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9張PPT)觀看視頻:第四單元民族團結與祖國統一部編版八年級歷史下冊第12課民族大團結學習目標了解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內容和實施情況,了解我國為促進少數民族地區的發展而采取的措施,認識中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123民族分布特點原因在中國長期的歷史發展進程中,逐漸形成了以漢族為主體的各民族大雜居、小聚居的分布格局。多民族國家的歷史張騫出使西域昭君出塞文成公主入吐蕃北魏孝文帝改革試試看:你能說出下列圖片所反映的歷史事件嗎?原因材料:(中國歷史上)民族發展在地區上是相互交叉的……漢族曾經長時期統治中原,向兄弟民族地區擴張;可是,也有不少的兄弟民族進入過內地,統治過中原。這樣就形成各民族雜居的現象,而一個民族完全聚居在一個地方的比較少,甚至極少……歷史的發展使中國各民族多數是雜居的,互相同化,互相影響。我們整個中華民族對外曾是長期受帝國主義壓迫的民族,內部是各民族在革命戰爭中同甘共苦結成了戰斗友誼,使我們這個民族大家庭得到了解放。在中國這個民族大家庭中,我們采取民族區域自治政策,是為了經過民族合作、民族互助,求得共同的發展,共同的繁榮。——引自周恩來《關于我國民族政策的幾個問題》通過上述材料,你能總結出我國實行民族區域自治的原因嗎?原因歷史傳統秦漢以來,逐漸形成了以漢族為主體的各民族大雜居、小聚居的分布格局。經濟文化各民族在經濟、文化上長期以來取長補短、相互依存、不可分離。政治利益近代以來,各族人民在共御外敵、爭取國家獨立民族解放的斗爭中,建立了休戚與共的關系,在根本的政治利益上完全一致。原因民族區域自治是在國家統一領導下,在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實行區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區域大小,設立不同級別的民族自治區域和自治機關。在自治區內,由當地民族當家作主,管理本民族地方性的內部事務,行使自治權。含義法律依據(1)1949年,《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將實行民族區域自治作為一項基本政治制度確定下來。(2)各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實行區域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不可分離的部分。——195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3)后來,民族區域自治制度被載入憲法。(4)198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頒布實施。少數民族學生討論憲法草案我國已建立了哪幾個省級民族自治區?實施民族自治地方分為自治區、自治州、自治縣。新疆維吾爾族自治區1955年10月1日寧夏回族自治區1959年10月25日內蒙古自治區1947年5月1日西藏自治區1965年9月9日廣西壯族自治區1958年3月5日目前,全國已經建立了內蒙古、新疆、廣西、寧夏、西藏5民族自治區,30個民族自治州,100多個民族自治縣(旗),70%以上的少數民族人民生活在民族自治地方。意義實行民族區域自治,體現了國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數民族管理本民族內部事務權利的精神,對維護民族團結、鞏固祖國統一和促進少數民族地區發展具有重大意義,為實現各民族共同繁榮發展奠定了基礎。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由于歷史和地理的原因,我國各民族發展很不平衡,很多少數民族的生產力水平十分落后。1、背景:解放初期云南佤族生活場景(保留著原始時代的生活方式)解放初期,四川涼山地區的彝族處在奴隸社會階段農奴使用原始落后的生產工具在田間勞動(藏族人民生活在農奴制的壓迫之下)2、主要措施:閱讀教材,從中找出促進少數民族地區發展的相關信息主要措施具體表現結果進行民主改革和社會主義改造促進經濟發展保護民族文化西部大開發戰略興邊富民行動建設大批項目,如青藏鐵路等推動邊疆少數民族地區加快發展促進少數民族地區發展給予政策、人力、技術、資金、物質等支持經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創制了文字,尊重宗教信仰和風俗習慣,保護歷史文化遺產對少數民族文化的傳承和發展有重要意義極大地帶動了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翻身做主人黨和政府在少數民族地區因地制宜,進行一系列的民主改革和社會主義改造廢除了剝削和壓迫,各族人民翻身做主人,邁進了社會主義社會。1959年,民主改革開始后,達孜縣塔杰鄉翻身農奴在焚燒農奴主高利貸、人身依附等文契。民主改革和社會主義改造國家采取許多優惠政策,派出大批人員,還通過技術、資金、物資等多種方式,加強少數民族地區的建設,促進各民族共同繁榮發展。促進經濟發展《五大自治區GDP增長情況》(GDP:國內生產總值)國家重視少數民族文化的保護與發展。國家按照自愿原則,為少數民族文化傳承創造條件;國家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和風俗習慣,保護少數民族的歷史文化遺產;國家還有計劃地進行少數民族古籍文獻的搜集、整理和出版工作等等。重視少數民族文化的保護與發展2016年8月,第五屆少數民族文藝匯演開幕式文藝晚會在北京舉行56個民族火炬手共同點燃第十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圣火國家按照自愿原則,幫助侗族等十幾少數民族創制文字,為這些少數民族的文化傳承創造條件。重視少數民族文化的保護與發展壯族文字海報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和風俗習慣,保護少數民族的歷史文化遺產。重視少數民族文化的保護與發展習近平:要重視少數民族文化遺產的保護傳承青海玉樹,“非遺進校園”為藏族傳統文化注入新活力有組織、有計劃地開展了少數民族古籍文獻的搜集、整理和出版工作。重視少數民族文化的保護與發展資料圖為藏藥青海省藏醫藥研究院歷時40年,搶救、挖掘藏醫藥古籍文獻約2600種相關史事國家對少數民族古籍文獻的整理工作也取得了大批成果,其中有代表性的是出版了少數民族的三大英雄史詩:藏族史詩《格薩爾王傳》、蒙古族史詩《江格爾》和柯爾克孜族史詩《瑪納斯》。它們是世界文化藝術寶庫中的瑰寶。西部大開發戰略時間:覆蓋地區:影響:20世紀末5個民族自治區、27個民族自治州和83個民族自治縣,還有3個民族自治州參照享受西部大開發優惠政策。國家在基礎設施建設、科技教育和文化衛生事業等方面建設了一大批項目,極大地帶動了少數民族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西部大開發事略2006年,青藏鐵路全線通車,大大加強了祖國內地與邊疆地區的聯系,促進了青海、西藏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興邊富民行動國家還實施了旨在推動邊疆少數民族地區加快發展的興邊富農行動,采取特殊措施幫助人口較少民族加快發展,進一步促進了少數民族地區的發展。各民族共同繁榮1.一個國家民族是否團結,一個國家對少數民族的權益是不是實施了真正的保護,最重要的就是對他的文化和歷史的重視,我們就是這樣做的。我們就是“這樣做的”具體政策是()A.民族區域自治制度B.西部大開發戰略C.土地改革D.三大改造A2.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我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它對維護民族團結,鞏固祖國統一和共同繁榮發展具有重大意義。下列屬于民族自治區的是()A.云南B.甘肅C.新疆D.海南C3.黨和國家非常重視少數民族地區的脫貧問題,從政治上看是為了()A.保護各少數民族正常的宗教活動B.鞏固和發展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C.民族團結、邊疆鞏固和國家統一D.落實依法治國戰略,鞏固國家政權C謝謝觀賞!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20-2021學年部編版八年級歷史下冊 第12課 民族大團結 課件.pptx 中國56個民族圖騰.mp4 民族團結 .mp4 西部大開發重點工程.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