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師生共用教學案(14) 年級:七年級 科目:生物 執筆: 審核: 課題:人體對外界環境的感知 課型:新授 時間: 4月17日 學習目標: 1.描述眼球和耳的結構以及各個主要組成部分的功能; 2.描述視覺和聽覺形成的過程; 3.說出近視的成因以及預防方法; 4.說出導致耳聾的各種因素以及預防的措施。 學習重點難點: 1.描述眼球和耳的結構以及各個主要組成部分的功能; 2.描述視覺和聽覺形成的過程。 學法指導:讀議展練相結合 學習過程: 一、自主學習。 1.人體的各種感覺是靠分布在身體不同部位的_________獲取的。有些感受器帶有附屬結構,通常稱它們為___________。如眼是__________器官,耳是____________器官。 2.在我們從外界獲得的信息中,大多數來自___________。 3.人的眼球近似球體,由___________和眼球的______________構成。 4.我們之所以能看到外面的物體,是物體發出的或反射的光線進入我們的眼睛,依次經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經過晶狀體等的_______,落在視網膜上形成________。當視網膜上對光線敏感的_________獲得圖像信息時,會通過_______將信息傳給大腦的特定區域,大腦立即處理有關信息,形成__________。這時,你就看到了外界物體。 5.聽覺的形成過程是:外界的聲波經過_____________傳到__________,鼓膜的振動通過_____________傳到內耳,刺激了_________內對聲波敏感的感覺細胞,這些細胞就將聲音信息通過_________________傳給大腦的一定區域,產生聽覺。 二、合作交流。小組討論,完成下題: 6.判斷下列說法是否正確。正確的畫“√”,錯誤的畫“×” (1)產生視覺的部位是視網膜。 ( ) (2)為了充分利用時間,可以邊走路邊看書。 ( ) 三、鞏固提高,完成下列各題。 7.作為視覺感受器的細胞位于眼球的 ( ) A.視神經 B.視網膜 C.晶狀體 D.角膜 8.人體視覺形成的部位是 ( ) A.眼球 B.視網膜 C.視覺中樞 D.晶狀體 9.照相機與人的眼球在結構上相似,照相機的鏡頭和底片分別相當于眼球的結構 ( ) A角膜和視網膜 B.晶狀體和視網膜 C.瞳孔和視網膜 D.晶狀體和鞏膜 10.得了咽喉炎會引發中耳炎的原因是 ( ) A.細菌、病毒會經血液流至中耳 B.外耳道與咽喉相通 C.咽鼓管連通于咽和鼓室之間 D.人的五官是相互連通的 11.小剛的爺爺奶奶都是近60歲的老人,爺爺平時戴眼鏡,看書時則摘掉眼鏡;奶奶相反,平時不戴眼鏡,看書時要戴眼鏡,小剛的爺爺和奶奶眼鏡的鏡片最可能是 ( ) A.變色鏡和凹透鏡 B.凸透鏡和變色鏡 C.凹透鏡和凸透鏡 D.凸透鏡和凹透鏡 12.人體形成聽覺的部位在 ( ) A.聽覺感受器 B.鼓膜 C.聽覺中樞 D.聽神經 13.飛機起飛或降落時機艙內的氣壓會發生劇烈變化。這時,乘務員往往要求乘客張大嘴或咀嚼口香糖。這主要是為了保護 ( ) A.咽鼓管 B.鼓膜 C.聽小骨 D.耳蝸 14.將鼓膜的振動傳遞到內耳的結構是 ( ) A.咽鼓管 B.半規管 C.耳蝸 D.聽小骨 15.當遇到巨大聲響時,為防止震破鼓膜,應該 ( ) ①迅速張口 ②迅速閉嘴 ③張嘴,同時雙手堵耳 ④閉嘴,同時雙手堵耳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02870019812000教(學)后感: 019812000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