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6壓強浮力綜合計算 考點歸納 一、壓強的計算方法 固體壓強公式“p=F/S;液體壓強公式:p=ρgh 注意:F為物體對接觸面的壓力,S為接觸面積; ρ是液體密度,單位kg/m3,g=9.8N/kg,一般取10N/kg,h指液體由液面到某一點的豎直深度,單位是米。 1.影響液體壓強大小的因素 由公式p=ρgh可知,液體壓強與液體密度和深度有關,壓強隨液體密度增大而增大,隨深度增大而增大;液體壓強與液體的質量、體積、容器形狀等無關。 2.注意h指的是某一點的深度而不是液面高度,即從液面往下計h,而不是從底部往上計h。 3.此公式求出的壓強是液體本身產生的壓強,不包括外界額外增加的壓強,計算時要注意區分。 4.液體壓強公式與固體壓強公式p=F/S的區別和聯系:(以放置于水平地面的物體來舉例) 對于形狀規則的物體,F=G=mg=ρVg=ρShg(S為物體底面積,h為物體高度) 則p=F/S=ρShg/S=ρgh 由上述可知,在形狀規則的容器中,液體壓強也可以用固體壓強公式來算,具體運用方法要看具體題目分析,哪一種方便用哪一種。 二、浮力的計算方法 1.稱重法:F浮=G-F,其中F為物體浸入液體時彈簧測力計的讀數。 2.平衡條件法:F浮=G,適用于物體在液體中處于懸浮或漂浮狀態。 3.壓力差法:F浮=F向上-F向下,用浮力產生的原理來求浮力。 4.阿基米德法:F浮=ρ液gV排,又叫公式法,知道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時適用。 注意:阿基米德法中密度指的是液體的密度,不是物體的密度,體積指的是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不是物體本身的體積,即取ρ液(不是ρ物)和V排(不是V物) 三、計算壓強和浮力的基本思路: 1.仔細審題,抓住關鍵詞,如:浸入,浸沒,漂浮,懸浮,下沉,裝滿,溢出等,再根據相關的關系和公式進行列式計算; 2.容器對桌面(地面)的壓強一般用p=(G容器+G液體+G其他)/S容器來算;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強一般用p=ρgh來算; 3.對于漂浮或懸浮,用F浮=G排=G物來計算,變形后可得ρ液gV排=ρ物gV物,可用來計算一些物體的密度體積等物理量; 4.對于沉底,雖然F浮5.對于已知為壓強的浮力類題,一般用F浮=F向上-F向下來解題,若物體上表面未浸入液體中,則F浮=F向上-F向下=F向上-0=F向上=pS=ρ液ghS(S為物體橫截面積),計算也較為簡便。 總結:壓強和浮力題的出題形式比較靈活,最近幾年中考經常出計算大題,且一般集合圖像,難度稍有增大。需要根據題給的圖像來進行條件和狀態的推斷,然后根據沉浮條件等進行計算,綜合考察分析和計算能力,需要多總結規律,舉一反三。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