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12屆思想品德考試總復習系列必備材料七年級第七單元 法律護我(成長中的我------法律-----學法用法)知識目標:1、知道法律的顯著特征和作用;2、知道法律對未成年人的特殊保護及其意義;知道什么是家庭保護、學校保護、社會保護、司法保護。能力目標:掌握自我保護的方法與技能。情感態度價值觀:樹立自我保護意識。考點1 知道法律的顯著特征和作用1、什么是法律?答:法律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的,靠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的特殊行為規范。2、法律具有哪些顯著特征?(為什么說法律是一種特殊的行為規范?)答:①法律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的。②法律是靠國家強制力(即軍隊、警察、法庭、監獄等)保證實施的;③法律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的約束力。3、產生法律的方式有哪兩種? 答:①國家制定 ②國家認可4、我們國家的主要立法機關有哪些?答: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最高立法機關)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委會5、為什么法律靠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 答:依靠國家強制力對觸犯法律的人予以制裁是實施法律的必要措施和重要保證。只有以國家強制力作后盾,才能維護社會秩序,有效地解決社會成員之間因各種原因產生的糾紛,從而維護國家法律的尊嚴和社會的穩定。6、我國法律的功能(作用)是什么? 答:法律的功能是維護社會的安全和秩序。我國的刑法等法律、法規是保護國家和人民利益,懲治犯罪的有力武器。考點2 法律對未成年人的特殊保護及其意義1、在我國,未成年人是指未滿18周歲的公民。2、為什么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需要法律的特殊保護 (或:我國為什么要修訂《未成年保護法》 )答:(1)未成年人處于人生發展進程中的幼弱時期,生理、心理尚未成熟,缺乏自我保護的能力,是個人權益容易受到侵害的群體。他們需要國家給予特殊的關注、法律給予特殊的保護。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不僅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也是中華民族興旺發達的需要。(2)家庭、學校、社會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權益和損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現象。為了防止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需要用法律規范社會各方面的力量,運用各種手段對未成年人進行有效的保護。(3)由于種種原因,未成年人犯罪已成為嚴重的社會問題。為預防和減少未成年人犯罪,必須進行綜合治理,制定保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以及預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法律就顯得非常必要。3、我國保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兩部專門法律是什么? 答:《未成年人保護法》和《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4、我國第一部保護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法律是什么? 答:《未成年人保護法》5、為了進一步保障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培養未成年人的良好品行,有效地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我國專門制定了什么法律? 答:《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6、國家在未成年人保護法中規定的對未成年人保護主要包括哪幾個方面的內容?答:家庭保護、學校保護、社會保護、司法保護。 (四道防線)7、家庭是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搖籃。未成年人保護的基礎是什么? 答:家庭保護。8、家庭保護的作用是什么? 答:家庭保護的作用是使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免受來自家庭方面的侵害,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提供適宜的家庭環境。9、家庭保護的基本內容是什么?答:(1)一是家長要履行對未成年人的監護職責和撫養義務;二是尊重、教育和引導未成年人。(2)法律也對家長在家庭保護中提出了禁止性的要求:不得虐待、遺棄未成年人;不得歧視女性未成年人和殘疾未成年人;不得使在校接受義務教育的未成年人輟學;不得允許或者迫使未成年人結婚和訂婚等。10、學校保護有什么重要性?答:學校作為對未成年人實施教育的機構,對未成年人的培養教育負有重大的責任。學校保護在整個未成年人的保護中舉足輕重,是我國對未成年人保護的重要方面。11、學校保護的基本內容是什么?答:①全面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保證未成年人全面發展;②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嚴;③尊重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權,不得隨意開除未成年學生;④保護未成年人在學校活動中的人身安全和健康等。12、什么是社會保護? 答:社會保護是指在社會生活環境中對未成年人實施的保護。13、社會保護的基本內容是什么?答:①保護未成年人身體的安全與健康。②保護未成年人的思想和心靈健康。(全國范圍內開展整治互聯網服務手機媒體淫穢色情及低俗信息專項行動,為未成年健康成長營造有利環境。)14、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招用未滿幾周歲的未成年人做工(童工)? 答:16周歲。15、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重要保障是什么? 答:司法保護。16、什么是司法保護? 答:司法保護是指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等國家執法機關通過依法履行職責,對未成年人所實施的保護措施。17、司法保護的基本內容是什么?答:①審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實行特殊制度;②對違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實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針;堅持教育為主、懲罰為輔的原則;③依法保護未成年人的繼承權、受撫養權等。18、司法保護對違法犯罪的未成年實行什么樣的方針、堅持什么樣的原則?答:對違法犯罪的未成年實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針、堅持教育為主、懲罰為輔的原則。考點3 掌握自我保護的方法與技能,樹立自我保護意識1、為什么未成年人要增強自我保護意識?答:(1)自我保護能力,是一個人生存所需要的重要能力。(2)樹立自我保護意識,掌握自我保護本領,是健康成長所必需的。(3)由于未成年人閱歷不夠豐富,心理不夠成熟,體質也不夠強健,自我保護的意識和能力比較薄弱,更容易受到傷害。因此,我們要找出自身在自我保護方面存在的弱點,增強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2、日常生活中自我保護的方法和技巧有哪些?青少年如何學會自我保護?(或青少年進行自我保護的方法與技能有哪些)答:(1)在家庭生活中要注意防火、防水、防氣、防盜方面的自我保護。(2)在公共場所的自我保護主要有以下方面:①嚴格遵守交通規則。②在體育活動中注意安全,做好準備活動。③發現險情,要量力而行。④預防精神污染,避免受毒害。⑤善于識別騙子的騙術,避免受騙上當。3、當我們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正確的做法是什么?答:當我們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正確的做法是尋求法律幫助,通過合法途徑維護自身的權益。4、未成年人獲得法律幫助的方式和途徑有哪些?答:根據合法權益受到不同侵害的情況,未成年人獲得法律幫助的方式和途徑主要包括:①訴訟途徑:即打官司,可分為刑事訴訟、民事訴訟、行政訴訟三種。②非訴訟途徑;③法律服務和法律援助。七年級第八單元 法不可違 (成長中的我------法律-----學法用法)知識目標:掌握一般違法與犯罪的區別和聯系。能力目標:列舉不良行為和嚴重不良行為的表現及其危害,能夠自覺抵制“黃、賭、毒”等不良誘惑。情感態度價值觀:自覺運用法律武器,敢于善于同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考點1 掌握一般違法與犯罪的區別和聯系。1、什么是違法行為?答:凡是不履行法律規定的義務或者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為,都是違法行為。2、從對社會的危害程度來看,違法行為可分為哪兩大類? 答:一般違法行為和犯罪。3、從法律類別來看,違法行為包含哪幾類?答:違憲行為、刑事違法行為、民事違法行為、行政違法行為。4、什么是一般違法行為? 答:對社會危害性不大,情節輕微,沒有觸犯刑法,只是違反了刑法以外的法律、法規的,是一般違法行為。5、什么是犯罪? 答:所謂犯罪,是指違法情節嚴重,對社會危害很大、觸犯刑法并依法應受刑罰處罰的行為。6、犯罪的三個基本特征是什么?(區分罪與非罪的原則界限是什么?)答:①嚴重社會危害性;②刑事違法性;③應受刑罰當罰性。犯罪的三個基本特征是相互聯系、不可分割的,它們共同構成區分罪與非罪的原則界限。7、為什么說一般違法行為與犯罪的本質是相同的? 答:因為兩者都具有社會危害性。8、一般違法與犯罪的區別和聯系是什么?答:(1)區別:一般違法與犯罪在所違反的法律、對社會的危害、應該受到的懲罰等方面有著嚴格的界限。對社會危害性不大,情節輕微,沒有觸犯刑法,只是違反了刑法以外的法律、法規的,是一般違法行為。犯罪是指違反刑法的嚴重違法行為,要受到刑罰處罰。 (2)聯系:兩者都具有社會危害性,都是違法行為。有一般違法行為的人,若不改正,發展下去就會陷入犯罪的深淵。9、為什么不良行為可能發展為違法犯罪 (或:從不良行為發展到違法犯罪這一過程說明了什么 )答:一個人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往往有一個演變的過程:①開始是沾染上了壞思想、壞習氣。②有了不良行為不加以改正,任其發展,便會去干一些違法的事。③若再不回頭,就會越走越遠,直至滑向犯罪的泥潭。因此,我們要以遵紀守法為榮,以違法亂紀為恥。10、一個人從不良行為發展到違法犯罪給你怎樣的啟示 答:①許多違法犯罪行為都是從沾染不良習氣開始的;②我們一定要重視加強道德修養,認真學法,自覺遵紀守法;③要正確對待和虛心接受父母的教育;④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防微杜漸,避免沾染不良習氣,防患于未然。11、學完七年級第八單元《法不可違》后,對于違法和犯罪,同學們議論紛紛。小康說:“違法即是犯罪。”小柏說:“我認為犯罪即是違法。“請你結合所學知識,對以上兩位同學的說法進行辨析。答:(1)小康的說法是錯誤的。違法行為是指不履行法律規定的義務或做出法律禁止的行為。違法行為一般分為一般違法行為和犯罪兩種,一般違法行為對社會危害不大,情節輕徽,沒法觸犯刑法,不構成犯罪,所以違法行為不都是犯罪行為。(2)小柏的說法是正確的。因為犯罪是指社會危害性大,觸犯刑法并依法應受刑罰處罰的行為。可見,犯罪一定都是違法行為。考點2:能夠自覺抵制“黃、賭、毒”等不良誘惑,敢于善于同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1、列舉一些不良行為和嚴重不良行為的表現。答:①不良行為:曠課;夜不歸宿;攜帶管制刀具;打架斗毆;辱罵他人;強行向他人索要財物;偷竊;故意毀壞財物;參與賭博。②嚴重不良行為:糾集他人結伙滋事,擾亂治安;攜帶管制刀具,屢教不改;多次攔截毆打他人;多次強行索要他人財物;傳播淫穢的讀物或者音像制品。2、未成年人中學生怎樣才能防微杜漸,避免違法犯罪行為的發生?答:①知道法律規定的禁止行為,不做違反法律的事情。②防范于未然,自覺糾正不良行為。 ③熱情幫助有不良行為的同學。3、為什么要對犯罪分子給予刑事制裁 答:因為任何犯罪行為都對社會、對他人造成危害。對犯罪分子加以懲處,一方面可以及時制止他們繼續犯罪,保護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和社會的穩定;另一方面也可以遏制其他犯罪行為,對社會上的不法分子起到儆戒和震懾作用,使他們懸崖勒馬,防止犯罪行為的發生。4、我國刑罰的種類有哪些?答:我國刑罰的種類分為主刑和附加刑兩大類。主刑也叫基本刑,是對犯罪分子適用的主要刑罰。主刑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和死刑五種。主刑只能獨立運用,不能相互附加并用。附加刑是補充主刑適用的刑罰,包括罰金、剝奪政治權利、沒收財產三種。附加刑既可作為主刑的附加刑適用,又可獨立適用。5、我國刑法對刑事責任的年齡作了哪些明確規定?答:(1)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2)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放火、販賣毒品、爆炸、投毒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3)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4)不滿十四周歲的人,不負刑事責任。對于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其家長或監護人加以管教,必要時,可由政府收容教養。6、我國法律的功能是什么? 答:法律的功能是維護社會的安全和秩序。我國的刑法等法律、法規是保護國家和人民利益,懲治犯罪的有力武器。7、怎樣學會運用法律同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 (或:同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有哪些 )答:①當遇到不法侵害時:我們要運用自己的智慧,采用靈活的方法,沉著對付。例如:A、機智地求助他人;B、巧妙周旋,趁機逃脫險境;C、記住不法分子的特征和行為,事后報案。②當公安、司法人員向我們調查有關案情時:A、應該主動協助調查,B、實事求是地提供有關情況并敢于指證不法分子的犯罪行為。③當自己的親友受到不法侵害而又不敢斗爭時:A、應該對他們講清危害,勸其及時報案;B、保護犯罪嫌疑人作案現場,保留證物。8、吸毒與販毒有何區別?答:①吸毒是一般違法行為(行政違法行為); ②販毒是犯罪行為(刑事違法行為)。9、未成年人的不良誘惑有哪些表現 對未成年人危害尤甚的不良誘惑是哪幾類 答:(1)金錢的誘惑;網絡游戲的誘惑;煙酒的誘惑;黃賭毒的誘惑;邪教的誘惑。(2)黃賭毒的誘惑和邪教的誘惑。10、怎樣認識不良誘惑對未成年人的危害 (或:為什么要自覺抵制不良誘惑 ).答:①有些誘惑直接危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甚至引發違法犯罪行為的產生。②在各種不良誘惑中,黃賭毒和邪教對未成年人的危害尤甚,必須堅決鏟除。11、面對不良誘惑,我們應該怎樣做 答:⑴對不良誘惑,我們要用科學的觀點,堅強的意志,正確的方法,擺脫其干擾,避免上當受害。⑵抵制不良誘惑的方法主要有:避開誘因法;培養良好的興趣愛好法;專時專用法;聯想后果法;請人監督法。12、抵制不良誘惑的方法主要有哪些 答:①避開誘因法;②培養良好的興趣愛好法;③專時專用法;④聯想后果法;⑤請人監督法。13、請你對違法犯罪者提出三條忠告(或警示語)。答:①法網恢恢,疏而不漏; ②一失足成千古恨.; ③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14、一天下午,蘭蘭、小虎、小強三人去公園玩,在路上遇到了幾名不三不四的社會青年,強行搜走他們身上的錢,還威脅說:“不許報警,以后每個星期還要交30元錢作為保護費。否則,殺了你們全家。”三人又氣又怕,蘭蘭說:“惹不起,但躲得起,我們想辦法湊點錢給他們算了。”小虎說:“我去找些朋友來幫忙,狠狠教訓教訓這伙爛仔,讓我們也解解恨。”小強說:“還是告訴老師,想辦法報警吧。”請你運用所學知識,對他們三人的看法加以辨析。答:①蘭蘭的看法是錯誤的。因為同違法犯罪作斗爭是公民義不容辭的責任,公民應當利用法律來保護自己的合法權利,而不能逆來順受、忍氣吞聲,這樣只會助長違法者的囂張氣焰。②小虎的看法也是錯誤的。因為這是違法行為,是用違法對待違法,不可取。③小強的看法是正確的。因為當我們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正確的做法是及時尋求法律幫助,通過合法途徑維護自身的權益。這樣做既保護了自己的權利,又能有效制止不法行為。15、在全國范圍內開展整治互聯網服務手機媒體淫穢色情及低俗信息專項行動體現了對未成年人哪一方面的保護 請從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角度,談談國家開展此項專項活動的意義。答:(1)社會保護。(2)①青少年生活經驗不足,辨別是非能力、自我保護能力不強,容易遭受不法侵害,需要社會保護。②網絡低俗信息會危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使人不思進取,甚至引發青少年違法犯罪行為的產生。③青少年是祖國的花朵,是黨和國家的希望。開展專項整治活動,有利于凈化網絡和手機媒體環 境,保障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16、請從國家、社會、學校、家庭中任選兩個角度談談怎樣解決青少年沉迷網絡的問題。答:(1)國家應進一步制定和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并落實和執行。(2)社會各有關部門要加大執法力度,依法規范對網絡、網吧的監督和管理;(3)學校要加強對未成年人的網絡道德、網絡安全、網絡文明教育,增強未成年人對網絡低俗內容及其它不良誘惑的抵御能力;(4)父母要加強對子女的教育和監督,為未成年人健康成長提供適宜的家庭環境。17、.請你就青少年如何自覺抵制互聯網和手機媒體淫穢色情及低俗信息提出幾條建議。(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未成年人應如何抵制網絡色情低俗信息的侵害 )答:①培養健康的興趣和愛好,積極利用網絡學習知識,充實自己。②遵守網絡文明公約,依法自律,不瀏覽、不傳播低俗信息。③自覺接受家長和老師的監督和指導。④提高自己的辨別覺察能力和抗誘惑能力,自覺抵御網絡上的不良誘惑。⑤發現淫穢色情及低俗信息積極舉報,自覺維護網絡環境等。18、請你運用所學知識,對右邊漫畫《誘惑與選擇》中春風(我要向公安局舉報)、夏雨(我要去玩玩)、秋云(不能去,我要回家)三位七年級同學的言行,分別給予判斷并說明理由。答:①春風的行為是正確的,他能自覺抵制不良誘惑,懂得明辨是非,而且學會運用法律同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②夏雨的行為是錯誤的,他缺乏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不能自覺抵制不良誘惑。③秋云的行為是有害的,他雖然能抵制不良誘惑,具有自我保護意識,但他不懂得明辨是非,不能自覺運用法律武器同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