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1節孟德爾的豌豆雜交實驗(一)教案一、實驗的地位和作用該實驗位于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一章第一節,是在學完孟德爾的一對相對性狀的雜交實驗之后所設計的,通過模擬實驗可以有助于學生認識和理解遺傳因子的分離和配子的隨機結合與生物性狀之間的數量關系,為進一步學習基因分離定律的實質打下一定的基礎二、教學目標本節的知識目標是:體驗孟德爾的科學假說,把握孟德爾對分離現象的解釋,理解一對相對性狀的F2代的分離比。能力目標是:通過教師在實驗過程中的指導,從而提高學生科學設計實驗的技能;通過巧妙的問題設計,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情感目標:通過合作學習,激發學生的學習的興趣,培養團隊的合作精神。三、教學重難點根據教材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學重難點:1、教學重點:加深對遺傳因子的分離和配子的隨機結合與性狀之間關系的理解;2、教學難點:利用實驗領悟孟德爾對分離現象的解釋。四、教法和學法在教法方面,基于本節的特點:實驗性強,基礎性高,應著重教師引導為輔,學生展示為主的原則進行。通過多媒體的應用和有趣的實驗來幫助學生理解教學重點,通過分析實驗結果與孟德爾對分離現象的解釋,比較得出兩者是一致的,從而突破教學難點,在教學過程中設置一系列問題,使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教學中,形成輕松愉快的教學氛圍,從而提高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因此我主要采用了層進設問法和討論法。另外,教學過程中也要特別重視學法的指導,讓學生從機械的“學答”向“學問”轉變,從“學會”向“會學”轉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成為學習的主人,因此我采用了發現學習法和討論學習法五、教學過程與設想導入實驗(問題導入)→實驗設計(原理、材料、過程)→實驗結果→實驗結論→課堂小結→鞏固練習(一)導入實驗在實驗室屏幕上顯示豌豆F1自交的遺傳實驗圖解(復習上節所學內容),同時顯示如下問題:孟德爾提出解釋F2分離現象假說的基本觀點有哪些?通過孟德爾的假說,完全的解釋了F2代的性狀分離比,那我們能不能通過實驗去體驗孟德爾的假說呢?由此引出本實驗(二)實驗設計針對如何設計實驗,提出相關問題引導學生思考(1)實驗原理是什么?結合多媒體課件,給出實驗原理,本實驗為模擬實驗,原理就是根據孟德爾對分離現象解釋的假說而確定的(2)實驗材料的如何選擇呢?本次實驗我所用的材料選擇是兩個盒子和五子棋(3)兩個盒子和五子棋分別表示什么?組織學生閱讀教材并交流討論。引導學生總結歸納出結果(雌雄生殖器官、不同類型的配子)(4)實驗過程如何設計(1)取盒編號分別為甲乙(2)投放棋子引導學生,用黑色的棋子表示帶有D的配子,用白色的棋子表示帶有d的配子問:向每個盒中投放棋子的數量如何呢?組織學生討論,引導學生思考(每個盒子的黑子和白子數量保證1:1即可)教師總結;每個盒子放的黑子和白子數量相等從而模擬了雌雄個體分別產生了相同數量且不同類型的配子(3)隨機取棋問:為何隨機取球?引導學生思考;教師總結:此過程是模擬的是雌雄配子的隨機結合,必須保證抓到每個配子概率要相等(4)重復實驗將抓取的彩球放回原來的小桶內,重復多次次問:為何重復次數越多,效果越好?引導學生思考:教師指出:由于實驗過程中會存在一定的偶然性,實驗次數越多,偶然性越低,從而統計得到的實驗結果更準確(5)統計結果提出問題:對結果該如何統計?你們能設計一個表格來進行記錄數據嗎?學生思考并設計表格教師:在表格的設計上可以多種多樣,從而培養學生發散思維,教師隨機抽查,同時將自己設計的表格展示給學生,供學生參考性狀分離比的模擬實驗記錄表次數小盒甲中取出的雌配子(父本)小桶乙中取出的雄配子(母本)子代的基因組合123……50通過以上對實驗的分析,兩人一組,開始實驗(調動積極性,合作探究)(三)實驗結果以記錄表的形式展示,分析每組的結果,統計DDDddd的個數并計算比值(四)實驗結論學生通過實驗結果進行分析,總結出實驗結論(五)課堂小結?通過課堂小結,可以把課堂傳授的知識盡快地轉化為學生的素質;簡單扼要的課堂小結,可使學生更深刻地把握本節的重難點。(六)鞏固練習設計幾道典型的課堂練習題:通過當堂練習,鞏固本節課的知識重難點,反饋了解學生學習情況,改進教學。六、教學反思和自我評價通過簡單易于操作并且有趣的實驗設計開展教學,以問題串的形式引導學生探究,讓學生體驗設計實驗的方法步驟,訓練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對生物學習的興趣;但在授課中難免存在對課堂的把控不到位等現象,影響教學效果,因此須用一定的教學機智克服不足,力爭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