史》②元永樂十一年……乃分其地為八府四州,設貴州布政使司,而以長官司七十五分隸屬,屬戶部。------《明史》改土歸流明材料二:實物資料(1)閱讀材料一,寫出表格中①②所代表的措施或制度。(2)材料二反映了清朝采取哪些措施加強對西藏地區的管理?目前我國政府在西藏實行哪項基本政治制度?(3)概括上述措施和制度的共同作用并發表你的感想。18.閱讀材料,回答問題。【認識歷史人物】歷史信息歷史人物?“法與時移”,君主應加強自己的權力和威勢,保證法令的貫徹執行①人物:?▲?提出“人民主權”的理論,認為政府權力來源于人民,法律必須由人民來創立。??②人物:?▲?“朕為始皇帝,后世以計數。……分天下以為三十六郡。……焚詩書,坑術士,六藝從此缺焉。”????????????????——《史記》③人物:?▲?【探究歷史事件】(1)閱讀歷史信息,寫出對應的歷史人物。從①人物到②人物觀點的變化,體現了人類政治文明怎樣的發展趨勢?(2)根據表格中的歷史信息,簡要評價③人物這些措施對后世的影響。(3)導致出現圖中現象的是哪一歷史事件?結合圖中信息,分析該事件對歐洲資本主義的發展有什么作用?知識點知識訓練答案選擇題題目12345678910答案CDBCBBCDBBB題目1112131415答案DBCAA非選擇題16.(1)鄭和航海路(鄭和下西洋);古絲綢之路(2)以和平交往方式加強與少數民族的聯系,加強民族團結。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給松贊干布;乾隆時期利用宴飲等手段聯絡少數民族首領(或設立伊犁將軍;確立金瓶掣簽制;繼續修建避暑山莊及周圍的喇嘛廟等)。(3)友善(與人為善)、寬容或樂觀。有利于完善城市公共設施;提升臺州城市的知名度;有利于發展旅游業和文化產業,促進經濟的發展;有利于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有利于促進與其他地區的文化交流等(言之有理即可)。17.(1)①統一度量衡、車軌、文字等。②建立行省制度。冊封達賴;設立駐藏大臣;實施“金瓶掣簽”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鞏固和發展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我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是由各民族共同締造的;我國一貫重視鞏固和發展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維護國家統一,促進民族團結,是每一位公民的神圣職責和光榮義務等。(2)冊封達賴;設立駐藏大臣;實施“金瓶掣簽”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3)鞏固和發展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我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是由各民族共同締造的;我國一貫重視鞏固和發展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維護國家統一,促進民族團結,是每一位公民的神圣職責和光榮義務等。18.(1)韓非子?盧梭?秦始皇(或:嬴政)趨勢:從專制走向民主。(2)秦的中央集權制度(皇帝制、郡縣制)為后世歷代王朝所沿用;焚書坑儒給中國古代文化造成了重大損失。(3)開辟新航路。擴大了海外市場,加強了國際貿易,促進了資本的原始積累。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學案)15.列出夏朝到清代王朝更替的時序,展現中華文明綿延不斷的基本脈絡.doc (知識訓練)知識點15.列出夏朝到清代王朝更替的時序,展現中華文明綿延不斷的基本脈絡.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