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5張PPT)第三單元明清時期:統(tǒng)一的民族國家的鞏固與發(fā)展第16課明朝的科技、建筑與文學2021年春人教部編版七年級歷史下冊一、科技名著自主探究完成表格巨著作者內容地位《本草綱目》《天工開物》《農政全書》李時珍宋應星徐光啟全書190多萬字,記載藥物1800多種;收錄藥方11000多個;附有1100多幅藥物形態(tài)圖;藥物分類、詳細介紹。總結了我國古代藥物學成就。廣為流傳。把生產(chǎn)部門分為18類,涵蓋了當時中國農業(yè)和手工業(yè)的所有生產(chǎn)、加工部門;繪有120多幅插圖。對我國古代的農業(yè)和手工業(yè)生產(chǎn)技術進行全面的總結。被譽為“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60卷,約70萬字,分為農本、田制、農事、水利、農器等大類。全面總結了我國古代農業(yè)生產(chǎn)的先進經(jīng)驗、技術革新和作者關于農學的創(chuàng)新研究成果。《天工開物》繪載的筒車圖《農政全書》中的「筒車」圖這一時期,傳統(tǒng)科技進入總結性階段,中西文化交流發(fā)展。徐利談道徐光啟與意大利人利瑪竇共同翻譯了數(shù)學著作《幾何原本》,對中國數(shù)學的發(fā)展有著深遠的影響。“幾何”以及“點”“線”“三角形”“四邊形”等術語,就是在這個譯本里定下來的”。《幾何原本》書影二、明長城和北京城1、明長城修建目的:起止:長度:構成:修建基礎:為了防止北方蒙古貴族南擾明長城東,西至。鴨綠江邊(山海關)嘉峪關萬余里城墻為主體,由關隘、城臺、烽火臺等組成在歷朝歷代基礎上,用磚石砌成。寧夏固原市原州區(qū)附近的戰(zhàn)國、秦長城遺跡。甘肅境內秦長城,由黃土夯筑,寬4.5-5米,最高處達3.5米。漢代長城,多以砂石夾紅柳而成,基寬8-10米,夯層10-12厘米,也有以草泥土坯砌筑而成,或者將蘆葦、灌木枝捆成束堆疊成層,各層間砌泥。山海關山海關,在河北省秦皇島市東北,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由大將徐達在此構筑。山海關北依燕山,南臨渤海,地勢險要,是東北、華北間的咽喉要沖,有兩京鎖鑰無雙地,萬里長城“第一關”之稱。金山嶺長城(位于河北灤平與北京密云之間)慕田峪長城(北京懷柔城北)居庸關居庸關,在北京昌平境內,為明長城重要關口之一;南北兩個關口,南名“南口”,北稱“八達嶺”。兩旁高山屹立,翠嶂重迭,中間有長達18.5公里的溪谷,俗稱關溝。古代北京西北的屏嶂。八達嶺長城(北京延慶境內)雁門關,又名西陘關,在山西代縣城西北雁門山腰,與寧武關、偏關合稱三關。關城為明洪武七年(1374年)所建,被人稱作“三關沖要無雙地,九塞尊崇第一關”。雁門關嘉峪關嘉峪關為明長城西端的終點,始建于1372年,因建在嘉峪山上而得名,它比“天下第一關”山海關早建九年。這里地勢險要,南是白雪皚皚的祁連山,北是連綿起伏的黑山,兩山之間,只有30華里,是河西走廊西部最狹窄的地方。東西城垣開門,均筑甕城,城樓對稱。西門外有石碑,上刻“天下雄關”四字。二、明長城和北京城2、北京城(1)基礎:(2)皇帝:(3)時間:(4)結構:元大都朱棣(明成祖)1406—1420年內城、外城、皇城、宮城(紫禁城)皇城京城外城明朝北京城平面圖整個北京城平面呈“凸”字形,由一個中軸線縱貫南北,從宮城到外城都以這條中軸線對稱展開,均衡布局,形成了完整而和諧的巨大建筑群。宮城故宮故宮角樓故宮周圍宮墻長約3公里,四角都矗立有風格綺麗的角樓,墻外有護城河環(huán)繞,使故宮形成一個森嚴壁壘的城堡。故宮午門午門,故宮的正門,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建,清順治四年(1647年)重修。午門,高35.6米,主樓面闊九間,氣勢巍峨,宏偉壯麗。午門后有五座精巧的漢白玉拱橋通太和門,其中樓左右有鐘鼓亭,每逢皇帝在太和殿主持大典時,鐘鼓齊鳴,以示威嚴。奉天殿(太和殿)奉天殿(太和殿),俗稱金鑾殿,位于故宮的中心部位,為故宮三大殿之一,始建于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高35.05米,寬63米,面積2377平方米。殿內有瀝粉金漆木柱和精致的蟠龍藻井,富麗堂皇。殿中設有金漆雕龍的寶座,為皇權的象征。太和殿為明、清兩代皇帝舉行重大典禮,如皇帝即位、節(jié)日慶典、出兵征討等活動的場所。中極殿(中和殿)皇帝去太和殿先在此休息、批閱奏章等建極殿(保和殿)宴請親貴族大臣、殿試的場所。乾清宮,在故宮“內庭”最前面,始建于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清康熙前,為皇帝居住與處理政務之處,雍正后皇帝移居養(yǎng)心殿,但仍在此批閱奏章、選派官吏和召見臣下。乾清宮坤寧宮坤寧宮,在故宮“內庭”最后面,始建于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明代為皇后居住所,清代改為祭神場所,其東暖閣為皇帝大婚的洞房,康熙、同治、光緒三帝,均在此舉行婚禮。交泰殿交泰殿,始建于明代,清嘉慶三年(1798年)重建。清代冊封皇后的儀式和皇后誕辰禮都在此舉行。御花園故宮神武門神武門,原稱玄武門,為故宮北門,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建,清康熙時重修。門樓建在高十余米的城墻上,面闊五間,上層檐下有“神武門”三個大字。現(xiàn)在券門上部有“故宮博物院”石匾。故宮內銅獅故宮內銅鶴故宮內銅龜故宮華表故宮日晷“9”在紫禁城的建筑中頻繁出現(xiàn)。九龍壁、九龍椅、81顆門釘(縱九,橫九)、大屋頂5條脊、檐角獸飾9個。九龍壁面由270塊組成(含九),故宮角樓結構為9梁18柱。故宮內房間數(shù)總共為9999.5間,亦隱喻“九五之尊”之意。三、小說和藝術1、小說:自主探究完成表格《水滸傳》主要內容《西游記》《三國志通俗演義》價值成書時間作者書名羅貫中元末明初敘述東漢末年和三國時期的各種矛盾沖突,反映了統(tǒng)一愿望。我國第一部長篇章回體歷史小說施耐庵元末明初描寫梁山泊各路好漢反抗官府壓迫的武裝斗爭。我國第一部以農民起義為題材的長篇小說吳承恩明代中期反映了人民蔑視封建統(tǒng)治和敢于斗爭的精神。是一部富于浪漫主義色彩的長篇神話小說上古神話傳說魏晉志怪小說唐傳奇宋元話本明清小說你知道嗎?中國古代小說發(fā)展線索三、小說和藝術2、書畫:代表:董其昌書法徐渭繪畫董其昌、徐渭3、戲曲:湯顯祖《牡丹亭》代表:湯顯祖——有力地批判了吃人的封建禮教,達到了很高的藝術水準。知識拓展《徐霞客游記》明末的徐霞客長年旅行,游歷名山大川,走遍大半個中國。他堅持寫日記30多年,留下了60余萬字的游記資料。后人將這些日記整理成______________一書。這部書詳細記錄了各地的地理、水文、地質、植物等現(xiàn)象,以及經(jīng)濟、交通、城鎮(zhèn)聚落、風土文物等,其中對喀斯特地貌的考察和記錄,居當時世界的先進水平。作者寫景寫物具體形象,情景交融,表現(xiàn)出很高的藝術性。《徐霞客游記》既是地理學巨著,也是文學名著。《徐霞客游記》謝謝聆聽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16 北京長城風光.mp4 2-16 叫你一聲, 你敢答應嗎 86版西游記精彩片段.mp4 2-16 天工開物.mp4 2-16 本草綱目.mp4 2-16 罵王朗.mp4 第16課 明朝的科技、建筑與文學課件(共35張PPT).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