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10.2 我們與法律同行 課時學案(含答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10.2 我們與法律同行 課時學案(含答案)

資源簡介

第二框 我們與法律同行
自主預習
第一目 學會依法辦事?
  12月份是《山東省法治宣傳教育條例》規定的法治宣傳教育月。為更好服務推進法治中國、法治山東建設,大力營造依法辦事、遇事找法、人人懂法、人人守法的良好環境,某市開展了一系列法治宣傳活動。
1.為什么要學會依法辦事?
法律保障人們的幸福生活。法律保障功能的實現靠我們每個人對法律的尊崇和遵守。
2.怎樣做到依法辦事?
要求 具體內容
(1)要樹立法治意識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經常想一想,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如果違背了法律,會有什么后果
(2)要遵守各種法律法規 ①遇到問題需要解決,應當通過法治方式,表達自身合法的訴求和愿望。
②在實現自身利益的過程中,還要自覺維護他人和集體的合法權益
(3)要養成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習慣 成長為社會主義法治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堅定捍衛者
第二目 樹立法治意識?
  2020年4月22日,鄭州市惠濟區第六中學政教處組織開展了“防控疫情與法同行”線上專題學習及征文活動,旨在增強學生的法治意識,關愛和引導青少年健康成長,讓廣大青年學生懂得從自身做起,依法科學參與疫情防控。
3.為什么要樹立法治意識?
(1)建設法治中國是中國人民的共同事業,人民既是法治的踐行者,又是法治的受益者。
(2)人民權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權威要靠人民維護。
(3)推動全社會樹立法治意識,增強全社會厲行法治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對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具有重要意義。
4.樹立法治意識有哪些要求?
(1)對法律發自內心的認可、崇尚、遵守和服從。
(2)增強法治意識,依法辦事,做法治中國建設的參與者和推動者。
5.法治時代道德具有哪些作用?
法治時代,并不否認道德的重要性。人們道德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增強尊法守法的意識和自覺性,有利于促進法治文化環境的形成。
6.推進法治中國建設對青少年的要求有哪些?
(1)增強法治意識,依法辦事,是青少年健康成長的基本要求。
(2)青少年不僅是法治中國建設的受益者,更應該成為參與者和推動者。
【易錯·辨析】
觀點:法治就是指依法辦事。
辨析:這種認識是錯誤的。法治不僅要求任何組織和個人都要服從法律,遵守法律,依法辦事,還要求廣大民眾樹立法治意識,增強守法觀念、維權意識等。
【知識·遷移】
國家工作人員進行憲法宣誓的意義。
提示:(1)有利于強化國家公職人員的憲法意識,珍惜憲法賦予的權力,自覺規范自己的行為。
(2)有利于營造學習憲法、熱愛憲法、捍衛憲法的社會氛圍。
(3)有利于落實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弘揚法治精神。
(4)有利于依憲治國,依憲執政。
(5)有利于培育和弘揚憲法文化,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探究突破
【情境·掃描】
5名未成年女生因校園欺凌被判刑
   某中學5名未成年女生在宿舍樓內,采取惡劣手段,無故毆打、辱罵2名女同學,并拍攝視頻,在自己的微信群內傳播,結果造成2人輕微傷,其中1人無法正常生活、學習。人民法院依法審判了這起校園欺凌案,5名被告人分別被判處11個月到1年有期徒刑。
【感悟·思考】
1.5名被告人被法院判刑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法律意識淡薄,侵犯他人的合法權益。
2.這個案例給我們什么警示?
提示:①要遵守各種法律法規。在實現自身利益的過程中,自覺維護他人和集體的合法權益。②學會依法辦事,養成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習慣,逐步成長為社會主義法治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堅定捍衛者。③樹立法律信仰,就是發自內心地尊崇法律、信賴法律、遵守法律和捍衛法律。④加強道德修養,提高道德水平。⑤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觸犯國家法律,必須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⑥未成年人雖然有未成年人保護法,但并不意味著可以為所欲為,我們青少年要學法、懂法,不做法律所禁止的事情等。(其他符合題意的答案也可)
【脈絡·歸納】 【核心·必記】
1.國無法不治,民無法不立,法律保障人們的幸福生活。
2.依法辦事,就要遵守各種法律法規。
3.依法辦事,就要養成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習慣,逐步成長為社會主義法治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堅定捍衛者。
4.建設法治中國是中國人民的共同事業,人民既是法治的踐行者,又是法治的受益者。
5.樹立法律信仰,就是發自內心地尊崇法律、信賴法律、遵守法律和捍衛法律。
6.增強法治意識,依法辦事,是青少年健康成長的基本要求。
課堂診斷基礎練
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10分)
1.國無法而不治,民無法而不立。作為一名現代法治社會中的合格公民,需要具備的法律意識和法律素質有(   )
①養成依法辦事的習慣 ②遵守法律,捍衛法律尊嚴
③提高修養,法律至上 ④遇到問題,隨意表達自身合法的訴求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2.結合漫畫,它啟示我們 (   )
①依法辦事必須要遵守各種法律法規規定 ②執法人員為了維護權益可采取一切手段
③依法辦事要養成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習慣 ④執法人員在緊急狀態下可以不依法辦事
A.②④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3.無論是家庭瑣事還是國家大事,當靠個人的力量或者組織的力量解決不了的時候,人們首先想到的就是“法”,人們從內心里信任“法”。對此理解正確的是 (   )
①人民權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權威要靠人民維護
②要對法律發自內心的認可、崇尚、遵守和服從
③要樹立法治意識,依法辦事
④要增強尊法守法的意識和自覺性,促進法治文化環境的形成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4.(2020·桂林學業考)人民法院發布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十大典型民事案例,告訴我們 (   )
A.應以法律規范道德行為 B. 法律與道德相輔相成
C.法律與道德相互對立 D.法律與道德可以相互替代
5.中學生小柳認為交警給媽媽開出的汽車違停罰單存在錯誤,通過查詢相關法律、實地考察當時的停車地點標志線后,他支持媽媽依法申請撤銷罰單。相關行政執法部門核實后,依法撤銷了違停罰單。小柳和媽媽的做法告訴我們 (   )
①要充分利用法律對未成年人的保護 ②一切事情都可以通過法律來解決
③要養成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習慣 ④要樹立法治意識,推動法治發展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二、非選擇題(共20分)
6.(10分)(生活情境題)【健全法治,依法辦事】
(1)“紅綠燈變奏曲”告訴我們什么道理?(5分)
(2)“紅綠燈協奏曲”的持續演奏,需要法律的保駕護航;而社會生活方方面面的“協奏曲”,更需要法律的規范指引。所以,樹立法治意識對每個公民尤為重要。樹立法治意識,對我們提出了怎樣的要求?(5分)
7.(10分)(思維拓展題)成長中有時非常“任性”,有時會萌發一些莫名其妙的沖動。請你仔細閱讀下面兩幅漫畫,回答相關問題:
(1)他們的行為啟示我們以后在學習和生活中應該怎么辦?(2分)
(2)法治社會,要求人人樹立法治意識,依法辦事。依法辦事的要求是什么?(4分)
(3)你將如何樹立法治意識?(4分)
周末作業提升練
一、單項選擇題(每題3分,共27分)
1.下列不屬于《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保護的對象有 (  )
①有精神疾病的小學生王某 ②剛剛過了18周歲生日就因盜竊而被抓的學生金某
③剛滿13周歲因過失殺人而被抓的初中生陳某 ④下崗失業人員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據統計,近年來各類未成年人傷害事件呈上升趨勢。每年我國有近2萬名14歲以下兒童非正常死亡,40萬—50萬名兒童受到車禍、中毒、他殺、自殺等意外傷害,未成年人已成為危險環境的受害者。未成年人易受到傷害的原因有 (  )
①未成年人身心發育不成熟 ②未成年人的生存和發展事關人類的未來
③未成年人自我保護能力較弱 ④未成年人辨別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強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3.(2020·洪江質檢)漫畫《“動真格”》中的做法 (  )
A.體現了對未成年人的學校保護 B.可以杜絕侵犯未成年人權益的行為
C.體現了法律給予未成年人特殊保護 D.有利于保障未成年人的人身自由權
4.(2020·鄭州中牟外國語學校質檢)從教育部等九部門印發《中小學生減負措施的通知》,讓減負落到實處;到國務院印發《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把動手實踐內容納入中小學相關課程和綜合素質評價;再到教育部及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等部門聯合制定的《學校食品安全與營養健康管理規定》,要求各地全面排查校園食堂及周邊食品安全風險隱患……一系列與中小學生成長有關的文件、措施相繼出臺說明(  )
A.學校教育目前還存在著不少重大問題 B.未成年人能否健康成長關鍵要靠國家
C.學校保護是未成年人保護的重要基礎 D.國家對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高度重視
5.(2019·黃岡學業考)下列生活場景中的做法與“四大保護領域”的要求對應一致的是 (  )
題肢 四大保護領域 生活場景
① 家庭保護 派出所向對女兒實施家暴的王某某開出了一張《反家庭暴力告誡書》
② 學校保護 學校開展“抵制校園暴力,共建和諧校園”普法活動
③ 司法保護 人民法院在審理離婚案件時,對涉及未成年子女撫養問題的,會聽取有表達意愿能力的未成年子女的意見
④ 社會保護 縣人民法院不公開審理未成年人違法犯罪案件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6.國慶節期間,某市政府為了增添節日氛圍,在市中心主要街道兩旁擺放了許多花。市民李某看到后非常喜歡,趁夜色拿走了幾盆。路人發現后,指出其錯誤,李某振振有詞地說:“這又不是你家的,我享有自由權,你管不著。”李某的做法錯在 (  )
A.沒有認識到公民權利的廣泛性 B.沒有依法辦事,損害了國家的、集體的利益
C.沒有依法維護自己的權益 D.沒有認識到自己并不享有自由權
7.下列行為中,體現出公民具有法治精神和法律至上信仰的是 (  )
①吳利打電話向有關部門舉報學校附近有一個黑網吧
②“又該繳稅了。”“嗯,我想想怎樣少繳點稅。”
③七年級女生寧寧堅決制止父親在工地建設上以次充好、違規操作的行為
④“爸,給錢我上學。”“去,去,我和你媽離婚了,問她要去。”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8.2020年1月11日晚,中央電視臺《焦點訪談》欄目以《“宰客”的長途客車》為題,曝光了滬昆高速公路沿線貴州銅仁、湖南湘潭、江西上饒境內客車司機伙同黑店經營者“宰客”亂象,引發關注。面對“宰客”現象,僅靠法律的強制性是不夠的,還必須將道德建設作為一項緊迫工程來抓。這是因為 (   )
A.道德比法律更有約束力 B.道德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增強尊法守法的意識和自覺性
C.法律是道德建設的保障 D.道德更適用于小事情
9.《天津日報》2020年1月17日報道:隨著近年來依法治國和普法教育的廣泛推動,未成年人犯罪數量和比例都有所下降,但當前未成年人依法而行、分辨是非、維護自身權益的意識和能力等方面的法治教育尚待加強,需要統籌協調、持續有效地普法宣傳。建設法治中國,未成年人應該 (   )
①尊法學法守法用法 ②舉報違法犯罪行為 ③依法規范自身行為 ④參與制定法律法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非選擇題(共20分)
10.材料一 2020年疫情期間,延期不停教、停課不停學,各地市推出眾多舉措,搭建“互聯網+教育”信息化教學管理平臺,為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建立雙向交流渠道。線上教學“不停學”,分類施教“合理學”,精管到位“有效學”。
材料二 2020年2月8日,河北省石家莊市深澤縣14歲少年王某某大鬧疫情防控卡口的視頻在網上流傳,引發網友熱議。視頻顯示:在取快遞途經疫情防控卡口點時,該少年不服從疫情防控工作人員管理,破壞防控設施,與值守人員產生沖突,還自稱“我爸是縣委的!打我啊。”
(1)結合材料一分析各地市為什么特別關注未成年人。(8分)
(2)結合材料二,從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角度,寫兩條評論進行留言交流。(6分)
(3)綜合上述材料和問題對“未成年人健康成長”寫出自己的內心感言。(6分)
課堂診斷基礎練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10分)
1.國無法而不治,民無法而不立。作為一名現代法治社會中的合格公民,需要具備的法律意識和法律素質有( B )
①養成依法辦事的習慣 ②遵守法律,捍衛法律尊嚴
③提高修養,法律至上 ④遇到問題,隨意表達自身合法的訴求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2.結合漫畫,它啟示我們 ( C )
①依法辦事必須要遵守各種法律法規規定 ②執法人員為了維護權益可采取一切手段
③依法辦事要養成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習慣 ④執法人員在緊急狀態下可以不依法辦事
A.②④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3.無論是家庭瑣事還是國家大事,當靠個人的力量或者組織的力量解決不了的時候,人們首先想到的就是“法”,人們從內心里信任“法”。對此理解正確的是 ( D )
①人民權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權威要靠人民維護
②要對法律發自內心的認可、崇尚、遵守和服從
③要樹立法治意識,依法辦事
④要增強尊法守法的意識和自覺性,促進法治文化環境的形成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4.(2020·桂林學業考)人民法院發布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十大典型民事案例,告訴我們 ( B )
A.應以法律規范道德行為 B. 法律與道德相輔相成
C.法律與道德相互對立 D.法律與道德可以相互替代
5.中學生小柳認為交警給媽媽開出的汽車違停罰單存在錯誤,通過查詢相關法律、實地考察當時的停車地點標志線后,他支持媽媽依法申請撤銷罰單。相關行政執法部門核實后,依法撤銷了違停罰單。小柳和媽媽的做法告訴我們 ( C )
①要充分利用法律對未成年人的保護 ②一切事情都可以通過法律來解決
③要養成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習慣 ④要樹立法治意識,推動法治發展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二、非選擇題(共20分)
6.(10分)(生活情境題)【健全法治,依法辦事】
(1)“紅綠燈變奏曲”告訴我們什么道理?(5分)
答:人民既是法治的踐行者,又是法治的受益者。當法律真正銘刻在我們的內心時,才會充分體現自身的價值,發揮其應有的功能。我們要自覺遵守交通法規,增強法律意識;增強交通安全意識,自覺維護交通秩序,騎文明車、行文明路、做文明人。
(2)“紅綠燈協奏曲”的持續演奏,需要法律的保駕護航;而社會生活方方面面的“協奏曲”,更需要法律的規范指引。所以,樹立法治意識對每個公民尤為重要。樹立法治意識,對我們提出了怎樣的要求?(5分)
答:樹立法治意識,就是人們對法律發自內心的認可、崇尚、遵守和服從。增強法治意識,依法辦事,做法治中國建設的參與者和推動者。
7.(10分)(思維拓展題)成長中有時非常“任性”,有時會萌發一些莫名其妙的沖動。請你仔細閱讀下面兩幅漫畫,回答相關問題:
(1)他們的行為啟示我們以后在學習和生活中應該怎么辦?(2分)
答:樹立法治意識,尊法守法。提高道德修養,遵紀守法。增強法治觀念,依法辦事。
(2)法治社會,要求人人樹立法治意識,依法辦事。依法辦事的要求是什么?(4分)
答:①依法辦事,就要遵守各種法律法規。遇到問題需要解決,應當通過法治方式,表達自身合法的訴求和愿望。在實現自身愿望的過程中,還要自覺維護他人和集體的合法權益。
②依法辦事,就要養成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習慣,逐步成長為社會主義法治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堅定捍衛者。
(3)你將如何樹立法治意識?(4分)
答:樹立法治意識,就是人們對法律發自內心的認可、崇尚、遵守和服從。增強法治意識,依法辦事,做法治中國建設的參與者和推動者。
周末作業提升練
一、單項選擇題(每題3分,共27分)
1.下列不屬于《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保護的對象有 ( C )
①有精神疾病的小學生王某 ②剛剛過了18周歲生日就因盜竊而被抓的學生金某
③剛滿13周歲因過失殺人而被抓的初中生陳某 ④下崗失業人員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據統計,近年來各類未成年人傷害事件呈上升趨勢。每年我國有近2萬名14歲以下兒童非正常死亡,40萬—50萬名兒童受到車禍、中毒、他殺、自殺等意外傷害,未成年人已成為危險環境的受害者。未成年人易受到傷害的原因有 ( D )
①未成年人身心發育不成熟 ②未成年人的生存和發展事關人類的未來
③未成年人自我保護能力較弱 ④未成年人辨別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強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3.(2020·洪江質檢)漫畫《“動真格”》中的做法 ( C )
A.體現了對未成年人的學校保護 B.可以杜絕侵犯未成年人權益的行為
C.體現了法律給予未成年人特殊保護 D.有利于保障未成年人的人身自由權
4.(2020·鄭州中牟外國語學校質檢)從教育部等九部門印發《中小學生減負措施的通知》,讓減負落到實處;到國務院印發《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把動手實踐內容納入中小學相關課程和綜合素質評價;再到教育部及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等部門聯合制定的《學校食品安全與營養健康管理規定》,要求各地全面排查校園食堂及周邊食品安全風險隱患……一系列與中小學生成長有關的文件、措施相繼出臺說明( D )
A.學校教育目前還存在著不少重大問題 B.未成年人能否健康成長關鍵要靠國家
C.學校保護是未成年人保護的重要基礎 D.國家對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高度重視
5.(2019·黃岡學業考)下列生活場景中的做法與“四大保護領域”的要求對應一致的是 ( B )
題肢 四大保護領域 生活場景
① 家庭保護 派出所向對女兒實施家暴的王某某開出了一張《反家庭暴力告誡書》
② 學校保護 學校開展“抵制校園暴力,共建和諧校園”普法活動
③ 司法保護 人民法院在審理離婚案件時,對涉及未成年子女撫養問題的,會聽取有表達意愿能力的未成年子女的意見
④ 社會保護 縣人民法院不公開審理未成年人違法犯罪案件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6.國慶節期間,某市政府為了增添節日氛圍,在市中心主要街道兩旁擺放了許多花。市民李某看到后非常喜歡,趁夜色拿走了幾盆。路人發現后,指出其錯誤,李某振振有詞地說:“這又不是你家的,我享有自由權,你管不著。”李某的做法錯在 ( B )
A.沒有認識到公民權利的廣泛性 B.沒有依法辦事,損害了國家的、集體的利益
C.沒有依法維護自己的權益 D.沒有認識到自己并不享有自由權
7.下列行為中,體現出公民具有法治精神和法律至上信仰的是 ( D )
①吳利打電話向有關部門舉報學校附近有一個黑網吧
②“又該繳稅了。”“嗯,我想想怎樣少繳點稅。”
③七年級女生寧寧堅決制止父親在工地建設上以次充好、違規操作的行為
④“爸,給錢我上學。”“去,去,我和你媽離婚了,問她要去。”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8.2020年1月11日晚,中央電視臺《焦點訪談》欄目以《“宰客”的長途客車》為題,曝光了滬昆高速公路沿線貴州銅仁、湖南湘潭、江西上饒境內客車司機伙同黑店經營者“宰客”亂象,引發關注。面對“宰客”現象,僅靠法律的強制性是不夠的,還必須將道德建設作為一項緊迫工程來抓。這是因為 ( B )
A.道德比法律更有約束力 B.道德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增強尊法守法的意識和自覺性
C.法律是道德建設的保障 D.道德更適用于小事情
9.《天津日報》2020年1月17日報道:隨著近年來依法治國和普法教育的廣泛推動,未成年人犯罪數量和比例都有所下降,但當前未成年人依法而行、分辨是非、維護自身權益的意識和能力等方面的法治教育尚待加強,需要統籌協調、持續有效地普法宣傳。建設法治中國,未成年人應該 ( A )
①尊法學法守法用法 ②舉報違法犯罪行為 ③依法規范自身行為 ④參與制定法律法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非選擇題(共20分)
10.材料一 2020年疫情期間,延期不停教、停課不停學,各地市推出眾多舉措,搭建“互聯網+教育”信息化教學管理平臺,為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建立雙向交流渠道。線上教學“不停學”,分類施教“合理學”,精管到位“有效學”。
材料二 2020年2月8日,河北省石家莊市深澤縣14歲少年王某某大鬧疫情防控卡口的視頻在網上流傳,引發網友熱議。視頻顯示:在取快遞途經疫情防控卡口點時,該少年不服從疫情防控工作人員管理,破壞防控設施,與值守人員產生沖突,還自稱“我爸是縣委的!打我啊。”
(1)結合材料一分析各地市為什么特別關注未成年人。(8分)
答:①未成年人身心發育尚不成熟,自我保護能力較弱,辨別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強,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響和不法侵害。②未成年人的生存和發展事關人類的未來,對未成年人給予特殊關愛和保護,已經成為人類的共識。③保護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是人類文明和社會進步的應有之義。
(2)結合材料二,從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角度,寫兩條評論進行留言交流。(6分)
答:①法律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在法治社會里,任何人都沒有超越法律的特權。
②我們要增強法律意識,學會依法辦事,遵守各種法律法規。
③我們要養成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習慣。
(3)綜合上述材料和問題對“未成年人健康成長”寫出自己的內心感言。(6分)
答:①珍惜自己的權利,依法行使自己的權利。②尊重和維護他人的權利,自覺履行公民應盡的義務。③學會依法辦事,樹立法治意識。
- 1 -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洼县| 郧西县| 三穗县| 鹤峰县| 嫩江县| 宁南县| 师宗县| 盐津县| 马关县| 龙川县| 双城市| 梁河县| 衡东县| 子洲县| 东丰县| 南汇区| 祁东县| 鄄城县| 桂平市| 汕尾市| 双牌县| 郯城县| 贺州市| 小金县| 西峡县| 上杭县| 安吉县| 栾城县| 商洛市| 南陵县| 凤翔县| 肥城市| 若羌县| 衡阳县| 大埔区| 乌鲁木齐县| 黑水县| 忻城县| 安义县| 灯塔市| 大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