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1年中考時政專題(法律板塊)復習:弘揚法治精神傳遞法治力量建設法治中國鄖西城關鎮初級中學吳明錄命題角度一新法新規出臺【熱點背景材料】材料一:2020年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了《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材料二:2020年10月17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次會議表決通過修訂后的《未成年人保護法》,自2021年6月1日起施行。修訂后的該法新增“網絡保護”“政府保護”兩章。材料三:2020年12月26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審議并通過刑法修正案(十一),其中規定:已滿12周歲不滿14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罪,致人死亡,情節惡劣的,經最高人民檢察院核準,應當負刑事責任。刑法修正案(十一)已于3月1日施行。材料四:2020年6月30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次會議全票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法》,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報刊刊登致全港市民的信,呼吁市民充分理解及堅定支持《決定》。【考點鏈接】1、法治的地位(P172(3))、重要性(P492)2、依法治國的總目標(P173(1))、建設法治中國的基本要求(P493(2))3、法律的特征(P174)4、法律的作用(P175)5、我國給予未成年人特殊保護的法律(P176(3))6、四大保護防線(P176(3))7、我們怎樣與法律同行?(P187)【2021年中考命題預測】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對我國的多部法律進行審議和修改,由此能夠得出哪些結論?①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是最高國家權力機關,依法行使國家立法權。②法律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的。③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④我國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堅持科學立法,建設法治中國(科學立法是依法治國的前提條件)這一批新法新規具有哪些特征?①由國家制定或認可;②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③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3.要發揮新法新規的作用,社會、執法人員和廣大公民應該怎樣做?執法人員:政府及其工作人員要率先做尊法守法的榜樣,帶動全體公民共同守法。公民:公民要增強尊法學法守法用法意識,樹立正確的權利義務觀念。社會:社會需要加強法治宣傳,共同營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環境。4、表決通過的《民法典》向我們傳遞了哪些信息?①法律規定了公民的權利與義務;②法律的規范和保護作用;③法律就在我們身邊,要養成遵守法律的習慣;④我國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5.民法典的制定為什么要依據憲法?①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在國家法律體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法律權威和法律效力。②憲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礎和立法依據,其他法律是根據憲法制定的,不得與憲法的原則和精神相違背。否則,就會因違憲而無效。6.民法典的通過和實施有何現實意義?①有利于落實全面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推進科學立法,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②有利于協調社會關系,化解矛盾,維護社會秩序和社會公平正義,促進社會和諧穩定;③有利于弘揚法治精神,推動法治中國建設。7.如何加強和推進民法典的全面實施?①各級政府要依法行政帶頭遵守民法典;②司法機關要依據民法典公正司法維護廣大人民的合法權益;③全社會要積極宣傳民法典使其深入人心;④公民認真學習民法典,依法規范自身行為。8.請你從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角度,回答上述法律審議通過的意義。有利于深化改革;有利于擴大開放;利于保護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為國家治理提供法律依據;等等9.青少年應該怎樣做到與法同行?①樹立法治觀念,增強守法意識;②積極宣傳法律知識,弘揚法治精神;③依法行使權利,自覺履行義務;依法規范自己的行為,依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④維護法律尊嚴和權威,積極同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10.從法治的角度,請你談談制定施行“港區國安法”的重要性。①法治能夠為人們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保障人們在社會各個領域依法享有廣泛的權利和自由,使人們安全、有尊嚴地生活;②法治是現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發展市場經濟、實現強國富民的基本保障,是解決社會矛盾、維護社會穩定、實現社會正義的有效方式;③“港區國安法”的制定施行,有利于維護香港的穩定繁榮,有利于維護國家安全命題角度二維護憲法權威【熱點背景材料】材料一:2020年12月4日是第七個國家憲法日,也是第三個“憲法宣傳周”。宣傳周活動的主題是“深入學習宣傳習近平法治思想,大力弘揚憲法精神”。同日,“憲法的精神,法治的力量——2020年度法治人物評選暨頒獎禮”在北京舉行。材料二:陜西漢中男子劉文杰因拒服兵役被懲處,罰款7.2萬元且終身不得錄用為公務員和事業單位工作人員。材料三:黑惡不除,民不安,國不寧。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開展掃黑除惡專項斗爭的重大決策。最高人民檢察院堅持“是黑惡犯罪一個不放過,不是黑惡犯罪一個不湊數”的辦案原則,向人民交上了一份滿意的答卷。6集政論專題片《掃黑除惡—為了國泰民安》——《戰略決斷》《依法重擊》《打傘破網》《治亂清源》《督導利劍》《長治久安》,2021年3月26日至31日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綜合頻道22:30首播,講述了掃黑除惡專項斗爭給廣大人民群眾帶來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鮮活故事,展現了各地各部門和人民群眾與黑惡勢力堅決斗爭的感人事跡,呈現了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法治中國的生動實踐。【考點鏈接】1、憲法的地位(P335)2、如何增強憲法意識(P339)3、設立國家憲法日的意義(P3310)4、公民的基本權利、怎樣依法行使權利(P365)5、公民維護權利的方式(P366)6、公民的基本義務、怎樣履行法定義務(P3714)7、權利與義務的關系(P3713)8、我國的根本制度、基本經濟制度、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9、我國的國家機構及職權10、法治與自由的關系(P424)11、怎樣珍視自由(P425)、怎樣踐行平等(P428)?12、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國家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13、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14、全面依法治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和重要保障。【2021年中考命題預測】結合材料一說說,國家憲法日到來,公民應怎樣增強憲法意識?①學習憲法:了解憲法發展歷程,理解憲法主要內容,領會憲法原則和精神。②認同憲法:增強對憲法的信服和尊崇,自覺接受憲法的指引與要求,讓憲法銘刻于心。③踐行憲法:把憲法原則轉化為自覺的行為準則,嚴格遵守憲法,運用憲法精神來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④自覺抵制各種妨礙憲法實施、損害憲法尊嚴的行為。2、從履行義務的角度說說材料二帶給我們什么啟示?①我們要自覺履行法定義務:②法律要求的,必須去做;③法律禁止的,堅決不做;3、全國人大是什么性質的國家機關?材料三說明了全國人大行使了哪些職權?權力機關;最高決定權、監督權4.結合材料四,談談開展掃黑除惡專項斗爭有哪些重要意義?①有利于守護正義,促進社會進步,維護公共利益;②有利于保障人民的正當權利,使受害者得到教濟、違法者受到懲罰;③有利于維護法律的尊嚴和權威,促進依法治國,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④有利于營造和諧、穩定、安寧的社會環境,為社會發展注入不竭動力,促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建設。5.我國打擊黑惡勢力(或者掃黑除惡)的依據有哪些?①堅持依法治國是我們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②建設法治社會、法治政府是我們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目標。③法律具有普遍的約束力,這是法律的最顯著特征。④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人民是國家的主人,國家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⑤黨和政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等。6.“是黑惡犯罪一個不放過,不是黑惡犯罪一個不湊數”說明了什么?①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②厲行法治是對全體社會成員共同的要求。全體社會成員必須在憲法和法律范圍內行使權利,履行義務。③我國法律保護公民合法權利,我國憲法和法律尊重和保障人權等。7.集政論專題片《掃黑除惡—為了國泰民安》播出后深受歡迎。“掃黑除惡”為什么能贏得全社會的廣泛認可?①有利于維護社會的公平公正,維護社會秩序,保證社會的長治久安;②有利于營造和諧、穩定、安寧的社會環境,為社會民展注入不竭的動力;③有利于實現“人人平等”的憲法原則,維護憲法權威,建設法治國家等。8.作為初中學生,你認為在掃黑除惡專項斗爭中應該怎樣做?①我們應該增強安全防范意識,掌握一些日常生活的安全常識和技能,學會用法律保護自己。②嚴格約束自己,自覺學法守法,提高運用法律自我保護的能力,抵制不良行為,遠離違法犯罪。③我們中學生要敢于、善于同違法犯罪作斗爭。④未成年人要在保全自己、減少傷害的前提下,采取靈活機智的方法與其斗爭,如舉報違法犯罪等。命題角度三建設法治中國【熱點材料】材料一:十堰市2021年政府工作報告:堅決把黨的全面領導貫穿政府工作全過程,努力建設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堅持依法行政,提升治理水平。加強法治政府建設,不斷提升能力。堅持依法辦事,公正文明執法,依法接受監督。材料二: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批準的“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第十七篇指出,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一體建設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實施法治中國建設規劃。材料三:2021年3月7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在青海代表團參加審議。在聽取沙沨代表關于推進基層社會治理的發言后,他強調,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工作的基礎在基層。要不斷夯實基層基礎,加強基層黨的領導,引導群眾積極參與,帶動群眾知法、尊法、守法。【考點鏈接】1、怎樣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P493(2)、P494)2、如何厲行法治?(P508)3、政府的作用、權力來源、宗旨(P505)4、依法行政的要求、核心、做法(P507)【2021年中考命題預測】閱讀材料一,回答1---2小題:1、十堰市政府是什么性質的國家機關?(行政機關)2、請你為十堰市政府建設建言獻策(從政府和公民角度)【怎樣建設法治政府?】①政府:全面推進政務公開,保障公民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促進政府決策科學化和民主化;②公民:積極參與,獻計獻策,主動監督,促進政府依法行政;閱讀材料二,回答3--6小題:3、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目標是什么?建設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4、全面依法治國的要求是什么?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依法治國的核心是什么?(依憲治國)6、怎樣建設法治中國\法治國家?(要求)①建設法治中國,要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②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必須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7、怎樣“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答案詳見導學教練(P493(2)、P494)7、結合材料三回答,怎樣“引導群眾積極參與,帶動群眾知法、尊法、守法”?答案詳見導學教練(P508):公民個人層面怎么厲行法治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