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七年級思品教案3:生命最寶貴 課題: 生命最寶貴 課型:新授課時:計劃安排2課時 【教學目標】1、體會生命的可貴,珍愛生命、熱愛生活。樹立新的生態道德觀,善待大自然,尊重其他生命。2、發展對生命的可貴與美好感受、體驗的能力。3、知道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類應當善待大自然,愛護環境,保護動植物。認識人類生命具有獨特性,每個人的生命都具有獨特性。【重點難點】1、“人最寶貴的是生命”是本課的教學重點。2、“人的生命是獨特的”是本課的教學難點。【教學方法】1.目標教學、引領學生閱讀歸納、合作探究。2.根據學案指導學生閱讀課本,勾畫標注,把握課本體系,掌握重點內容。3.課堂上組織小組積極合作,互相交流探討,高效展示點評,分層達成目標。 導入新課 地球上有了綠樹鮮花的搖曳,有了鳥的歌聲、獸的吼聲,才有了生機,而有了人類之后,人類更是用智慧與雙手創造了地球上的一個個奇跡。套用恩格斯的話說:生命是地球上最美麗的花朵!世界(地球)是因生命而精彩,而在生命創造的精彩中,人類的生命更具有其獨特的價值,我們要珍愛所有生命,更要珍愛我們人類的生命。組織自學 1、指導學生閱讀課本 ,完成學案“自主學習”、“自主檢測”部分。(1)、閱讀課本P1——P5,說一說為什么人要與自然和諧相處?(2)、閱讀課本P5——P8,找出人的生命的獨特性的表現。(3)、閱讀課本P8——P10,思考總結為什么說人最寶貴的是生命?(4)、閱讀課本P10——P12,說一說應怎樣珍愛我們的生命?2、教師巡查學情,發現問題、提煉問題,進行二次備課。 合作探究 【自學展示】1、小組內展示自學成果,共同探究疑難問題。 2、整理小組內未解決的問題,提交全班共同探究。 3、教師根據學情,精當點撥,指導學生梳理知識體系。 【探究預設】材料: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地區發生8.0級大地震,這場災難,奪去了無數人的生命。令我們欣慰的是,還有很多人在地震中由于實施了積極的自救而堅強地活了下來。1、請你談一談閱讀材料后的感受。2、同學們,當災難來臨時,我們將怎么辦? 走進生活 教師檢查“自主檢測”完成情況,進行針對性點撥。 2、教師引導學生走進生活,解決現實問題,完成“拓展提升”題目。 2010年3月30日是第十五個全國中小學生安全教育日。教育部等部門在北京市西城外國語學校聯合主辦了以“加強防災減災,建設和諧校園”為主題的宣傳教育活動。學生們在活動中舉行了消防演練,并向全國中小學生發出了“爭當防災減災志愿者”的倡議。教育部部長周濟在致詞中強調,孩子是家庭的希望,學生是祖國的未來,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中小學校要切實將學校安全工作放在突出位置,做到警鐘長鳴、常抓不懈。某校7(3)班為此舉行了系列活動,請你參與其中:(1)國家為什么重視未成年人的安全問題?(2)在現實生活中,災難有時會突然降臨,如地震、洪水、雪災、火災、流行疾病等。請你就其中的一種災難為同學們介紹自救自護常識。(3)請你列舉身邊存在的校園安全隱患。 (4)青少年怎樣以自己的實際行動為建設和諧校園做貢獻? 板書設計生命最寶貴一、多彩的生命世界1、世界因生命而精彩2、人的生命的獨特性二、生命屬于我們只有一次1、人最寶貴的是生命2、珍惜愛護我們的生命 教學探討與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