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文化教育革新》教學設計課程標準2-4-3引用典型事例,說明教育、科技、文化在文明傳承中的顯著作用和重要意義。教學目標知道近代以來文化教育領域中一系列變革,理解這些變革的原因與影響。教學重難點理解近代以來文化教育領域中一系列變革的原因與影響。教學過程教學環節導入環節出示新華詞典、現代漢語詞典、牛津英漢雙解詞典等工具書的圖片,提問:你知道這些工具書的出版社嗎?(商務印書館)引出課題:文化教育革新。活動環節一.文化教育革新的背景回顧所學知識思考:清朝后期在政治、經濟領域發生了哪些深刻變化?經濟:洋務運動中,民族資本主義得到發展。政治:維新變法運動,嘗試資產階級政治制度--君主立憲制。二.文化教育革新概況看書思考:清末,文化教育領域出現了哪些深刻的變革?(主要從西學傳播、近代報刊與新式出版業蓬勃發展、教育制度變革這三個方面。)近代西學的廣泛傳播仔細閱讀教材105頁內容(包括閱讀卡),結合右側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這一時期西學傳播的主力軍?洋務派、傳教士西學傳播的主要代表機構或刊物有哪些?江南制造總局、京師同文館、廣學會、《萬國公報》等西學傳播的主要內容是什么?自然科學知識和西方先進的經濟、政治、教育方面的學說。西學傳播的影響?近代西學的傳播,極大地改變了中國人的思想觀念,對社會發展產生重要影響。例如:嚴復翻譯《天演論》近代報刊的蓬勃發展報紙在近代中國的出現鴉片戰爭后,外國人在中國創辦外文報紙。洋務運動中,中國人自辦報紙開始出現。甲午戰爭后(19世紀末),辦報出現高潮。聯系“戊戌變法運動”中維新派創辦報刊的內容(P103),思考在這一時期出現國人辦報高潮的原因。(宣傳維新思想的需要)師:其中,《申報》是近代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報紙。2.《申報》的概況時間:1872年地點:上海人物:外國商人影響:(1)它的辦報形式為后來的報紙所繼承,是中國大眾傳媒的先驅。(2)前后刊行78年之久,對近代中國產生了廣泛的影響。地位:(1)中國大眾傳媒的先驅。(2)研究中國近代史的百科全書。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閱讀:“凡國家之政治,風俗之變遷,中外交涉之要務,商賈貿易之利弊,與夫一切可驚可愕可喜之事,足以新人聽聞者,靡不畢載,務求其真實無忘,使觀者明白易曉,不為浮夸之樣,不述荒唐之誤……——《申報》創刊詞1.《申報》登載的內容都有哪些?內容:政治、經濟、外交、社會習俗、百姓喜聞樂見的事。《申報》在新聞報道上堅持了什么原則,其目的是什么?其特點是什么?真實性原則,目的是為大眾提供真實信息,影響社會生活。特點:內容豐富,新聞量大,范圍廣,真實可信,通俗易懂。3.《申報》的辦報理念在今天是否還有可借鑒之處?說說你的理由。新聞報道的真實性是新聞的生命,報道內容的廣泛性、通俗性和貼近民生能讓報紙具有可讀性、關注度,能影響社會,改變人們的觀念,促進社會進步。近代新式出版業的蓬勃發展商務印書館是中國近現代出版事業中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大的出版機構。1954年遷北京。100年來,商務印書館出書3萬余種。全國有87個分館,而且在香港、臺北、新加坡、吉隆坡都設有商務印書館,與北京大學同時被譽為“中國近現代文化的雙子星座”。近代新式出版業蓬勃發展的作用:為開啟民智、普及知識、傳播文化作出來了重要的貢獻。現今該研討會的開展說明了什么?近代傳媒業對于中國媒體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讀上表,你能得到什么樣的信息?新式學堂蓬勃發展,學生數量迅速發展。2.這一現象產生的主要原因?興辦學堂,科舉制度被廢除。近代教育的革新百日維新期間,廣設學堂,創辦京師大學堂。閱讀材料,結合教材107頁小字內容,回答下列問題。京師大學堂作為戊戌變法的“新政”之一,也是唯一保留的成果。創建于1898年,是中國近代第一所國家建立的最高學府(國立大學),其辦學方針為“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在中國現代史上,北大是中國“新文化運動”與“五四運動”的中心發祥地,也是多種政治思潮和社會理想在中國的最早傳播地,享有極高的聲譽和重要的地位。(1)京師大學堂是今天哪兩所大學的前身?(2)在戊戌政變期間,為什么只有京師大學堂沒有被取消?結束環節清朝后期是中國歷史上的又一重大轉折時期。這一時期,除了政治、經濟領域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外,文化教育領域也出現了一系列深刻的變革。板書設計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精品試卷·第2頁(共2頁)HYPERLINK"http://www.21cnjy.com/"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共20張PPT)人教版八年級下文化教育革新新知導入新知講解3.西學傳播的主要內容是什么?有何影響?1.這些書籍是怎樣被傳播到中國來的?2.這一時期西學傳播的主力軍是誰?隨著洋務運動的開展洋務派、傳教士自然科學知識和西方先進的經濟、政治、教育方面學說。極大地改變了中國人的思想觀念,對中國的社會的發展產生了重要的影響。新知講解(2)1872年,由外國商人創辦于上海的《申報》,是中國大眾傳媒的先驅,被譽為研究中國近現代史的百科全書。近代報刊和新式出版業的蓬勃發展1.近代報刊(1)鴉片戰爭前后,近代報刊開始傳入中國。最初都由外國人創辦的。(3)19世紀末,出現了一個國人創辦報刊的高潮。原因:宣傳維新思想的需要新知講解《申報》報館新樓新知講解(1)從上述資料看,《申報》主要刊登哪些方面的內容?政治、經濟、外交、社會習俗,百姓喜聞樂見的事(2)《申報》在新聞報道上堅持什么原則?其目的是什么?《申報》在辦報理念上堅持真實性的原則,其目的是為大眾提供真實信息,影響社會生活。(3)《申報》的辦報理念在今天是否還有可借鑒之處?說說你的理由。新聞報道的真實性是新聞的生命,報道內容廣泛性、通俗性和貼近民生能讓報紙具有可讀書性,關注度,能影響社會,改變人們觀念,促進社會進步。新知講解創始人之一夏瑞芳商務印書館原址商務印書館意義:近代新式出版業的蓬勃發展,為開啟民智、普及知識、傳播文化作出了重要的貢獻。2.近代新式出版業新知講解年份學堂數量學生人數190737888102498819084799513007391907-1908年學堂、學生人數統計表讀上表,你能得到什么樣的信息?新式學堂蓬勃發展,學生數量迅速發展這一現象產生的主要原因?科舉制度被廢除新知講解1.百日維新期間,光緒帝下詔改革科舉制度,廢除八股文,改試策論,廣設學堂,創辦京師大學堂。京師大學堂舊址新知講解2.1904年,清政府頒布《奏定學堂章程》,下令在全國推行新式教育制度,標志著中國近代教育體制的確立。此后,新式學堂大量涌現。1904年,清政府頒布《奏定學堂章程》新式小學新知講解哪個朝代首創科舉制?科舉制是封建時代選拔人才的重要制度,科舉考試在中國延續了一千多年,為什么要廢除呢?以八股取士為主要形式的科舉考試日益成為禁錮讀書人思想才智的桎梏。隋朝3.1906年開始,鄉試、會試一律停止。從此,中國歷史上延續一千多年的科舉制度最終被廢除了,大大促進了近代教育的發展。合作探究科舉制廢除的意義:科舉制度的廢除,斷絕了人們對科舉功名的追求,有力推動了新式學堂的發展步伐,促進了一個具有新思想、新觀念的知識分子群體的出現,這一措施大大促進了近代教育的發展。合作探究資料1廢除科舉后,新式學堂得到蓬勃發展。據統計,1907年,各省共有學堂37888所,學生1024988人;1908年,學堂數達到47995所,學生數1300739人,一年中學堂數增加26.7%,學生數增加26.9%;1909年,學生數達到1626720人,比上年增加25.1%。資料2嚴復對廢科舉如此評價:“此事乃吾國數千年中莫大之舉動,言其重要,直無異古者之廢封建、開阡陌。”合作探究你是否認同嚴復對廢除科舉的評價?說說你的看法。這一時期新式學堂得到迅速發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廢封建,開阡陌”結束了分封制,確立了新興地主的土地私有制,改變了當時的社會性質;“廢科舉,興學堂”結束了上千年“學而優則仕”的科舉制度,學堂中課程內容得到了革新,有利于解放思想、人才培養與選拔,大大促進了近代化教育的發展。科舉制度被廢除課堂總結文化教育革新教育制度變革(興學堂、廢科舉)近代報刊和新式出版業的蓬勃發展近代西學的廣泛傳播目的:向西方學習,改變中國落后挨打的命運西學的傳播內容從自然科學到社會科學,體現了向西方學習的不斷深入,傳播的主體由傳教士轉移到本土譯書機構,體現了向西方學習從被動轉為主動。《申報》和商務印書館是近代報刊和新式出版業發展的典型,說明近代報刊和新式出版業對開啟民智、普及知識和傳播文化的作用。“興學堂、廢科舉”,強調中國傳統文化教育制度在工業文明的沖擊下,慢慢走向沒落,在近代教育體制培養出來的新型知識分子引導下,中國社會開始緩慢然而又是不可逆轉地朝著文明、民主的方向邁進。課堂練習下列關于《申報》的說法正確是()①由外國商人創辦于上海②是戊戌變法的輿論工具③登載國內外重要新聞、通訊等④是研究中國近現代史的百科全書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C板書設計作業布置中國近代第一個以教育法令公布并在全國實行的,且根據它建立起包括初等、中等、高等三個學程的新式教育體制的文件是()A.《欽定學堂章程》B.《奏定學堂章程》C.《重訂學堂章程》D.《籌議京師大學堂章程》B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三課文化教育革新(教案).doc 第三課文化教育革新(課件).ppt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