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一節 人類的起源和發展 情境導入 素養目標 俗語說:“粘上毛,比猴還精。”那人類與猴子的區別僅僅是體毛的多少嗎?人類與猴子之間有親緣關系嗎? 1.了解人類起源于森林古猿,人類是森林古猿在與環境相互作用中進化來的。(重點·生命觀念) 2.描述現代類人猿與人類的異同、人類在起源發展中自身形態結構和使用工具的變化。(難點·生命觀念) 3.關注人的由來的社會議題。(社會責任) 自主預習 【知識點一】 現代類人猿與人類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教材P2~P4)? 1.19世紀,進化論的建立者達爾文,在比較了人類與現代類人猿的相似之處后,提出現代類人猿與人類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2.現代類人猿主要有:長臂猿、猩猩、大猩猩、黑猩猩。 3.現代類人猿生活在熱帶或亞熱帶叢林中,適于樹棲生活。 【知識點二】 從猿到人的進化(教材P4~P5)? 【知識點三】 技能訓練:區分事實和觀點(教材P6)? 事實 觀點 區別 事實是事情的真實情況,是指已經發生或存在的一種客觀狀況,或者是已經被發現或證明的確實存在的現象或事物 觀點是基于事實的一種認識,是對事物的推論、預感、猜測、結論等各種主觀表達形式,是一種主觀意識,表達了個人的看法、判斷、信念、情感、態度、價值觀等 聯系 觀點是根據事實提出來的。對同一個問題,因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的不同,可能會發現不同的事實,提出不同的觀點;對于同一個事實,也可能有不同的觀點 【名師點津】 人是猴子變的嗎? 人類與現代類人猿有共同的祖先——森林古猿。在現代類人猿中,與人類親緣關系最近的是黑猩猩。而由于猿類形態結構與猴相似,因此黑猩猩、長臂猿等在非正式場合常常被稱為猴。但事實上,猿與猴是不同的生物類別。因此,“人是猴子變的”這一說法是完全錯誤的。 【記憶口訣】 從猿到人的進化 人猿分界看直立, 地面生活是關鍵。 露西時代用工具, 制造工具東非人。 用火以后腦發達, 語言產生是人類。 【生活微思考】 現代類人猿還能進化成人類嗎? 提示:不能。現代類人猿在形態結構和生理功能方面完全適應了現在的生存環境,與森林古猿有了很大的差別。同時,地球上也缺少向人類進化的條件。 【圖解知識】 事實:露西的下肢骨粗壯,髖骨較寬闊。 推論(觀點):露西已適應直立行走。 【重點難點突破】 突破點人類與現代類人猿的區別和聯系 1.重點圖示: 2.問題探究: 問題:人類和現代類人猿有何區別和聯系? 【名師點撥】 人類 現代類人猿 區 別 運動方式 直立行走 臂行 制造工具 能制造并使用簡單和復雜的工具 使用簡單工具,不能制造工具 腦發育 程度 腦容量大,語言文字和思維能力強 腦容量小,無語言文字能力 聯系 現代類人猿和人類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歸納升華】 (1)不要認為人類是由現代類人猿進化而來:人類和現代類人猿具有較近的親緣關系,但兩者都是由森林古猿進化而來。 (2)在人類進化過程中,制造和使用精巧的工具,促進了腦的發育;腦的進一步發育又提升了制造和使用工具的能力。 (3)區分人與猿的重要標志是能否兩足直立行走。現代類人猿與人類的本質區別是能否制造和使用工具。 【小試牛刀】 關于現代類人猿與人類的根本區別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B ) A.運動方式不同 B.身高體重不同 C.腦發育的程度不同 D.制造工具的能力不同 【教材二次開發】 開發點人類進化的過程 【教材命題源】(教材P4~P5圖4-4) 教材命題點人類的進化 命題角度1:導致森林古猿向人類方向進化的外部原因和自身原因分別是什么? 提示:(1)外部原因:環境的改變。森林的大量消失迫使一部分森林古猿下地生活。 (2)自身原因:這部分森林古猿的形態結構和生活習性也逐漸發生了改變。 命題角度2:森林古猿在進化過程中有哪些去向?是否都進化成人類? 【名師點撥】 森林古猿的三個去向: (1)進化為現代類人猿:一部分森林古猿的生活環境沒有改變,繼續過著樹棲生活,進化為現代類人猿。 (2)滅絕:一部分森林古猿無法適應改變的生活環境,最終滅絕。 (3)進化為人類:只有一小部分森林古猿逐步適應變化了的環境,下地生活,進化為人類。 【小試牛刀】 從古猿到人的進化過程,按時間先后順序,各階段的正確排序是 ( D ) ①古猿從樹棲生活轉為地面生活 ②學會制造和使用工具 ③產生了語言 ④四肢行走轉為雙足直立行走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①③②④ D.①④②③ 【知識點一】現代類人猿與人類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1.(2020·齊齊哈爾學業考)以下屬于人類和現代類人猿的共同祖先的是( ) A.長臂猿 B.森林古猿 C.狒狒 D.獼猴 2.下列關于人類的起源和進化敘述錯誤的是 ( ) A.直立行走是人類進化過程中的重要環節 B.森林的大量消失使部分森林古猿下地生活 C.“東非人”既能使用工具又能制造簡單工具 D.進化論的建立者是孟德爾 3.下列不是現代類人猿的是 ( ) A.大猩猩 B.黑猩猩 C.長臂猿 D.獼猴 【知識點二】從猿到人的進化 4.關于人類的起源和發展至今仍是個推測,根據所學知識,分析下列哪種說法無科學道理 ( ) A.下地生活的森林古猿與樹上生活的森林古猿都有可能進化為人 B.古人類的化石是研究人類起源問題的直接證據 C.古人類用火把食物烤熟,改善了身體的營養,促進了腦的發育 D.亞洲直立人是從非洲遷徙過來的 5.(2020·臨沂質檢)人猿相區別的標志是 ( ) A.產生語言 B.制造工具 C.直立行走 D.群體生活 6.(2020·蘭州質檢)在人的進化中,最顯著的變化是 ( ) A.后肢粗壯 B.奔跑飛快 C.腦容量增加 D.群居生活 【知識點三】區分事實和觀點 7.下列陳述中不屬于觀點的是 ( ) A.“露西”可能采取直立行走的方式運動 B.亞洲的直立人是從非洲遷徙過來的 C.“東非人”已經具備了制造和使用工具的能力 D.在東非大裂谷地帶發現了許多早期古人類化石 1.(2020?貴陽學業考)下列哺乳動物中,與人類親緣關系最近的可能是( ) A.黑猩猩 B.獼猴 C.黑葉猴 D.狒狒 2.下圖為生活在300萬年前的人類遠祖——露西化石,其特點是髖骨寬闊,下肢骨比上肢骨粗壯,據此特點判斷露西可能會 ( ) A.直立行走 B.制造工具 C.用火 D.用語言交流 3.研究結果表明,人和猿的骨骼在結構上幾乎完全相同,人和猿的盲腸相似,人和猿的胚胎在五個月以前完全一樣。這些事實說明 ( ) A.人比猿高等 B.人和猿有共同的原始祖先 C.人是由猿進化來的 D.現代的猿也能進化成人 4.下列有關生命的起源和進化的說法,錯誤的是 ( ) A.處于A階段的稱為森林古猿,雖能下地,但不能真正直立行走 B.B階段后,由于大量森林消失,古人類開始向直立行走的方向發展 C.從C到G的過程,腦越來越發達,制造和使用工具的能力越來越強 D.語言的產生使個體之間能夠更好地交流與合作 5.關于人類的起源和發展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 A.人類起源于森林古猿 B.森林的大量消失,下地生活的森林古猿向直立行走方向發展,逐漸進化為人類 C.直立行走、制造工具、產生語言是人類發展過程中的重大事件 D.人類在進化發展過程中越來越脆弱,適應環境的能力越來越差 6.(2020·太原質檢)下列哪項不是現代類人猿與人類的根本區別 ( ) A.現代類人猿主要是臂行;人類則是直立行走 B.現代類人猿可以使用自然工具,不會制造工具;人類可以制造并使用工具 C.現代類人猿以群居生活為主;人類則以家庭生活為主 D.現代類人猿沒有語言能力;人類具有很強的思維能力和語言文字能力 【一道題培優】 7.(核心素養提升)分析下面的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從距今300萬年前的“露西”的骨骼化石看,她的上肢骨比較細短,下肢骨比較粗長,而且下肢骨具有較為粗壯的股骨,構成骨盆的髖骨較寬闊。 材料二:距今175萬年前的“東非人”使用過的石塊明顯經過加工,分別呈斧狀和鑿狀。 (1)下面哪種人生活的時代離我們最遠 ( ) A.“露西”和她的伙伴 B.東非人 C.北京猿人 D.中國的黃帝和他的部落 (2)材料二表明“東非人”已經具有 制造和使用簡單工具 的能力。? 在非洲以外發現最古老的現代人類化石 《科學》2018年1月26日發文,一支大型國際研究團隊發現了存在于非洲大陸以外地區的最古老的現代人類化石。這一發現,將之前推測的現代人類離開非洲大陸的時間提前了5萬年。 開動大腦: (1)最古老的現代人類起源于什么生物? (2)最古老的現代人類的運動方式是怎樣的? 參考答案 【知識點一】現代類人猿與人類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1.(2020·齊齊哈爾學業考)以下屬于人類和現代類人猿的共同祖先的是( B ) A.長臂猿 B.森林古猿 C.狒狒 D.獼猴 2.下列關于人類的起源和進化敘述錯誤的是 ( D ) A.直立行走是人類進化過程中的重要環節 B.森林的大量消失使部分森林古猿下地生活 C.“東非人”既能使用工具又能制造簡單工具 D.進化論的建立者是孟德爾 3.下列不是現代類人猿的是 ( D ) A.大猩猩 B.黑猩猩 C.長臂猿 D.獼猴 【知識點二】從猿到人的進化 4.關于人類的起源和發展至今仍是個推測,根據所學知識,分析下列哪種說法無科學道理 ( A ) A.下地生活的森林古猿與樹上生活的森林古猿都有可能進化為人 B.古人類的化石是研究人類起源問題的直接證據 C.古人類用火把食物烤熟,改善了身體的營養,促進了腦的發育 D.亞洲直立人是從非洲遷徙過來的 5.(2020·臨沂質檢)人猿相區別的標志是 ( C ) A.產生語言 B.制造工具 C.直立行走 D.群體生活 6.(2020·蘭州質檢)在人的進化中,最顯著的變化是 ( C ) A.后肢粗壯 B.奔跑飛快 C.腦容量增加 D.群居生活 【知識點三】區分事實和觀點 7.下列陳述中不屬于觀點的是 ( D ) A.“露西”可能采取直立行走的方式運動 B.亞洲的直立人是從非洲遷徙過來的 C.“東非人”已經具備了制造和使用工具的能力 D.在東非大裂谷地帶發現了許多早期古人類化石 1.(2020?貴陽學業考)下列哺乳動物中,與人類親緣關系最近的可能是( A ) A.黑猩猩 B.獼猴 C.黑葉猴 D.狒狒 2.下圖為生活在300萬年前的人類遠祖——露西化石,其特點是髖骨寬闊,下肢骨比上肢骨粗壯,據此特點判斷露西可能會 ( A ) A.直立行走 B.制造工具 C.用火 D.用語言交流 3.研究結果表明,人和猿的骨骼在結構上幾乎完全相同,人和猿的盲腸相似,人和猿的胚胎在五個月以前完全一樣。這些事實說明 ( B ) A.人比猿高等 B.人和猿有共同的原始祖先 C.人是由猿進化來的 D.現代的猿也能進化成人 4.下列有關生命的起源和進化的說法,錯誤的是 ( B ) A.處于A階段的稱為森林古猿,雖能下地,但不能真正直立行走 B.B階段后,由于大量森林消失,古人類開始向直立行走的方向發展 C.從C到G的過程,腦越來越發達,制造和使用工具的能力越來越強 D.語言的產生使個體之間能夠更好地交流與合作 5.關于人類的起源和發展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D ) A.人類起源于森林古猿 B.森林的大量消失,下地生活的森林古猿向直立行走方向發展,逐漸進化為人類 C.直立行走、制造工具、產生語言是人類發展過程中的重大事件 D.人類在進化發展過程中越來越脆弱,適應環境的能力越來越差 6.(2020·太原質檢)下列哪項不是現代類人猿與人類的根本區別 ( C ) A.現代類人猿主要是臂行;人類則是直立行走 B.現代類人猿可以使用自然工具,不會制造工具;人類可以制造并使用工具 C.現代類人猿以群居生活為主;人類則以家庭生活為主 D.現代類人猿沒有語言能力;人類具有很強的思維能力和語言文字能力 【一道題培優】 7.(核心素養提升)分析下面的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從距今300萬年前的“露西”的骨骼化石看,她的上肢骨比較細短,下肢骨比較粗長,而且下肢骨具有較為粗壯的股骨,構成骨盆的髖骨較寬闊。 材料二:距今175萬年前的“東非人”使用過的石塊明顯經過加工,分別呈斧狀和鑿狀。 (1)下面哪種人生活的時代離我們最遠 ( A ) A.“露西”和她的伙伴 B.東非人 C.北京猿人 D.中國的黃帝和他的部落 (2)材料二表明“東非人”已經具有 制造和使用簡單工具 的能力。? 在非洲以外發現最古老的現代人類化石 《科學》2018年1月26日發文,一支大型國際研究團隊發現了存在于非洲大陸以外地區的最古老的現代人類化石。這一發現,將之前推測的現代人類離開非洲大陸的時間提前了5萬年。 開動大腦: (1)最古老的現代人類起源于什么生物? 提示:古老的現代人類是森林古猿向人類進化的中間過程,因此最古老的現代人類也是起源于森林古猿。 (2)最古老的現代人類的運動方式是怎樣的? 提示:人類區別森林古猿的重要標志就是直立行走,因此最古老的現代人類的運動方式是直立行走。 - 1 -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