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3運動和力 考點歸納 1. (1)運動是宇宙中的普遍現象。宇宙中的一切物體都是運動的,沒有絕對靜止的物體,宇宙中的萬物都在以各種不同的形式運動著。 (2)機械運動:在物理學里,把物體位置的變化(一個物體相對于另一個物體位置的改變)叫機械運動。通常簡稱為運動。 (3)判斷機械運動的方法:看這個物體相對于另一物體有沒有位置變化。如果有,我們就說這個物體相對于另一物體在做機械運動。同一物體是運動還是靜止取決于所選參照物,選取的參照物不同,所得的目標物運動狀態也不同。 2.速度是表示物體運動的快慢的物理量,單位時間內物體通過的路程就是速度。 3.速度的計算公式:,路程的計算公式,時間的計算公式。 4.速度的換算公式:1m/s=3.6 km/h。 5.物體沿著直線快慢不變的運動叫做勻速直線運動。做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速度是一個定值,速度的大小與路程、時間的選擇無關。不能認為速度與路程成正比,速度與時間值成反比。 6.路程-時間圖像(s-t圖像):它表示路程隨時間的變化規律。?勻速直線運動的路程—時間圖像是一條直線。 7.速度-時間圖像(v-t圖像):它表示物體的速度跟時間的關系。由于勻速直線運動的速度不隨時間而改變,它的圖像是平行于時間軸的一條直線。 8.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三要素有大小、方向和作用點。 9.力的作用效果:改變物體運動狀態和改變物體的形狀。 10.重力的大小與質量成正比,公式G=mg(g一般取10N/kg)。重力方向豎直向下。 11.彈力必須在物體接觸且發生形變之后才會發生。彈力的方向是物體恢復原來形狀的方向,大小與物體的勁度系數和物體的形變程度有關,公式。 12.摩擦力是一種阻礙相對運動的力,切記不是阻礙運動的力。滑動摩擦力與壓力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成正比,與面積沒有關系。 13.增大摩擦力的方法:(1)增大壓力;(2)使接觸面變粗糙;(3)變滑動為滾動。 14.減小摩擦力的方法:(1)減小壓力;(2)使接觸面變光滑;(3)變滑動摩擦為滾動摩擦(滾動軸承);(4)使接觸面彼此分開(加潤滑油、氣墊、磁懸浮) 15.牛頓第一定律:物體在不受外力條件下總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 16.物體保持原有運動狀態的性質叫做慣性。任何物體都有慣性,慣性只跟質量有關,與其他任何因素都沒有關系。 17.慣性是物體的屬性,不是力。因此在提到慣性時,只能說“物體具有慣性”,或“由于慣性”,而不能說“受到慣性作用”或“慣性力”等。 18.二力平衡的條件:當作用在一個物體上的兩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一條直線上時,兩個力才能平衡。 -33147012192000 19.平衡力與相互作用力的異同。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