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9張PPT)觀看視頻:第三單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部編版八年級歷史下冊第11課為實現中國夢而努力奮斗學習目標知道中國夢,了解中國夢的內涵;知道“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新發展理念。了解中共十八大以來中國經濟建設取得的重大成就。123在中國上千年的歷史長河中,曾經一度出現“文景之治”、“開元盛世”、“康乾盛世”的太平盛世,唐朝詩人杜甫在《憶昔》中曾對當時的繁盛景象作如此描繪:“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據有關學者測算,直到18世紀末期,中國的經濟規模仍是世界上最大的,相當于上個世紀末期美國經濟總量在世界經濟總量中的比重。與此同時,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的中國,除“四大發明”為世界文明進步作出巨大貢獻之外,明朝以前世界上主要的發明創造和重大科技成就大約有300項,其中中國有170多項。在人類歷史上,先后出現過多種類型的古老文明,但能夠一直延續至今并且沒有重大斷裂的,只有中華文明。而正當中國沉醉于歌舞升平之際,歷史寫到近代似乎一切繁榮和驕傲就嘎然而止,接踵而至的卻是西方的洋槍洋炮,最令人刺痛的是他們是用中國人發明的指南針找到了通往古老中國的大門,用中國人發明的火藥最終轟開了古老中國的大門!近代中國的夢碎了,如夢魘一般,割地、賠款、簽訂一系列喪權辱國的條約,中國開始陷入水深火熱之中。北京,作為中國的心臟,更作為中國的象征,卻一度兩次被插上外國的國旗,一度兩次被強盜燒殺搶掠,被稱為“萬園之園”的圓明園被付之一炬,如今只留下殘亙片瓦向世人訴說這段難以抹去的傷痛歷史。傷痛的不僅是中國,更是數以萬計的中國人,在傷痛過后越來越多的中國人開始在黑暗中尋求救國之路……洪秀全的“太平天國夢”洋務派的“自強求富”夢資產階級維新派的“變法改良夢”民族資產階級的“實業救國夢”孫中山的“民主共和夢”20世紀中葉實現“民族獨立夢”每個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夢想。現在,大家都在討論中國夢,我以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這個夢想,凝聚了幾代中國人的夙愿,體現了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的整體利益,是每一個中華兒女的共同期盼。歷史告訴我們,每個人的前途命運都與國家和民族的前途命運緊密相連。國家好,民族好,大家才會好。 ——在參觀《復興之路》展覽時的講話(2012年11月29日)2012年11月29日,習近平和李克強、張德江、俞正聲、劉云山、王岐山、張高麗等來到中國國家博物館,參觀《復興之路》展覽,首次提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就是要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既深深體現了今天中國人的理想,也深深反映了我們先人們不懈追求進步的光榮傳統。 ——《在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的講話》(2013年3月17日)走中國道路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實現中國夢必須走中國道路。這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這條道路來之不易,它是在改革開放30多年的偉大實踐中走出來的,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多年的持續探索中走出來的,是在對近代以來170多年中華民族發展歷程的深刻總結中走出來的,是在對中華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傳承中走出來的,具有深厚的歷史淵源和廣泛的現實基礎。——2013年3月17日,習近平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閉幕會上的講話實現中國夢必須弘揚中國精神。這就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這種精神是凝心聚力的興國之魂、強國之魂。……全國各族人民一定要弘揚偉大的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不斷增強團結一心的精神紐帶、自強不息的精神動力,永遠朝氣蓬勃邁向未來。 ——《在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的講話》(2013年3月17日)實現中國夢,必須凝聚中國力量。空談誤國,實干興邦。我們要用13億中國人的智慧和力量,一代又一代中國人不懈努力,把我們的國家建設好,把我們的民族發展好。 ——在接受拉美三國媒體聯合采訪時的答問(2013年5月)回顧歷史,想一想:實現中國夢,為什么必須堅持走中國道路?為了實現中國夢,黨中央制定了什么奮斗目標?2012年11月17日,十八屆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進行第一次集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只有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我們才能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在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年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在新中國成立100年時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贏得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更加幸福美好的未來。淺水區深水區要堅決地試,大膽地闖我們要改革,隨時總結經驗,也就是要“摸著石頭過河”“四個全面”戰略布局鄧小平陳云習近平是新形勢下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的總方略,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了理論指導和行動指南。3.意義:閱讀教材,從中找出新發展理念的相關信息提出內容提出目的重要性2015年10月,中共十八屆五中全會《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提出新發展理念著力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形成平衡發展結構,改善生態環境,實現合作共贏,增進人民福祉針對的是我國發展中的突出矛盾,回答的是中國當前最為緊迫的現實問題,關系我國發展全局和未來前景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著力增進人民福祉,增強獲得感,解決社會公平正義問題深度融入世界經濟,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解決發展內外聯動問題在中國發起一次生態革命,解決人與自然和諧問題實現辯證發展、系統發展、整體發展,解決發展不平衡問題把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解決發展動力問題(1)國內生產總值持續高速增長,工農業產品的產量在世界名列前茅。人民生活生活大幅提高,綜合國力躍上新臺階。1、表現:(2)我國創新宏觀調控思路和方式,優化升級產業結構,積極推進科技創新,保障了國家經濟的持續穩定增長。(3)中共十八大以來,我國加快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深入實施“一帶一路”建設,籌建和成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加快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推進人民幣國際化進程。相關史事“一帶一路”,即“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它涉及60多個國家和地區,東牽亞太經濟圈,西接歐洲經濟圈,穿越非洲,環連亞歐,涉及人口約44億,經濟總量約21萬億美元,分別占全球的63%和29%。籌建和成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相關史事2015年12月,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正式成立,這是全球首個由中國倡議設立的多邊金融機構,旨在為亞洲國家的基礎設施建設提供資金支持,推動“一帶一路”順利實施。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開業儀式加快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相關史事2013年以來,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等多個自貿區相續成立。在自貿區內,對外貿易變得更加自由和便利。自貿區是“一帶一路”建設在國內的重要支點。推進人民幣國際化進程人民幣國際化是指人民幣能夠跨越國界,在境外流通,成為國際上普遍認可的計價、結算及儲備貨幣的過程。人民幣國際化路徑綜合國力的持續增強,使中國在實現國家重大戰略發展目標、主辦國際盛會、應對突發事件、戰勝重大自然災害等方面具備了雄厚的物質基礎和精神力量。伴隨著綜合國力的不斷提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一定能夠實現!2、意義:相關史事依靠綜合國力和發展需要,中國成功地舉辦了多次國際盛會,如2008年在北京舉行的第29屆夏季奧運會,2010年在上海舉辦的第41屆世界博覽會,2014年在南京舉辦的第2屆青年奧林匹克運動會,在浙江烏鎮舉辦的世界互聯網大會等。2015年,北京、張家口獲得2022年第24屆冬季奧運會的主辦權,杭州獲得2022年第19屆亞運會的主辦權。一系列國際盛會的舉辦,向世界展現了一個自信、開放、包容、友善的中國。知識拓展中共十八大以來,習近平著眼于世界格局和發展大勢,提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新思想理念,并在多個場合闡述了這一理念。2015年9月28日,習近平出席第70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發表了題為《攜手構建合作共贏新伙伴,同心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講話,強調要構建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系,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習近平在講話中指出,實現止目標需要我們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要建立平等相待、互商互諒的伙伴關系;要營造公道正義、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要謀求開放創新、包容互惠的發展前景;要促進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要構筑尊崇自然、綠色發展的生態體系。中國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倡議引起國際社會的熱烈反應,對當代國際關系的影響積極而深遠。2017年2月,聯合國社會發展委員會第55屆會議協商一致通過“非洲發展新伙伴關系的社會層面”決議,“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首次被寫入聯合國決議中。1.2012年,在參觀《復興之路》展覽時提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是()A.鄧小平B.習近平C.江澤民D.胡錦濤B2.新形勢下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的總方略,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理論指導和行動指南的是()A.“一帶一路”建設B.“四個全面”戰略布局C.科學發展觀D.“三個代表”重要思想B3.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中,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是()A.鄧小平理論B.三個代表重要思想C.科學發展觀D.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D謝謝觀賞!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20-2021學年部編版八年級歷史下冊 第11課 為實現中國夢而努力奮斗 課件.pptx “夢娃”動畫公益廣告.mp4 四個全面戰略布局.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