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0學年第二學期九年級社會法治回頭考試卷 一、選擇題(本題有10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各題中只有一個正確答案, 請選出最符合題意的正確選項,不選、多選、錯選均不給分) 1.右圖是某史書第二十章的目錄。下列選項中最合適做該章標題的是( ) 第二十章▲ 350 (一)武昌起義 350 (二)清帝退位 351 (三)歷史意義 354 第 1 題圖 A.走向共和 B.軍閥割據 C.君主立憲 D.國家統一 2.《中央關于反對敵人五次“圍剿”的總結決議》認為博古的報告“基本上是不正確的”,而 反“圍剿”失敗的主要原因是“軍事上的單純防御路線”。作出上述決議的會議是 ( ) A.中共一大 B.八七會議 C.遵義會議 D.中共七屆二中全會 3.“只有全民族實行抗戰,才是我們的出路。”為推動全民族抗戰的實現,共產黨人 的努力有( ) ①在根據地進行土地革命 ②領導一二?九運動 ③促進西安事變和平解決 ④發表《論持久戰》 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在現代國際關系中,召開國際會議是協調國際爭端和沖突的常用方式,但由于被帝國主義操縱很多會議往往帶有大國強權政治的色彩。下列明顯體現這一特點的會議成果有( ) ①《凡爾賽條約》 ②《慕尼黑協定》 ③《開羅宣言》 ④《雅爾塔協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歷史推論離不開對史實的正確解讀,下列推論不正確的是( ) 選項 史實 推論 A 中共中央和中央軍委主動撤離延安 粉碎了國民黨的全面進攻 B 晉冀魯豫解放軍躍進大別山 揭開解放軍戰略反攻的序幕 C 遼沈、平津、淮海三大戰役 基本上消滅了國民黨的主力 D 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 結束了國民黨在大陸的統治 6.2020年11月23日,貴州省宣布紫云縣等9縣退出貧困縣序列。至此,全國832個貧困縣“清零”,這意味著我國將提前l0年實現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減貧目標。這說明我國( ) A.實行民族區域自治政策 B.已經解決了社會主要矛盾 C.堅持讓人民共享發展成果 D.已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7.2020年ll月24日,中國在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了嫦娥五號探測器,并將其送入預定軌道。l2月17日凌晨,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成功著陸, “繞、落、回"三步走規劃完美收官。嫦娥五號全身都充滿亮點,但這些亮點在成功之前都是難點和挑戰。嫦娥五號每一步都標注著攻堅克難的勇氣,每一次爬坡過坎都凝注著航天人的智慧結晶。……當科學家接過裝有月球樣品的容器,里面還盛放有渴求探秘的好奇心和敢于探索的雄心壯志。這啟示我們要( ) A.實施人才強國戰略 B.維護我國國家安全 C.學習發揚航天精神 D.和平利用太空資源 8.某市教育局通過人民政府網“政府信息公開”欄,分三批向社會公布了2020年校外培訓機構“白名單"和“黑名單”,提醒家長和學生理性選擇。此舉體現了( ) ①依法行政,以為人民服務為宗旨 ②公正司法,規范政府行政權 ③依法辦學,規范校外培訓和學生減負 ④政務公開,保障公民知情權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⑧④ 9.近年來,“港獨”組織公然鼓吹“香港獨立”,制造暴力恐怖活動,外部勢力赤裸裸地干預 香港事務。為此,全國人大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法》。下 列對此評述正確的有( ) ①屬于中國內部事務,任何國家都無權干涉中國內政 ②有利于全面準確貫徹“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方針 ③實現了祖國的完全統一,可以維護香港的繁榮穩定 ④意在維護國家安全,推動“一國兩制”方針行穩致遠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面對復雜嚴峻的疫情形勢,中國始終同國際社會一道抗擊疫情,毫無保留地同各方分享防控和治療經驗,盡己所能為有需要的國家提供支持和援助。這突出表明中國( ) A.踐行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 B.實行“走出去"的開放政策 C.搶占新興產業發展的制高點 D.堅持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非選擇題(本題有 2大題,共 30 分) 11.(14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為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我們黨初心不改,敢于面對曲折,勇于修正錯誤,攻克了一個又一個難關,創造了一個又一個人間奇跡。 ——摘編自黨的十九大報告 (1)根據材料一,列舉20世紀二三十年代中國共產黨“敢于面對曲折,勇于修正錯誤,創造奇跡”的歷史事件名稱及其意義兩例。(4分) 1927年秋收起義失敗后,毛澤東決定放棄攻打城市的計劃,向敵人力量薄弱的農村進軍,建立井岡山革命根據地,開辟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 1935年,遵義會議,糾正了“左”的錯誤,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中國革命,是中國歷史生死攸關的轉折點。(4分) 291465193040材料二 德、 意、日法西斯軸心的最后失敗,其決定因素在于,以美、英、蘇、中為首的廣泛的國際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及其有效的軍事合作……此外,全民的擁護,充分的精神動員,高度的愛國主義與無畏精神的發揚,則為反法西斯同盟奪取勝利提供了有效的精神保證。 ——羅榮渠《輝煌、苦難、艱辛的勝利歷程一第二次世界大戰若干問題的再認識》 二次大戰中的亞洲太平洋戰場 (2)指出圖中①②兩處發生的重大歷史事件及其對第二次世界大戰產生的影響。(4分) ①九一八事變,中國抗日戰爭的起點,拉開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序幕。(2分) ②珍珠港事件,標志太平洋戰爭爆發,第二次世界大戰達到最大規模。(2分) (3)閱讀材料二,羅榮渠認為戰勝法西斯軸心的決定性因素是什么?結合所學知識列舉一個相關史實加以證明。并歸納“此外”的原因。(6分) 國際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及軍事合作。(2分)《聯合國家宣言》的發表;中國遠征軍赴緬作戰;諾曼底登陸,開辟歐洲第二戰場等。(任答一點2分。4分) 此外原因: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和無畏精神,為反法西斯勝利提供了有效的精神保證。 12.(16 分)看今日中國,做自信中國人。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創新中國 法治中國 追夢中國 中國全球創新指數排名 注:2020 年,珠峰測量新高度,“九章”量子計算新速度,奮斗者號下潛新深度,嫦娥五號探月新進度。同時,“科技助力精準扶貧工程”繼續推進。 注:民法典宣講與扶貧同行。民法典共 1260 個條文,保障著公民一生各階段的民事權利,保證人民有尊嚴地生活, 編撰過程中征求意見和建議累計 102 萬條。 注:2020 年,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收官之年。 (1)根據“創新中國”的材料概述中國在科技創新方面取得的成就,并指出其中體現的兩個發展理念。(4分) 我國在尖端技術的掌握和創新方面打下了堅實基礎,在一些重要領域走在世界前列。 (2分)創新、共享。(2分) (2)民法典的編撰過程體現了對良法善治的追求,請結合材料加以分析說明。(4分) 民法典保障著公民生各階層的民事權利,反映了最廣人民群眾的意志和利益,維護公民的基本權利的良法追求。民法典在編撰過程中,廣泛征求意見和建議,賦于公民更多地參與會共活動的機會和權科保證科學立法,實現公共利益最大化,體現了善治的追求。 (4分) 綜合上述材料,概括我國脫貧攻堅圓滿收官的寶貴經驗。(6分) 我國推進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堅持共同富裕和共享發展成果,促進社會公平正義。落實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將科技和教育擺在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位置,把經濟建設重心轉移到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的軌道上來);建設法治中國,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實現中國夢必須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 (6分,答出任意三點即可) 綜合上述材料,作為祖國未來的建設者,你應該作哪些準備?(2分) 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不斷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學法、知法、守法、尊法,增強法治意識,弘揚法治精神。。 弘揚中國精神,既做夢想家又做實干家(任選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