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二單元我們怎樣看到物體 5.凸透鏡 1.像放大鏡這樣邊緣薄 中間厚的透明鏡片,稱為“凸透鏡”。 2.凸透鏡有.放大 聚光 成像的作用。 3.老年人使用的老花鏡其實就是( 凸透鏡 )。 4.生活中有許多地方應用了凸透鏡,請舉例說明它們的用途。 例如放大鏡、望遠鏡、顯微鏡、投影儀、照相機等都用到凸透鏡 5.有一支探險隊,在南極遇到了特大暴風雪。等到風停雪止隊員們才發現,存放火柴、望遠鏡等物品的袋子被暴風雪刮走了。 在零下幾十度的氣溫下,所有的食品都凍得像石頭一樣堅硬。 正當大家萬分著急的時候,一位知識淵博的隊員想辦法取到了火。請結合本節課所學的知識,猜想一下,他是怎樣取火的?其中運用了什么科學道理? 利用凸透鏡聚光的原理。將冰塊修鑿磨光成一面凸透鏡的形狀,來聚光點燃易燃物 6.用凸透鏡看太陽會傷害眼睛,是因為凸透鏡能(聚集太陽光)。 7.觀察魚缸里的魚時,看到的要比實際的(大)一些,是因為變形的魚缸好像是一個凸透鏡。 8.凸透鏡在紙屏上成像總是(倒立)的。 9.從家庭防盜門的“貓眼”看門外的人要比實際人(小)。 10.穿衣鏡是利用(平面鏡)制成的,照相機是利用(凸透鏡)制成的。 11.不能 通過(凸透鏡)看太陽,否則會灼傷眼睛。 12.一個(凸透鏡)的放大倍數是有限的。 13.在沒有光的條件下,凸透鏡也能成像。(錯) 14.做凸透鏡成像實驗時,蠟燭、凸透鏡、紙屏搖擺在同一條直線上。 15.在現實生活中放大鏡、照相機、幻燈機、電影放映機、攝像機等都用到了凸透鏡。 凸透鏡的成像規律實驗 實驗器材:凸透鏡、光具座、光屏、蠟燭、火柴 實驗步驟: 檢查實驗儀器是否齊全 將燃燒的蠟燭、凸透鏡、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使它們在一條直線上,并使火焰、透鏡、光屏的中心高度大體相同。 適當調整凸透鏡與光屏位置,在光屏上找到蠟燭的像,觀察 重新調整位置,觀察大小的規律變化 觀察實驗現象,得出結論。 實驗現象:利用凸透鏡形成的實像都是倒立的 當凸透鏡離光屏近、距蠟燭遠時,形成的是縮小的像。 當凸透鏡離光屏遠、距蠟燭近時,形成的是放大的像。 實驗結論:凸透鏡能成放大或縮小的倒立的實像。 6.照相機和眼睛 1.晶狀體相當于照相機的 鏡頭 ,視網膜相當于照相機的 膠片 。瞳孔相當于照相機的(光圈 )。來自物體的光通過 瞳孔、晶狀體 在 視網膜 上形成物體的 倒像,連接視網膜的視神經立即將這些光信號傳遞給大腦,我們就看到了這些物體。來自物體的光在視網膜上形成的倒像, 人腦 能自動地調節倒立的視覺信號,形成 正立 的感覺。 2.眼睛是由瞳孔 晶狀體 視網膜 視神經四部分組成的。 3.寫出下圖中眼睛各部分的名稱。 4.照相機鏡頭相當于一個(凸透鏡)膠片相當于 光屏 。 6.視網膜上的神經細胞受到光的刺激把信號傳輸給大腦,我們就看到了物體. 7.眼睛是怎樣以看清遠近不同的物體? 眼睛的晶狀體能自動調節焦距 8. 眼睛的主要部分是(眼球)。 9. 造成眼睛近視的主要原因是(晶狀體發生了病變)。 10. 當看遠處時,睫狀體放松,(晶狀體變薄),遠處來的光線恰好會聚在視網膜上,眼球可以看清遠處的物體。當看近處時,睫狀體收縮,(晶狀體變厚),近處來的光線恰好會聚在視網膜上,眼球可以看清近處的物體。 11.在2008年5月12日的汶川大地震后的搜救過程中,所使用的人類的“眼睛”是(生命探測儀)。 12.連接晶狀體的肌肉收縮,晶狀體凸度變大,眼睛可以看清楚(近)處的物體。 15.瞳孔能夠擴大或縮小,光線強時,瞳孔縮小;光線弱時,瞳孔擴大。 16.人的眼睛和蜻蜓的眼睛一樣嗎?為什么? 不一樣。人的每只眼睛都是“單眼”,即一個“凸透鏡”眼球。而蜻蜓的眼睛是復眼,有多個“凸透鏡”眼球組成。 7.保護眼睛 1.晶狀體的凸度是靠牽引晶狀體的肌肉調節的。肌肉收縮,晶狀體的凸度變大,眼睛就可以看清近處的物體;肌肉舒張,晶狀體的凸度變小,眼睛就可以看清遠處的物體。 2.如果長時間看近處的物體,牽引晶狀體的肌肉總是處在緊張狀態,就會疲勞,失去調節能力,看遠處的物體就會模糊,這就是近視。 3.近視眼(眼睛看不清楚遠處物體)和老花眼(眼睛看不清楚近處物體)主要是(晶狀體 )有了毛病。 5.說一說怎樣保護我們的眼睛? 避免眼睛受到外傷;避免眼睛疲勞過度;避免傳染性眼病的侵擾;改變生活中不良的用眼習慣;補充有益于眼睛的食物,增強體質;不要長時間看電視、電腦。 不坐在行駛的車中看書;遇到刺眼的亮光要戴防護罩;看書、學習不要離書太近;常做眼保健操等。 常見的眼睛疾病有(近視)、(遠視)、(沙眼)、(白內障)、(青光眼)。兒童常見的眼睛疾病是(近視)。 7.看書時眼睛距離書本應約為(30)厘米,休息時應看(遠處),使眼部睫狀體肌肉放松,瞳孔復原。 9.陽光強烈時,最好帶上(墨鏡)。 10.不良的看書習慣以及姿勢會是眼球的(晶狀體)部分發生病變從而引起近視。 12.長時間的近距離看書寫字,不注意休息,會使牽引晶狀體的肌肉處于緊張狀態,就會疲勞,失去調節能力,看遠處的物體就會模糊,就會近視。 8.潛望鏡的秘密 1.制作一架潛望鏡最少需要( 2 )塊鏡片。 2.某同學想看到自己腦后的頭發,他需要( 2 )面鏡子。 3.說一說潛望鏡里的鏡片是(平面鏡 )。 4.潛望鏡是利用的光的反射原理制成的。 5.光的傳播路線。 6.潛水艇號稱海洋中的“神秘幽靈”,他們是通過(潛望鏡)觀察海面上的活動情況的。看到的海面上人的像是(等大)。 8.用潛望鏡可以從它下面的孔看到上面孔外面的景物,這說明(鏡子能反射光,通過光的反射可以改變光的前進方向)。 10.潛望鏡是通過管子的上下拐角處各安裝一個平面鏡,兩塊平面鏡互相平行,都跟水平方向成45度角,影象通過兩次折射使下面的一方就可以看到上面的影象。 9.神奇的“眼睛” 1.隨著科技的發展,科學家研究出很多的“眼睛”供人類使用,例如商場里面有電子驗鈔機,醫院里有CT掃描儀 電子胃鏡等,地震現場有生命探測儀,道路路口有電子監控,太空中有哈勃望遠鏡。它們為人類的生活和工作提供了很多便利。 2.電子胃鏡主要是由內鏡 視頻處理器 電視監視器三部分組成,它是醫生的好幫手。有(存儲、攝影)等功能,便于會診及保存資料。醫生通過將一條裝有攝像頭的纖細、柔軟的管子伸入胃中,可獲得高清晰度的胃部圖像,能直接觀察到被檢查部位的真實情況,有利于診斷疾病和開展各種內鏡下的治療。 6.用(顯微鏡)可以觀察微生物、細胞等人眼無法看見的物體。 7.觀察月亮表面可以用(天文望遠鏡)。 8.機器人的眼睛原理與(照相機)的工作原理是一樣的。 9.伽利略在1609年成功制作了第一架望遠鏡。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