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八下期末復習 2單元 理解權利義務 讀記提綱 自測版+答案版+課件63張ppt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八下期末復習 2單元 理解權利義務 讀記提綱 自測版+答案版+課件63張ppt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八下期末復習
2單元
理解權利義務
讀記提綱
核心素養鏈接
具有規則與法治意識,積極履行公民義務,正確行使公民權利。
知識網絡
知識拓展
稅收的特征
稅收與其他分配方式相比,具有強制性、無償性和固定性的特征。
強制性:稅收的強制性是指稅收是國家以社會管理者的身份,憑借政權力量,依據政治權力,通過頒布法律或政令來進行強制征收。
無償性:稅收的無償性是指通過征稅,社會集團和社會成員的一部分收入轉歸國家所有,國家不向納稅人支付任何報酬或代價。
固定性:稅收的固定性是指稅收是按照國家法令規定的標準征收的。
教材解讀
考點1
公民權利
1.憲法的核心內容及核心價值。(P31)
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是憲法的核心內容,確認并保障公民基本權利實現,是憲法的核心價值。
2.公民的基本權利。(P33~39)
3.我國公民享有哪些政治權利和自由?(P33)
公民政治權利和自由包括:選舉權和被選舉權、政治自由和監督權等。
4.享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的滿足條件及重要性。(P33)
(1)滿足條件:①我國年滿十八周歲的公民;②依法未被剝奪政治權利。
(2)重要性:選舉權和被選舉權是公民的一項基本政治權利,行使這項權利是公民參與管理國家和管理社會的基礎。
5.政治自由的內容和意義。(P33)
(1)內容:我國公民有言論、出版、集會、結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2)意義:公民享有政治自由,有助于公民參與國家政治生活,充分表達自己的意愿。
6.監督權的內容和意義。(P34)
(1)內容:我國公民對于任何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有提出批評和建議的權利(如微博問政、網上評議政府);對于任何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的違法失職行為,有向有關國家機關提出申訴、控告或檢舉的權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實進行誣告陷害(如網絡反腐)。
(2)意義:有助于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依法行使權力,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7.人民行使當家作主權利的重要體現有哪些?(P34)
我國公民依法行使政治權利和自由,參與國家政治生活,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和文化事務,管理社會事務這是人民行使當家作主權利的重要體現。
8.人身自由的含義、內容和重要性。(P34~35)
(1)含義:指公民的人身不受非法侵犯的自由。
(2)內容:包括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嚴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護。
(3)重要性: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權利,只有在人身自由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公民才能獨立、自由、有尊嚴地生活。
9.憲法中關于保護公民人身自由的規定。(P35~36)
內容
憲法規定
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任何公民,非經人民檢察院批準或者決定、或者人民法院決定,并由公安機關執行,不受逮捕。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剝奪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體
人格尊嚴不受侵犯
公民的人格尊嚴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對公民進行侮辱、誹謗和誣告陷害
住宅不受侵犯
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
通信自由
和通信秘
密受法律
保護
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護。除因國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機關或者檢察機關依照法律規定的程序對通信進行檢查外,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10.人格尊嚴權的內容及保護人格尊嚴權的原因。(P36)
(1)內容:公民的人格尊嚴權包括名譽權、榮譽權、肖像權、姓名權、隱私權等。
(2)原因:公民都有自我尊重和受人尊重的需要,都應當享有受他人和社會尊重的權利。
點撥:執法機關為了社會公共利益依法調查和公開當事人的有關信息,不屬于侵犯人格尊嚴權的行為。
11.公民的社會經濟與文化教育權利有哪些?(P37)
(1)財產權: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財產不受侵犯。公民可以通過合法方式取得財產,并依法占有和使用,獲得收益和進行處分。
(2)勞動權:①含義,一切有勞動能力的公民有勞動就業和取得勞動報酬的權利;②憲法規定,公民有勞動的權利和義務;③重要性,是公民賴以生存的基礎;人們通過勞動,參與社會生產與服務活動,獲得勞動報酬和其他收益,既可以保障合理的生活水平,實現自身價值,也為國家和社會作出貢獻。
(3)物質幫助權: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喪失勞動能力的情況下,有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的權利。
12.受教育權的含義及教育的重要性。(P38)
(1)含義:公民有按照其能力平等地從國家獲得接受教育的機會,并獲得相應物質保障的權利。
(2)教育的重要性:教育為個人人生幸福奠定基礎,為人類文明傳遞薪火,成就民族和國家的未來。
13.國家為保障公民的受教育權所采取的措施。(P38)
國家實行義務教育制度,保障所有適齡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國家制定資助政策,不讓一個學生因家庭經濟困難而失學,努力讓每個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
14.文化權利的相關憲法規定和國家相關政策。(P39)
(1)憲法規定:我國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進行科學研究、文學藝術創作和其他文化活動的自由。
(2)政策:國家對于從事教育、科學、技術、文學、藝術和其他文化事業的公民的有益于人民的創造性工作,給以鼓勵和幫助。
15.公民的其他權利。(P39)
我國公民還享有平等權、宗教信仰自由等權利,婦女、兒童和殘疾人等特定人群的權利受到憲法和法律的特殊保障。
16.我國公民應該如何依法行使權利?(P41~42)
(1)公民行使權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濫用權利。我國憲法規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權利的時候,不得損害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權利。
(2)個人的自由和權利不能以損害國家利益、社會
利益和集體利益為代價。同時,每個人合法的自由和權利都應當受到尊重和保護,我們在行使自由和權利的時候,也不得損害其他公民合法的自由和權利。
(3)公民行使權利應依照法定程序,按照規定的活動方式、步驟和過程進行。①每個公民都應該樹立按照法定程序辦事的意識,通過正確的途徑和方式維護自身權益;②公民權利受到損害,要依照法定程序維護權利;③維護權利的方式包括協商、調解、仲裁和訴訟等。(維護權利的方式)
17.協商的含義、適用情形和優勢。(P42)
(1)含義:協商是當事人之間自行解決糾紛的方式。
(2)適用情形:一些常見的消費、勞動爭議和交通事故糾紛等,當事人可以在自愿、互諒的基礎上,依據法律,直接對話,分清責任,達成協議,解決糾紛。
(3)優勢:日常生活中大量的權益爭議是通過協商解決的。
18.調解的含義、適用情形和分類。(P43)
(1)含義:調解是通過調解組織解決糾紛的方式。
(2)適用情形:調解人以國家法律法規和政策以及社會公德為依據,對糾紛雙方進行疏導、勸說,促使他們相互諒解,進行協商,自愿達成協議,解決糾紛。
(3)分類:我國調解方式主要有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和司法調解。
19.仲裁的含義和適用情形。(P43)
(1)含義:仲裁是通過仲裁機構解決糾紛的方式。
(2)適用情形:公民與其他個人或組織之間發生合同糾紛和其他財產權益爭議時,可以申請仲裁。當事人根據他們之間訂立的仲裁協議,自愿將其爭議提交仲裁,并受仲裁裁判約束。
20.訴訟的含義、適用情況和分類。(P44)
含義:訴訟是通過人民法院解決糾紛的方式。
適用情況
分類
公民遇到人身關系或財產關系的爭議
民事訴訟
公民對于某些侵犯自己人身、財產權利的行為
刑事自訴
公民認為行政機關的行政行為侵犯了自己的權益
行政訴訟
考點2
公民義務
1.公民基本義務有哪些?(P46~50)
點撥:公民的基本權利和基本義務是指由憲法所確認的、作為公民所應當享有和履行的最起碼的法律權利和義務。基本權利和義務構成了普通法律權利和義務的基礎或原則。2.遵守憲法法律的原因、要求和具體表現。(P46)
(1)原因:我國憲法和法律是全國各族人民意志和利益的集中體現,維護憲法和法律的尊嚴是公民對國家和社會應盡的職責。
(2)要求:①遵守憲法就是要忠于憲法,維護憲法尊嚴,保障憲法實施;②我們要認識到法律既是保障自身權利的有力武器,也是必須遵守的行為規范,自覺做到學法尊法守法用法,共同營造守法光榮、違法可恥的社會氛圍;③我們要自覺學習法律知識,了解法律程序規定,以法律來指導和約束自己的行為,做到依法辦事。
(3)具體表現:保守國家秘密,愛護公共財產,遵守勞動紀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會公德。
3.維護國家利益的表現。(P47)
(1)維護國家統一和全國各民族團結。
(2)維護國家安全、榮譽和利益。
4.維護國家統一和全國各民族團結的原因和要求。(P47)
(1)原因:我國是統一多民族國家,國家的統一和民族的團結,是我國順利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基本保證。
(2)要求:每個公民都應當把自己的命運與國家盛衰、民族興亡緊密聯系在一起,自覺維護國家領土完整和主權統一,維護民族之間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關系。
5.維護國家安全、榮譽和利益的內容及原因。(P47)
(1)內容:①維護國家安全包括維護國家的主權、領土完整不受侵犯,國家秘密不被竊取、泄露和出賣,社會秩序不被破壞等;②維護國家榮譽包括維護國家的尊嚴不受侵犯,國家的榮譽不受玷污;③維護國家利益包括維護國家的政治、經濟和安全等各方面的利益。
(2)原因:維護國家安全、榮譽和利益是每個公民義不容辭的責任。
7.我國兵役制度的內容和要求。(P49)
(1)內容:我國實行義務兵與志愿兵相結合、民兵與預備役相結合的兵役制度。兵役分為現役和預備役。
(2)要求:現役軍人必須遵守軍隊的條令和條例,忠于職守,隨時為保衛祖國而戰斗。預備役人員必須按照規定參加軍事訓練,隨時準備參軍參戰,保衛祖國。
8.依法納稅的原因和不履行依法納稅義務的后果。(P50)
(1)原因:稅收是國家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依法納稅是公民的一項基本義務。
(2)不履行依法納稅義務的后果:任何偷稅、欠稅、騙稅、抗稅的行為都是違法行為,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9.公民的權利與義務的關系。(P52)
權利和義務相統一。
(1)公民的權利與義務相互依存、相互促進。權利的實現需要義務的履行,義務的履行促進權利的實現。
(2)公民既是合法權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義務的承擔者。
(3)公民的某些權利同時也是義務。
10.堅持權利和義務相統一,我們應該怎么做?(P53)
堅持權利和義務相統一,任何公民既不能只享受權利而不承擔義務,也不應只承擔義務而不享受權利。我們不僅要增強權利意識,依法行使權利,而且要增強義務觀念,自覺履行法定的義務。
11.法定義務須履行的原因。(P54)
法定義務是由我國憲法和法律規定的,具有強制性。自覺履行法定義務,是公民不可推卸的責任。
12.如何依法履行法定義務?(P55)
(1)法律要求做的必須去做。如履行受教育義務、依法納稅、遵守公共秩序、保護野生動物、遵守交通規則、依法服兵役、愛護公共財物等。
(2)法律禁止做的堅決不做。如殺人、放火、侵占他人財產、破壞森林植被、危害國家安全、榮譽和利益等。
13.違反法定義務的行為及后果。(P55)
(1)行為:在社會生活中,公民實施了法律所禁止的行為,或者沒有實施法律要求做的行為,都是違反法定義務的行為。
(2)后果:違反法定義務,必須依法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14.違反不同的法律,承擔不同的責任。(P57)
行為
承擔的責任
違反民事法律
承擔民事責任
違反行政法律
承擔行政責任
違反刑事法律,構成犯罪的
承擔刑事責任
【深度分析】
1.公民的人格尊嚴權的含義及侵權表現。
內容
含義
侵權表現



人們依法享有的對自己獲得的客觀社會評價排除他人侵害的權利
侮辱他人:公然謾罵他人,大庭廣眾之下嘲笑、諷刺、挖苦他人,往他人身上潑臟物等誹謗他人;無中生有、捏造事實中傷他人等行為



因特定主體的突出貢獻或特殊勞動成果而獲得由政府、社會組織授予的贊美稱號的權利
非法剝奪他人的榮譽稱號、榮譽證書和獎章;非法侵占他人榮譽;嚴重詆毀他人所獲得的榮譽;侵害榮譽權人應得的物質利益



公民依法享有對自己肖像的支配權,包括肖像制作權、使用權和獲酬權
未經本人同意,以營利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惡意毀損、玷污、丑化公民的肖像;利用公民肖像進行人身攻擊



公民依法享有決定、使用、變更姓名,并且排除他人侵害的權利
干涉他人決定姓名、使用自己的姓名;干涉他人改變自己的名字;盜用、冒用他人姓名



公民依法享有私人生活安寧和私人信息保密的權利
未經本人允許,擅自侵入或非法監聽、監視他人住宅;非法搜集、傳播和利用他人的個人信息;私拆他人信件,偷看他人日記,刺探他人私人文件內容,以及將它們公開



公民依法享有對自己肖像的支配權,包括肖像制作權、使用權和獲酬權
未經本人同意,以營利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惡意毀損、玷污、丑化公民的肖像;利用公民肖像進行人身攻擊



公民依法享有決定、使用、變更姓名,并且排除他人侵害的權利
干涉他人決定姓名、使用自己的姓名;干涉他人改變自己的名字;盜用、冒用他人姓名



公民依法享有私人生活安寧和私人信息保密的權利
未經本人允許,擅自侵入或非法監聽、監視他人住宅;非法搜集、傳播和利用他人的個人信息;私拆他人信件,偷看他人日記,刺探他人私人文件內容,以及將它們公開
3.公民行使建議權、監督權的渠道有哪些?
(1)可以通過人大代表或直接向全國人大常委會和地方人大常委會反映。
(2)可以采用書信、電子郵件、電話、走訪等形式,向有關部門舉報或反映。
(3)可以通過電視、廣播、報刊等大眾媒體進行監督。
(4)可以通過互聯網在線交流的形式反映。
4.近年來,國家為保障公民的受教育權,維護教育公平,采取了哪些措施?有什么意義?
(1)措施:①實行義務教育制度,保障所有適齡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②推進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建設;③解決“入園難”問題;④推進中等職業教育免費等。
(2)意義:①不讓一個學生因家庭經濟困難而失學,努力讓每個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保障公民平等接受教育的權利,維護社會公平正義;②符合科教興國與人才強國的戰略要求;③有利于促進教育發展,提高中華民族的整體素質,使我國由教育大國走向教育強國。
5.列舉社會中侵犯公民受教育權的現象。
(1)家庭:家長不讓適齡子女接受義務教育;家長讓未成年子女輟學打工等。
(2)學校:隨意開除學生;隨意停學生的課;以不合理的理由拒絕錄取符合條件的學生入學;勒令“雙差生”停課或轉學、退學等。
(3)社會:盜用、冒用他人姓名上學;擾亂學校教學秩序,妨礙學生學習等。
6.青少年應該怎樣對待公民權利?
(1)要珍惜自己的權利。
(2)依法行使權利。行使權利不能超過它本身的界限,不得損害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和其他公民合法的自由和權利,應依照法定程序進行。
(3)當自身的權利受到侵犯時,要依法維護權利。具體方式包括協商、調解、仲裁和訴訟等。
7.為什么說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權利又是公民的義務?
(1)我國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受教育的權利和義務。”受教育既是公民的一項基本權利,同時也是公民的一項基本義務。
(2)就公民個人來說,只有受教育,才能提高自己的科學文化素質,不斷地豐富和發展自己。受教育使我們有可能獲得更好的就業機會,在為社會創造更多財富的同時,自己也能獲得相應的報酬,從而更好地享受現代文明的成果。因此,受教育是公民的一項基本權利。
(3)從國家的角度來講,要實現現代化,提高公民的文化和科學素質是關鍵。這就要求每一個公民通過接受教育,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學文化水平,力爭為國家和社會的進步多做貢獻。所以,受教育是公民的一項基本義務。
8.從權利和義務一致的角度出發,對廣場舞舞者和被廣場舞騷擾者提幾點建議。
①公民既是合法權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義務的承擔者;②任何公民享有憲法和法律規定的權利,同時必須履行憲法和法律規定的義務;③任何公民既不能只享受權利而不承擔義務,也不應只承擔義務而不享受權利;④我們不僅要增強權利意識,依法行使權利,而且要增強義務觀念,自覺履行法定的義務。
【觀點辨析】
1.只要是公民的財產,都受法律保護。
這種觀點錯誤。只有公民的合法財產所有權受法律保護。公民通過非法方式獲得的財產,不但不受法律保護,國家還要依法予以追究和懲罰。
2.在我國,公民享有廣泛的權利,我們行使權利可以不受任何限制。
這種觀點錯誤。公民享有憲法和法律賦予的權利,但權利的行使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濫用權利。公民在行使權利時,應尊重他人的權利,不得損害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權利;公民在行使權利時,應依照法定程序,按照規定的活動方式、步驟和過程進行。
3.未成年人不需要納稅。
這種觀點錯誤。個人所得稅是公民獲得報酬時必須繳納的稅款,不以公民年齡為依據。公民獲得報酬既包括勞動所得,也包括非勞動所得。正常情況下,未成年人不參加勞動,雇傭童工是違法的,因此大家沒有未成年人繳稅的概念。但未成年人以其他方式所得報酬,包括稿酬、片酬,以及中獎所得等都要繳納個人所得稅。
4.我們可以先享受權利后履行義務。
這種觀點錯誤。①我國憲法規定:“任何公民享有憲法和法律規定的權利,同時必須履行憲法和法律規定的義務。”這表明,權利義務相統一,權利的實現需要義務的履行,義務的履行促進權利的實現。公民既是享受權利的主體,又是履行義務的主體。任何公民既不能只享受權利而不承擔義務,也不應只承擔義務而不享受權利。②我們不僅要增強權利意識,依法行使權利,而且要增強義務觀念,自覺履行法定義務。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共
2
頁)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共63張PPT)
2021八下道法期末專題復習
擬適應測試
2單元
理解權利義務
具有規則與法治意識,積極履行公民義務,正確行使公民權利。
理解權利義務
公民權利
公民基本權利
理解權力及其價值
,增強權利意識
理解權利義務
公民權利
公民基本權利
理解權力及其價值
,增強權利意識
理解權利義務
公民權利
理解權力及其價值
,增強權利意識
理解權利義務
明確義務及其意義
,增強義務觀念
稅收的特征
稅收與其他分配方式相比,具有強制性、無償性和固定性的特征。
強制性:稅收的強制性是指稅收是國家以社會管理者的身份,憑借政權力量,依據政治權力,通過頒布法律或政令來進行強制征收。
無償性:稅收的無償性是指通過征稅,社會集團和社會成員的一部分收入轉歸國家所有,國家不向納稅人支付任何報酬或代價。
固定性:稅收的固定性是指稅收是按照國家法令規定的標準征收的。
考點1
公民權利
1.憲法的核心內容及核心價值。(P31)
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是憲法的核心內容,確認并保障公民基本權利實現,是憲法的核心價值。
2.公民的基本權利。(P33~39)
3.我國公民享有哪些政治權利和自由?(P33)
公民政治權利和自由包括:選舉權和被選舉權、政治自由和監督權等。
4.享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的滿足條件及重要性。(P33)
(1)滿足條件:①我國年滿十八周歲的公民;②依法未被剝奪政治權利。
(2)重要性:選舉權和被選舉權是公民的一項基本政治權利,行使這項權利是公民參與管理國家和管理社會的基礎。
5.政治自由的內容和意義。(P33)
(1)內容:我國公民有言論、出版、集會、結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2)意義:公民享有政治自由,有助于公民參與國家政治生活,充分表達自己的意愿。
6.監督權的內容和意義。(P34)
(1)內容:我國公民對于任何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有提出批評和建議的權利(如微博問政、網上評議政府);對于任何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的違法失職行為,有向有關國家機關提出申訴、控告或檢舉的權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實進行誣告陷害(如網絡反腐)。
(2)意義:有助于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依法行使權力,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7.人民行使當家作主權利的重要體現有哪些?(P34)
我國公民依法行使政治權利和自由,參與國家政治生活,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和文化事務,管理社會事務這是人民行使當家作主權利的重要體現。
8.人身自由的含義、內容和重要性。(P34~35)
(1)含義:指公民的人身不受非法侵犯的自由。
(2)內容:包括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嚴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護。
(3)重要性: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權利,只有在人身自由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公民才能獨立、自由、有尊嚴地生活。
9.憲法中關于保護公民人身自由的規定。(P35~36)
內容
憲法規定
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任何公民,非經人民檢察院批準或者決定、或者人民法院決定,并由公安機關執行,不受逮捕。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剝奪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體
人格尊嚴不受侵犯
公民的人格尊嚴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對公民進行侮辱、誹謗和誣告陷害
住宅不受侵犯
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
通信自由
和通信秘
密受法律
保護
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護。除因國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機關或者檢察機關依照法律規定的程序對通信進行檢查外,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10.人格尊嚴權的內容及保護人格尊嚴權的原因。(P36)
(1)內容:公民的人格尊嚴權包括名譽權、榮譽權、肖像權、姓名權、隱私權等。
(2)原因:公民都有自我尊重和受人尊重的需要,都應當享有受他人和社會尊重的權利。
點撥:執法機關為了社會公共利益依法調查和公開當事人的有關信息,不屬于侵犯人格尊嚴權的行為。
11.公民的社會經濟與文化教育權利有哪些?(P37)
(1)財產權: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財產不受侵犯。公民可以通過合法方式取得財產,并依法占有和使用,獲得收益和進行處分。
(2)勞動權:①含義,一切有勞動能力的公民有勞動就業和取得勞動報酬的權利;②憲法規定,公民有勞動的權利和義務;③重要性,是公民賴以生存的基礎;人們通過勞動,參與社會生產與服務活動,獲得勞動報酬和其他收益,既可以保障合理的生活水平,實現自身價值,也為國家和社會作出貢獻。
(3)物質幫助權: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喪失勞動能力的情況下,有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的權利。
12.受教育權的含義及教育的重要性。(P38)
(1)含義:公民有按照其能力平等地從國家獲得接受教育的機會,并獲得相應物質保障的權利。
(2)教育的重要性:教育為個人人生幸福奠定基礎,為人類文明傳遞薪火,成就民族和國家的未來。
13.國家為保障公民的受教育權所采取的措施。(P38)
國家實行義務教育制度,保障所有適齡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國家制定資助政策,不讓一個學生因家庭經濟困難而失學,努力讓每個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
14.文化權利的相關憲法規定和國家相關政策。(P39)
(1)憲法規定:我國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進行科學研究、文學藝術創作和其他文化活動的自由。
(2)政策:國家對于從事教育、科學、技術、文學、藝術和其他文化事業的公民的有益于人民的創造性工作,給以鼓勵和幫助。
15.公民的其他權利。(P39)
我國公民還享有平等權、宗教信仰自由等權利,婦女、兒童和殘疾人等特定人群的權利受到憲法和法律的特殊保障。
16.我國公民應該如何依法行使權利?(P41~42)
(1)公民行使權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濫用權利。我國憲法規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權利的時候,不得損害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權利。
(2)個人的自由和權利不能以損害國家利益、社會利益和集體利益為代價。同時,每個人合法的自由和權利都應當受到尊重和保護,我們在行使自由和權利的時候,也不得損害其他公民合法的自由和權利。
(3)公民行使權利應依照法定程序,按照規定的活動方式、步驟和過程進行。①每個公民都應該樹立按照法定程序辦事的意識,通過正確的途徑和方式維護自身權益;②公民權利受到損害,要依照法定程序維護權利;③維護權利的方式包括協商、調解、仲裁和訴訟等。(維護權利的方式)
17.協商的含義、適用情形和優勢。(P42)
(1)含義:協商是當事人之間自行解決糾紛的方式。
(2)適用情形:一些常見的消費、勞動爭議和交通事故糾紛等,當事人可以在自愿、互諒的基礎上,依據法律,直接對話,分清責任,達成協議,解決糾紛。
(3)優勢:日常生活中大量的權益爭議是通過協商解決的。
18.調解的含義、適用情形和分類。(P43)
(1)含義:調解是通過調解組織解決糾紛的方式。
(2)適用情形:調解人以國家法律法規和政策以及社會公德為依據,對糾紛雙方進行疏導、勸說,促使他們相互諒解,進行協商,自愿達成協議,解決糾紛。
(3)分類:我國調解方式主要有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和司法調解。
19.仲裁的含義和適用情形。(P43)
(1)含義:仲裁是通過仲裁機構解決糾紛的方式。
(2)適用情形:公民與其他個人或組織之間發生合同糾紛和其他財產權益爭議時,可以申請仲裁。當事人根據他們之間訂立的仲裁協議,自愿將其爭議提交仲裁,并受仲裁裁判約束。
20.訴訟的含義、適用情況和分類。(P44)
含義:訴訟是通過人民法院解決糾紛的方式。
適用情況
分類
公民遇到人身關系或財產關系的爭議
民事訴訟
公民對于某些侵犯自己人身、財產權利的行為
刑事自訴
公民認為行政機關的行政行為侵犯了自己的權益
行政訴訟
考點2
公民義務
1.公民基本義務有哪些?(P46~50)
點撥:公民的基本權利和基本義務是指由憲法所確認的、作為公民所應當享有和履行的最起碼的法律權利和義務。基本權利和義務構成了普通法律權利和義務的基礎或原則。
2.遵守憲法法律的原因、要求和具體表現。(P46)
(1)原因:我國憲法和法律是全國各族人民意志和利益的集中體現,維護憲法和法律的尊嚴是公民對國家和社會應盡的職責。
(2)要求:①遵守憲法就是要忠于憲法,維護憲法尊嚴,保障憲法實施;②我們要認識到法律既是保障自身權利的有力武器,也是必須遵守的行為規范,自覺做到學法尊法守法用法,共同營造守法光榮、違法可恥的社會氛圍;③我們要自覺學習法律知識,了解法律程序規定,以法律來指導和約束自己的行為,做到依法辦事。
(3)具體表現:保守國家秘密,愛護公共財產,遵守勞動紀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會公德。
3.維護國家利益的表現。(P47)
(1)維護國家統一和全國各民族團結。
(2)維護國家安全、榮譽和利益。
4.維護國家統一和全國各民族團結的原因和要求。(P47)
(1)原因:我國是統一多民族國家,國家的統一和民族的團結,是我國順利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基本保證。
(2)要求:每個公民都應當把自己的命運與國家盛衰、民族興亡緊密聯系在一起,自覺維護國家領土完整和主權統一,維護民族之間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關系。
5.維護國家安全、榮譽和利益的內容及原因。(P47)
(1)內容:①維護國家安全包括維護國家的主權、領土完整不受侵犯,國家秘密不被竊取、泄露和出賣,社會秩序不被破壞等;②維護國家榮譽包括維護國家的尊嚴不受侵犯,國家的榮譽不受玷污;③維護國家利益包括維護國家的政治、經濟和安全等各方面的利益。
(2)原因:維護國家安全、榮譽和利益是每個公民義不容辭的責任。
點撥:責任與義務。
(1)責任是指一個人應當做的事情或不應該做某些事情。它產生于社會關系中的相互承諾,如對他人的承諾、分配的任務、上級的任命、職業的要求、法律規定、傳統習俗、公民身份、道德原則等。
(2)義務是指履行義務的主體依法應當做出或不做出一定行為,以滿足其他權利人利益的法律約束。義務由法律規定、確認并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其履行。
6.依法服兵役的原因。(P48)
保衛祖國、抵抗侵略是公民的神圣職責。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參加民兵組織是公民的光榮義務。為了保衛祖國,我們要自覺履行這項義務。
7.我國兵役制度的內容和要求。(P49)
(1)內容:我國實行義務兵與志愿兵相結合、民兵與預備役相結合的兵役制度。兵役分為現役和預備役。
(2)要求:現役軍人必須遵守軍隊的條令和條例,忠于職守,隨時為保衛祖國而戰斗。預備役人員必須按照規定參加軍事訓練,隨時準備參軍參戰,保衛祖國。
8.依法納稅的原因和不履行依法納稅義務的后果。(P50)
(1)原因:稅收是國家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依法納稅是公民的一項基本義務。
(2)不履行依法納稅義務的后果:任何偷稅、欠稅、騙稅、抗稅的行為都是違法行為,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9.公民的權利與義務的關系。(P52)
權利和義務相統一。
(1)公民的權利與義務相互依存、相互促進。權利的實現需要義務的履行,義務的履行促進權利的實現。
(2)公民既是合法權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義務的承擔者。
(3)公民的某些權利同時也是義務。
10.堅持權利和義務相統一,我們應該怎么做?(P53)
堅持權利和義務相統一,任何公民既不能只享受權利而不承擔義務,也不應只承擔義務而不享受權利。我們不僅要增強權利意識,依法行使權利,而且要增強義務觀念,自覺履行法定的義務。
11.法定義務須履行的原因。(P54)
法定義務是由我國憲法和法律規定的,具有強制性。自覺履行法定義務,是公民不可推卸的責任。
12.如何依法履行法定義務?(P55)
(1)法律要求做的必須去做。如履行受教育義務、依法納稅、遵守公共秩序、保護野生動物、遵守交通規則、依法服兵役、愛護公共財物等。
(2)法律禁止做的堅決不做。如殺人、放火、侵占他人財產、破壞森林植被、危害國家安全、榮譽和利益等。
13.違反法定義務的行為及后果。(P55)
(1)行為:在社會生活中,公民實施了法律所禁止的行為,或者沒有實施法律要求做的行為,都是違反法定義務的行為。
(2)后果:違反法定義務,必須依法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14.違反不同的法律,承擔不同的責任。(P57)
行為
承擔的責任
違反民事法律
承擔民事責任
違反行政法律
承擔行政責任
違反刑事法律,構成犯罪的
承擔刑事責任
【深度分析】
1.公民的人格尊嚴權的含義及侵權表現。
內容
含義
侵權表現



人們依法享有的對自己獲得的客觀社會評價排除他人侵害的權利
侮辱他人:公然謾罵他人,大庭廣眾之下嘲笑、諷刺、挖苦他人,往他人身上潑臟物等誹謗他人;無中生有、捏造事實中傷他人等行為



因特定主體的突出貢獻或特殊勞動成果而獲得由政府、社會組織授予的贊美稱號的權利
非法剝奪他人的榮譽稱號、榮譽證書和獎章;非法侵占他人榮譽;嚴重詆毀他人所獲得的榮譽;侵害榮譽權人應得的物質利益



公民依法享有對自己肖像的支配權,包括肖像制作權、使用權和獲酬權
未經本人同意,以營利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惡意毀損、玷污、丑化公民的肖像;利用公民肖像進行人身攻擊



公民依法享有決定、使用、變更姓名,并且排除他人侵害的權利
干涉他人決定姓名、使用自己的姓名;干涉他人改變自己的名字;盜用、冒用他人姓名



公民依法享有私人生活安寧和私人信息保密的權利
未經本人允許,擅自侵入或非法監聽、監視他人住宅;非法搜集、傳播和利用他人的個人信息;私拆他人信件,偷看他人日記,刺探他人私人文件內容,以及將它們公開
2.如何理解正確行使言論自由權?
言論自由不是無限制的絕對自由,濫用言論自由是法律所不允許的。行使言論自由要受到三方面的限制:公民不得利用言論自由來侮辱、誹謗他人;公民不得利用言論自由教唆、煽動他人實施危害國家安全、破壞民族團結、破壞社會公德、擾亂社會秩序的行為;誰公開發表了有損于他人、公共利益的言論,誰就要對該言論產生的后果負法律責任。
3.公民行使建議權、監督權的渠道有哪些?
(1)可以通過人大代表或直接向全國人大常委會和地方人大常委會反映。
(2)可以采用書信、電子郵件、電話、走訪等形式,向有關部門舉報或反映。
(3)可以通過電視、廣播、報刊等大眾媒體進行監督。
(4)可以通過互聯網在線交流的形式反映。
4.近年來,國家為保障公民的受教育權,維護教育公平,采取了哪些措施?有什么意義?
(1)措施:①實行義務教育制度,保障所有適齡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②推進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建設;③解決“入園難”問題;④推進中等職業教育免費等。
(2)意義:①不讓一個學生因家庭經濟困難而失學,努力讓每個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保障公民平等接受教育的權利,維護社會公平正義;②符合科教興國與人才強國的戰略要求;③有利于促進教育發展,提高中華民族的整體素質,使我國由教育大國走向教育強國。
5.列舉社會中侵犯公民受教育權的現象。
(1)家庭:家長不讓適齡子女接受義務教育;家長讓未成年子女輟學打工等。
(2)學校:隨意開除學生;隨意停學生的課;以不合理的理由拒絕錄取符合條件的學生入學;勒令“雙差生”停課或轉學、退學等。
(3)社會:盜用、冒用他人姓名上學;擾亂學校教學秩序,妨礙學生學習等。
6.青少年應該怎樣對待公民權利?
(1)要珍惜自己的權利。
(2)依法行使權利。行使權利不能超過它本身的界限,不得損害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和其他公民合法的自由和權利,應依照法定程序進行。
(3)當自身的權利受到侵犯時,要依法維護權利。具體方式包括協商、調解、仲裁和訴訟等。
7.為什么說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權利又是公民的義務?
(1)我國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受教育的權利和義務。”受教育既是公民的一項基本權利,同時也是公民的一項基本義務。
(2)就公民個人來說,只有受教育,才能提高自己的科學文化素質,不斷地豐富和發展自己。受教育使我們有可能獲得更好的就業機會,在為社會創造更多財富的同時,自己也能獲得相應的報酬,從而更好地享受現代文明的成果。因此,受教育是公民的一項基本權利。
(3)從國家的角度來講,要實現現代化,提高公民的文化和科學素質是關鍵。這就要求每一個公民通過接受教育,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學文化水平,力爭為國家和社會的進步多做貢獻。所以,受教育是公民的一項基本義務。
8.從權利和義務一致的角度出發,對廣場舞舞者和被廣場舞騷擾者提幾點建議。
①公民既是合法權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義務的承擔者;②任何公民享有憲法和法律規定的權利,同時必須履行憲法和法律規定的義務;③任何公民既不能只享受權利而不承擔義務,也不應只承擔義務而不享受權利;④我們不僅要增強權利意識,依法行使權利,而且要增強義務觀念,自覺履行法定的義務。
【觀點辨析】
1.只要是公民的財產,都受法律保護。
這種觀點錯誤。只有公民的合法財產所有權受法律保護。公民通過非法方式獲得的財產,不但不受法律保護,國家還要依法予以追究和懲罰。
2.在我國,公民享有廣泛的權利,我們行使權利可以不受任何限制。
這種觀點錯誤。公民享有憲法和法律賦予的權利,但權利的行使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濫用權利。公民在行使權利時,應尊重他人的權利,不得損害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權利;公民在行使權利時,應依照法定程序,按照規定的活動方式、步驟和過程進行。
3.未成年人不需要納稅。
這種觀點錯誤。個人所得稅是公民獲得報酬時必須繳納的稅款,不以公民年齡為依據。公民獲得報酬既包括勞動所得,也包括非勞動所得。正常情況下,未成年人不參加勞動,雇傭童工是違法的,因此大家沒有未成年人繳稅的概念。但未成年人以其他方式所得報酬,包括稿酬、片酬,以及中獎所得等都要繳納個人所得稅。
4.我們可以先享受權利后履行義務。
這種觀點錯誤。①我國憲法規定:“任何公民享有憲法和法律規定的權利,同時必須履行憲法和法律規定的義務。”這表明,權利義務相統一,權利的實現需要義務的履行,義務的履行促進權利的實現。公民既是享受權利的主體,又是履行義務的主體。任何公民既不能只享受權利而不承擔義務,也不應只承擔義務而不享受權利。②我們不僅要增強權利意識,依法行使權利,而且要增強義務觀念,自覺履行法定義務。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八下期末復習
2單元
理解權利義務
讀記提綱
核心素養鏈接
具有規則與法治意識,積極履行公民義務,正確行使公民權利。
知識網絡
知識拓展
稅收的特征
稅收與其他分配方式相比,具有強制性、無償性和固定性的特征。
強制性:稅收的強制性是指稅收是國家以社會管理者的身份,憑借政權力量,依據政治權力,通過頒布法律或政令來進行強制征收。
無償性:稅收的無償性是指通過征稅,社會集團和社會成員的一部分收入轉歸國家所有,國家不向納稅人支付任何報酬或代價。
固定性:稅收的固定性是指稅收是按照國家法令規定的標準征收的。
教材解讀
考點1
公民權利
1.憲法的核心內容及核心價值。(P31)
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是憲法的核心內容,確認并保障公民基本權利實現,是憲法的核心價值。
2.公民的基本權利。(P33~39)
3.我國公民享有哪些政治權利和自由?(P33)
公民政治權利和自由包括:選舉權和被選舉權、政治自由和監督權等。
4.享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的滿足條件及重要性。(P33)
(1)滿足條件:①我國年滿十八周歲的公民;②依法未被剝奪政治權利。
(2)重要性:選舉權和被選舉權是公民的一項基本政治權利,行使這項權利是公民參與管理國家和管理社會的基礎。
5.政治自由的內容和意義。(P33)
(1)內容:我國公民有言論、出版、集會、結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2)意義:公民享有政治自由,有助于公民參與國家政治生活,充分表達自己的意愿。
6.監督權的內容和意義。(P34)
(1)內容:我國公民對于任何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有提出批評和建議的權利(如微博問政、網上評議政府);對于任何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的違法失職行為,有向有關國家機關提出申訴、控告或檢舉的權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實進行誣告陷害(如網絡反腐)。
(2)意義:有助于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依法行使權力,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7.人民行使當家作主權利的重要體現有哪些?(P34)
我國公民依法行使政治權利和自由,參與國家政治生活,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和文化事務,管理社會事務這是人民行使當家作主權利的重要體現。
8.人身自由的含義、內容和重要性。(P34~35)
(1)含義:指公民的人身不受非法侵犯的自由。
(2)內容:包括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嚴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護。
(3)重要性: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權利,只有在人身自由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公民才能獨立、自由、有尊嚴地生活。
9.憲法中關于保護公民人身自由的規定。(P35~36)
內容
憲法規定
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任何公民,非經人民檢察院批準或者決定、或者人民法院決定,并由公安機關執行,不受逮捕。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剝奪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體
人格尊嚴不受侵犯
公民的人格尊嚴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對公民進行侮辱、誹謗和誣告陷害
住宅不受侵犯
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
通信自由
和通信秘
密受法律
保護
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護。除因國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機關或者檢察機關依照法律規定的程序對通信進行檢查外,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10.人格尊嚴權的內容及保護人格尊嚴權的原因。(P36)
(1)內容:公民的人格尊嚴權包括名譽權、榮譽權、肖像權、姓名權、隱私權等。
(2)原因:公民都有自我尊重和受人尊重的需要,都應當享有受他人和社會尊重的權利。
點撥:執法機關為了社會公共利益依法調查和公開當事人的有關信息,不屬于侵犯人格尊嚴權的行為。
11.公民的社會經濟與文化教育權利有哪些?(P37)
(1)財產權: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財產不受侵犯。公民可以通過合法方式取得財產,并依法占有和使用,獲得收益和進行處分。
(2)勞動權:①含義,一切有勞動能力的公民有勞動就業和取得勞動報酬的權利;②憲法規定,公民有勞動的權利和義務;③重要性,是公民賴以生存的基礎;人們通過勞動,參與社會生產與服務活動,獲得勞動報酬和其他收益,既可以保障合理的生活水平,實現自身價值,也為國家和社會作出貢獻。
(3)物質幫助權: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喪失勞動能力的情況下,有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的權利。
12.受教育權的含義及教育的重要性。(P38)
(1)含義:公民有按照其能力平等地從國家獲得接受教育的機會,并獲得相應物質保障的權利。
(2)教育的重要性:教育為個人人生幸福奠定基礎,為人類文明傳遞薪火,成就民族和國家的未來。
13.國家為保障公民的受教育權所采取的措施。(P38)
國家實行義務教育制度,保障所有適齡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國家制定資助政策,不讓一個學生因家庭經濟困難而失學,努力讓每個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
14.文化權利的相關憲法規定和國家相關政策。(P39)
(1)憲法規定:我國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進行科學研究、文學藝術創作和其他文化活動的自由。
(2)政策:國家對于從事教育、科學、技術、文學、藝術和其他文化事業的公民的有益于人民的創造性工作,給以鼓勵和幫助。
15.公民的其他權利。(P39)
我國公民還享有平等權、宗教信仰自由等權利,婦女、兒童和殘疾人等特定人群的權利受到憲法和法律的特殊保障。
16.我國公民應該如何依法行使權利?(P41~42)
(1)公民行使權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濫用權利。我國憲法規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權利的時候,不得損害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權利。
(2)個人的自由和權利不能以損害國家利益、社會
利益和集體利益為代價。同時,每個人合法的自由和權利都應當受到尊重和保護,我們在行使自由和權利的時候,也不得損害其他公民合法的自由和權利。
(3)公民行使權利應依照法定程序,按照規定的活動方式、步驟和過程進行。①每個公民都應該樹立按照法定程序辦事的意識,通過正確的途徑和方式維護自身權益;②公民權利受到損害,要依照法定程序維護權利;③維護權利的方式包括協商、調解、仲裁和訴訟等。(維護權利的方式)
17.協商的含義、適用情形和優勢。(P42)
(1)含義:協商是當事人之間自行解決糾紛的方式。
(2)適用情形:一些常見的消費、勞動爭議和交通事故糾紛等,當事人可以在自愿、互諒的基礎上,依據法律,直接對話,分清責任,達成協議,解決糾紛。
(3)優勢:日常生活中大量的權益爭議是通過協商解決的。
18.調解的含義、適用情形和分類。(P43)
(1)含義:調解是通過調解組織解決糾紛的方式。
(2)適用情形:調解人以國家法律法規和政策以及社會公德為依據,對糾紛雙方進行疏導、勸說,促使他們相互諒解,進行協商,自愿達成協議,解決糾紛。
(3)分類:我國調解方式主要有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和司法調解。
19.仲裁的含義和適用情形。(P43)
(1)含義:仲裁是通過仲裁機構解決糾紛的方式。
(2)適用情形:公民與其他個人或組織之間發生合同糾紛和其他財產權益爭議時,可以申請仲裁。當事人根據他們之間訂立的仲裁協議,自愿將其爭議提交仲裁,并受仲裁裁判約束。
20.訴訟的含義、適用情況和分類。(P44)
含義:訴訟是通過人民法院解決糾紛的方式。
適用情況
分類
公民遇到人身關系或財產關系的爭議
民事訴訟
公民對于某些侵犯自己人身、財產權利的行為
刑事自訴
公民認為行政機關的行政行為侵犯了自己的權益
行政訴訟
考點2
公民義務
1.公民基本義務有哪些?(P46~50)
點撥:公民的基本權利和基本義務是指由憲法所確認的、作為公民所應當享有和履行的最起碼的法律權利和義務。基本權利和義務構成了普通法律權利和義務的基礎或原則。2.遵守憲法法律的原因、要求和具體表現。(P46)
(1)原因:我國憲法和法律是全國各族人民意志和利益的集中體現,維護憲法和法律的尊嚴是公民對國家和社會應盡的職責。
(2)要求:①遵守憲法就是要忠于憲法,維護憲法尊嚴,保障憲法實施;②我們要認識到法律既是保障自身權利的有力武器,也是必須遵守的行為規范,自覺做到學法尊法守法用法,共同營造守法光榮、違法可恥的社會氛圍;③我們要自覺學習法律知識,了解法律程序規定,以法律來指導和約束自己的行為,做到依法辦事。
(3)具體表現:保守國家秘密,愛護公共財產,遵守勞動紀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會公德。
3.維護國家利益的表現。(P47)
(1)維護國家統一和全國各民族團結。
(2)維護國家安全、榮譽和利益。
4.維護國家統一和全國各民族團結的原因和要求。(P47)
(1)原因:我國是統一多民族國家,國家的統一和民族的團結,是我國順利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基本保證。
(2)要求:每個公民都應當把自己的命運與國家盛衰、民族興亡緊密聯系在一起,自覺維護國家領土完整和主權統一,維護民族之間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關系。
5.維護國家安全、榮譽和利益的內容及原因。(P47)
(1)內容:①維護國家安全包括維護國家的主權、領土完整不受侵犯,國家秘密不被竊取、泄露和出賣,社會秩序不被破壞等;②維護國家榮譽包括維護國家的尊嚴不受侵犯,國家的榮譽不受玷污;③維護國家利益包括維護國家的政治、經濟和安全等各方面的利益。
(2)原因:維護國家安全、榮譽和利益是每個公民義不容辭的責任。
7.我國兵役制度的內容和要求。(P49)
(1)內容:我國實行義務兵與志愿兵相結合、民兵與預備役相結合的兵役制度。兵役分為現役和預備役。
(2)要求:現役軍人必須遵守軍隊的條令和條例,忠于職守,隨時為保衛祖國而戰斗。預備役人員必須按照規定參加軍事訓練,隨時準備參軍參戰,保衛祖國。
8.依法納稅的原因和不履行依法納稅義務的后果。(P50)
(1)原因:稅收是國家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依法納稅是公民的一項基本義務。
(2)不履行依法納稅義務的后果:任何偷稅、欠稅、騙稅、抗稅的行為都是違法行為,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9.公民的權利與義務的關系。(P52)
權利和義務相統一。
(1)公民的權利與義務相互依存、相互促進。權利的實現需要義務的履行,義務的履行促進權利的實現。
(2)公民既是合法權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義務的承擔者。
(3)公民的某些權利同時也是義務。
10.堅持權利和義務相統一,我們應該怎么做?(P53)
堅持權利和義務相統一,任何公民既不能只享受權利而不承擔義務,也不應只承擔義務而不享受權利。我們不僅要增強權利意識,依法行使權利,而且要增強義務觀念,自覺履行法定的義務。
11.法定義務須履行的原因。(P54)
法定義務是由我國憲法和法律規定的,具有強制性。自覺履行法定義務,是公民不可推卸的責任。
12.如何依法履行法定義務?(P55)
(1)法律要求做的必須去做。如履行受教育義務、依法納稅、遵守公共秩序、保護野生動物、遵守交通規則、依法服兵役、愛護公共財物等。
(2)法律禁止做的堅決不做。如殺人、放火、侵占他人財產、破壞森林植被、危害國家安全、榮譽和利益等。
13.違反法定義務的行為及后果。(P55)
(1)行為:在社會生活中,公民實施了法律所禁止的行為,或者沒有實施法律要求做的行為,都是違反法定義務的行為。
(2)后果:違反法定義務,必須依法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14.違反不同的法律,承擔不同的責任。(P57)
行為
承擔的責任
違反民事法律
承擔民事責任
違反行政法律
承擔行政責任
違反刑事法律,構成犯罪的
承擔刑事責任
【深度分析】
1.公民的人格尊嚴權的含義及侵權表現。
內容
含義
侵權表現



人們依法享有的對自己獲得的客觀社會評價排除他人侵害的權利
侮辱他人:公然謾罵他人,大庭廣眾之下嘲笑、諷刺、挖苦他人,往他人身上潑臟物等誹謗他人;無中生有、捏造事實中傷他人等行為



因特定主體的突出貢獻或特殊勞動成果而獲得由政府、社會組織授予的贊美稱號的權利
非法剝奪他人的榮譽稱號、榮譽證書和獎章;非法侵占他人榮譽;嚴重詆毀他人所獲得的榮譽;侵害榮譽權人應得的物質利益



公民依法享有對自己肖像的支配權,包括肖像制作權、使用權和獲酬權
未經本人同意,以營利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惡意毀損、玷污、丑化公民的肖像;利用公民肖像進行人身攻擊



公民依法享有決定、使用、變更姓名,并且排除他人侵害的權利
干涉他人決定姓名、使用自己的姓名;干涉他人改變自己的名字;盜用、冒用他人姓名



公民依法享有私人生活安寧和私人信息保密的權利
未經本人允許,擅自侵入或非法監聽、監視他人住宅;非法搜集、傳播和利用他人的個人信息;私拆他人信件,偷看他人日記,刺探他人私人文件內容,以及將它們公開



公民依法享有對自己肖像的支配權,包括肖像制作權、使用權和獲酬權
未經本人同意,以營利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惡意毀損、玷污、丑化公民的肖像;利用公民肖像進行人身攻擊



公民依法享有決定、使用、變更姓名,并且排除他人侵害的權利
干涉他人決定姓名、使用自己的姓名;干涉他人改變自己的名字;盜用、冒用他人姓名



公民依法享有私人生活安寧和私人信息保密的權利
未經本人允許,擅自侵入或非法監聽、監視他人住宅;非法搜集、傳播和利用他人的個人信息;私拆他人信件,偷看他人日記,刺探他人私人文件內容,以及將它們公開
3.公民行使建議權、監督權的渠道有哪些?
(1)可以通過人大代表或直接向全國人大常委會和地方人大常委會反映。
(2)可以采用書信、電子郵件、電話、走訪等形式,向有關部門舉報或反映。
(3)可以通過電視、廣播、報刊等大眾媒體進行監督。
(4)可以通過互聯網在線交流的形式反映。
4.近年來,國家為保障公民的受教育權,維護教育公平,采取了哪些措施?有什么意義?
(1)措施:①實行義務教育制度,保障所有適齡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②推進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建設;③解決“入園難”問題;④推進中等職業教育免費等。
(2)意義:①不讓一個學生因家庭經濟困難而失學,努力讓每個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保障公民平等接受教育的權利,維護社會公平正義;②符合科教興國與人才強國的戰略要求;③有利于促進教育發展,提高中華民族的整體素質,使我國由教育大國走向教育強國。
5.列舉社會中侵犯公民受教育權的現象。
(1)家庭:家長不讓適齡子女接受義務教育;家長讓未成年子女輟學打工等。
(2)學校:隨意開除學生;隨意停學生的課;以不合理的理由拒絕錄取符合條件的學生入學;勒令“雙差生”停課或轉學、退學等。
(3)社會:盜用、冒用他人姓名上學;擾亂學校教學秩序,妨礙學生學習等。
6.青少年應該怎樣對待公民權利?
(1)要珍惜自己的權利。
(2)依法行使權利。行使權利不能超過它本身的界限,不得損害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和其他公民合法的自由和權利,應依照法定程序進行。
(3)當自身的權利受到侵犯時,要依法維護權利。具體方式包括協商、調解、仲裁和訴訟等。
7.為什么說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權利又是公民的義務?
(1)我國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受教育的權利和義務。”受教育既是公民的一項基本權利,同時也是公民的一項基本義務。
(2)就公民個人來說,只有受教育,才能提高自己的科學文化素質,不斷地豐富和發展自己。受教育使我們有可能獲得更好的就業機會,在為社會創造更多財富的同時,自己也能獲得相應的報酬,從而更好地享受現代文明的成果。因此,受教育是公民的一項基本權利。
(3)從國家的角度來講,要實現現代化,提高公民的文化和科學素質是關鍵。這就要求每一個公民通過接受教育,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學文化水平,力爭為國家和社會的進步多做貢獻。所以,受教育是公民的一項基本義務。
8.從權利和義務一致的角度出發,對廣場舞舞者和被廣場舞騷擾者提幾點建議。
①公民既是合法權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義務的承擔者;②任何公民享有憲法和法律規定的權利,同時必須履行憲法和法律規定的義務;③任何公民既不能只享受權利而不承擔義務,也不應只承擔義務而不享受權利;④我們不僅要增強權利意識,依法行使權利,而且要增強義務觀念,自覺履行法定的義務。
【觀點辨析】
1.只要是公民的財產,都受法律保護。
這種觀點錯誤。只有公民的合法財產所有權受法律保護。公民通過非法方式獲得的財產,不但不受法律保護,國家還要依法予以追究和懲罰。
2.在我國,公民享有廣泛的權利,我們行使權利可以不受任何限制。
這種觀點錯誤。公民享有憲法和法律賦予的權利,但權利的行使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濫用權利。公民在行使權利時,應尊重他人的權利,不得損害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權利;公民在行使權利時,應依照法定程序,按照規定的活動方式、步驟和過程進行。
3.未成年人不需要納稅。
這種觀點錯誤。個人所得稅是公民獲得報酬時必須繳納的稅款,不以公民年齡為依據。公民獲得報酬既包括勞動所得,也包括非勞動所得。正常情況下,未成年人不參加勞動,雇傭童工是違法的,因此大家沒有未成年人繳稅的概念。但未成年人以其他方式所得報酬,包括稿酬、片酬,以及中獎所得等都要繳納個人所得稅。
4.我們可以先享受權利后履行義務。
這種觀點錯誤。①我國憲法規定:“任何公民享有憲法和法律規定的權利,同時必須履行憲法和法律規定的義務。”這表明,權利義務相統一,權利的實現需要義務的履行,義務的履行促進權利的實現。公民既是享受權利的主體,又是履行義務的主體。任何公民既不能只享受權利而不承擔義務,也不應只承擔義務而不享受權利。②我們不僅要增強權利意識,依法行使權利,而且要增強義務觀念,自覺履行法定義務。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共
2
頁)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紫云| 全南县| 天柱县| 墨竹工卡县| 青阳县| 西和县| 齐齐哈尔市| 伊吾县| 万年县| 阿荣旗| 丰镇市| 广水市| 灵丘县| 时尚| 布拖县| 淳安县| 岳阳县| 华亭县| 开鲁县| 泾川县| 岳普湖县| 永丰县| 阜阳市| 新民市| 额济纳旗| 南乐县| 定远县| 沈阳市| 庆城县| 江孜县| 民县| 肥乡县| 探索| 宜章县| 长白| 巨野县| 长宁县| 京山县| 当阳市| 阳山县| 湖南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