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專題四:織密未成年人保護網保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一、熱點鏈接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即將實施,未檢工作面臨新機遇新挑戰(zhàn)——以法之名,合力守護“少年的你”新《未成年人保護法》從72條擴充到132條,原有的“家庭保護、學校保護、社會保護和司法保護”四大保護,加上政府保護和網絡保護,變成了六大保護;明確了“留守兒童”監(jiān)護人監(jiān)護職責;增加了“網絡保護”專章,筑牢網絡安全“防火墻”,加強監(jiān)管防止沉迷;規(guī)定了相關組織和個人的報告義務,鼓勵未成年人合法權益受到侵害,不再做“沉默的羔羊”;針對未成年人面對的性侵害及性騷擾,強化學校“防線”,向性侵和欺凌說不。新《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由57條調整為68條,對不良行為由“預防”改為“干預”,突出“預防為主、提前干預”,對未成年人的不良行為和嚴重不良行為及時進行分級預防、干預和矯治;不再使用“收容教養(yǎng)”概念,明確國家加強專門學校建設,對有嚴重不良行為的未成年人進行專門教育;加強預防犯罪的教育,要求學校配備專職或者兼職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并會同有關部門建立學生欺凌防控制度;完善對重新犯罪的預防措施,新增社會調查、心理測評、社會觀護、安置幫教等規(guī)定;重視社會組織專業(yè)力量參與,5處提及社會工作,8處提及社會組織。教育部:加強大中小學國家安全教育樹立國家安全觀教育部2020年9月印發(fā)了《大中小學國家安全教育指導綱要》,指導綱要以總體國家安全觀統(tǒng)領,系統(tǒng)設計大中小各學段育人目標和學習內容,突出啟蒙、增強國家安全意識,樹立總體國家安全觀,踐行總體國家安全觀的層次遞進要求;強調全領域、全學段覆蓋,結合學科(專業(yè))特點有機融入,將總體國家安全觀的宏觀要求分領域全面闡述,將核心要義具體化細化為可理解、可實施的學習內容與要求。2021年3月2日,最高人民法院少年法庭工作辦公室正式成立并舉行揭牌儀式.正如周強院長所言,“設立最高人民法院少年法庭工作辦公室、少年法庭巡回審判點,是最高人民法院深入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加強未成年人司法保護工作的創(chuàng)新舉措,是人民法院少年法庭工作發(fā)展史上的一件大事。”低齡未成年人刑責范圍降至12歲?。低齡未成年人刑責范圍正式調整!12月26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26日表決通過刑法修正案(十一)。其中規(guī)定,已滿12周歲不滿14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情節(jié)惡劣,經最高人民檢察院核準追訴的,應當負刑事責任。5.教育部明確學生每天睡眠時間!這個時段不得提供游戲服務!針對外在因素影響學生睡眠問題,教育部印發(fā)《關于進一步加強中小學生睡眠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作業(yè)、校外培訓、游戲都要為學生睡眠讓路。小學生在校內基本完成書面作業(yè)、中學生在校內完成大部分書面作業(yè)。校外線下培訓結束時間不得晚于20:30,線上直播類培訓結束時間不得晚于21:00。各地采用技術手段加強監(jiān)管,每日22:00到次日8:00不得為未成年人提供游戲服務。6.第26個“全國中小學生安全教育日”2021年3月29日是第26個全國中小學生安全教育日。為指導各地做好2021年全國中小學生安全教育日活動,切實提高中小學生安全意識和能力,日前,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印發(fā)通知,就今年全國中小學生安全教育日活動進行部署。知識梳理三、模擬演練1.(2020濰坊9)2020年3月發(fā)布的《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指出,根據(jù)各學段特點,在大中小學設立勞動教育必修課程,對具體的課程時間等作了規(guī)定,為落實勞動教育提供了明確指引。之所以加強勞動教育是因為①勞動教育納入全面培養(yǎng)的教育體系后,成為“五育”之首②勞動教育創(chuàng)造物質財富,提高人們的幸福指數(shù)③只有在勞動中才能創(chuàng)造和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價值④人世間的美好夢想,都是通過勞動實現(xiàn)的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2019日照13)2018年12月2日是第七個“全國交通安全日”,其主題是“細節(jié)關乎生命,安全文明出行”。為此,我們要①增強安全意識,遵守交通法規(guī)②增強自我保護意識,提高安全防范能力③提高文明素養(yǎng),遵守社會規(guī)則④只在安全日安全文明出行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3.校園欺凌問題受到了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未成年人保護法修訂草案明確規(guī)定,對嚴重的欺凌行為,學校不得隱瞞,應當及時向公安機關和教育行政部門報告,并配合相關部門依法處理。預防校園欺凌、暴力行為,需()①未成年人增強防范意識,掌握自我保護的技能②學校主動承擔執(zhí)法職能,打擊欺凌、暴力行為③營造良好社會氛圍,共同抵制校園欺凌、暴力④公安機關把打擊校園欺凌和暴力作為中心工作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4.2020年6月15日,教育部會同市場監(jiān)管總局、公安部、國家衛(wèi)生健康委聯(lián)合印發(fā)《校園食品安全守護行動方案(2020-2022年)》,部署開展2020年至2022年校園食品安全監(jiān)管工作。這①體現(xiàn)了對未成年人的社會保護②能使未成年人免受來自社會的不法侵害③能從根本上杜絕校園食品安全問題的發(fā)生④有利于保障末成年人食品安全①②B.②④C.①④D.③④5.“國家建立統(tǒng)一的未成年人網絡游戲電子身份認證系統(tǒng),明確向未成年人提供網絡游戲服務的時間;要求網絡服務提供者對用戶和信息加強管理,發(fā)現(xiàn)違法信息或者侵害未成年人的違法犯罪行為及時采取相應的處置措施等”。這A.制約了未成年人使用網絡的自由B.主要表明未成年人沒有分辨能力C.強化了對未成年人的社會保護D.可以確保未成年人不受網絡誤導6.2020年6月17日,教育部印發(fā)《關于加強殘疾兒童少年義務教育階段隨班就讀工作的指導意見》指出,要更加重視關愛殘疾學生,同等條件下優(yōu)先安排殘疾兒童少年入學,實現(xiàn)特殊教育公平而有質量發(fā)展,促進殘疾兒童少年更好融入社會生活。這()①加強了對殘疾兒童少年的社會保護②表明我國尊重和保障人權③保障了殘疾兒童少年的受教育權④違背了平等原則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7.針對留守兒童得不到適當照護、缺乏親情關愛的問題,未成年人保護法修訂稿中明確規(guī)定“應當委托具有照護能力的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代為照護”“聽取有表達意愿能力未成年人的意見”,并規(guī)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其他監(jiān)護人“與未成年人和被委托人至少每月聯(lián)系和交流一次”。這些規(guī)定A.是國家保護留守兒童的無奈之舉B.不利于構建和諧家庭C.表明留守兒童是社會的弱勢群體D.有利于保障留守兒童的身心健康發(fā)展8.虎牙、斗魚等直播平臺在免費網課渠道中推廣網絡游戲,在學生找到學習欄目之前,必須首先測覽大量游戲、交友等無關信息和廣告。這違背了對未成年人的A.家庭保護B.學校保護C.社會保護D.司法保護9.[2020濱州28(2),8分]材料二:大量案件表明,未成年人實施犯罪行為之前,多有不良行為或違法行為,且在早期這些行為多數(shù)沒有得到及時有效的干預。2019年12月30日,最高人民檢察院發(fā)布修訂后的《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規(guī)則》中指出:對一些未成年人嚴重犯罪及時批捕、起訴,切實維護被害人合法權益。對于涉嫌犯罪,但未達到刑事責任年齡的未成年人,也決不能“一放了之”,必須依法予以懲戒和矯治。閱讀以上材料,綜合運用《道德與法治》課的有關知識,簡要回答下列問題:你從材料二中得到了哪些啟示?10.[2020江西19(2),2分]安全記心中,法律伴我行。▲小云家的摩托車被樓上住戶高空拋物砸壞了,由于找不到肇事者,樓上住戶和小區(qū)物業(yè)都拒絕賠償于是,小云爸爸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問題最終得到解決。小云爸爸的做法給我們什么啟示11.2019年7月,福建省廈門市思明區(qū)檢察院舉辦“反校園欺凌”主題檢察開放日活動,45名小學師生、家長走進檢察院。據(jù)悉,近年來,該院認真做好未成年人檢察工作,尤其是落實好“一號檢察建議”,先后聯(lián)合廈門城市學院成立“島青少年法治教育學院”,拓寬校園法治教育渠道和覆蓋面。聯(lián)合多部門成立全市首支反校園欺凌志愿服務隊,旨在加強校園安全治理,護航青少年健康成長(1)請你說一說福建省重視“反校園欺凌”的原因(2)如果遭遇校園欺凌和暴力,我們應該怎么做?12.某校九年級同學劉某因跟七年級同學張某索要錢物,張某不給,兩人發(fā)生矛盾,周末放學回家路上,劉某將張某打得頭破血流,后來張某家長報警并上門找劉某要求給予賠償。劉某器張地說:“我是未成年人,打死人都不犯法(1)劉某侵犯了張某的哪些權利?張某家長應該跟誰索要賠償?(2)如果張某家長索要的賠償劉某這一方該怎么辦?(3)劉某的說法正確嗎?請你說出理由(4)為提高法律素養(yǎng),九年級(2)班召開了“依法維護合法權益,做知法守法用法好公民”主題班會,同學們展開了熱烈討論,請你談談你的提議和看法。答案:9.①加強自我防范,珍惜美好生活,認清犯罪危害,遠離犯罪;②增強法治觀念,依法自律,做一個自覺守法的人;③加強自身的思想道德修養(yǎng),從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習氣,杜絕不良行為,自覺遵紀守法,防患于未然;④增強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增強社會責任感;⑤強化規(guī)則意識,樹立正確的權利義務觀;⑥學會依法辦事,養(yǎng)成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習慣;⑦我國法律給予未成年人特殊保護;⑧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未成年人雖受到法律特殊保護,但同時也受法律約東,違法犯罪同樣要受到法律的相應制裁等。10.在權益受到侵害時,要及時尋求法律救助,依靠法律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訴訟是處理糾紛和應對侵害最正規(guī)最權威的手段,是維護合法權益的最后屏障。11.(1)未成年人生活經驗不足,辨別是非能力差,法律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不強,容易遭受不法侵害,需要法律予以特殊保護;未成年人是黨和國家的希望,是中華民族的希望。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直接關系著民族的振興,國家的富強;可以增強青少年的自我保護意識,使青少年依法規(guī)范自身行為;保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是全社會的責任,綜合治理有利于加強對未成年人的家庭保護、學校保護和社會保護等。(2)增強自我保護意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掌握一些自我保護的方法和技巧;向對方申明自己的合法權益不容侵犯,必要時可以實施正當防衛(wèi);撥打“110”電話報警或到派出所報案;及時向學校、老師、家長反映情況,尋求幫助。12.(1)生命健康權、財產權。劉某父母或其他監(jiān)護人(2)請求公安機關調解、向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法院起訴。(3)不正確。《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規(guī)定:已滿16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已滿14周歲未滿16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我們青少年要珍惜美好生活,認清犯罪危害,遠離犯罪。那些認為年齡小與犯罪無關,不受處罰的想法是錯誤的。(4)①運用法律手段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②通過向政府有關部門、司法機關、人民團體、有關社會團體反映問題,尋求幫助,解決問題。③通過協(xié)商、調解、仲裁等方式解決爭議糾紛,保障合法權益。④向律師事務所、法律援助中心、公證處、尋求法律幫助。⑤向人民法院起訴。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