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06物質的組成、化學式 考點歸納 物質的構成 1. 分子 (1)物質由微觀粒子構成 (2)由分子構成的物質:分子可以構成單質,也可以構成化合物。如氫氣,氧氣,金 剛石是由分子構成的;水、二氧化碳等化合物也是由分子構成的。 (3)分子的概念與理解 概念:由分子構成的物質,分子式保持其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 對概念的理解: ①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不是唯一粒子。 ②“保持”的含義是指構成該物質的每一個分子與該物質的化學性質是 一致的。 ③分子只能保持物質的化學性質,而物理性質需要大量的分子聚集在一起來共同體現,單個分子無法體現物質的物理性質。 (4)分子的性質 分子的體積很小,如一滴水含有1.67×1021個水分子。 分子在不斷地運動著。擴散現象是分子運動的宏觀表現,分子的運動速率隨溫度的升高而加快。 (5)分子的構成與表示 分子是由原子構成的。構成物質的分子可用物質的化學式表示(CO2),既可表示二氧化碳,也可表示一個二氧化碳分子。表示多個分子時在物質的化學式前配上數字即可。 (6)用分子觀點解釋現象 ①分子之間有間隔:三態變化,熱脹冷縮,體積變化等。 ②分子在不停地運動:溶解,擴散。 ③分子是否發生變化:物理變化與化學變化的關系。 注:由分子構成的物質,發生物理變化時分子本身并沒有發生變化,分子的運動狀態和分子間隔發生了變化。化學變化時分子本身發生了變化,分子分成了原子,原子重新組合變成了其他物質的分子。如水蒸發,電解水的區別。 (7)分子種類是否單一來判斷純凈物與混合物。宏觀:純凈物由一種物質組成;混合物由多種物質組成。微觀:純凈物由同種分子組成,混合物由不同分子組成。 2.原子 (1)由原子構成的物質:金屬單質(鐵,銅)、稀有氣體單質(氦氣,氖氣)、金剛石、硅等非金屬單質。 (2)原子的概念及理解 概念: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和數目都未發生變化。 理解:①原子可以構成分子,也可以直接構成物質。 ②原子構成的物質保持化學性質的最小微粒是原子保持的。 ③原子在化學變化中不能再分。 (3)原子的性質:質量,體積都很小。原子在不停地運動,原子之間有間隔。 (4)原子的表示方法 原子可用元素符號表示:如O既可表示氧元素,也可以表示一個氧原子。在元素符號,前添加數字,則只表示某幾個原子。 (5)原子的結構 原子核位于原子中心,電子環繞原子核做高速運動。 (6)數量關系:核電荷數=質子數=中子數=電子數=原子序數 小結:原子核位于原子中心,絕大多數由質子和中子構成,體積極小,密度極大,幾乎集中了原子的全部質量,核外電子質量很小,可以忽略不計。核內質子數不一定等于中子數,并非所有原子都含有中子。 (7)相對原子質量 定義:以一種碳-12原子的十二分之一為基準,將其他原子的質量跟它比較所得的比值就是該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相對原子質量約等于質子數+中子數。 3.離子 (1)核外電子排布:每層上的電子數不超過2n2;先排滿第一層,,第一層滿后再排第二層,以此類推。最外層電子數不超過8。 (2)原子結構與化學性質: 金屬:最外層少于4電子,易失去電子后達到8電子穩定結構。 非金屬:一般多于4電子,易得電子達到8電子穩定結構。 稀有氣體:最外層已滿足8電子穩定結構,因而不易發生化學反應。 (3)離子: 定義:帶電的原子(或原子團)叫做離子。 分類:陰離子/陽離子 離子與原子的區別:原子不顯電性,離子顯電性; 原子質子數等于電子數;離子質子數不等于電子數。 4.元素與同位素 元素概念:具有相同核電荷數(即質子數)的一類原子總稱為元素。 同位素概念:原子中核內質子數相同、中子數不同的同類原子統稱為同位素。 元素、同位素的比較 元素 同位素 概念 具有相同核電荷數(即質子數) 的一類原子稱為元素 具有相同質子數和不同中子數的 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稱同位素 研究范圍 核電荷數(即質子數)相同的一類 原子 同一種元素中,中子數不相同的 原子 特性 具有相同質子數,其帶的電荷數 可以不同,具有的化合價可以不 同,所以具有的性質也不同 原子的質子數相同而中子數不同, 所以質量數不同,但同價態的同 位素化學性質幾乎完全相同 實例 如:Fe、Fe2+、Fe3+為鐵元素, 為氮元素, 其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都不同 如:——氫元素三種 同位素化學性質幾乎相同 特別提醒: 元素概念中的“一類原子”包括: ① 質子數相同、中子數不同的同位素原子,如、、。 ② 質子數相同、化合價不同的元素,如0、+1、+3、+5、+7、-1價的氯元素。 ③ 質子數相同的單核粒子,如Cl-與Cl原子都屬于氯元素。 ④ 元素只論種類,不講個數。 元素是同位素原子的總稱,同位素原子是一種元素的不同種原子,即原子的“孿生兄弟”。同位素原子有“三相同三不同”,三相同是:質子數相同、電子數相同、化學性質相同;三不同是:中子數不同、原子質量不同、物理性質不同。 5.元素周期表 (1)根據元素的原子結構和性質,把現在已知的110多種元素按原子序數(核電荷數)科學有序地排列起來,得到的表叫做元素周期表。 (2)在元素周期表中,每一種元素均占據一格。對于每一格,均包含元素的原子序數(核電荷數)、元素符號、元素名稱、相對原子質量等內容。此外,在周期表中還用不同的顏色對金屬元素、非金屬元素做了分區。 (2)周期表每一橫行叫做一個周期,共有7個橫行,即7個周期。 (3)周期表有18個縱行,除第8、9、10三個縱行共同組成一個族外,其余15個縱行,每一個縱行叫做一族,共有16個族。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